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数学建设高效课堂的教学策略探究

2017-04-11张忠林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6年12期
关键词:建设策略高效课堂初中数学

张忠林

摘要:新课程的改革以及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推进,给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初中数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其具有较强的逻辑性和应用性,而高效优质的数学课堂对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和学习有著直接的影响。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要对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进行改革,采用多元化和多样化的教学手段,确保初中数学课堂的高效性,提升初中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应用能力。本文就对初中数学建设高效课堂的教学策略进行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初中数学;高效课堂;建设策略

数学作为一门逻辑性和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其教学是初中阶段的重要部分,在学生的学习任务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在传统的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多是以教师讲解为主,学生很少有自主练习的机会,导致数学课堂沉闷,教学效率低下[1]。而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需要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将自身的主导性作用加以充分发挥,不断创新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转变单一的授课方式,从而帮助和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使学生接受知识的方式更为多样化,促进学习效率和教学效果的提高。

一、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低的原因分析

课堂作为师生对话交流的主要阵地,是由师生共同打造的学习环境,而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低下的原因则是两者相互影响而形成的结果。首先在学生方面。初中学生在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基础差的学生往往无法跟上教师教学进度,难以准确理解和把握所学知识点,并且因自卑等消极心理而不愿向教师和同学请教,从而不能体验学习乐趣,产生厌学心理,降低学习效率。此外,部分家长不够重视学生的学习,在家庭教育方面的指导和监督缺乏执行力,导致学生无法稳固掌握知识,更难以快速接受新知识。例如我校学生是少数民族为主,学校为农村初级中学,学生家长对教育的意识不强,学生上辅导督促就成问题。

其次在教师方面。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着,其授课的形式直接影响着教学效率,如果教学方法不够科学合理,则会降低课堂教学的高效性。但是部分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没有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讲解教学内容或设置教学程序,对教材总结过于依赖,忽视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学习兴趣,致使课堂氛围枯燥沉闷,学生不能有效掌握具体知识与思维方法,降低教学效率[2]。此外,有些教师仍然采用灌输式的教学形式,对学生考试成绩过于重视,而没有结合实际来培养学生能力,并且无法科学分配课堂与课后的时间,这样会降低学生学习兴趣,导致学生无法复习和巩固所学的知识点。

二、初中数学建设高效课堂的教学策略

(一)精心备课

要想有效建设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师必须要精心备课,从而为课堂教学的高效性提供前提条件。首先需要合理制定教学目标。教学目标作为课堂教学的前提和基础,是实施教学活动的动力,也是教师教学和师生学习的关键。因此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的过程中,需要遵循全面性、合理性和科学性的原则,将其在教学过程中的激励和导向作用加以充分发挥,使其与新课改的三维目标保持一致,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此外,教师不仅需要对知识的传授加以重视,还需要对关注价值观与情感态度、方法与过程的培养,确保教学目标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相符合,从而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

其次需要准确把握教学内容。教师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可选择多样化和灵活性的教学方法,准确把握教学内容,从而保证教学的有效性。一般从教学类型来说,初中数学课堂可分为预习课、复习课、将授课、讲评课和练习课等,如在新课讲解过程中,学生学习的数学知识涉及空间与图形的区别、概率与统计的联系等。这些知识贴近现实生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会经常遇到,因此学生在学习中比较容易理解和掌握,可通过合作交流的形式加以完成[3]。同时部分知识在小学阶段会给人神秘之感,但是在初中阶段则相对简单和浅显,因此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态度则不尽相同。所以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将两者进行结合,从不同的教学内容和课型等方面出发,选择科学有效的教学策略及模式,增强教学的高效性。

(二)优化教学思路

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而言,其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对相关知识的探究存在浓厚兴趣。因此教师在构建高效课堂时,可优化教学思路,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装备,积极整合教学资源,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发挥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增强课堂教学的高效性。以九年级上册《概率初步》为例,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采用多媒体教学模式,首先将人们在五一小长假出行时乘坐的交通工具的图片加以展示,并要求学生统计其比例;其次指导学生掌握频率和频数等知识,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进行合作学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树状图等的用法;最后要求学生利用多媒体工具进行课堂展示,便于学生了解结果并掌握相关的统计知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科学创设教学情境

教师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想构建高效课堂,教学情境的科学创设十分之必要。首先可创设问题教学情境。教师借助问题情境的创设,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保证课堂教学的活跃与生动,为学生营造自由轻松的学习环境,帮助学生发展自身的数学思维,从而增强教学效果。如教师在讲解“概率”的相关内容时,可要求学生事先准备骰子和硬币,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抛硬币,计算反面朝上和正面朝上的人数,并提出问题:反面朝上和正面朝上的概率为多少?然后让学生抛掷骰子并计算次数,提出问题:投掷数字为1和6的概率分别为多少?学生带着这样的问题进行学习,能够深入理解随机事件的特征,调动学习的兴趣,利用数学思维解决实际问题,促进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升。这样学生能够及时分析和解决问题,对相关的数学知识加以掌握,深入理解教材内容,激发学习创造潜能,丰富思维方式和生活积累,提高学习效率和教学效果。

结束语:

随着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初中数学要想适应现代化教育的发展,需要积极构建高效课程,通过教学情境的科学创设、教学思路的优化以及精心备课等方法来增强教学的高效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总而言之,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需要师生的共同努力,通过学生的积极配合以及教师的科学布置,营造自由轻松的学习环境,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与质量,确保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蒋红波. 以学定教 教学相长——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浅探[J].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4,v.1109:117.

[2]于立平. 初中数学教学中高效课堂建设策略研究[J]. 学周刊,2015,No.27131:72.

[3]陆冬梅.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构建策略的有益探索分析[J]. 才智,2015,30:178.

猜你喜欢

建设策略高效课堂初中数学
论高职院校保卫工作信息化建设
高校医学科研机构综合管理系统建设策略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
新课标下书法高效课堂教学探究
影视资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如何构建语文高效课堂
提升教育智慧,打造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