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秋季利用菌渣栽培草菇新技术

2017-04-03成广杰冯强义吕永昶徐宗刚

食用菌 2017年5期
关键词:床架潮菇草菇

成广杰 冯强义 吕永昶 徐宗刚

(1邹平县农业局,山东邹平256200;2山东金圣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山东邹平256200)

草菇属典型的高温型、恒温结实型菌类,是目前栽培的食用菌中需求温度最高的类型,长江以北一般在6月下旬至8月上旬较适宜种植,反季节栽培难度大。邹平县是食用菌生产大县,全年生产鲜菇9.05万t,主要为香菇、平菇、秀珍菇、杏鲍菇、金针菇等木腐菌,拥有大量的食用菌菌渣资源,但利用率较低。笔者成功利用木腐菌菌渣反季节栽培草菇,根据在山东金圣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试验,可连续种植两潮菇,第一潮菇(鲜料65 kg/m2)可出菇4 kg,采收完后不用撤料,可在培养料上面接着覆盖第二潮鲜料(55 kg/m2),可出菇3.5 kg。鲜料总计120 kg/m2,采收鲜菇7.5 kg,鲜料成本为32元,草菇售价16元/kg,产值120元,利润88元。每个棚两潮菇鲜料总计48 t,出菇周期55 d,利润可达3.52万元,经济效益显著。现将该技术总结介绍如下。

1 大棚的结构

1.1 菇房的建造棚体宽9 m,长40 m,高2.2 m,脊高3 m,菇房内设3排床架,每排床架可设4层菇床,菇床宽100~105 cm,最下层菇床距地面20 cm,层高55~60 cm,走道宽100 cm,采用二膜一毡(即内外防水布、保温玻璃丝绵)保温。

1.2 棚内灯光设置草菇前期担孢子的萌发和菌丝的生长对光照要求不严,在无光条件下可正常生长。转入生殖生长阶段需要光的诱导,但忌强光,适宜的光照为50~100 lx,不低于50 lx。在大棚搭建完毕后,可在棚内安装40根灯管,长度为1 m长,电源为24 V,功率为10 W,低压较为安全。自发菌后昼夜不停,光线的强弱不但影响草菇的产量,而且直接影响着草菇子实体的品质和色泽。光照强时子实体颜色深而有光泽,菌肉组织紧密;光照不足时,则子实体暗淡甚至呈浅灰色,子实体组织也较疏松;没有光照时子实体白色。

1.3 空调的安装及作用空调为专用空调,可智能化控温、控湿、调节二氧化碳,风机功率为2.2~3.0 kW。棚内安装风带,保证菇房内各部位通风量尽量一致,风带每40 cm一个孔,长度与棚内床架同长。空调作用:一是控温,草菇是高温型且属恒温结实性菇类,需高温高湿特定的生态环境,温度多变及昼夜温差大均不利于草菇的生长发育,播种后,随着料温的升高,当料温高于40℃时,空调会自动开启降温;二是通过风带送回风,提供氧气,草菇是好气性真菌,足够的氧气是草菇生长的重要条件,如氧气不足,二氧化碳积累太多,会使子实体受到抑制甚至死亡,杂菌也容易发生,二氧化碳的浓度一般控制在4000~8000 mg/kg,不同的阶段好氧不同,一般发菌期少,出菇期多。空调每2 h开启一次,每次5~10 min,以吸入新鲜空气,排除二氧化碳等废气。

1.4 菇房消毒本试验实际上是进行了三步消毒,首先清扫栽培床,栽培架和菇房四壁、屋顶、地面,然后用水龙头反复冲洗。接着对菇房进行药物消毒,一般采用二氧化氯、次氯酸钠等。最后,培养料室内二次发酵时温度维持在60~70℃(巴氏消毒)24 h,可使菇棚消毒更彻底。

2 培养料堆制

2.1 堆料时间选在10月1日开始堆制培养料,第一潮出菇周期为35 d,第二潮出菇周期20 d。

2.2 培养料配方以木腐菌菌渣为主,添加氮肥(尿素),调节C∶N=(20~23)∶1,pH 9~10,培养料含水量不低于72%。

2.3 培养料的发酵

2.3.1 菌渣处理 木腐菌菌渣粉碎,形成小颗粒,直径不超过2 cm(一定要剔除废塑料),否则会污染菌料,阻碍菌丝生长。

2.3.2 一次发酵 将菌渣料曝晒3 d。晒后的培养料用pH为12的石灰水拌湿,水分含量80%左右。然后建堆发酵,堆的宽度和高度视气温而定,一般情况下宽100 cm左右、高70 cm左右。发酵时间以5~6 d为宜。一般建堆后24 h翻堆1次,翻堆时将内外料要互换位置。发酵时料堆盖好塑料薄膜,四周用砖石压住,以起到保温保湿的作用。

2.3.3 二次发酵 将经过堆制发酵的培养料抖松、拌匀,趁热移入菇房床架上进行二次发酵。这时培养料的含水量最好是72%~74%,pH9.5左右。培养料进房上床后,通过风带送入氧气,提高棚内氧气量,使培养料再次升温发酵,培养料温度升至60~70℃时,维持 24 h,然后自然降温,降至45~50℃时,打开门窗,散发料内氨味,棚内的氨不超过10 mg/kg,此时料的C∶N=22∶1。二次发酵能杀死菇房及培养料中的害虫及有害杂菌,有利于高温放线菌等有益微生物的大量繁殖,料更有利于草菇生长,容易获得高产。

3 播种

播种菌种购回后必须立即存放于28℃以上的菇房中。当料温降至37℃左右、棚温34℃时趁热播种。

采用表面撒播。在培养料表面直接撒上草菇菌种(V1)后,轻拍料面,使菌种与培养料紧密结合,以利发菌,如果培养料面呈龟背状,可打钎,但不要打透培养料。常规播种结束后立即覆土,并要盖上塑料薄膜保温。笔者由于采用科学的菇房设计、灯光的设置及空调的利用等,人为的营造了满足草菇子实体生长发育所需的小气候环境,所以播种后不需覆土。

4 发菌

草菇生长速度快,管理技术要求严,各个环节必须紧密相扣,不可疏忽大意。发菌时空气相对湿度要控制在95%以上,料温温度控制在34~35℃,棚内温度控制在32~34℃。

5 出菇

在适宜的生长条件下草菇发菌5~8 d后,通过调水刺激,使温度逐渐降低,由35℃降至32℃,通入氧气,使菌丝分化,空气相对湿度在90%以上。不能用水直接喷幼菇,相对湿度不够时,用28~34℃的温水(可在棚内安放一个塑料大桶,水提前1~2 d放入,使水温与棚内温度相对)喷雾。通风,让菇蕾表面水分散发,菇房内不宜用强风直吹床面,否则会导致幼菇大量死亡。每一潮菇采收完后要及时清理料面,在保持菇房温度基本稳定的前提下,喷水保湿,将料pH调到偏碱性,促进菌丝恢复。

6 采菇

一般播种后13~15 d开始采收第一潮菇。当草菇直径为3 cm,菌幕尚未开时即可采收。采菇期很少用水,采前4 h禁止喷水。当外界气温低时,采菇时应关好门窗。采收草菇应注意:一是草菇生长迅速,应及时采摘,每天早晚各一次,在菌蛋呈卵圆形,菌膜包紧,菇质坚实时采摘,品质最好;二是对丛生菇的采摘要在大多数菇适宜采收时整丛采下;三是采摘时尽量不松动培养料,以免菌丝断裂,造成周围的幼菇死亡。采收完毕及时整理床面,挑去留在菇床上的死菇,平整好床面,然后均匀喷一次石灰水,补充培养料中的水分,约2~3 d后出现第二潮菇。第一潮菇占总产量的70%~80%。

7 覆料

在第一潮料菇出完后,立即再覆上鲜料,用石灰水调水,料含水量不低于72%,按照上述发菌、出菇管理,55 d第二潮料可出菇完毕,有效缩短了出菇周期。

8 病虫害防治

利用木腐菌菌渣反季节栽培草菇病虫害较少。由于草菇生长周期短,前期培养料二次发酵灭菌彻底,后期基本不发生病虫害。

猜你喜欢

床架潮菇草菇
农业废弃物在草菇栽培上的应用
草菇增产有三法
不同菇潮香菇农艺性状和营养成分变化研究
工厂化高产优质栽培茶树菇培养料配方试验
玻璃体切除术后体位眼孔床架的研制及应用
最好的老年人食谱——草菇大白菜
不同注水处理对香菇产量及养分含量的影响
用旧原木床架DIY制作花架
KD407:悬挂器
草菇电击法遗传转化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