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心改编 精致联结 让算理教学更畅达
2017-04-12顾晓东
顾晓东
计算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领域,也是教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在当前数学计算教学中,教师都能贯彻算法和算理并重的基本原则,但在具体的实施中,算理和算法教学却结合得不尽如人意,仍是过于偏重算法,算理的教学呈贴标签样态。怎样使算理教学更加自然畅达呢?下面结合苏教版三年级“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不能整除)”这一案例加以探讨。
【首次教学片段】
1.旧知铺垫,引入新课。
(1)教师创设发放羽毛球的问题情境:有42个羽毛球,平均分给四1、四2两个班,每班能分到多少个?
(2)学生独立列式,教师板书:42÷2。让学生进行竖式计算,并指名上台板演。
(3)引入新课: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
2.新知探究。
(1)教师改变复习题中的数据:有52个羽毛球,平均分给四1、四2两个班,每班能分到多少个?
(2)学生独立审题,并列式。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算式:52÷2。
(3)启发探究:我们先用小棒来摆一摆,应该先摆多少根小棒?怎样平均分成2份呢?大家先自己独立分一分,再和同桌相互交流分法。
生1:先分整捆,每个班分到2捆,就是20根,接着把余下的1捆拆开平均分给两个班,每个班分到5根;再把2个单根的平均分,每班分到1根;最后把20根、5根和1根合起来得到每班26根。
师:这位同学分完整捆的每班2捆后,又直接分了余下的一个整捆,每个班分到5根。如果不直接分余下的整捆的,还可以怎么分?
生2:可以把余下的一捆拆开后和零散的2个单根合在一起,变成12根,再平均分,每班分得6根,加上原先分到的2捆,一共是26根。
师:说得真好。我们一起再来看一看这个分法。(课件播放演示生2所说的操作过程)
(4)指导竖式笔算方法。
师:根据刚才摆小棒的过程,52÷2的笔算该怎样写呢?按照刚才摆的过程,先算哪一位?
生:先算十位的5除以2,商2。(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完成十位上的板书)
师(追问):余下的这个1表示什么,按照操作过程接下去怎么算?
生:就是余下了1捆,再把个位上的2移下来组成12,用12除以2,商6。(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完成板书计算过程)
最后让学生完成教材中的竖式笔算过程。
【问题诊断】
在上述教学过程中,看似让学生平稳地学会了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不能整除)的笔算方法,但总感觉学生的思维过程与方式跟教师预设的并不在同一节拍上,学生在分小棒时的操作思维过程,与竖式笔算的过程对接不上,需要教师及时加以干预、指导。我们认真分析了学与教的过程,进行了如下诊断:
1.已有认知经验的负迁移影响了操作与算理的对接。学生基于前几节课所学“先分整捆、后分单根”的已有操作经验,必然会将余下的一捆也直接拆开分掉,而不会自然地想到这余下的1捆拆开后与另外的2根单根合起来一起分。把余下的整捆与零散的单根合起来一起分,这是我们成人的固有思维,因为教师是懂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不能整除时的计算方法的,而教材这个操作过程的编排,也是编者的精心设计。
2.操作和笔算的割裂影响了操作与算理的对接。上述教学中,教师有意识地把学生的动手操作与竖式笔算分成两部分来教学,先让学生学会分小棒操作,然后再集中精力指导学生进行笔算。尽管这样看来是有层次的安排,可是在教学中呈现出的是一种割裂状态,教师需再次提醒学生思考余数在操作中表示什么,进而帮助学生回顾操作过程来完成竖式笔算过程,教学效率低下。
【二次教学片段】
1.旧知铺垫,引入新课。
(1)教师创设发放羽毛球的问题情境:有42个羽毛球,平均分给四1、四2两个班,每班能分到多少个?
(2)学生独立列式,教师板书:42÷2。
(3)引导学生归纳算法:先用两位数的十位去除一位数,再用个位去一位数。
(4)引入新课: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
2.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1)教师改变复习题中的数据:有42个羽毛球,平均分给四1、四2、四3三个班,每班能分到多少个?
(2)学生独立审题,并列式。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算式:42÷3。
(3)启发探究:我们先用小棒来摆一摆,应该先摆多少根小棒?怎样平均分成3份呢?大家先自己独立分一分,再和同桌相互交流分法。
(4)全班反馈。指名学生上台在黑板上操作演示,并叙述分的过程。
生1:先分整捆的,每个班分到1捆,就是10根,还余下1捆。
师:余下的1捆分给3个班级,好像分不匀啊?
生1:可以把余下的一捆拆开后和零散的2个单根合在一起,变成12根,再平均分给3个班,每班分得4根,加上原先分到的1捆,一共是14根。
(5)操作表述和竖式笔算相结合,板书完成笔算过程。
师:说得真好。老师想再请一位学生来说说分小棒的过程,其他同学边听边指挥老师来进行竖式笔算。
生2:先把4个整捆分给3个班,每班分得1捆。
生3(指挥老师板书):这就是用4除以3,商1余1。
师:这个余数1表示什么呢?
生(齐):还余下1捆,就是10根。
生2:再把一捆拆开变成10根,和零散的2根合成12根。
生3(继续指挥教师板书):在竖式里就是要把被除数个位上的2移下来,和刚才十位上的余数1合成12,再除以3,个位商4。
学生完成竖式笔算。
【体会感悟】
数学教学要把知识、技能的学习和掌握作为一个载体和过程,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在掌握知识技能的同时逐步形成数学思想方法,发展数学思维能力,提升数学学科素养。在第一学段的数学计算教学中,由于小学生的年龄尚小,以直观形象思维见长,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把握其思维现状,巧妙设计和组织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上述案例对比,启发我们小学数学教师应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一些思考和设计。
1.要更精准地把握学生的思维状态。学生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的。从建构主义学说来看,学生的学习是一个同化和顺应的过程。在面对新知时,学生会主动地用旧知来同化新知,但遇到矛盾冲突时,他们会调整已有认知结构,改变原有思维方式,重组思维过程,实现对新知的顺应,将新知纳入原有认知结构中去。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发挥引导者的作用,在教学设计时更精准地分析和把握学生的原有认知基础,以及精准地预见学生在新知建构中可能会出现的困难,为学生设计更有效的学习过程。
2.要更高效地组织学生的数学活动。计算教学本身是比较枯燥乏味的。良好的计算学习活动首先要能充分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情趣。教师要精心设计有情有趣的数学活动,让活动生发出一种磁力,吸引住学生,让其全身心地浸润到活动中去,这是高效数学活动的基础。更重要的是要能有效启发学生的数学思维,准确引导学生思维活动的方向。这就需要教师巧妙设计有疑有思的数学活动,让学生带着疑问投入数学活动,在活动中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高效的数学学习活动需要教师精心设计和组织,做到趣思结合。
总之,计算教学是小学生数学学习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教师要全面把握计算教学的价值,更加合理地提供数学学习活动材料,精心设计数学活动过程,帮助学生实现算理算法的建构与内化,并从中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提升数学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