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贫困生心理脱贫教育策略探究
——基于积极心理学视角
2017-04-06张春晓
张春晓
(大连职业技术学院,辽宁大连 116035)
高职贫困生心理脱贫教育策略探究
——基于积极心理学视角
张春晓
(大连职业技术学院,辽宁大连 116035)
高职贫困生心理贫困的问题近年来尤为突出,主要表现为自闭自卑、离群索居、过度自尊、敏感多疑、抑郁和焦虑等。结合积极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内容,将其精髓纳入贫困生心理脱贫的教育中,从培养积极人格特质、健全社会支持体系与构建积极认知态度三方面入手,探讨高职院校贫困生心理脱贫的教育策略,从而改变贫困生心理贫困的现状,促进高职贫困生身心健康和谐发展,完善人格,实现自我价值。
高职教育;积极心理学;贫困生;心理脱贫;教育策略
近年来,高职院校的招生规模正不断扩大,高职贫困生这一承担着经济和精神双重压力的群体也随之日益增多。虽然政府和社会对贫困生采取了诸如学费减免、设立勤工助学岗位等资助措施,但这些经济上的资助仅仅能够帮助他们满足物质上暂时的需求,贫困生因经济原因引起的一系列内在的心理问题依然严重。因此,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更需要探寻有效的方法向贫困生提供心理上的帮助,以促进他们更好地适应环境、调节压力、认识自我、发展自我。积极心理学从个体自我实现的角度出发,倡导积极情绪改变态度、态度改变人生,能够为高职院校贫困生的心理脱贫教育模式提供高效优质的方法。将积极心理学理论纳入贫困生教育心理脱贫教育的各个环节,能够有效改善心理贫困的现象,进而促使贫困生像其他学生一样,很好地适应校园生活,适应工作环境,自信乐观地踏入社会。
一、高职贫困生心理贫困的表现及成因
当前高职学生之间的贫富差距正在逐渐扩大。贫困生踏进高职院校的大门后,更容易因为经济贫困产生一系列的心理落差,这种心理落差会进一步导致其个性特征和心理健康上一系列的负性变化,使原本就承受着经济压力的学子内心又增添了沉重的负担和包袱,这种现象被称为心理贫困。通过对343名高职贫困生的调查发现,有73%的贫困生都存在心理贫困的问题,主要表现为自卑自闭、离群索居、过度自尊,敏感多疑、抑郁和焦虑及攻击和冷漠等[1]。而这些心理贫困的表现又会使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进入更灰暗的恶性循环。因为贫困生自身过高的自尊与自卑的情结,他们在择友时会更倾向于选择与自己经济状况相同的人。据调查,一个贫困生的朋友圈中,有49%的个体都与其情况相似,这一比例显著高于非贫困生的朋友圈结构。在贫困生遭遇挫折和学习压力时,在他们身边会有更少积极健康的开导者和支持者,久而久之便会形成消极的价值观,从而加重其心理贫困的程度。因此,想要使贫困生顺利完成学业,实现身心和谐发展,并构建健全的人格,不仅需要政府、教育者经济上的支持,更需要其自身内在的“心理脱贫”。
二、积极心理学的应用对高职贫困生心理脱贫的意义
据2010年的数据统计,一般高职院校的贫困生总数已占到了总人数的三分之一,甚至更多[2]。政府为他们提供的一系列优惠政策虽然能解决学生们经济上的燃眉之急,但由于经济负担所导致的心理落差仍然时时困扰着他们。从心理学的角度而言,任何一种外部行为上的表现都是内部心理作用的结果,所以想要真正地帮助贫困生心理脱贫,还需要从积极心理学的视角出发,改变贫困生对待经济条件的认知态度,提高自我认知程度,进而培养其自信、勇气、毅力等方面的优良品质,从根本上改变贫困生“矮人三分”的心理状态。
积极心理学是一门致力于探究个体优秀品质和潜能的学科,它以幸福感、愉悦、快乐、希望等积极品质为研究对象,肯定个体的潜能、动机和能力,并相信个体的优秀品质与积极情绪越多越容易形成健全的人格系统,实现自我价值。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一是个体对过去、现在和未来的积极体验,二是个体美德、乐观等积极人格品质的形成,三是影响个体成长和发展的积极组织系统[3]。而这些积极的品质和乐观的处世态度正是贫困生所缺乏的。研究发现,伴随着积极情绪的个体相比于伴随着中性、负性情绪的个体学习动力更强,思维更加敏捷且对新知识的接纳能力也更强[4]。因此,运用积极心理学的理念从以上三方面入手,改变贫困生对过去的认知态度,增强其对生活的积极体验,培养积极人格特质,并构建出有利于其成长的组织系统,就能够使贫困生的心里真正充满阳光,成功走出心理贫困的怪圈。
三、高职贫困生心理脱贫的教育策略
1.培养贫困生的积极人格特质
赛里格曼在《人格力量与美德分类手册》中指出,对个体而言,实现自我价值的必备美德一共有以下6种:智慧与知识、勇气、人性、公正、节制和自我超越。而有24种人格力量与以上6种美德相对应,如创造力、正直、善良、感恩、希望、领导力、宽容等。详见表一[5]。研究发现,这些积极人格特质与个体的主观幸福感、创伤后心理成长密切相关,积极人格特质越多的个体更容易产生幸福感。一项对克罗地亚大学生的研究也表明,拥有善良、爱、幽默、领导力和团队合作等人际性格优点的大学生会更倾向于追求有意义的生活[6]。然而,前文已指出,我国高职院校的贫困生内心普遍缺乏这些对个体社会性发展极为有益的积极人格力量,这也可能是他们出现种种心理不平衡现象的原因之一。
表1 人格特质和美德分类
因此,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设计应以培养贫困生以上24种人格特质为出发点,将人格特质的培养融入教学课程,通过人格培养彻底改变贫困生心理贫困的现状。并在实施过程中适当运用体验式教学的方法,以弥补传统的理论教学方法上的不足,让贫困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亲身体验,并发现自己人格方面的不完美,进而引导他们感悟积极人格的力量带给个体生命的活力与热情,主动自发地培养自身的积极人格特质。例如,在团体行为训练活动中为贫困生提供体验的机会,通过在活动中的障碍设置,使贫困生感悟到在生活中必然会经历挫折与坎坷,从而提高贫困生对过去生活的满意度,对自己以往的生活产生更积极的认同情绪,培养出感恩、爱心、热情等人格特质。“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由于贫困生固有的人格特点是在其个体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影响下形成的,具有一定的稳定性,所以,想要真正使他们心理脱贫,并培养出贫困生的积极人格特质,离不开贫困生自身的积极努力和不断探索与塑造,更离不开其所在家庭的共同努力。因此,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在课堂上进行有效引导的同时,还需在课下走进贫困生的生活,在理解的基础上给予贫困生心理上的支持,挖掘出贫困生的自身动力。
2.构建贫困生积极有效的社会支持系统
社会支持系统指个体通过社会联系所获得的能够激发内心能量的力量。有效积极的社会支持系统能够减轻个体心理应激反应、缓解精神紧张状态并提高其社会适应能力;而消极的社会支持系统则会起完全相反的作用。据调查,贫困生的家庭及朋友圈的支持力量普遍较弱,多于半数的贫困生在遇到困境时很难找到能够提供有效、积极支持的同伴,部分贫困生也因此出现了心理问题。因此,从学校教育的角度出发,构建贫困生积极的社会支持系统对贫困生心理脱贫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积极的社会支持系统的构建需要学校、家庭及国家政策等方方面面的共同作用。首先,从学校角度出发,高职院校需要形成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三级网络体系,构建专业素质强的教师队伍。一级网络由专职人员组成,主要承担心理问题突出的贫困生咨询、治疗工作,做到及时发现、及时干预;二级网络由各学院专职学生工作教师组成,主要承担贫困生正常心理问题的日常谈话、引导工作;三级网络由学生工作者组成,主要承担对贫困生的心理动向的把握工作。由于贫困生心理敏感、自卑等特点,在遇到心理危机时,仅仅有8%的贫困生会主动寻求帮助。因此,面对贫困生这一特殊群体,三级网络体系中的教育工作者更应该主动关心他们的学习生活与心理动态,真正做到能够让每名贫困生在遇到困惑时有师可寻、有友可诉,不再把所有的情绪压抑在心里,找到积极的途径倾诉与宣泄,进而得到有效正确的指导。其次,由于家庭环境对学生心理成长的影响深远,许多贫困生心理贫困源于父母本身的心理特点。因此,想要使贫困生真正走出心理贫困的阴影,还需要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深入贫困生的家庭,将心理健康知识、阳光向上的心态传递给整个贫困家庭,通过多方力量为贫困生的心理成长提供情感支持,完善其原本薄弱的社会支持系统。
3.改变贫困生的认知系统,培养积极认知态度
受固有的人格特点影响,贫困生对许多事物的认识容易停留在消极层面,并容易出现以偏概全、糟糕至极等错误认知观念。走进咨询室的多数贫困生都存在自我认知偏差的问题,而这种认知偏差往往都源于对一些小事的消极归因。例如,由于贫困生普遍自尊心强,又十分要强,不止一位贫困生曾因为一次或两次的考试失利而产生抑郁情绪,觉得自己低人一等。也有的贫困生因为寝室偶尔的小矛盾而自责不已,产生了自己由于经济问题被集体排斥的错误想法。以上的这些消极的、非理性的认知是造成贫困生心理贫困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出发,引导贫困生从消极的心理中走出来,并形成一种积极认知态度与自我认知极为重要。
著名心理学家艾利斯提出的合理情绪疗法强调认知态度的重要性,并认为决定个体情绪和行为方式的并不是诱发事件,而是个体对事件的主观认知态度,即认知态度对个体情绪起决定性作用。面对同一件事,积极的认知态度能够调节个体的情绪,并帮助个体向更有利的方向发展自我;而消极的认知态度则会使个体陷入自己内心的死循环,使心理贫困的行为表现更加明显。因此,根据高职贫困生理解能力的特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应定期开展合理情绪疗法的沙龙讲座、团体心理辅导等活动,将心理疗法的基本知识普及到贫困生的生活中,使他们能够在了解、掌握疗法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的困惑自我分析,真正将合理情绪疗法运用到纠正自己的错误思维过程中,并深挖因消极成分而导致的不合理信念。学生们通过在沙龙过程中的互相讨论,能够形成生生互助的动力,进而挖掘出贫困生自身想要改变的潜力,使贫困生的消极不合理信念有所改变,建立正确的自我认知,进而认识贫困,坦然接受贫困,建立积极合理的认知态度,在今后遇到困难时就算寻求不到帮助也能够通过自己内心的力量进行自助。
综上所述,心理贫困对贫困生的个性成长与人格发展极为不利,解决贫困生心理贫困的问题刻不容缓。将积极心理学方法应用到高职学生心理脱贫领域能够有效缓解贫困生的心理状态及行为表现,改变对事物消极的认知态度,促进积极人格特质的产生,并且最终能够达到挖掘贫困生自身潜力、调动其自身主观能动性的目的。使贫困生在建立正确的自我认知与自信的基础上,了解自己的优点,并将自己的优点与外部支持相结合,利用自身动力促进自身的心理功能达到最佳程度,形成健全人格,实现自我价值。
[1]阎婧祎,高杨,肖波.积极心理学视角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新思路[J].航海教育研究,2013(2):95-98.
[2]王雷霞.积极心理学视角下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应对策略[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2):112-114.
[3]王佳利.积极心理学视角下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探讨[J].教育探索,2014(4):141-142.
[4]王平.基于积极心理学理论的高校贫困生教育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4(17):52-53.
[5]张宁,张雨青.性格优点:创造美好生活的心理资本[J].心理科学进展,2010(7):1161-1167.
[6]Brdar I,Kashdan T B.Character Strengths and Well-being in Croatia:A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 of Structure and Correlates[J].Journal of Research in Personality,2010,44 (1):151-154.
[责任编辑,大连职院:盖馥]
The Exploration of Strategies for Higher Vocational Needy Students to Be Free from Psychological Poverty
ZHANG Chun-xiao
(Dalian Vocational Technical College,Dalian 116035,China)
In recent years the psychological poverty of higher vocational needy students is especially prominent,and it mainly includes being autistic and inferior,solitude and excessive pride,being sensitive and suspicious,depression and anxiety, etc.Combined w ith the basic theory and content of positive psychology,introducing its essence into the education of being free from psychological poverty,from the three aspects of cultivating positive personality traits,perfecting the system of social support and building positive cognitive attitude,it explores education strategies for needy students to get rid of psychological poverty,in order to change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psychological poverty,promote the harmonious development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perfect personality,and achieve self-worth.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positive psychology;needy students;free from psychological poverty;education strategy
G711
A
1009—7600(2017)01—0102—03
2016-11-22
张春晓(1990—),女(满族),辽宁大连人,助教,硕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