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技术支持下大学英语教师的组织协调能力研究
——基于某省部分高校的调查

2017-04-07司炳月吕飞莎

英语知识 2017年1期
关键词:组织协调大学信息技术

司炳月 吕飞莎

(大连外国语大学,辽宁 大连)

教育研究

信息技术支持下大学英语教师的组织协调能力研究
——基于某省部分高校的调查

司炳月 吕飞莎

(大连外国语大学,辽宁 大连)

信息技术的进步与发展,不仅推动了教育领域中各学科研究范式的变革,而且对大学英语教师的组织协调能力发展产生了诸多的影响。基于此,本文围绕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大学英语教学环境,对某省的210名大学英语教师展开调查,以调查问卷和教师访谈为研究工具,以大学英语教师的组织协调能力现状及影响因素为研究问题,并对研究数据进行分析和讨论。目前虽然有些相关方面的研究,但是这些研究并没有充分关注如何提高大学英语教师的组织协调能力。调查结果显示,目前大学英语教师的组织协调能力的发展不均衡,其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本文旨在探索提高大学英语教师的组织协调能力的基本思路。

支持下的环境信息技术;大学英语;大学英语教师;大学英语教学;组织协调能力

1.引言

在信息化时代,大量知识和资料纷至沓来,其中丰富多彩的网络资源、便捷强大的交流工具和真实自然的虚拟环境都为大学英语教学提供了无限的潜力,但这些信息技术、网络优势能否与大学英语教学相结合,能否转化为教学现实,能否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养成,能否有利于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模式在实践中的应用,首要的因素在于教师。《2010—202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指出:“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有好的教师,才有好的教育。”(规划编制专家组,2012)对于大学英语教师而言,适应外部教学环境的变化,改革传统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模式,不仅需要转变教学理念,而且要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换言之,如果教师的素质无法满足信息技术发展对外语教学的要求,那么外语教学势必因循传统的教学模式,即使渗透着信息技术的要素,也不过起到一点“点缀”的作用,谈不上信息技术与外语教学的融合创新。

2.基于信息技术支持的大学英语教师的组织协调能力

目前对大学英语教师的研究各有特色,各有所长。很多研究者从不同的方面对外语教师的研究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但是对于教师教学能力的研究大多停留在一维、二维的结构范式。这些理论范式无法满足信息技术支持下教学环境的改变状况,无法适用教师主体角色和教学行为客体的变化研究。本研究以大学英语教师为研究对象,以教师的组织协调能力为研究问题,在W.M.Molenaar等(2009: 390-396)关于教师教学能力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一种三维的教师能力结构(如图1所示),即:教学领域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知识体系能力。每个能力的构成要素相对独立,每一个组成部分目标明确。这三个能力将教师能力分解成不同的组成部分,这样的分解可以将难以测量的、抽象概念性的“教学能力”转换成为可观测的、形象具体的各个实体分子,以便于独立分析解读,可以有针对性地了解教学能力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图1 Molenaar等教学能力三维结构图

其中的组织协调能力包括三个层面:微观层面的教学力,主要是指执行某个单元的教学能力,课堂讲授、小组合作学习和单独辅导等;中观层次的协调力,包括课程教学的协调能力、教学项目开发的协调能力、将教学环节或教学内容统一的组织协调能力;宏观层次的领导力,指的是承担课程和项目开发的管理能力。考虑到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大学英语环境、大学英语教师的主体和教学行为客体这三者之间的关系,本文将教师的组织协调能力定义为教师对教学系统内、外部因素的协调、管理能力(如图2所示)。

图2 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大学英语教师的组织协调能力

本质而言,教学是作为一个系统而存在的,影响教学的因素既有教学外部因素,如教学条件等,也有教学内部的因素,如学生、教材、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能否协调好教学内、外部因素之间的关系,不仅是保证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效果的基础,也充分体现教师的教学能力的高低。在教学组织协调因素中,主要是教师和学生的因素,如教师与教师之间的关系、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和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其它因素往往都是这些关系的衍生因素(如表1所示)。

表1 组织协调能力的构成因素

3.研究设计

3.1 研究问题

(1)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教学环境中,大学英语教师的组织协调能力的现状如何?

(2)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教学环境中,影响大学英语教师的组织协调能力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3)信息技术支持下,如何提高大学英语教师的组织协调能力?

3.2 研究对象

本研究属于探索性描述研究,选择的研究对象来自东北某省10所高校(不含专科类院校)的大学英语教师,采用的是分层方便抽样,根据高校层次、高校类型和英语教师人数选取一定数量的研究对象,另外这些学校的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教学硬件条件基本相当。在10所院校中,985院校2所,211院校2所,普通高校6所,实施问卷调查的方式主要采用研究者本人和协助调查的教师直接发放、回收问卷。参与本次问卷调查研究有效问卷的大学英语教师基本情况如表2所示。

表2 问卷调查对象背景信息 总数:210人(10所高校)

3.3 研究工具

本研究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混合设计。问卷调查采用横向的、共时的多变量设计,围绕大学英语教师组织协调能力的现状及影响因素展开调查,问卷题目设计参考了司炳月(2016: 61-65)在“信息化环境下大学英语教师自主教学能力实证研究”的自主教学的能力框架的可操作定义及其中的问卷选项等编制而成。除了问卷调查之外,本研究还利用访谈的形式获取更多详尽的信息,深入了解和解释大学英语教师组织协调能力的理念和意识,具有解释性研究的特点。本研究的混合设计以学校类型、性别、职称、学历、教龄为抽样标准,对以上的核心研究问题进行深度分析,力求从多个层面分析和理解相关研究问题。

3.4 研究过程

在2014年1月12日至2014年1月25日期间,笔者通过电子邮件的形式,先后三次对来自不同学校、不同职称的91名大学英语教师(男性35人,女性56人)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前笔者就问卷的目的、内容和注意事项向参与测试的老师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发放的三次问卷共收回82份有效问卷。随后,将数据进行录入、整理和编码,运用SPSS16.0软件对这一轮试测的数据进行了信度分析。本研究计算出科隆巴赫系数为0.88,证明问卷调查内容的可靠性较高,各项目的科隆巴赫值比较稳定,信度达到了标准。2014年5月,发放的291份调查问卷共收回246份,其中有效试卷210份。为了更全面地分析问题,本研究从210名研究对象中选出10名教师进行访谈。根据目的和临场情况,采用半结构化访谈和结构化访谈的方式从多个来源收集数据,以保证研究的客观性和准确性。访谈结束后,笔者先将访谈录音进行文本转写,然后进行归类编码分析,最后进行详尽分析。

4.研究结果

调查数据主要由问卷调查和教师的访谈结果两部分组成。根据210名大学英语教师的调查问卷统计数据,对信息技术条件下大学英语教师的组织协调能力的现状和影响因素进行调查,然后通过教师访谈探索研究现象背后的原因。

4.1 调查问卷研究结果

表3显示,信息技术支持下,大学英语教师在处理与外部制约关系时候,能力显示指数较高。在与其他教师合作和资源共享方面M= 3.692。许多教师能从容面对相关管理部门的监督和检查(M=3.002)。在面对同行竞争和质疑时,表现状态较为令人满意(M=3.105)。这种状态同样反映在协调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以及个性化教学之间的差异性(M=3.508),在处理自身专业发展和外部关系时,却呈现出较为理想的状态(M=3.096),但在教师角色定位和转换方面的能力不够理想(M=2.201)。

表3 组织协调能力分析结果(N=210)

表4 受试教师性别与组织协调能力之间的偏相关分析

图3 组织协调能力与性别差异分析

此子域旨在考察性别与信息技术环境下大学英语教师组织协调能力之间的关系,表4显示,组织协调系数0.211,教师性别对于组织协调能力呈现微弱影响。从图3也可以看出,男性教师与女性教师在组织协调能力方面无明显差异,但女教师能力4.25稍微高于男教师的此项指数4.15。

表5 受试教师年龄与组织协调能力的偏相关分析

图4 组织协调能力与年龄差异分析

此子域旨在考察各个年龄段的教师在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教学环境中的组织协调能力是否存在差异。表5显示,在信息技术支持下,大学英语教师组织协调系数(0.223)表明年龄与组织协调能力呈现弱相关态势。从图4中得出结论,30岁以下和30—39岁年龄段的青年教师较于50岁以上的教师表现出较为突出的组织协调能力。从图4的平均值可以看出,高龄教师的组织协调能力略低于年轻教师。

表6 受试教师学校类别与组织协调能力的偏相关分析

图5 组织协调能力与学校类别差异分析

此子域旨在考察信息技术支持下大学英语教师组织协调能力是否会受到外在压力,尤其是执教学校的类型的影响。 根据表6得出结论学校类别与组织协调能力没有特别显著的影响。从图5可以看出,不同类型高校中的教师并没有呈现出明显的差异,985高校教师的组织协调能力只是略高于211高校和普通高校。

表7 受试教师的学历与组织协调能力的偏相关分析

图6 组织协调能力度与教师学历差异分析

在此子域下,研究焦点放在学历与组织协调能力之间的关系,根据表7显示,在信息技术支持下,不同学历背景的大学英语教师的组织协调能力系数为0.458,接近0.5。两者之间有较强正相关,教师学历对于组织协调能力有一定影响,图6也说明,具有博士学位的英语教师有较为丰富的知识和开阔的视野,具有博士学位的受试教师对教学环境、学生语言水平差异等外部因素较为敏感,具有较为突出的组织协调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次为具有硕士学位的英语教师。

表8 受试教师的职称与组织协调能力的偏相关分析

图7 组织协调能力与教师职称差异分析

此子域旨在考察不同职称的教师在面临新的教学环境、新的教学模式时呈现出来的组织协调能力状况,根据表8,职称与组织协调能力Correlation值为0.422。教师职称对组织协调能力有影响,图7也显示,在组织协调能力子域,随着职称的差异,副教授和讲师组织协调能力的优势同样体现在受试的讲师和副教授教学过程中。

4.2 教师访谈研究结果

访谈资料显示,大多教师都能处理好教师与教师之间的关系,在回答“您平时是否会与其他教师共享教学资源?如果会,通常会分享什么样的教学资源?”时,受访的十位教师都能够将自己认为不错的课件、网络资源、教案与其他教师分享。此外,也有老师也乐于通过讨论与同事之间进行思想上的互动。如受访教师所说:

教师2(2-2-6-10)

当然会,一般分享教案、课件和从网络上获取的资料,还有就是我个人认为安排课堂教学环节的好点子。

教师10(10-3-6-1)

会共享,通常我会与我的同事,尤其是和我教平行班的老师共享课件,有时候也会交流跟课文相关的视频、音频文件。在我教学或者备课遇到困惑的时候,我会主动向有经验的老师请教上课的一些问题。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以及班级规模扩大的影响下,同一个班级里,学生英语水平往往呈现出一定的差异性。《课程要求》(教育部高等教育司,2007a,2007b)里面提出的自主学习、课堂内与课堂外相结合以及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等理念,都是基于学生英语水平以及学习需求的多样化而提出的。这样的目标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是无法实现的,教师需要借助网络教学资源,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需求和英语水平选择不同的学习资源,并对学习结果进行监控和评估,从而实现共同的教学目标,但这一理念在大学英语教学实践中并未实现。在回答“如遇到学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的情况,您会如何处理?”时,访谈资料显示,受访教师在发现学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的情况下,一般都会采取一定的应对措施,但措施有限,大多集中于多提问或谈话鼓励的方式,没有一位教师提到要借助网络教学资源让学生进行选择性学习。如受访教师所说:

教师4(4-2-6-9)

我现在教的大学英语三个班级每个班级学生数都在50人以上,学生的学习水平确实不一样。……对英语水平不太理想的学生,如果我们课堂上置之不理,会使他们觉得自己在课堂是多余的,就会破罐破摔。对于这样的学生我一般会通过多提问的方式,帮助他们理解目标授课内容,让他们觉得自己是课堂教学的一部分。

教师6(6-3-6-9)

……我一般会选择按照中上等学生的水平来制定教学目标及方案。很多时候要做一个平衡很难,既要考虑到英语水平较高学生的需求,又要兼顾英语水平不高的学生的水平。所以,只能去两头,取其中。

教师8(8-3-6-9)

学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是不可避免的,因为是小班授课,我会尽量照顾中等及中下等的学生。针对成绩差的学生,我会采用上课多提问,并让他们坐在离我近的地方的策略,增强他们的上课紧迫感。

教师和学生之间关系的变化以及他们角色的转变是新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一个重要特点。这个变化不但体现了教学理念的变革,也促进了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和管理模式的变化。在回答“在信息技术支持的教学环境中,您认为教师和学生各自扮演什么角色?”、“在信息技术支持下,课后是否会与学生沟通交流?以何种方式进行交流?”时,访谈资料显示,多数受访教师都认为在信息技术支持下,教师的角色和学生的角色都应该发生变化,教师更多时候是一个引导者、参与者,学生是主角,是课堂教学的主体。但访谈资料又显示,教师和学生身份的转变只是教学理念的概念,在教学实践中,教师无法也不可能完全放权给学生,只是在具体的教学环节上,适应教学需求,可以实现教师和学生角色的变化。对于课后师生交流,受访教师表示灵活的网络平台为师生提供了更加多样的互动平台。如受访教师所说:

教师2(2-2-6-16、17)

在有的教学环节上,比如操练等环节,教师扮演着引导角色,学生进行真正的演练和实践。……我在我们班建立了一个QQ群,课后我会和学生在群里互动,我经常会发一些与英语学习有关的链接,在群里分享一下。

教师6(6-3-6-16、17)

我个人感觉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即使是在计算机网络教学环境里,你也不可能真正让学生自己去学习,在更多的时候教师还是教学的主体,主导着教学的进程和教学安排。

教师10(10-3-6-16、17)

我也是教精读课程的,我个人感觉即使是在网络教学环境下,也应该是教师讲授为主,计算机网络可以作为辅助教学,在扩充知识内容、丰富教学手段上可以达到很好的效果,我们也可以利用计算机网络让学生参与其中,但即使是这样,也不能改变教师的地位和作用……

5.分析与讨论

综合问卷调查和教师访谈的混合式研究结果显示,体现教师组织协调能力的与其他教师合作和资源共享(M=3.692)、面对相关管理部门的监督和检查(M=3.002)、面对同行竞争和质疑(M=3.105)的均值高于中值,但是教师角色定位与转换方面(M=2.201)却不尽人意。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在外部组织协调能力上教师个体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如在学历背景上,具有博士学位的受试教师对教学环境、学生语言水平差异等外部因素较为敏感,具有较为突出的组织协调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次为具有硕士研究生学历的教师;在职称结构上,副教授和讲师组织协调能力相对突出;在性别上,女性组织协调能力指数略高于男性。学校类型对于教师的组织协调能力无明显差异。

访谈结果也表明部分教师已经意识到大学英语教学中,随着教学环境和教学目标的改变,如何选择教学资源,如何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组织有效教学,不仅对教师的教学策略提出新的要求,也对教师组织协调能力提出新的要求。在回答访谈问题“您是如何组织课堂活动的?”时,受访教师尽管表现出课堂教学组织的差异性,有的教师强调“小组讨论”,有的教师强调根据课文内容进行“阅读接龙、传话、话题辩论”等方式来组织课堂教学活动,教师都强调课堂教学中要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但从总体教师访谈结果分析可见,无论是教师的教学过程或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的选用,还是对教师和学生的角色描述,教师和学生身份的转变只是教学理念的概念,在教学实践中,受访教师尽管表现出课堂教学组织的差异性,但从总体访谈结果分析看,受传统教学模式的惯性影响,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角色和作用并没有发生实质性改变,教师无法也不可能完全放权给学生,只是在具体的教学环节上,为适应教学需求,可以实现教师和学生角色的变化。

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教师提供了更为多样的教学手段、意义的建构手段和知识沟通手段,这同时也对教师的协调组织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需要对此进行理性思考。第一,教师在整合多样资源的过程中要根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学生特点规划设计英语课程教学目标。第二,教师能够依托信息技术环境营造更为丰富多彩、灵活多变的教学环境。大学英语教师应在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的前提下,给学生提供充足有效的学习资源,而且可以依托信息网络平台,利用网络媒体的多样性丰富拓展教学内容,充分满足学生的可持续性需求,丰富他们的学习经历(蔡青,2007)。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将大学英语教学内容从课堂内延伸到课堂外。第三,课堂教学任务的设定要注意难度。如果任务过难,学生完成起来很吃力,就会产生强烈的挫败感,严重影响学习积极性和学习热情。如果任务过于简单,学生会怀疑挑战和参与的必要性,学习热情和动机很容易减退。第四,教师要能够充分运用各种教学策略,如情感策略、认知策略等,并将这些教学策略进行整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学习策略的形成,激发学生去主动使用学习策略。第五,随着教学环境和教学目标的改变,教师的角色也应该发生变化,但在教学实践中受传统教学模式的惯性影响,教师角色和作用并没有发生实质性改变。国外对于教师角色的研究也是没有间断过,教师根据不同的教学目的和教学方法,被赋予不同的含义(Jeremy H., 2000)。从中国传统教育思想将教师角色诠释为“传道、授业、解惑”到现在的“教书育人”,教师的角色和作用一直引领着教育的进程和发展。

6.结语

在信息技术支持的环境下,教师的组织协调能力首先凸显在微观课堂教学实践,对课程设计要素的筛选和制定,也体现了教师在宏观教学过程的主体性和主导作用。第一,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大学英语教学决定了教师的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教师从知识的传输者变成了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协助者。第二,教师对于教学资源的处理,从教学材料的使用者变成多样教学资源的开发者、组织者。第三,信息网络技术不仅丰富了教师角色的内涵,而且将教师角色定位延伸。第四,课堂是一个复杂多变的学习环境,学生水平参差不齐,自主学习能力也呈现出差异性,教师需要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情况进行有的放矢的管理和帮助。在当前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转型期,对于教师组织协调能力的意义建构和培养应该有着清晰的认识,否则将对整个教学组织的有序性带来破坏性的影响。

[1] Jeremy,H.2000.Howto Teach English(1st Ed.)[M].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 Molennar,M.,A.Zanting,P.Vanbeukelen,W.Degrave,J.Baane,J.Uetaraan,R.Engbers,Th.E.Fick,J.Jacobs &J.Vervoom.2009.A framework of teaching competencies across the medical education continuum[J]Medical Teacher,(31):390-396.

[3] 蔡青.2007.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整合过程中的教师角色定位及问题分析[J].外语电化教学,(6):58-61.

[4] 规划编制专家组.2012.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0-2020)解读[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5]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2007a.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Z].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6]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2007b.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Z].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7] 司炳月.2016.信息化环境下大学英语教师自主教学能力实证研究[J].外语教学,(4):61-65.

The Research on the Ability of Organization and Coordination of College English Teachers in IT-based Teaching Environment: An Investigation to Some Universities in a Province

The progress and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not only has promoted the change of the paradigmin various educational disciplines,but also has some influence on their ability of organization and coordination.The study looks into 210 college English teachers in a province in the information &technologyoriented teaching environment.The analysis is based on the data fromquestionnaire and teacher interviews,followed by analyses and discussions of English teachers’ability of organization and coordination.It is found some achievements have been done in the area,yet in general the quantity of research is insufficient.The findings indicate an unbalance on between teachers’ ability of organization and coordination.With a down-to-earth attitude,the study takes broader perspectives and suggestions to improve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abilities.

IT-based environment;College English;college English teachers;College English teaching;ability of organization and coordination

H319

A

2095-4891(2017)01-0007-07

本文系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专门用途英语理论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实践与应用——基于辽宁省IT英语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项目编号: L16DYY00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司炳月,教授,博士;研究方向: 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翻译研究。吕飞莎,硕士生;研究方向:应用语言学

通讯地址:116044 大连市旅顺南路西段6号 大连外国语大学软件学院

猜你喜欢

组织协调大学信息技术
“留白”是个大学问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大学》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大学求学的遗憾
足球攻防战术配合教学与训练
学生党支部与团支部班委会协同工作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