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帕罗西汀联合心理行为干预治疗老年期抑郁症的效果分析

2017-03-31高春强展玲

中外医学研究 2017年7期
关键词:帕罗西汀疗效

高春强+展玲

【摘要】 目的:对帕罗西汀与心理行为干预联合治疗老年期抑郁症患者的效果进行研究。方法:抽取2014年3月-2016年5月于笔者所在医院就诊的82例老年期抑郁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分组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1例。给予两组患者帕罗西汀治疗,对照组在治疗期间,对患者实施一般护理,观察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对患者进行心理行为干预。观察两组老年期抑郁症患者治疗依从性及治疗前后的抑郁量表评分。结果:研究发现,观察组患者治疗依从性率为85.37%,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抑郁情况均有所改善,其中观察组患者的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分为(13.78±4.03)分,较对照组患者明显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帕罗西汀联合心理行为干预用于治疗老年期抑郁症患者,效果显著,能够明显改善患者抑郁状况,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对于患者依从性也有提高作用。

【关键词】 帕罗西汀; 心理行为干预; 老年期抑郁症; 疗效

doi:10.14033/j.cnki.cfmr.2017.7.078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7)07-0144-02

随着社会老齡化问题逐渐加重,老年期抑郁症的患病人数逐渐增多,对于患者的精神健康及生活质量造成了严重影响[1],同时给患者家庭及社会带来了沉重负担[2],本文为探讨帕罗西汀联合心理行为干预对老年期抑郁症患者的治疗效果,选取了8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82例于笔者所在医院就诊的老年期抑郁症患者进行此次研究,收治时间为2014年3月-2016年5月,以随机分组为原则,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及家属均获知情权,且自愿纳入此次研究。对照组患者41例,男23例,女18例;年龄62~81岁,平均(69.34±4.17)岁;平均病程(4.91±3.08)年,本次发作时间(10.34±2.85)周,其中单相抑郁22例,双相抑郁19例。观察组患者41例,男22例,女19例;年龄61~80岁,平均(68.72±4.33)岁;平均病程(4.81±3.25)年,本次发作时间(10.34±2.85)周,其中单相抑郁21例,双相抑郁20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比较。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抑郁帕罗西汀治疗,初始剂量为10 mg/d,根据患者病情,10 d内将剂量逐渐增为20~50 mg/d,连续治疗40 d。

对照组按照医嘱对患者使用药物,密切观察其临床表现,及时进行对症处理。观察组则在上述治疗基础上,给予患者心理行为干预治疗,具体包括:(1)健康教育。医护人员应主动对患者及家属普及老年期抑郁症的病发原因、疾病发展及危害性[3],重点向家属讲述治疗原则及常用治疗手段,嘱咐家属尽量多关心患者,与患者加强沟通,观察患者日常行为,对于异常行为应予以重视,及时治疗。医护人员可以采取集体教育的方式,将患者聚集进行宣讲,除介绍疾病基本常识外,应着重讲述配合治疗的必要性,鼓励患者进行交流、讨论,一起分析病情,以此提高对疾病认知程度。(2)基础干预。医护人员应注意患者的基础护理,对患者的需求尽量满足,维持病房环境干净、整洁,及时清理,定期打扫,保证患者处于舒适状态,对于拒绝饮食的患者应尽量劝服[4],必要时可以使用鼻饲饮食,或者静脉输入营养液,防止患者出现营养不良的现象,因身体虚弱导致并发症。对于患者用药情况进行严密控制,以防患者过度用药,对机体造成损害。(3)心理干预。医护人员应保持热情、主动、亲切的态度,即使患者反应冷漠,也不能使用伤害性的语言以及不耐烦的态度[5],主动与患者交流,注意沟通过程中的说话技巧,密切关注患者面部表情及情绪变化,时刻注意患者的异常行为及消极情绪,避免给患者留有可乘之机,有些患者可能会出现突然开朗,积极与人交流,对这一现象应予以重视,这可能是患者为了蒙蔽他人的做法,对于外界刺激应尽量避免,对于病情严重的患者应进行专人管理,并加强巡查。根据需要,可以给予患者针对性、个体化的心理治疗,对患者家庭、性格、生活背景等进行充分了解,对其不同的心理问题进行疏导[6]。鼓励患者进行室外活动与机体活动,转移患者注意力,增加其生活乐趣,可以采用打太极、晨跑、下棋等方法,可以定期组织各种比赛或者联欢活动,丰富患者生活,增进患者之间感情。(4)病情平稳期干预。在患者情绪平缓时,应鼓励患者正确发泄内心情绪,并进行正面引导,促使患者放弃轻生念头[7],对于病情发展应主动与家属交流,并指导家属共同参与护理,对家属详细讲述家庭护理的重点内容,获得家属的理解,避免患者独处,嘱咐家属在患者出现异常时,及时返院治疗。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及治疗前后的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分情况。汉密顿抑郁量表得分越低,优势越大。患者治疗依从性分为完全依从、基本依从及完全不依从三个标准进行评价,治疗总依从率=(完全依从例数+基本依从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0.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依从率为85.37%,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抑郁量表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抑郁情况均有不同程度的好转,且观察组患者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抑郁症是一种心理障碍疾病,临床主要有自卑、兴趣减少、沮丧甚至厌世等表现,老年患者因生理原因,更易产生抑郁,病程较长,极易反复,严重的患者会出现幻想、妄想等症状,临床以药物治疗为主[8],但早有研究表明,有效的护理对于患者病情的控制有重要影响[9]。

因生活压力、生理因素及空巢现象等因素,老年抑郁发生概率逐步增高。帕罗西汀是一种5-羟色胺再提取抗抑郁剂,可以选择性地抑制5-羟色胺转运,对于突触前膜的再摄取能够起到抑制作用,从而延长5-羟色胺的作用时间,以发挥抗抑郁作用,在使用过程中,除对去甲肾上腺素及多巴胺有微弱作用外,对其他神经递质无明显作用,口服后能够被完全吸收,不受食物及药物的影响,对于老年患者来说,其药物半衰期會有所延长,主要在肝脏中进行代谢,并由肾脏排出,且因其作用于单一受体,不良反应较为轻微,安全性更高,有纯净抑郁药之称。

心理行为干预属于康复治疗,使用心理学知识对患者进行教育、训练及治疗,用以消除或缓解其临床症状,改善精神状态,帮助其更好的适应家庭,进入社会。本文将帕罗西汀与心理行为干预联合使用于老年期抑郁症患者的治疗中 ,收获效果明显更好,除对其进行基本药物控制外,还通过干预其不良心理,更为人性化的了解患者内心需求,直接对患者心情造成影响,改善其抑郁情况。

本次研究表明,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治疗总依从率为85.37%,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抑郁情况均有所改善,其中观察组患者的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分为(13.78±4.03)分,较对照组患者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显然,在给予帕罗西汀进行药物治疗的同时,实施有效的心理干预对患者病情改善更有益处,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负面情绪。

综上所述,帕罗西汀联合心理行为干预用于治疗老年期抑郁症患者,效果显著,能够明显改善患者抑郁状况,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帮助患者尽早康复,对于生活质量也有改善作用,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秦素萍.舍曲林与帕罗西汀治疗首发老年期抑郁症患者的对照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2012,9(31):82-83.

[2]吴强,魏晓艳,连卓,等.艾司西酞普兰与帕罗西汀治疗老年期抑郁症对照研究[J].社区医学杂志,2013,11(17):4-6.

[3]彭斌.社区老年期抑郁症心理干预体会[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2,25(1):109-110.

[4]褚建平,石晓燕.文拉法辛与帕罗西汀治疗老年期抑郁症对照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13,8(6):37-38.

[5]刘惠,张颖.老年期抑郁症36例临床表现与护理[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13(23):278-279.

[6]张新慧,陶俊杰.老年抑郁症患者的心理护理干预[J].医药前沿,2012,2(12):271-272.

[7]程苏力.老年抑郁症患者的心理护理效果观察[EB/OL].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6,3(3):525.

[8]黄效东.帕罗西汀联合行为干预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临床疗效分析[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2,34(9):902-903.

[9]沈鑫华,钱敏才,袁勇贵,等.文拉法辛和帕罗西汀治疗中重度抑郁症的疗效与血浆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水平变化的关系[J].中华精神科杂志,2011,44(3):190-191.

(收稿日期:2016-11-11)

猜你喜欢

帕罗西汀疗效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中医治疗糖尿病的疗效观察
以苦参为主治疗心律失常的疗效观察
观察益气养血汤治疗气血两虚型月经过少的临床疗效
补锌在小儿腹泻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帕罗西汀联合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味治疗抑郁症42例
米氮平与帕罗西汀治疗酒依赖患者伴焦虑抑郁障碍的对照分析
电针联合帕罗西汀治疗抑郁症的临床分析
帕罗西汀与舒肝解郁胶囊治疗帕金森病伴抑郁的对比研究
帕罗西汀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及作用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