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天麻钩藤饮辨证加减配合颈托外固定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观察

2017-04-07施战宝崔艳莹

中国中医急症 2017年3期
关键词:钩藤椎动脉颈椎病

施战宝 崔艳莹

(陕西省户县中医医院,陕西 西安 710000)

天麻钩藤饮辨证加减配合颈托外固定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观察

施战宝 崔艳莹

(陕西省户县中医医院,陕西 西安 710000)

目的观察天麻钩藤饮辨证加减配合颈托外固定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疗效及对患者治疗前后血流动动力学影响。方法将我院中风科门诊就诊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8例,观察组给予天麻钩藤饮辨证加减+颈托支具外固定;对照组给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颈托支具外固定,14 d为1疗程,1疗程后分别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临床症状积分、治疗前后血流动力学变化,并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5.83%,对照组总有效率83.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症状总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流动力学方面,治疗后两组患者VS、VD、VM值均较治疗前上升,PI及RI值均降低,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天麻钩藤饮辨证加减配合颈托外固定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疗效满意,对患者血流动力学改善明显,治疗方法简便可行,患者依存性高。

椎动脉型颈椎病 中医药 辨证施治 颈托外固定 血流动力学

椎动脉型颈椎病(CSA)是指颈椎间盘退变、颈椎失稳或局部组织损伤压迫和刺激椎动脉引起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临床表现为眩晕,严重者甚至猝倒,可伴有视物模糊、呕吐、心慌、耳鸣等症状,该病属于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疑难病[1-2]。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和工作压力的增大,特别是电脑和智能手机的普遍,CSA发病率逐年上升,发病年龄更加趋于年轻化[3]。血流动力学主要研究血液在人体血管系统中流动的力学,对人类生命健康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成为生物医学工程和医学生物力学研究的热点[4]。笔者采用天麻钩藤饮辨证加减配合颈椎牵引治疗CSA临床疗效满意,患者治疗前后椎动脉血流动力学改善明显。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中风科2014年1月至2015年3月门诊就诊的96例CSA患者,均为初次发病。参照《第3届全国颈椎病专题座谈会纪要》[5]制定的西医诊断标准和《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6]制定的中医诊断标准。其中男性36例,女性60例;年龄20~60岁,平均(33.42±10.65)岁;病程7 d至5年,平均7.85个月。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48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1.2 选取标准 纳入标准:1)符合上述中西医诊断标准;2)X线片显示颈椎节段性不稳定或钩椎关节骨质增生;3)年龄在20~60岁;4)治疗前1月未接受任何治疗;5)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不符合纳入标准;2)外伤病史;3)合并有颈椎结核、颈椎占位性病变者;4)合并有严重心、脑、血管疾病或精神病患者。

1.3 治疗方法 观察组给予天麻钩藤饮辨证加减:天麻15 g,钩藤15 g,石决明15 g,黄芪30 g,仙鹤草15 g,当归15 g,川芎15 g,栀子10 g,黄芩10 g,杜仲20 g,川牛膝15 g,茯神15 g,桑寄生15 g,首乌藤30 g,甘草6 g。痰多加法半夏12 g,白术12 g;恶心加紫苏12 g;头疼加白芷12 g,细辛10 g;颈项部僵硬加葛根15 g;肩臂疼痛加姜黄15 g。水煎分服,早晚各1次,每次200 mL。颈托支具外固定(华丰康诚公司生产,产品型号:ZJ-01),每天固定10 h,睡觉前去掉,2周为1疗程。对照组给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5 mg/片,山东信谊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7021441),每晚2片;颈托支具外固定同观察组。两组均以2周为1疗程。

1.4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积分进行比较,包括眩晕、头痛、颈肩痛、日常生活、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5个方面进行评分,每项各5分,共30分。所有患者治疗前均进行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测,测量收缩峰值血流速度(VS)、舒张峰值血流速度(VD)、平均血流速度(VM)、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经治疗2周后再次复查TCD。TCD检测由我院功能科进行,采用徐州盈科医学仪器有限公司生产的RH-3200型TCD,探头频率2 MHz。患者坐立位,头俯于检查机上,双臂自然,以枕骨大孔作为探头窗口。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A、VD、VM、PI、RI变化,并进行比较。

1.5 疗效标准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6]。显效:患者眩晕症状明显减轻、甚至消失;好转:眩晕症状改善,时有复发;无效:症状无任何改善,甚至加重,严重影响患者工作和生活质量。

1.6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9.0统计软件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为α=0.05。

2 结 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见表2。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8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33%,两组总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

2.2 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积分比较 见表3。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前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眩晕、头痛、颈肩痛、日常生活、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5个方面均有明显改善,对照除患者心理状态积分方面改善不明显,其余4项治疗后均明显改善,两组治疗后总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3 两组治疗前后症状积分比较(分,s)

表3 两组治疗前后症状积分比较(分,s)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下同。

眩晕 头痛 颈肩痛 日常生活 心理状态 总分治疗组 治疗前(n=48)治疗后对照组 治疗前5.67±0.83 0.93±0.51 1.82±0.72 14.26±1.05*△2.01±0.34*△3.41±0.86*△5.82±0.68 0.85±0.16 1.74±0.46 2.68±0.34 3.81±0.83*△2.39±0.68 3.34±0.61 11.83±1.84 4.05±1.31*△24.30±2.35*△3.22±0.86 11.05±1.06(n=48)治疗后11.52±1.64*1.24±0.57*2.76±0.74*3.57±0.78*3.74±1.60 20.30±2.86*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流动力学变化比较 见表4。治疗前两组各项血流参数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检测具有可比性。治疗后两组患者VS、VD、VM值均较治疗前上升,PI及RI值均降低,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组间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4 两组治疗前后症状积分比较(分,s)

表4 两组治疗前后症状积分比较(分,s)

组 别 时间VS(cm/s) VD(cm/s) Vm(cm/s)PI RI观察组 治疗前(n=48)治疗后对照组 治疗前34.38±10.32 18.52±7.06 23.91±7.64 56.95±14.32*△26.85±10.06*△40.35±10.04*△35.82±8.94 19.62±7.36 22.93±8.67 1.05±0.38 0.92±0.30 0.67±0.13*△0.44±0.05*△1.16±0.63 0.86±0.01(n=48)治疗后46.82±15.67*23.54±10.52*33.62±11.37*0.86±0.28*0.60±0.01*

3 讨 论

现代医学认为,CSA的发生与颈椎特有的解剖学形态基础关系密切,CSA的发病机制主要归结为两大方面:1)骨性因素致椎动脉受压、痉挛引起相应症状和体征;2)非骨性因素致椎动脉受压、痉挛引起相应症状和体征。CSA归属于中医学“眩晕”范畴,通过中医辨证论治,多由风寒湿邪加以长期姿势不良造成,《素问·至正要大论》有“诸风掉眩、皆属于肝”,因此,我们以此理论辨证论治选用经典方天麻钩藤饮加减治疗。

研究证实,颈椎的动力、静力失衡和血流动力学的改变与CSA发病有密切联系,因此在治疗中应该恢复颈椎局部生物力学关系及改善颈椎血流动力学[7]。TCD是目前公认的无创、灵敏、准确检测颅内动脉血流状态的检测手段,尤其是对椎-基底动脉血流方向、流速、血管弹性方面具有独特的诊疗价值[8]。TCD中Vs降低是椎基底动脉供血严重不足引起,而恰恰VA缺血的敏感指标是VS降低,VM的增高可能与局部动脉硬化狭窄有关。因此,通过治疗前后TCD检查对患者血流动力学研究,对防治CSA临床意义重大。

天麻钩藤饮出自《中医内科杂病证治新义》,该方剂主要由天麻、钩藤、石决明、山栀子、益母草、桑寄生、川牛膝、夜交藤、杜仲、茯神组成。该方剂具有镇肝熄风、平肝潜阳、安神之效。研究发现,该方主要成分为芳樟醇、石竹烯等,对中枢神经具有明显的镇静作用,而且能够强化免疫调节等功效。在本方剂中笔者根据临床经验给予加大剂量仙鹤草15 g,首乌藤30 g。仙鹤草具有益气利水、改善脑供血之效果,同时该药别名脱力草,能够调整心率、恢复脏腑功能、调补气血;仙鹤草内含仙鹤草素,小剂量对血管平滑肌具有收缩作用,能够起到止血作用;大剂量仙鹤草素扩张血管平滑肌痉挛,改善毛细血管通透性,减轻局部组织水肿、并且具有抗炎、消肿作用,从而快速控制颈性眩晕患者临床症状。首乌藤又名夜交藤,主治失眠多梦、风湿痹痛,功能养血安神、祛风通络。研究显示首乌藤具有明显的镇静催眠、抗慢性炎症和抗菌作用[9]。临床治疗发现,CSA眩晕患者伴伴有不同程度焦虑、失眠状态,主要原因在于人们生存压力的加大、生活环境压力增大,因此在治疗中给予大剂量首乌藤能够起到镇静安神、缓解焦虑之效果。颈托支具外固定不仅可以纠正不良姿势,而且通过颈托外固定,维持颈椎稳定,缓解局部组织肌肉疲劳,减轻颈项部血管、神经受压,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从而促进水肿的吸收。力学研究发现,颈托外固定能够恢复颈椎生理曲度,使病变节段的力学重新得以分配,缓解颈椎间盘内压,维持颈椎内平衡;配合中药内服,缓解颈项部肌肉痉挛,内外兼治,最终恢复颈椎动静力平衡,达到治疗目的。

通过本次研究发现,天麻钩藤饮加减配合颈椎牵引治疗CSA患者临床疗效满意,血流动力学改善明显,治疗方法简便,患者依从性好,经济安全。

[1] 赵冀伟,孙秋燕.痹祺胶囊配合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150例临床研究[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5,30(4):1358-1360.

[2] 潘晓华,张贯石,赵彤.中老年颈椎病患者血管声像图与血流动力学改变[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34(19):5593-5594.

[3] 杨蕾,符文彬,张光彩,等.腹针治疗颈椎病有效性的系统评价[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2,27(2):319-323.

[4] 白帆,刘有军,谢进生,等.血流动力学的医学应用与发展[J].医用生物力学,2013,28(6):677-683.

[5] 李增春,秦德玉,吴德升,等.第三届全国颈椎病专题座谈会纪要[J].中华外科杂志,2008,34(23):1796-1799.

[6]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139-143.

[7] 陈卓伟,徐宁.针刺夹脊穴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血液流变和血流动力的影响[J].新中医,2011,43(11):99-100.

[8] 马桂敏,史华敬.平衡刮痧疗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血流动力学的临床观察[J].辽宁中医,2011,38(8):1601-1603.

[9] 宋毅,唐尧,张志勇,等.夜交藤抗炎抗菌作用的实验研究[J].华西药学杂志,2003,18(2):114-116.

R681.5+5

B

1004-745X(2017)03-0534-03

10.3969/j.issn.1004-745X.2017.03.054

2015-07-08)

猜你喜欢

钩藤椎动脉颈椎病
对上颈椎后路手术并发椎动脉损伤防治策略的探讨
基于UHPLC-MS/MS的钩藤生物碱在大鼠体内的组织分布研究
不同产地钩藤的药用成分含量及不同温度烘干的影响
中医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探究
脑循环与低频电刺激联合治疗颈椎病导致脑供血不足的效果观察
游泳 赶走颈椎病
彩色多普勒评价椎动脉走行异常的临床价值
超声诊断右侧椎动脉罕见变异1例
华钩藤研究综述
钩藤总碱的热稳定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