APP下载

“鲶鱼效应”在提升护士工作满意度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2017-04-13王甜邓聪廖瑞萍

当代医学 2017年23期
关键词:鲶鱼效应鲶鱼激励机制

王甜,邓聪,廖瑞萍

(江西省妇幼保健院产科,江西南昌330006)

--医院管理--

“鲶鱼效应”在提升护士工作满意度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王甜,邓聪,廖瑞萍

(江西省妇幼保健院产科,江西南昌330006)

目的探讨分析“鲶鱼效应”在提升护士工作满意度中的应用效果评价。方法运用“鲶鱼效应”,将竞争机制引入护士激励机制中,调动护士的工作热情,发挥护士的潜能,以提升护理人员的整体护理质量,提高护士工作满意度和患者满意度。结果通过运用“鲶鱼效应”将竞争机制引入护士激励机制中后,观察组的护理人员及其所护理的患者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将“鲶鱼效应”应用在护士激励机制中,不仅提升了护士的护理质量,也提高了护士工作积极性,使护士和患者的满意度得到大大提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激励机制;鲶鱼效应;效果评价;护理管理;满意度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医疗激素水平的提高,推动了护理事业的快速发展,护理质量是医院管理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护理人员的素质决定了护理工作的服务质量[1]。临床一线护士往往由于工作强度大、风险高、时间长等职业特殊原因,普遍存在“护士荒”、工作满意度低下、职业倦怠等问题[2-3],护理管理者面临着改善这种局面的压力。在护理管理上引进MBA教程的经典“鲶鱼效应”,是指鲶鱼在搅动沙丁鱼生存环境的同时,也激活了沙丁鱼的求生能力,其实质是一种负激励。通过负激励效应,在护士当中选拔培养鲶鱼型人才,形成竞争,最大限度地调动了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有文献报道,运用激励机制不仅有利于改善临床护理质量,提升工作效率,提高患者满意度,而且使得护士的核心胜任力得到培养,个人价值得到满足,职业成就感获得提升[4-5]。因此,本院大产科2014年将“鲶鱼效应”运用到护理管理中,对于打破护士职业倦怠的现状具有显著成效,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临床资料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选取本院大产科120名护理人员,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在观察组中实行“鲶鱼”机制管理,培养护士队伍中鲶鱼型人才;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管理。比较在不同的管理办法下,两组护理人员的工作满意度和相应的患者满意度是否存在差异。

纳入对象:2014年1月~2015年12月本院大产科工作的护士,年龄18~35岁,工龄2~10年;基础学历均为大专。两组护士在文化程度、年龄、工作年限等临床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相应的随机抽取两组护士护理的患者各60名,一共120名患者纳入本研究,均为正常妊娠孕产妇,住院期间不合并其他疾病,其在文化程度、年龄、孕周等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1.2.1 护士队伍中的“鲶鱼”是指那些业务骨干,即专业水平高,医院及科室理论考试和操作考试排名前20名,临床沟通能力强、责任心强,有主动竞争意识和自我实现的优秀护士。

1.2.2 建立激励机制方法

(1)参与激励。让护士参与到管理中来有利于发挥护士的主观能动性[6]。管理者根据个人的能力和特点,给予相应的权利和职责。如由工作态度严谨者担任质控员;理论知识丰富,表达能力强担任科室的培训老师或带教组长,激发她们的特长和积极性,从而提升护理人员的工作能力和责任感。

(2)奖惩激励。奖励和惩罚分别作为激励的正强化和负强化,均对管理工作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7]。制定合理的奖惩标准,并细化细则,每月根据考评结果进行奖励和处罚,以鼓励先进,鞭策落后。

(3)榜样激励。榜样的作用是无穷的,根据护士平时工作质量、患者和医生满意度、理论操作成绩每月评选优秀护士和微笑天使、操作能手等特色护士,在病区公示栏展示,同时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年终与评先、评优挂钩。在护士中树立楷模,授予荣誉,通过榜样的行为示范、职业素养等来影响、激励护士。

(4)竞争激励。对于不同职称、不同能力的聘用护士,激励方式和要求各不相同,这可以消除“吃大锅饭”的传统心理,明确个人的目标,造成一种压力[8]。护长平时在生活上关心护士,在排班上尽量满足护士要求,尽量解决她们的实际困难。在科室中营造良好工作氛围,给每位护士提供公平竞争的机会和施展才华的空间。给予优秀的护士外出进修及公平竞聘组长等机会。

1.3 评价方法采用自制满意度调查问卷,从患者角度和护士自身角度进行调查,向观察组和对照组所护理的患者分别发放本院设计的《孕产妇优质护理服务工作满意度问卷》60份,共120份,问卷满分为100分,共10个问题,包括服务内容、工作态度等;向对照组和观察组护理人员分别发放了本院设计的《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护士满意度问卷》60份,共120份,问卷满分为100分,共10个问题,包括保障系统支持、人员配置及调配、工作条件及待遇、职业发展、管理模式。

1.4 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 20.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运用“x±s”描述,两组护士工作满意度得分、患者满意度得分情况,运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比较观察组及对照组的护士工作满意度得分和患者满意度得分是否存在差异,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护士工作满意度运用鲶鱼效应后,观察组护理人员满意度为(96.96±1.49),对照组护理人员满意度为(90.32±2.59),两组得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 17.237,P=0.004<0.01),观察组护理人员满意度得分高于对照组。

2.2 患者满意度运用鲶鱼效应后,观察组所护理的患者,其满意度得分为(96.7±1.43),对照组所护理的患者,其满意度得分为(89.77±2.42),两组患者的满意度得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9.08,P=0.006<0.01),观察组的患者满意度得分高于对照组的患者满意度得分。

3 讨论

医疗卫生机构的不断改革,对护士个人素质、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现有的工作环境下,过度依赖医嘱而缺乏自主决策的护理现象并不少见,使得护士的工作变得机械化、单调化,对于一些不满足于现状、追求上进的护士来说,却缺少机会去实现个人价值。针对上述现象,及时有效地引进“鲶鱼效应”管理机制,在护理单元里形成一种良性竞争的氛围,使各护理单元之间相互竞争、学习、争优创先,约束了个体的不良行为,全体护士更加注重工作自主性,在互帮互助、合作竞争的工作环境下,提升护理工作质量,提高护理服务内涵[9],最终使患者、护士的满意度得到提高。

3.1 提高护士工作满意度“鲶鱼效应”是人力资源管理中重要的激励手段,通过“鲶鱼型”人才的带头和示范作用影响其他“沙丁鱼型”护士,激发其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比、学、赶、超奋发向上的局面[10]。同时,“鲶鱼型”护士突出表现的工作态度也给其他护士造成一定程度的危机感和紧迫感,迫使其他护士改变旧的消极状态,变得积极进取,主动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更新知识结构,深化知识层次。通过培养鲶鱼型人才,采取多样性的激励方法,最大限度地激发护士的潜能,因此将鲶鱼效应在护士激励机制中是切实可行,能得到显著效果。

3.2 提高患者满意度通过激励机制的建立,大大改善了护士原本沉闷的工作环境,促使临床护理模式的改革,护士工作积极性的提高,护理质量的改进,都将深化“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护士比以前更多地深入病房,为医生提供更细微的病情观察,及时与病人进行交流、沟通,拉近了护患之间的距离,进一步保障了患者的安全,提高了患者满意度,真正实现优质护理。

综上所述,护理人员激励机制管理是一个长期且动态变化的过程,要在实践中不断更新与优化,结合护士的职业发展需要不断丰富激励内容,从多方面多角度真正做到利用激励机制来激发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工作效率,更好地服务广大的患者。

[1]袁春凤,吴霞霞,袁苏兴.激励机制在分层护理授权管理中的体会[J].当代医学,2015,21(15):12-13.

[2]邓润霞.中山市ZH医院护理人员激励机制现状及完善研究[M].成都:电子科技大学,2013.

[3]丁雯.M医院护理人员激励机制分析与优化[M].宁夏:宁夏大学,2013.

[4]蒋红,丁强,汪志明,等.完善激励机制,调动护士积极性[J].中国护理管理,2011,10(11):13-14.

[5]尤兴翠,周尉玺.鲶鱼效应在培养手术室护士核心胜任力中的作用[J].护理学杂志,2013,22(28):7-9.

[6]王莉.“鲶鱼效应”管理对降低护士职业倦怠的效果研究[J].护理研究,2012,26(4):353-354.

[7]王莉,喻姣花.“鲶鱼效应”对护理质量的影响效果研究[J].护理研究,2013,27(24):2654-2655.

[8]刘丽涛.激励机制在内分泌科护理管理绩效考核中的应用效果[J].医院运营,2015,12(25):77-79.

[9]胡秋霞.探究激励机制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保健营养,2013,23(1):244-245.

[10]孙瑛,杨晓媛,王红梅,等.运用激励机制加强聘用护士的管理[J].西南国防医药,2008,18(6):890-891.

10.3969/j.issn.1009-4393.2017.23.032

猜你喜欢

鲶鱼效应鲶鱼激励机制
湿地恢复激励机制的国际立法及启示
激励机制助推节能减排
“鲶鱼效应”与大学生英语学习动机调控策略的研究
互联网金融的“鲶鱼效应”给传统银行业带来了什么
互联网金融的“鲶鱼效应”
关于“鲶鱼效应”在学生小组学习中的运用与反思
让鲶鱼慌起来
山西票号的激励机制及其现代启示
浅议中小企业激励机制
Space X会是搅局“鲶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