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宣汉县农业科技人员创新创业实践与探索

2017-04-03李俊霞向俊锋李廷先舒长斌

四川农业科技 2017年6期
关键词:宣汉宣汉县科技人员

李俊霞,向俊锋,李廷先,舒长斌

(1.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四川 成都 610072;2.四川省宣汉县农业局,四川 宣汉 636150;3.四川省农学会,四川 成都 610041)

宣汉县农业科技人员创新创业实践与探索

李俊霞1,向俊锋2,李廷先2,舒长斌3

(1.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四川 成都 610072;2.四川省宣汉县农业局,四川 宣汉 636150;3.四川省农学会,四川 成都 610041)

农业科技体制改革是实施农业科技创新驱动、适应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强化现代农业科技支撑的战略选择,是破解农业科技体制性障碍和政策性约束的重要路径。本文对宣汉县农业科技人员创新创业改革试点工作进行了梳理,解析了相关改革政策和举措,归纳了科技人员创新创业实践经验,并针对改革试点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政策建议。

农业;科技人员;创新创业;实践

为激发科技人员的创新活力,探索建立事业导向和利益驱动并重的科技人才新机制,2014年四川省启动了激励科技人员创新创业专项改革。省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出台了《关于激励科技人员创新创业专项改革试点的意见》和《激励科技人员创新创业专项改革试点总体工作方案》,从科技人员兼职取酬、离岗转化科技成果和创办领办科技企业、科研成果转化的收益分配、转制院所的创新发展、科研项目单位内部管理等方面,制定了改革试点突破性政策。四川省科技厅选取了6家省属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以及宣汉县参与改革试点,四川省农科院、四川省畜科院和宣汉县重点是探索农业科技人员创新创业改革。2016年2月,在成都召开的全省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改革专题工作会议,决定在四川省农科院、四川省畜科院、宣汉县开展激励农业科技人员创新创业专项改革试点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改革,继续推广和探索新的政策举措,在更广范围、更深领域激励农业科技人员创新创业,推动农业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和助推产业精准扶贫。2016年8月,省农业和农村体制改革专项小组办公室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扩大农业科技体制改革试点激励科技人员创新创业的实施方案》,确定试点范围扩大到21所省级和市属农业科研院所,以及16个市的62个县(市、区),并提出了10项激励政策。

宣汉县2014年启动农业科技人员创新创业改革试点后,在深入调研基础上,县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了《宣汉县奖励农业科技人员创新创业专项改革试点方案》和《宣汉县激励农业科技人员创新创业实施细则的通知》,明确了打破身份地域限制、强化政策资金扶持、严格监督奖惩管理等政策措施,就农业科技人员创新创业改革试点进行了大胆探索和先行先试,经过近3年的工作推动,积累了县域农业科技体制改革丰富的政策和实践经验。目前,宣汉县参与创新创业的农业科技人员达到280人,共有61名个人和63个团队申报创新创业项目124个,以技术服务和技术入股参与创业项目20个,实施产业科技课题研发及创新推广项目56个,创办产业实体88个,服务专业合作社45个。

1 宣汉县农业科技人员创新创业政策解析

1.1 强化政策支撑,为农业科技人员“松绑”

一是打破身份限制。鼓励在职农业科技人员以带薪离岗、兼职兼薪等方式,领办创办经济实体或开展技术服务等创新创业活动。3年改革试点期内,创新创业科技人员保留原单位身份,享受相应工资待遇,工龄连续计算,正常参加原单位年度考核。试点期间,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按原单位同类人员办理退休手续;自愿与原单位脱离人事关系的,予以批准;确需返回的,由原单位安排工作。二是打破地域限制。凡具有中高级职称、大学以上学历和高职院校毕业的县内在职农业科技人员,均可申请到一线创新创业;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农业科技人员、在校大学生,通过本人申请、主管部门审查、县改革领导小组审批后,也可在县内从事创新创业并享受同等扶持政策。

1.2 强化项目和资金扶持,为农业科技人员“壮胆”

一是出台优惠政策。创新扶持政策做到“四个优先”,即创新产业优先规划,创办领办项目优先立项,重大科技创新项目优先投入,农业科技项目基础设施优先配套。积极探索农业科技人员科技成果作价入股办法,明确股权收益和薪金报酬归个人所有,科技成果在县内转化推广的,县财政给予一次性奖励。二是强化资金扶持。设立专项扶持资金1000万元,对一次性投入500万元以上的农业科技经济实体一次性给予40~100万元资金扶持,并给予30%信贷贴息。对开展科技研发、成果转化的人员或团队,支持5~10万元补助经费;对公益性创新、转化、推广贡献突出的专家或团队,给予5~20万元奖励。

1.3 强化动态监管与考核,务求农业科技人员真创新真创业

一是加强动态监管。制定创新创业管理细则,由主管部门和项目所在单位负责创新创业人员的动态监管,逐一建立台账,定期督促检查、开展成果评价,指出存在问题,帮助解决困难,确保农业科技人员真创新、真创业。二是严格考核奖惩。建立年终测评制度,主管部门结合日常监管和成果评价情况,对农业科技人员进行综合考核、据实奖惩。连续2年成效显著的评为“创新创业之星”,1年内无创新创业项目或效果不明显的中止协议、责令返岗;逾期不归的,按有关规定严肃处理,确保农业科技人员放得出、管得住、用得好。

1.4 搭建创新创业平台,促进农业科技人员与新型经营主体合作共赢

出台了《鼓励和引导工商资本投资发展现代农业的实施意见》及扶持奖励办法,吸引工商资本带着充裕的资金、先进管理水平和经营理念注入到现代农业发展中,为农业科技人员开展创新创业搭建支撑平台。农业科技人员以技术入股或技术服务等方式进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成为技术骨干,联合开展创新创业,逐步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

2 宣汉县农业科技人员创新创业模式

2.1 技术入股联合发展

农业科技人员以掌握的农业技术折合成股份,入股项目或企业。目前,有5名农业科技人员以技术入股方式参与农业项目4个、创办经济实体2个、组建农业合作社4个,根据协议约定盈利分红。县农科所杨斌以实用技术作价入股宣汉县明月乡众城种植专业合作社,共同攻关“藕鱼丰产”项目,并推行纯收益村委占10%、农户占30%、业主占60%的土地流转收益模式,带动周边500余户农民年增收近百万元。

2.2 成果转化助推发展

目前,在宣汉从事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县内外科技人员达到45人,实施项目11个,创办经济实体2个。县畜禽改良站站长石长庚等16名科技人员出资500万元,创办了宣汉明月蜀宣花牛繁育场,养殖蜀宣花牛500头,年出栏能力达2000头,带动周边26个农户户均养牛10余头,户均年增收2万元以上。

2.3 院县合作加快发展

宣汉县与四川省农科院、四川省畜科院等农业科研院所签订改革试点合作协议,吸引了22名院校科研人员与本县72名科技人员合办研究院所2个,实施研发课题及创新推广项目10个,创办经济实体2个。宣汉庙安水果专业合作社与四川省农科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合作,开展脆李贮藏保鲜及加工技术研究应用,建成库容1000t的大型冻库。四川省畜科院选派2名专家常驻宣汉,进行“蜀宣花牛”选育及科技推广。

2.4 自主创业引领发展

以宣汉县经作站李远江、天台农技站姚丕文、双河农技站康慨、七里农技站向军等农业科技人员为代表,全县有25名农业科技人员从事自主创业,共实施创业项目14个,创办经济实体27个、家庭农场和专业合作社20个。县林业局中心苗圃职工向以伦,领头成立庙安乡缘生红心猕猴桃种植专业合作社,发展红心猕猴桃种植基地36hm2,辐射带动庙安乡350余户农户种植猕猴桃达80hm2。

2.5 科企联合带动发展

支持和鼓励农业科技人员为龙头企业提供技术服务,与企业联合申报创新课题及推广项目。全县有28名农业科技人员分别与锦宏牧业、圆梦园、富利达、川农高科等龙头企业就蜀宣花牛、食用菌、水稻制种等产业开展技术合作,成果转化立竿见影。

2.6 科技服务支撑发展

全县有60名本土科技人员和4名县外科技人员进入农业园区,协助业主创办家庭农场和农业专业合作社14个,以兼职兼薪模式开展技术服务。县农业局特色产业办、农科所、茶果站科技人员与隆苍种养殖专业合作社联合建设的现代农业休闲体验园,占地面积43.3hm2,投资1500万元,建成智能育苗中心、果蔬展示中心、休闲垂钓等功能区,促进了农旅结合和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3 宣汉县农业科技人员创新创业成效及经验

3.1 助推了现代农业产业大发展

通过激励科技人员创新创业,带动了现代农业产业提质增效,主导产业基础不断夯实,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壮大,农民增收路径有效拓展。全县形成了牛、药、果、茶、菌“五大”优势特色骨干产业,建设了以牛、药、果、茶、菌为主导的农业产业扶贫攻坚示范产业基地5333.33万hm2,全年出栏肉牛10万头,建成了8个中药材产业核心示范区,新发展脆李、琯溪蜜柚、猕猴桃、枇杷等水果基地1666.7hm2、良种茶园1333.3hm2、食用菌333.3hm2。由农业科技人员带动发展起来的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和新型职业农民,在促进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由宣汉县经作站和四川省农科院土肥所科技人员联合投资创立的宣汉县科创农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解决了宣汉食用菌产业菌种培育的瓶颈制约,年生产菌种50余万瓶,新增食用菌2000万袋,实现产值1.2亿元;宣汉锦宏蜀宣牧业有限公司,采取“公司+基地+农户”模式,带动500余户贫困户种植牧草、青饲玉米或进场务工,户均增收3000元以上;宣汉县庙安水果专业合作社,采取“专业合作社+公司+基地+农户”股份合作形式和“11233”利益分成模式,社员(贫困农户)以土地、股金的形式出资入股,建成优质水果产业基地面积733.3hm2,带动入社贫困户人均增收4500余元,实现了脱贫致富。

3.2 实践了6种创新创业模式

通过近3年的实践,宣汉县大胆探索,形成了“技术入股联合发展,成果转化助推发展,院县合作加快发展,自主创业引领发展,科企联合带动发展,科技服务支撑发展”6种农业科技人员创新创业模式。第三方评估认为,宣汉县农业科技人员创新创业模式推动了创办领办农业科技型企业,培育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引导和发展了适度规模经营,带动了农民增收致富。农业科技人员创新创业的宣汉模式,得到了省委农工委、省科技厅、省农业厅等省级部门的充分认可,并向全省推广。

3.3 创新创业试点改革影响广泛

2016年8月7日,《人民日报》第10版以《专家农民面对面》为题,对宣汉农业科技人员创新创业改革先进经验进行了刊发;2017年2月,新华社·中国经济信息社四川经济研究中心将宣汉县农业科技人员创新创业改革作为四川基层农业供给侧改革典型案例,编入《政务智库》第21期,为领导决策改革方向提供参考;省委改革办《四川改革专报》刊发了宣汉科技人才改革的创新做法,并报送中央改革办;成都市、广元市、巴中市和武胜县、蒲江县、西充县等市县,先后对宣汉县的改革试点进行了实地考察和学习。

3.4 积累了农业科技人员创新创业的实践经验

宣汉实践表明,推进农业科技人员创新创业,必须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前提,打破地域和身份限制招贤引才,出台扶持政策、设立专项扶持资金,为体制内农业科技人员松绑、为体制外科技人员开门,充分激活科技人才队伍,释放创新发展活力;必须以科技兴农为主线,推动农业科技人员创办和引领发展一批科技含量高、示范带动作用明显的科技型企业、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促进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必须以促进成果转化助农增收为出发点,确保农民就地就近就业、自主创业增加收入,助推产业精准脱贫攻坚,这是检验改革试点成功与否的标准。

4 深化农业科技人员创新创业的政策建议

4.1 拓展创新创业领域

科技人员开展的创新创业项目,多为种养殖业生产环节,集中在技术服务和技术管理方面,对农产品深加工、产品流通与市场营销参与不多。建议通过扶持和支撑政策,引导更多的科技人员关注和参与农业产业链非生产环节的创新创业,特别是拓展在农产品贮藏保鲜、精深加工、产品流通环节的创新创业。

4.2 改进创新创业项目设计

目前,科技人员主要采取“自下而上”进行项目申报,申报的项目只要符合农业科技人员创新创业政策,按照相关程序报批一般都可以立项实施,对产业发展需要解决的一些重大技术瓶颈问题触及不多。建议在创新创业支持项目设计上,重点考虑解决产业发展的关键瓶颈问题,例如农产品保鲜储藏、深加工、品牌建设、市场开拓、优良品种引进示范推广、关键瓶颈技术难题攻关等;项目申报上,采取“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相结合的方式,既对有创业需求的积极鼓励,也对解决产业发展重大问题的进行课题式悬赏攻关。

4.3 创新创业与产业精准扶贫紧密结合

农业科技人员创新创业改革目的是促进科技成果快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既要通过产业发展为科技人员带来收益,又要促进一方群众依靠产业增收致富。建议对促进产业发展好、带动群众多、增收致富效果明显的创新创业项目和科技人员,进行优先和重点支持。

4.4 继续做好创新创业改革的制度设计

省委改革领导小组批复的农业科技人员创新创业改革试点时间为3年。农业产业创新创业周期长、投入大、比较效益不高,多数科技人员自身经济实力弱,参与创新创业科技人员正在观望试点政策是否会延期或持续下去,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科技人员创业激情和后续资金投入。建议加快研究和完善农业科技体制改革的顶层设计,对成熟的试点政策和机制,形成长期的政策,让科技人员安心创业、放心创业。

[1]郭鹏,向俊锋.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把成果送进百姓家——专访宣汉县农业局局长吴中良[J]. 四川农业与农机,2015(6):32-33.

[2] 谢圣赞.四川宣汉鼓励农技人员创新创业开展服务[N].人民日报, 2016-08-07(10).

[3]李淼.四川将进一步激励农业科技人员创新创业[N].四川日报,2016-02-19(2).

[4]漆楚良,胡果.宣汉农业科技人员创业蔚然成风[N].达州日报,2015-07-15(3).

2017-04-10

四川省软科学项目“基于精准扶贫视角的四川农业产业扶贫路径研究”(项目编号:2017ZR0145)。

李俊霞(1975-),女,副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管理科学。

猜你喜欢

宣汉宣汉县科技人员
2020年宣汉县关心下一代工作 第一次联席会议召开
水土保持助力宣汉乡村振兴
宣汉之夜
宣汉之夜
分泌性中耳炎临床治疗研究
新常态下宣汉县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几点思考
四川省宣汉县招商引资对策思考
北京科技人才拥有指数全国最高
制造业企业科技人员激励机制研究
如何提高基层科技人员撰写田间试验报告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