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进行胸外科手术的患者实施优质护理的效果评析
2017-12-01王丽
王 丽
(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安徽 合肥 230000)
对进行胸外科手术的患者实施优质护理的效果评析
王 丽
(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安徽 合肥 230000)
目的:探讨对进行胸外科手术的患者实施优质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在某医院进行胸外科手术治疗的73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将这些患者分为GC组(37例)和DZ组(36例)。在围手术期,对DZ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对GC组患者进行优质护理。护理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接受护理的效果。结果:接受护理后,GC组患者健康调查简表各部分的评分及总分均高于DZ组患者,其对护理的总满意率高于DZ组患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进行胸外科手术的患者实施优质护理的效果较为理想。
优质护理;胸外科手术;围手术期
胸外科手术的种类较多。肺动脉成形术、心包开窗术、食管癌切除术是临床上常见的胸外科手术。进行此类手术患者的病情较复杂,临床上应对其进行有效的护理,以确保其进行手术治疗的效果[1]。我院对进行胸外科手术的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资料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期间在我院进行胸外科手术治疗的73例患者。将这些患者分为GC组(37例)和DZ组(36例)。在GC组中,有男性20例,女性17例。他们的年龄为25~68岁,平均为(44.5±4.6)岁。其中,进行肺动脉成形术、心包开窗术、食管癌切除术的患者分别有10例、10例、17例。在DZ组中,有男性19例,女性17例。他们的年龄为24~69岁,平均为(45.8±4.9)岁。其中,进行肺动脉成形术、心包开窗术、食管癌切除术的患者分别有11例、9例、16例。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在围手术期,对DZ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进行常规护理的方法是:护理人员为患者营造一个舒适的住院环境,与其进行有效的沟通,对其进行心理疏导。护理人员充分了解患者的既往病史、身体状况、药物过敏史等,结合进行多方面调查与评估的结果确定护理工作的重点,以保证护理工作的有效性。对GC组患者进行优质护理,具体的护理方法是:1)在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为其讲解与疾病相关的知识,告知其进行手术的时间,为其讲解进行功能锻炼、预防并发症的方法,提高患者进行自我护理的意识。2)护理人员做好术前的准备工作,定期对患者进行口腔护理,告知其戒烟、戒酒、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指导其使用腹式呼吸法进行呼吸。教会患者进行咳嗽的正确方法,以促进其气道内痰液的排出。3)护理人员与患者多沟通,了解其心理特点,分析导致其出现非理性情绪的原因,教会患者正确面对非理性情绪。护理人员耐心倾听患者的诉说,给予其足够的鼓励、尊重和理解。同时,护理人员与患者家属进行沟通,让患者家属给予患者情感支持。4)手术结束后,护理人员加强对患者各项生命体征的监测,并将监测的结果记录下来。在患者清醒后,护理人员为其取半卧位,并将其床头适当地抬高。护理人员定时为患者变换体位,经常为其按摩受压部位。5)护理人员针对患者的手术类型对其进行相应的护理。对于进行肺动脉成形术的患者,护理人员应定时为其叩背,叩背的顺序是由下至上,使患者肺叶、肺段内的分泌物流至支气管中,进而使患者将痰液顺利咳出。对于无法将痰液顺利咳出的患者,护理人员可遵医嘱为其使用沐舒坦、庆大霉素等药物进行雾化吸入治疗。对于进行心包开窗术的患者,护理人员应加强对其引流管的护理,严防患者的引流管受压、脱落。护理人员严密观察患者穿刺部位的皮肤,保持此处皮肤的干燥、清洁,用无菌纱布覆盖患者的穿刺部位,并用胶布对其敷料进行固定。护理人员观察患者的穿刺部位是否有液体渗出,定时为其更换敷料。对于进行食管癌切除术的患者,护理人员应对其生命体征进行监测。患者若出现高热、呼吸困难、胸部剧痛的症状,说明其出现了食管吻合口瘘,护理人员应遵医嘱为其选择合适的抗生素进行治疗。严格控制患者的饮食。在患者禁食期间,遵医嘱为其静脉输注营养液。从术后的第10 d开始,让患者食用半流质食物,并严格控制其食用半流质食物的量及速度。
1.3 观察指标
1)使用健康调查简表调查两组患者的健康状况,其中包括生理机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社会职能、精神健康五部分内容。每部分内容的满分均为20分,该量表的总分为100分。得分越高,说明患者的健康状况越好。2)为两组患者均发放护理满意度调查表,其中包括非常满意、满意及不满意三个选项。总满意率=(非常满意的人数+满意的人数)/总人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中的数据用统计软件SPSS15.0进行处理,患者的平均年龄、健康调查简表各部分的评分及总分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用t检验,患者对护理的总满意率用百分比(%)表示,用χ²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接受护理后,GC组患者健康调查简表各部分的评分及总分均高于DZ组患者,GC组患者对护理的总满意率高于DZ组患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表2。
表1 两组患者健康调查简表评分的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健康调查简表评分的比较(±s)
组别 生理机能(分) 生理职能(分) 躯体疼痛(分)社会职能(分)精神健康(分) 总分(分)GC组(n=37) 15.2±0.2 14.2±0.1 12.8±0.2 13.0±0.5 15.0±0.8 74.8±0.6 DZ 组(n=36) 10.3±0.4 10.1±0.3 9.2±0.4 10.1±0.2 10.1±0.4 50.9±0.1
表2 两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的比较
3 讨论
胸外科手术具有创伤大、术后并发症多的特点[2]。研究表明,在进行胸外科手术患者的围手术期对其进行有效的护理是保障其预后的关键。优质护理是现代医疗体系逐步建立及完善过程中产生的一种新型的护理模式,是“以人为本”护理理念的充分体现。优质护理的模式是:以患者的病情为基础,优化护理程序,提升护理质量,将积极的护理态度与有针对性的护理服务应用在实际的护理工作中[3]。
本次研究的结果证实,对进行胸外科手术的患者实施优质护理的效果较为理想。
[1]卫秋燕,刘旭丽.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全科护理,2012,10(1):164-165.
[2]胡祥会.综合护理在胸外科手术患者中的应用[J].大家健康,2014,8(19):123.
[3]阮巧玲,刘美梅.优质护理模式在胸外科手术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4,20(14):91-92.
R473
B
2095-7629-(2017)8-0180-02
王丽,女,1982年11月出生,汉族,大专学历,职称为护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