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教师信念与教学行为关系研究
2017-03-30王素娥
王素娥
(天津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天津西青 300387)
大学英语教师信念与教学行为关系研究
王素娥
(天津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天津西青 300387)
教师信念对于确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基于教师信念的研究可以有效促进教学活动。通过问卷调查、课堂观察和课后访谈的有机结合研究教学信念与教学行为的关系可以提高研究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研究发现:不同大学英语教师的教学信念有交叉也有各自的独特之处;教学信念会在一定程度上指导和限定教学行为,但在实际教学中,受诸多因素影响,实际教学行为与教学信念往往不一致。
关键词:教学信念;教学行为;关系;问卷调查;个案研究
教师信念即教师对教学、学生、学习、语言本身以及课程等方面的看法与观点。这些观点看法有的能够明确表达出来或诉诸文字,但有些时候可能是隐含于教师的意识与教学行为中,是无法付诸文字的非系统化潜意识。但不论哪种信念,都会渗透在教师的课堂组织方式和教学步骤中,教学信念往往是影响和预测教学行为的重要因素。
一、文献综述
表1 CNKI相关研究检索结果
基于教师教学的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中叶,Freeman 将20世纪70年代中叶到21世纪肇始25年间有关教师的教学研究分为三个阶段:“20世纪70年代中叶的起始阶段,80年代到90年代的发展变化阶段以及90年代到21世纪初的巩固阶段。”[1]P4教学信念的研究也基本可以划分为这几个阶段,在中国有关教师信念的研究远远落后于西方,仅仅从新世纪才开始引起研究者的注意,所以相关论文也主要发表于这段时间。在知网输入检索词“教师信念”,共找到347篇期刊论文,而且绝大部分是在2004年之后,2003年前每年只有1到2篇;输入“教师信念教学行为”时,只有46条结果,其中11篇发表于2015年,8篇是2014年,在这46篇期刊论文中,只有三篇是关于大学英语教师的教学信念和教学行为研究。
有关教师信念与教学行为的关系研究在中国是最近兴起的研究热点,而且这些研究多是一种宏观的研究。如吕国光博士[2](2004)系统研究了教师信念及其影响因素,金爱东和马云鹏[3]P75-84(2013)对比研究了中外教师信念的异同;乔红[4]P151-152(2014)进行了一项有关初中英语教师信念的实证研究;丁仁仑博士[5](2015)研究了大学英语教师的信念系统。但整体而言,当前中国对于教师信念的研究十分有限,这些有限的研究上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如研究对象以高职和初高中教师居多,对大学英语教师信念的研究较少;研究方法多是选取几位教师进行的个案研究;也有一些研究侧重关注教师在某一方面的信念,如高强和刘琳[6]P33-41(2013)研究了大学英语教师听力教学信念与教学实践的关系。就整体而言,对英语教师教学信念及其与教学行为的研究比较欠缺,而采用定量与定性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更是少之又少。
本文旨在了解当前大学英语教师的信念及影响教师信念的主要因素,并厘清大学英语教师信念与教学行为的关系,以更好地推进有效教学。
二、研究设计
1.被试
参与问卷调查的被试者为天津市某高校外国语学院非英语专业的教师,根据这些受试者的年龄、教龄、职称、教育背景以及性别等,选取其中四位教师参与个案研究,对他们进行课堂观察和课后访谈。下表为四位参与个案研究的教师情况(由于可能涉及隐私,只用姓氏指代教师):
表2 个案研究教师背景
称呼年龄段学历执教年限职称性别班级容量董老师31-35研究生10-15讲师女55李老师41-45研究生15-20副教授女56赵老师45岁以上本科21-25讲师男54张老师31-32在读博士1-5助教女58
2.研究工具
调查问卷:正如Susan M.Gass 和 Alison Mackey指出的,“使用调查问卷的最大好处在于,由于问卷容易复制操作而且具有直接可比性,很多情况下,可以得到历时的数据”[7]P166。尽管这里的研究对象不是学习者,但是问卷的使用同样有助于方便获取所需信息。
表3 大学英语教师信念调查问题设计
25进行学习评价时,应该用多种评价方式,而不是只依据学校定期考试的分数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成绩。26外语学习者犯的错误大多是源于母语的干扰。27用语言的机会多少对于英语学习的效果起决定性作用。28学习方法与策略对于英语学习的效果起决定性作用。29学生的依赖性都很强,不会主动地学习。30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应该是互助,而非竞争。31学生应该为自己的学习负责任。32学生通常了解自己想要学习的内容和在学习上所应该投入的精力。33学好英语就是要多重复、多练习。34当学生的口语表达出错时,教师通常应该给学生提供那些困扰他们语言形式的口语练习。35课程和教学的主要目标,应该是培养学生自尊、兴趣和成就感。36教学内容、过程和评价标准应完全由教师主导,学生不应参与决定。37教师应有设计课程及选择教材的自主能力。38教科书的内容是专家确认的知识,教师教学时不必质疑。39教导学科知识及技能是教学活动的重点。40教学应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连结,取材自生活。41课程的设计与发展应配合学生的兴趣、需要与认知能力。42您认为自己最核心的教学信念是什么?请简要说明。
教师信念调查问卷制作过程中,参考了朱苑瑜[8]P41-46(2003)、吕国光博士、窦岩[9](2008)和席瑶[10](2010)的问卷。收集他们的问卷问题后,删除重复和不适合此研究的问题,最终问卷主体部分共保留适合本研究的41个单选题目;之后依据上述教师信念问卷,并参考窦岩的教学行为问卷,初步设计本研究的教学行为问卷。两个问卷均采用李克特五级量表,答案分别用数字1-5代表“非常不同意”“不同意”“不一定”“同意”“非常同意”五个等级。问卷正式发放之前,作者对问卷进行了小范围的预测试,根据教师的建议和反馈在题目的数量、顺序和表达方式等方面做了一些调整。教学信念问卷由三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是教师的个人信息,第二部分是上述的41个单选题目,最后是一个开放性问答题,行为问卷也是由主体部分对应的41个单选题组成,最后附加两个问答题,以更广泛地收集受试者对教师信念与教学行为之关系的观点和看法。
表4 大学英语教师教学行为调查问题设计
16我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水平,按自己喜欢的方式,结合自己的兴趣点学习。17我使用不同的方法调节课堂气氛,增强教学内容的趣味性。18我会照顾到班里各个水平层次的学生。19我要求学生先提高阅读听力水平,再练习口语和写作。20我详尽讲解所有内容,以便学生全面理解接受。21相对于学生“如何学”,我更关注教师“如何教”。22我经常使用光盘、网络等多媒体工具。23对于学生表达中的错误,我总是及时更正。24我完全按照教学计划的进度上课。25给学生总评分时我会考虑学生的起点水平、努力程度、进步大小等因素。26上课时我很少使用汉语,并要求学生只使用英语。27我鼓励学生利用各种机会使用英语。28我经常教给学生学习策略和方法。29我总是给学生安排学习内容,并检查完成情况。30我会组织合作学习小组,要学生互帮互学。31我要求学生执行、监控并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32我经常要求学生进行阶段性总结。33我会让学生做大量练习题,巩固所学的知识。34我经常鼓励学生对易错点进行强化练习。35对于学生取得的任何一点进步,我都及时表扬。36确定教学内容、过程、评价标准时我从不和学生商讨。37我自己选择适合学生的教材并自行设计教学内容。38对教材内容的准确性我从不质疑。39我设计的所有教学内容都是围绕课本内容展开的。40我的教学内容总是取材自生活,或与学生的生活经历相关。41确定教学内容时我会结合学生的兴趣、需要和接受能力。42您认为自己的教学信念与教学行为一致吗?如果不一致,原因是什么?请简要说明。43您认为教学信念与教学行为的关系是怎样的?
信度检测使用Cronbach alpha系数分析量表的内在信度,“它可以帮助人们确定影响量表内在一致性的项目”[11]P76。结果显示教师信念调查问卷和教师行为调查问卷的Cronbach alpha系数分别为0.605和0.675,接近0.7,所以可以判定量表的内在一致性较高。信念量表中,删除各项后的Cronbach alpha系数介于0.565和0.628之间,而教师行为量表中这一区间为0.656到0.838,差异不是非常显著,所以问卷的各项都保留。
本次研究共发放问卷36份,回收35份,有效问卷35份,有效率为97.22%。问卷回收之后,将有效数据输入计算机,采用Excel和SPSS 17.0进行统计分析。
三、数据分析与讨论
1.描述性分析
教师信念主体部分的41个单选题可以大致分为四个部分:1-7侧重教师对于语言的信念;8-25侧重对教师和教学的信念;26-34主要是对学生和学习的信念;35-41是对课程和大纲的信念。对这些题目的答案输入电脑后,我们将每个答案所占的百分比进行统计。
可以看出教师对于不同类别的教师信念有着不同的看法,对于同一个问题,不同教师的看法也不尽相同,若我们将每个题目的35个答案计算出它们的标准差和均值如上表,就可以更清楚地看出这种差异。
表5 各问题答案的百分比统计(%)
表6 各问题全部35个回答的均值与标准差
我们计算出每种类别教师信念的均值和标准差对这四个类别进行比较。四类教师信念之间的差异并不是十分明显,均值在3.12到3.84之间,每一类别之间差异也较小,标准差介于0.27到0.38之间。这一结论与窦岩的研究结果“各类教师信念间存在明显的统计学差异”[12]P45有着较大的差异。
表7 四类教师信念的均值和标准差
信念类别对语言的信念对教师和教学的信念对学生和学习的信念对课程和大纲的类别标准差0.380.270.330.30平均数3.123.843.683.49
对教师信念可从四个不同方面进行描述性分析:一是对于语言的信念。60%的受试者认为语言是能够由语言学习者有意识习得和掌握的一系列语法结构,但在教学行为问卷中,只有31.43%的教师会在课堂上强调语法的重要性,就这一点而言,教学行为与教师信念之间是存在着不一致的;关于文化的学习上,85.71%的教师同意或者完全同意这种观点:要学好英语,有必要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而在教学中实践中也有80%的教师会讲解一些文化知识,与他们持有的信念基本吻合。就语言的教学行为与信念而言,除上述有关语法以及另一个关于学生是否具有学好外语的特殊才能这两个条目的教学行为与教学信念差别较大之外,其他各项教学行为与教学信念都比较吻合。
二是对于教师和教学的信念。在有关教师和教学的18个条目中,有6条在教师信念与教学行为之间存在明显不同。如第11条,85.71%的受试者同意或者非常同意教师应该鼓励学生自治,以培养其自发的精神。但教学行为问卷表明,只有18.57%的教师会要求或者鼓励学生制定自己的学习计划并遵照执行。再如第20条,40%的受试者认为教师讲述教学的效果会大于学生自己构建知识,仅有20%的教师不同意这种说法。但教学中71.43%的教师都会详尽讲解所有内容,只有2.86%的教师可能会让学生自己构建知识。其他条目的教学信念与教学行为的表现差异不是很大,例如其中的第19条,一半以上的教师认为听读能力的培养应先于说和写的能力,在教学中也有接近一半的教师会要求学生先提高听力和阅读水平,再练习口语和写作能力。总之,关于对教师和教学的教师信念与教学行为既有重叠之处也存在分歧。
三是对于学生和学习的信念。在这类的9个条目中,行为与信念的差异性较大,其中四条比较接近,其他的行为与信念之间差异性较大,由于篇幅所限,我们不再举例说明。
四是对于课程和大纲的信念。最后这类差异也比较大,每个题目对应的教学行为和教学信念之间都存在或多或少的不同,基本没有完全吻合的条目。
所以从描述性统计结果来看,教学行为与教师信念之间既有同一性也存在着差异性。下面的相关分析将详细说明二者之间的关系。
2.相关分析
相关分析可以帮助我们确定不同变量之间是否存在相关关系,尤其是找出教师信念与教师行为之间是否存在显著性相关。在此之前,先在背景资料和教师信念以及教学行为之间进行相关分析。皮尔森相关分析显示教师信念和教学行为与年龄、执教年限、职称和学历之间并不存在显著性相关。几组数据相关分析得出的Sig.(2-tailed)均大于0.05,也就是说教师信念和教学行为与性别、年龄、执教年限、职称和学历之间不存在显著性相关。
表8 教师背景与教师信念、教学行为的相关分析
有关教师信念和教学行为的相关研究首先在这两方面的均值间通过SPSS 17.0进行皮尔森相关分析。分析显示,皮尔森相关系数为0.463**,Sig.(2-tailed)=0.005<0.01,故教师信念与教学行为在0.01水平上存在显著性相关,即教学行为会受到教师信念的影响,教师持有的教学信念会在课堂教学中表现出来。
表9 教师信念与教学行为均值相关分析
Correlations信念平均数行为平均数信念平均数行为平均数PearsonCorrelation1463**sig(2-tailed).005N3535PearsonCorrelation463**1sig(2-tailed).005N3535**.Correlationissignificantatthe0.01level(2-tailed)
另一方面,相关性检验显示,教师信念的四个方面与对应教学行为间的相关性并没有那么高,只有在关于课程和大纲这方面存在着显著性相关,显著性概率P=0.016,小于0.05,其他方面不存在显著性相关(可能的原因将在后面阐释)。
表10 四类教师信念与教学行为相关分析
相关分析变量检验结果对语言的教学信念和教学行为R=0.038;P=0.827对教师和教学的教学信念和教学行为R=0.303;P=0.077对学生和学习的教学信念和教学行为R=0.201;P=0.247对课程大纲的教学信念和教学行为R=0.405*;P=0.016*.Correlationissignificantatthe0.05level(2-tailed)
对教师信念与教学行为的41对条目之间的相关性分析发现,其中只有7对之间存在显著性相关,其中3对是关于课程和大纲的,也与上面的检验符合。其余的34对之间没有显著性相关关系,这使得配对样本T检验和one-way ANOV非常必要。
教学信念四个方面的方差检验发现,他们之间的Sig值为0.524,意味着教师在这四个方面之间的信念差别不是很大,这也与前面描述性分析的结果吻合。我们取教师信念和教学行为的均值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Sig.=0.050,说明教师信念与教学行为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也就是教师的教学行为不能完全符合他们所持有的教学信念,对这四组信念与行为之间进行配对T检验,其中语言以及对于教师和教学两个方面的教学行为与信念之间存在着显著性差异,Sig.值分别为0.040和0.029,而关于大纲和课程方面的教学行为与教学信念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
表11 配对样本T检验
3.课堂观察与访谈
Yero(2002)曾指出,教师在汇报思维过程和教学行为时带有主观倾向[13]。为使研究结果更加精确,问卷之后作者根据受试者性别、年龄、教龄等选取其中3位教师进行课堂观察和访谈。访谈多以课下自由聊天的形式,有利于教师说出他们的心声。课堂观察持续一个月,每个教师连续观察两周共计四学时,其间恰好完成一个单元的教学内容。所以他们教学过程从引入到习题讲解的各个环节都得以观察记录,访谈均为课后访谈的形式以便能够及时了解教师对一些教学行为的解释。
四、研究结果
通过问卷调查和课堂观察与访谈,主要有以下发现:
1.课堂行为有时是其教学信念的反映
相关分析显示,教学行为与教学信念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个案研究也验证了这一点。我们以个案研究的三位教师为例,选择教学行为与教学信念一致的几个表现如表12、表13:
2.课堂教学行为与教师信念存在脱节现象
当然,也如我们前面讨论过的,教学行为与教师信念之间具有显著性差异,也就是说二者也存在着一些脱节的情况。
在问卷的开放性问题中,共有26位受试者就自己的教学行为是否与教学信念一致作出回答。其中只有6人回答是“一致”;有9人回答是“基本一致”;3人是“有时候一致有时候不一致”;另外8人回答均为“不一致”。所以在教学行为与教师信念的关系中,相关性与差异性并存。
表12 三位教师的核心教学信念与教学行为(1)
表13 三位教师的核心教学信念与教学行为(2)
3.影响教师信念和教学行为的因素
通过研究调查,我们归纳总结出影响教师教学信念和教学行为的因素,按照其重要程度分别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自身的学习经历。问卷结果显示,多达90%的教师认为自己的教学信念受到个人学习经历的影响,有一半的教师坦言他们在课上会有意无意的回想他们老师当时的教学方法和风格,并会借鉴吸收。
二是教师所读的有关教学理论书籍和参加的学术会议。教师所读的教学理论书籍,尤其是最先接触和最近研究的理论会对教师的教学信念系统以及教学行为产生重要影响。
三是职前培训。有些老师尤其是刚刚走上教师岗位的教师反映,职前培训对于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会产生重要影响。学校对于职前教师缺乏系统的培训,他们对学校的教风不是十分了解,加上他们尚未形成自己完整的教学体系,有时候会感觉在教学过程中力不从心,教学过程中不能很好地应对某些突发情况。
四是评教效果。评教效果是学校了解一个教师教学效果最直接的途径,学校可能会根据评教效果出台一些奖励等相关措施,所以教师们很重视评教结果,反过来,这些评教结果也直接影响着教师的信念和行课堂教学行为。
除此之外,学校的教学环境和大纲要求,同事的影响,以及教师的个性因素等也会或多或少影响他们的教学信念和所选择的教学方法。
4.教师行为与教师信念不同的主要原因
我们发现教师教学行为与信念存在脱节的首要原因是受学校教学大纲限制,他们需要和其他教师保持进度一致,有时候不得不减少一些教学环节如课堂互动等。其次,学生的能力和实际水平也使得他们的某些教学环节不能按照自己的预期进行。此外,一些教师认为学生具有惰性和依赖性,有时候学生不配合教师的教学过程,不能按照教师的要求进行学习,所以教师不得不根据实际教学情况调整教学策略。班级容量和课时数也影响教学行为与信念之间的一致程度,大班授课和有限的上课时间往往会减少课堂中师生的互动环节。职前培训的不足也会导致二者的不同:有时候他们很认同某种教学理念,但由于不知道如何结合到实际教学中往往会使他们放弃这种理念,以自己熟悉的方法取而代之。也有个别教师认为学校规定使用的教材也会制约他们的教学行为,因为有的教学方法相对于特定的教学材料可能更加适合,比如若所学内容对于同学们而言非常陌生,可能就不适合小组讨论学习。
五、结论
此项研究通过问卷调查、课堂观察和课后访谈的形式研究了当前大学英语教师的教学信念和行为的现状和影响因素并分析了二者之间的关系,希望可以对大学英语教学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
本文的研究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如研究时间不够长和样本容量不够大,后续研究可以扩大样本容量,以覆盖不同地区的教师,更全面了解当前大学英语教师的信念及其影响因素。另外也可以延长研究时间,变成几年甚至更久的历时研究,收集不同年份的数据对比分析教师信念与教学行为的不断变化。除对教师进行问卷和课堂观察及访谈之外,后续的研究也可以通过对学生的问卷调查进一步了解教师的教学行为,有效避免教师的主观性,从而更好地使研究服务于实际教学。
[1]Freeman,D. The hidden side of the work:Teacher knowledge and learning to teach.A perspective from north 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on teacher education in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J].Language Teaching.2002,35(1):l-13.
[2]吕国光.教师信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2004.
[3]金爱冬,马云鹏.国内外教师信念问题研究综述[J].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46 (1):75-84.
[4]乔虹.初中英语教师教学信念的实证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2014,(8):151-152.
[5]丁仁仑.大学英语教师信念系统研究[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15.
[6]高强,刘琳.大学英语教师听力教学信念及其与教学实践关系研究[J].外语界.2013,155(2):33-41.
[7]Susan M Gass,Alison Mackey.第二语言研究中的数据收集方法[M].北京: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2011.
[8]朱苑瑜.国中实习教师之教师信念改变与其影响因素之关系[J].台湾师范大学学报.2003,(1):41-46.
[9]窦岩.大学英语教师教师信念与课堂教学行为的相关性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08.
[10]席瑶.A Study on College EFL Teachers Beliefs and Practices[D].沈阳师范大学,2010.
[11]秦晓晴.外语教学研究中的定量数据分析[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3:76.
[12]窦岩.大学外语教师的教师信念与教学行为研究[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5,(3):42-48,26,95.
[13]Yero.J.L.Yecher Thinking[M].Hamiton, MT:Mind Flight Publishing,2002.
A Study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llege EFL Teachers’ Beliefs and Practices
WANG Su-e
Teachers’ beliefs play an essential role in determining the teaching goals and choosing a particular teaching approach. The research about the teachers’ beliefs could effectively promote teaching. The empirical study combining questionnaire, classroom observation and after-class interview would improve the accuracy and reliability of the results. Through the research, we found that the college English language teachers’ beliefs has both consistence and uniqueness; teaching beliefs would direct and restrict teaching behaviors to some extent; however, due to many factors, there were always inconsistence between teaching beliefs and teaching practices.
teachers’ beliefs; teaching practices; relationship; questionnaire; case study
2016—10—20
天津工业大学大学第十二届科技作品竞赛资助项目“大学英语教师信念与教学行为的关系研究”(2016079)。
王素娥(1968— ),女,天津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G645.1,H319.3
A
1009-5152(2017)01-008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