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温针疗法联合补脾益肠丸治疗脾肾阳虚型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观察

2017-04-12李广庆

当代医药论丛 2017年8期
关键词:温针肾阳虚粘膜

李广庆

(平泉县卫生局,河北 平泉 067500)

温针疗法联合补脾益肠丸治疗脾肾阳虚型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观察

李广庆

(平泉县卫生局,河北 平泉 067500)

目的:观察采用温针疗法联合补脾益肠丸治疗脾肾阳虚型溃疡性结肠炎(UC)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2年5月至2016年5月平泉县卫生局门诊及住院部收治的60例脾肾阳虚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为A组患者采用温针疗法联合补脾益肠丸进行治疗,为B组患者使用柳氮磺胺吡啶片进行治疗,然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与B组患者相比,A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用温针灸与补脾益肠丸治疗脾肾阳虚型UC可取得较好的效果。

温针;补脾益肠丸;慢性溃疡性结肠炎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一种以大肠粘膜及粘膜下层发生炎性病变为主要特征的慢性疾病。目前,此病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但与遗传因素、免疫因素、环境因素、精神因素密切相关。研究发现,细胞因子失衡(尤其是促炎和抑炎细胞因子失衡)是导致UC的重要机制[1]。近年来,我国居民UC的发病率呈不断升高的趋势。根据中医辨证施治的理论,UC的分型主要为胃肠湿热型、脾肾阳虚型、肝郁脾虚型、脾胃虚弱型[2]。脾肾阳虚型UC在临床上较为常见。本研究主要观察采用温针疗法联合补脾益肠丸治疗脾肾阳虚型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研究中的患者均为2012年5月至2016年5月我院门诊及住院部收治的60例脾肾阳虚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在这些患者中,有男30例,女30例,其年龄为21~70岁;其病程为8个月至20年。这些患者的病情均符合临床上关于溃疡性结肠炎的诊断标准:其西医诊断符合《2010年世界胃肠病学组织关于炎症性肠病诊断和治疗的实践指南》[1]中制定的相关标准;其中医诊断符合《溃疡性结肠炎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识》[2]中制定的脾肾阳虚证候的诊断标准。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A组(30例)和B组(30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为B组患者使用柳氮磺胺吡啶片进行治疗,其用法是:每日服4 g,分4次服下。为A组患者采用温针疗法联合补脾益肠丸进行治疗,治疗方案是:1)进行温针治疗。取肾俞、中脘、关元、足三里、上巨虚、气海、阴陵泉、天枢诸穴,对上述穴位处的皮肤进行常规消毒,将0.3*40 mm的无菌针灸针快速刺入上述穴位,采用补法运针,在得气后留针(使针身露出皮肤3cm左右),将一根1 cm的艾条穿入针柄后点燃,燃尽后3分钟拔针。对患者的神阙穴施以隔盐灸:取适量的细盐末填入其脐内,在盐末上放置枣核大小的艾柱并点燃,以患者感到局部有温热舒适感为度,每次灸3壮,每日治疗1次,每治疗7日让患者休息1日。2)口服补脾益肠丸。补脾益肠丸(广州白云山陈李济药厂有限公司生产)的用法是:每次服6 g,每日服3次。在对两组患者进行治疗期间嘱其禁烟酒、不吃油腻、辛辣的食物,避免着凉。在治疗2个月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肠粘膜病变的改善情况,进而将其临床疗效分为显效、有效及无效。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3 疗效判定标准

根据《2010年世界胃肠病学组织关于炎症性肠病诊断和治疗的实践指南》[1]中制定的疗效判定标准将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分为以下的级别:1)治愈。患者的临床症状消失,经结肠镜检查其患处粘膜基本恢复正常或无活动性炎症。2)显效。患者的临床症状基本消失,经结肠镜检查其患处粘膜仍有轻度的炎症。3)有效。患者的临床症状有所减轻,经结肠镜检查其患处粘膜有中度的炎症。4)无效。患者的临床症状及进行结肠镜检查的结果均无改善。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最新的统计软件对本研究中的数据进行分析,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等计数资料用%表示,采用χ²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在A组患者中,有16例患者(占53.3%)治愈,有9例患者(占30.0%)显效,有5例患者(占16.7%)有效,有 2例患者(占6.7%)无效,其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3.3%。在B组患者中,有8例患者(占26.7%)治愈,有10例患者(占33.3%)显效,有4例患者(占13.3%)有效,有8例患者(占26.7%)无效,其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3.3%。与B组患者相比,A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典型病例

3.1 病案1

张某,男,58岁,平泉县平泉镇人,就诊日期:2014年10月23日。其主诉为:腹痛、腹泻间断发作8年,症状加重、排脓血便14天。其病史为:8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腹痛、腹泻,排稀便、粘液便,每日排便3~5次。其上述症状间断性发作,在口服柳氮磺胺吡啶进行治疗后其病情时好时坏。经结肠镜检查显示,其患有慢性溃疡性结肠炎。近4年来,该患者出现下腹部冷痛、得温痛减、形寒肢冷、消瘦乏力等症状。14天前,该患者的上述症状加重,并出现明显的下腹痛,痛则腹泻(每日腹泻8~10次),恶寒喜暖,食少消瘦,舌质淡胖,边有齿痕,苔白润,脉沉细。该患者进行便常规检查的结果显示:白细胞(+++)、红细胞(++++)。该患者进行纤维结肠镜检查的结果显示,其横结肠以下的肠粘膜充血、水肿,附有粘液,粘膜广泛腐败。该患者病情的诊断为慢性溃疡性结肠炎。为该患者采用温针疗法联合补脾益肠丸进行治疗。在治疗1个疗程后,其上述症状明显减轻,进行便常规检查的结果为:白细胞(+),红细胞(±)。在继续治疗1个疗程后,该患者进行便常规复查的结果显示:白细胞(±),红细胞(-)。在1个月后对该患者进行结肠镜检查的结果显示:其肠粘膜充血、水肿基本消失,内附粘液明显减少。

3.2 病案2

王某某,女,49岁,平泉县杨树岭人,就诊日期:2013年8月13日。其主诉为:腹痛、腹泻间断性发作8年,加重10天。其病史为:8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腹痛、腹泻,排稀水便或粘液便,每日排便5~6次,偶尔排脓血便。其上述症状间断性发作,在口服补脾益肠丸、柳氮磺胺吡啶进行治疗后其病情时好时坏。该患者进行结肠镜检查的结果显示其患有慢性溃疡性结肠炎。近6年来,该患者出现脐腹冷痛、喜温喜按、形寒易冷、消瘦等症状。10天前,患者的上述症状加重,并出现明显的下腹痛,痛则腹泻(每日腹泻8~10次,排粘液便),恶寒喜暖,食少消瘦,舌质淡胖,舌边有齿痕,苔白润,脉沉细。对其进行便常规检查的结果为:白细胞(+++),红细胞(++),脓球(+)。对其进行纤维结肠镜检查的结果为:横结肠以下的肠粘膜充血、水肿,附有粘液,肠粘膜广泛腐败。其病情的诊断为:慢性溃疡性结肠炎。为该患者采用温针疗法联合补脾益肠丸进行治疗。在治疗1个疗程后,其上述症状明显减轻,进行便常规检查的结果为:白细胞(+),红细胞(±),脓球(-)。在继续治疗1个疗程后,该患者进行便常规复查的结果显示:白细胞(±),红细胞(-)。在1个月后对该患者进行结肠镜检查的结果显示:其肠粘膜充血、水肿基本消失、内附粘液明显减少。

4 讨论

UC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难治性疾病之一。此病患者的病情常可迁延不愈,其工作及生活质量可受到严重的影响。近年来,随着我国居民饮食习惯的改变(摄入过多的高糖、高脂食物)及生活压力的增大,UC的发病率呈逐渐升高的趋势。到我院就诊的UC患者具有以下的特征:1)病情已进入慢性期。2)病程较长。3)用药方案杂乱无章。4)合并有营养不良。5)病情的中医辨证分型多为脾肾阳虚型。

现代医学在对UC进行大量的研究后发现,该病是在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精神因素、感染因素和免疫因素等多种因素的相互作用下发生的。UC的病变部位常局限于直肠、大肠粘膜及粘膜下层。柳氮磺胺吡啶是治疗UC的常用药物。此药易引起恶心、呕吐、头痛、白细胞减少及肝肾功能损伤等不良反应。

补脾益肠丸具有益气养血、温阳行气、涩肠止泻的功效。温针疗法是在火针疗法的基础上改良的一种针法。与施行火针相比,为患者施行温针的安全性较高,对患者的损伤较小,较易被患者接受。中脘穴是胃之募穴,八会穴之腑会。神阙穴是先天真息潜藏的部位,有温阳救逆、利水固脱的作用。气海穴有调气行滞、温经散寒的作用。关元穴是小肠之募穴,有培补肾阳、化湿行滞的作用。足三里穴是胃经的合穴,具有健脾利湿、和胃止泻的作用。阴陵泉穴是脾经之合穴,可“合治内府”,是利湿的要穴。天枢穴是大肠之募穴,为升清降浊之枢纽。肾俞穴、上巨虚穴有温肾止泻的作用。研究发现,针灸上述穴位可取得调节内分泌系统的功能、调整肠道的蠕动功能、改善和修复肠粘膜、缓解肠粘膜充血水肿的症状、促进肠粘膜溃疡的愈合等作用。在上述诸穴施行温针疗法,还可取得温经散寒、扶助阳气的作用。笔者在临床工作中发现,与单纯使用温针灸或补脾益肠丸相比,联用温针灸与补脾益肠丸治疗UC可“标本兼治”,其效果更优。

本次研究的结果显示,联用温针灸与补脾益肠丸治疗UC可取得较好的效果,能显著改善患者肠粘膜的炎症病变。

[1]Bernstein CN, Krabshuis JH, Eliakim R,等.2010年世界胃肠病学组织关于炎症性肠病诊断和治疗的实践指南[J].胃肠病学,2010,15(9):548-5584.

[2]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系统疾病专业委员会.溃疡性结肠炎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识[J].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10,1 8(6):416-419.

R574.62

B

2095-7629-(2017)8-0023-03

猜你喜欢

温针肾阳虚粘膜
温针与毫针治疗颈椎病患者颈部疼痛的疗效对比
巴戟天及其炮制品对肾阳虚大鼠HPA轴功能的改善作用
Systematicevaluationand trialsequentialanalysisofwarming acupuncture combined with joint mobiliza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scapulohumeral periarthritis
探讨温肾化瘀利水法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肾阳虚、瘀水互结型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基于严重烧伤抗休克时胃肠粘膜内缺血的研究
粘膜下阴道紧缩术矫正阴道松弛的护理
粘膜下阴道紧缩术手术治疗阴道松弛患者的护理
温阳解郁汤治疗脾肾阳虚型抑郁症30例
治疗脾肾阳虚型溃疡性结肠炎30例
温针配合整脊手法治疗腰椎退行性滑脱症5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