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智慧的数学课堂
2017-04-12李如清
李如清
教学智慧,是教师在课堂中对学情的洞悉、知识的把握、意外的应对,是对和谐、生态、高效教学的追求。教学智慧具有情境性、审美性、艺术性,与教学技能彼此相依。教师要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创造一个适宜智慧生长的环境,播下种子,静待花开。
一、营造生活课堂,“智”在感知
教师要与学生一起融入教学生活之中,从生活中挖掘数学素材,建立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学会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感受数学之价、数学之用。
例如,在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认识千米》的教学中,教师创设情境,呈现G15高速公路的路标(距盐城东出口101公里,滨海距上冈65公里),让学生了解交通工具行驶的路程常用千米表示,教师播放课间活动走100米的录像,让学生看看他们走了几个100米?并思考如果将10个100米连起来,会有多长?教师创设具体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充分感知千米的含义,建立了一千米的长度概念。教师要真正将自己融入生活,才能避免数学知识脱离生活,出现“数学味”有余而“生活味”不足的状况;教师要带领学生享受有意义的教学生活,建构生活化的课堂,才能促进智慧的生成。
二、追求互动课堂,“智”在指引
课堂是师生信息分享、情感交流的场所,教师要与学生、教材、媒体等融合在一起,进行多元对话,开展师生、生生、人本、人机对话。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要将时间、空间、机会留给学生,鼓励他们表达独到的见解。教师也是教学活动的引导者,在学生迷茫时“引”,困惑时“导”,才能使互动更为深入。
例如,在《认识年、月、日》的教学中,教师根据不同的内容设计不同的互动方式,如学生对年、月、日有了初步的了解,教师可以直接提问:“大家对年、月、日有哪些了解?”学生会说出一年有12个月,365天,一个月有30天。认识大月、小月是该课的教学难点,教师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2017年年历,让学生分组合作,记录每个月的天数,寻找规律。学生通过交流发现每个月的天数有30天,也有31天,其中二月的天数最少,只有28天。教师提问:“我们一般把有31天的月份叫做大月,30天的月份叫做小月。大月有哪几个月?小月有哪几个月?”学生回答后,发现唯独缺二月,就会产生疑惑:“二月到底是大月还是小月?”教师并不急于帮助学生解决疑惑,交由学生讨论、辨析,发现二月是一个特殊的月份,既不是大月,也不是小月。在记忆大、小月时,教师也改变“读背”的方法,让学生借助课件边念边数边记忆,再让学生在交流中找规律,并通过同桌游戏帮助学生牢固记忆。
三、构筑创新课堂,“智”在探寻
教师要不囿于固有的结论,不限于书本,创造性地使用教材,重建课堂教学体系,还原教学过程的灵活性,使教学活动充满智慧。教师要探寻学生的知识生长点,唤醒学生的已有知识结构,放手让他们动眼观察、动手操作、动脑思考,让他们在基于自身经验基础上获得知识,提升能力。
例如,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教学中,教师让学生运用之前掌握的“数方格”方法得到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并将其与长方形(长等于平行四边形的底,宽等于平行四边形的高)进行对比,让学生去发现两者之间的联系。教师让学生动手剪一剪、拼一拼,将平行四边形转化为长方形。学生经过发现、比较、猜想、验证,学会将不熟悉的图形转化为熟悉的图形。教师创新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做数学”的机会,让他们去主动探索,建构数学模型,经历知识的发生过程。
总之,教育的本质在于唤醒与启迪,教师要关注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在追寻智慧的过程中还原课堂该有的精彩,让小学数学课堂变得生机勃勃、绚丽多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