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推远点 再推远点
——从《乞巧》中品拓展之美

2017-04-12王建华

山西教育·教学 2017年10期
关键词:乞巧穿针牛郎织女

王建华

人教版三年级《乞巧》是唐代诗人林杰描写民间七夕乞巧盛况的名诗,“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这样一篇想象力丰富的作品,在教学中,除了要关注诗歌本身所蕴含的丰富想象力之外,更要关注“乞巧节”在被“拉近和推远”的过程中是否有其他的意蕴,学生的思维是否在原有的基础上被进一步拓宽和加深,古诗句是否真的在“言近而旨远”的实践中焕发出新的光芒等。

听过一些执教《乞巧》的公开课,不论是哪个教师,都绕不过这样的问题:同学们,你知道我国有哪些传统节日?有什么习俗?对此,学生会有多种回答,比如农历的正月十五,人们吃元宵、赏花灯,那是元宵节;五月初五,人们吃粽子、赛龙舟,这是端午节;七月初七的夜晚,人们遥望星空、穿红丝线,这是乞巧节……

在结尾,很多教师会这样拓展:古人有哪些描写节日的诗句?面对此问,王安石的《元日》、杜牧的《清明》、韩翃的《寒食》等一一呈现。

但是,看多了这样的课堂,就会发现,这样的开头或者结尾尽管能够统摄全诗,但却缺乏一种“魔法”——一种能够深层唤醒学生想象力、顿悟力和迁移力的“魔法”。那么,如何教学此诗呢?把教学的触角“推远”一点,应该成为教师教学此诗的一个重要视点。

反复细细地读、慢慢地品,我们不难发现,诗人在诗中并没有具体写出各种不同的心愿,而是留下了想象的空间,而这恰恰给予了学生将目光和思维“推远”的契机:全国各地究竟是如何庆祝“乞巧节”的?又是如何表达各自心愿的?

1.看!北京、湖南、湖北的姑娘们正对月穿针呢!如果线从针孔穿过,就叫得巧。

2.山东、甘肃、陕西一带的女子们用豌豆在碗里“泡巧”,用手轻轻抚摸豌豆苗,以此乞巧。

3.山西、河南、福建的少女们在庭中摆放瓜果,跪拜牛郎织女星,以此乞巧。

4.上海、浙江一带的女子模拟在鹊桥上牛郎织女相会的情形,再现那动人的民间传说。

5.鄄城、曹县、平原等地的乞巧活动更加有趣:七个要好的姑娘集粮集菜包饺子,把一枚铜钱、一根针和一个红枣分别包到三只水饺里,以此乞巧。

至此,学生从中发现:同是“乞巧节”,同样是向织女乞求一双巧手,但各地的庆祝方式和乞巧方式各不一样。但是,如果师生一直沉浸在古人的“巧”中,而不去发现学生自己的“巧”,不去创造属于学生自己的“巧”,那么,师生对“乞巧”的理解就是浅尝辄止的。教学进行到这里,教师应该猛喝一声:对月穿针,线从针孔穿过,就叫“得巧”,那么今天,我们的什么行为也可以叫“得巧”?除了乞求“一双巧手”之外,我们还可以乞求什么?

生1:我向织女乞求一双会弹琴的巧手,让美妙的音符在键盘中灵活穿梭,弹奏出最美妙的旋律。

生2:我向织女乞求一双会画画的巧手,让画笔在画板上娴熟地舞动,绘就我最喜欢的画作。

生3:我有一双巧手,我会包饺子,我会做气球小车,还会做漂亮的风筝。

生4:我为父母亲乞求身体健康。

这样的拓展才是真正的“推远”,真正的“超越”。生活中的“巧”何其多,生活中的“祝福”何其多,我们何不去多找找呢?只要能唤醒学生“创造巧”的兴趣和思维,教师尽可以把问题“推远点”“再推远点”,尽可以引领学生在这样的生成性问题处揣摩、比较和开掘。这种带有个性化的创造色彩,站在当下但链接古今的教学策略,足以成为学生思维迁移和视阈洞开的示范。

猜你喜欢

乞巧穿针牛郎织女
《乞巧》
七夕节
——坐看牛郎织女星
潭山乞巧
乞巧文化在中学教学中的意义
乞巧七夕
牛郎织女
张英
牛郎织女渡鹊桥
我学会了穿针
穿针的母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