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民终身学习视域下社区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以常德市为例

2017-03-30陈艳莉

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7年1期
关键词:常德市图书馆社区

陈艳莉, 赵 琳

(常德广播电视大学,湖南常德 415000)

全民终身学习视域下社区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以常德市为例

陈艳莉, 赵 琳

(常德广播电视大学,湖南常德 415000)

作为开展社区教育的重要阵地,社区图书馆的多元化可持续发展路径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通过对常德市社区图书馆的实地走访调查,分析了常德市社区图书馆建设现状、存在问题及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常德市社区图书馆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打破传统观念,拓宽资金渠道,拓展服务职能,大力发展社区教育。

社区图书馆;终身学习;社区教育

终身学习是知识经济时代对劳动者个体和社会的强烈要求,它一方面是保持劳动者智力资本持续增长的有效途径,另一方面也是提升个体生命质量的重要方法。为服务市民终身学习,国家也十分重视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十八大报告提出“要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坚持面向基层、服务群众,加快推进重点文化惠民工程,继续推动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向社会免费开放。开展全民阅读活动。”作为公共图书馆重要组成部分,社区图书馆建设逐渐成为各级政府关注的课题,全国各地的社区图书馆如午后春笋般建立起来。

一、常德市社区图书馆发展现状

在国家倡导全民阅读,全国社区图书馆蓬勃发展的大背景下,2015年6月,常德市委、市政府开始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书香社区”建设工作,计划到2017年建立起一个功能齐全、设施完善、覆盖城乡的社区图书馆体系。到目前为止,已经建成18个社区图书馆并向市民免费开放,其中武陵区14个、鼎城区2个、经开区1个、柳叶湖1个,加上市图书馆和市烟草专卖局紫菱图书馆,目前全市共有20个公共图书馆对外开放。

表1 常德市武陵区社区图书馆分布情况

常德市武陵区共有11个街道,目前已有7个街道建立了社区图书馆,府坪街道的社区图书馆数量最多,共6个,其社区图书馆覆盖率达到了66.7%,平均每个社区图书馆的服务半径为0.43公里,根据国际图联规定的标准,每1.5公里半径内要拥有1所图书馆,府坪和丹阳街道已经达到了这个标准。

虽然常德市的社区图书馆建设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大部分场馆面积偏小、基础设施不足、人员配置不合理、服务功能受限、利用率不高等。富强社区图书馆是常德市第一家免费对外开放的社区图书馆,建有成人阅读区和儿童阅读区,总面积130平方米,2015年7月15日正式投入运营。经过一年多的运行,共办出借书卡262张,富强社区总人口10435人,可计算出该社区居民图书馆持卡率约为2.5%。2014年9月国家图书馆研究院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公民的图书馆持证率是2.5%。可见该社区与全国平均水平基本持平,而美国的这一数据是68%,英国是58%。[1]

笔者随机选取了武陵区范围内的几个社区对居民进行抽样调查,调查显示:有57.89%的居民表示不知道有社区图书馆;有61.25%的居民表示从未去过社区图书馆。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些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建成的,旨在服务全民终身学习、满足居民阅读需求的社区图书馆叫好不叫座呢?

二、影响社区图书馆可持续发展的不利因素

(一)终身学习文化受到多方冲击

终身学习文化关注个体潜能开发和自我实现,涵盖了全民终身学习的理念、态度、价值观、行动及习惯,代表着整个社会的学习风气和学习力。但是在经济飞速发展、科技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终身学习文化正在受到大众休闲文化、虚拟网络文化和外来快餐文化等多种文化形态的冲击和消解。[2]大众休闲文化通过电视、电影、音乐、棋牌等休闲娱乐活动消解着人们的终身学习诉求;虚拟网络文化通过网络社交、网络游戏、网络视频等以猎奇为目的、无终极价值的虚拟文化活动冲击着现实社会的学习文化氛围;外来快餐文化通过短期流行的、流水线生产的、带有工业文明速成性的偶像明星、饮食、服饰等影响民众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以上三种文化都具有较强的商业性、娱乐性和世俗性特征,获得的信息大多是迎合性的、讨好式的、取巧性的,使人获得一时的感官愉悦,给人带来内心的满足感。因此,这些文化都能够轻易的、快速的流行起来,并对终身学习文化氛围的形成产生抵制和消解,它们强势侵占居民的业余生活,促使一大部分人不愿意走进图书馆。

(二)社区图书馆自身的用户认同度不高

大众对于社区图书馆的漠视和冷遇,除了与当代学习文化境遇和整体社会风尚有关之外,恐怕还有图书馆自身的原因。

1.空间设计趋同。大部分的社区图书馆在空间的设计、书架的摆放、桌椅的选择上都大致相同,没有形成各自的特色,基本都是 “书+桌椅+守门人” 的三合一标准模式。这种传统守旧的模式在很多人看来缺乏吸引力。许多年轻人认为图书馆脱离时代潮流,是古怪和陈旧的象征。所以大部分社区图书馆的读者都集中在老人和儿童,无法吸引更广泛的人群。许多上班族空闲时间也不愿走进图书馆,除了个人的生活方式外,也许社区图书馆的设计者还应更多的考虑用户的认同体验。

2.服务意识不强。过去我们对图书馆认识上的偏差造成了一种错误的趋势,那就是图书馆往往“重建设,轻管理”,认为只要建起来就行,对后期的服务和管理不够重视。许多社区图书馆管理人员都是社区专干兼任,时间和精力都不能完全投入到图书馆的管理和服务上。由于缺乏专业的资质和培训,服务水平和服务态度都不尽如人意。一些社区图书馆在服务时间上也不够人性化,开放时间与人们的工作时间重叠,这就意味着将上班族拒之门外,导致读者年龄层固化,人气不足。此外,图书馆与读者之间也缺乏必要的沟通和交流。在场所设计、图书品种、服务评价等方面开展多元互动,也是增加用户认同感的关键要素之一。

3.营销观念淡薄。传统的社区图书馆不注重营销推广,甚至可以说完全没有营销意识,导致社区图书馆的普及率和知晓度不高,公众对于“哪里有社区图书馆”“社区图书馆提供哪些服务”都不甚了解。调查数据显示,常德市社区图书馆的知晓率未过半数,许多居民只能舍近求远,到书店或者市级图书馆去看书。

三、服务全民终身学习,实现社区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

(一)打破传统观念是实现社区图书馆可持续发展的突破点。

理念的变革是一切改变的先导,社区图书馆要想真正走进社区,走到居民身边,首先要在设计和运营理念上实现从“书本位”到“人本位”的转变。休闲文化、网络文化和快餐文化等固然缺乏终极价值,不利于个体的生命成长和生命体验,但也有其可借鉴的元素。这些文化之所以能吸引大量人群,是因为它们都有着一些共同的特点,譬如人性化、个性化和多样化。社区图书馆在设计和运营上如果能融入这些特点,就能在很大程度上抵制休闲文化等对学习文化带来的冲击和消解。

1.环境设计。英国伦敦的概念书店(Idea store)突破了传统图书馆的建设理念,将社区图书馆建在人流量较多的大型商业区附近,聘请知名建筑设计师,按照商场、酒店的环境设计理念设计建造,装修时尚前卫。馆内的每一个细节都经过精心设计,暖色的吊灯、彩色的地板、落地式玻璃窗、具有设计感的书架,给人以赏心悦目的视觉体验,营造了一种轻松、灵活的环境。[3]目前伦敦已建成的几家概念店面积都比较大,一般有三到五层,设有阅读区、培训教室、艺术展览厅、影像厅、餐厅、咖啡厅、商店等。这样的图书馆打破了人们对于传统图书馆的固有认识,使社区图书馆成为一个集学习性、娱乐性、休闲性于一体,环境舒适、服务亲切的诱人场所;人们在这里无论是看书、学习,还是休闲、娱乐都感到轻松自在、安全舒适,给人一种愉悦的体验。

2.服务管理。除了用环境吸引人之外,服务和管理也能吸引人。伦敦的概念店作为英国图书馆率先尝试现代化服务的典型案例,就是在其发展遇到瓶颈时引入了市场化运营模式,实行连锁经营,采用书店、超市、咖啡厅等服务形式来管理,拓展了服务功能,提高了服务水平,迎来了读者数量的猛增,获得了巨大的成功。我市的社区图书馆也要增强服务意识,做到以人为本,用科学管理和优质服务吸引更多的周边居民走进图书馆。

3.营销宣传。“酒香也怕巷子深”,社区图书馆要综合运用传统和现代营销手段,加大宣传推广力度。可印制“常德市社区图书馆地图”,将全市范围内的图书馆进行标识,放置在各大商场、超市等人流量较多的公共场所。此外,随着科技和咨询的发达,新的营销形式层出不穷,如社交网络营销、移动图书馆营销、视频营销、媒体营销、事件营销等。社区图书馆必须打破传统观念,建立起全局的营销意识,创新营销方式,拓宽营销渠道,在公众心目中建立起社区图书馆全新的品牌形象。要实现社区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首先要在观念上寻求突破,重视环境设计、服务管理和营销宣传,才能扭转图书馆被边缘化的趋势,让社区图书馆真正走进社区,服务于社区大众,成为社区发展的发动机。

(二)开展社区教育是实现社区图书馆可持续发展的侧重点

在全民终身学习背景下,社区图书馆应该成为社区教育、终身教育的重要阵地,要充分发挥其社区教育职能,根据市民不同的年龄阶层、兴趣爱好、职业需求、生活状况等,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区教育活动,提供多样化的社区教育服务。

1.确立社区教育功能定位。一所图书馆的价值取向,决定它的服务定位和发展方向。社区图书馆的核心价值应该体现在“鼓励市民终身学习,提升市民知识能力”的功能上,而大力发展社区教育正是实现这一职责和使命的重要途径。社区图书馆发展较为完善的国家,都把社区教育作为其社区图书馆建设的重点。美国的社区图书馆是世界上发展最为成熟、体系最为完整的图书馆系统。美国社区图书馆自诞生以来,就扮演着“社区教育中心”的重要角色,通过紧贴市民需求的、不断更新的各种项目,吸引大量读者,并影响和改变了他们的生活,被誉为社区的引擎(community anchors)。根据美国图书馆协会(ALA)“2015年美国图书馆发展白皮书”统计显示,仅在2012年,全美就有92600000人参加了美国社区图书馆提供的4000000个项目的学习。[4]常德市的社区图书馆不能一直停留在提供书籍借阅或者偶尔开展几次读者活动的功能定位上,而是要义不容辞的担起社区教育这个重任,在大教育的宏观视野下,与学校教育相互配合,补充学校正规教育的不足,以服务居民终身学习为宗旨,以帮助社区弱势群体为己任,让社区图书馆真正成为社区教育中心。

2.细分社区教育服务对象。对服务对象的科学分类是为其提供人性化和个人化服务的前提。社区图书馆应该本着以人为本的理念,详细了解不同群体的需求和特点,有针对性的设计社区教育服务项目。美国社区图书馆对服务对象的分类十分细致,分为学龄前儿童、学龄儿童、青少年、成年人、老年人,此外,还考虑到了残障人士、失业人士、新移民等特殊群体。力求让社区教育覆盖到所有群体,并为不同人群量身打造有针对性的培训课程,如为学龄前儿童开办学前故事会、木偶游戏、积木俱乐部等活动,为学龄儿童提供阅读指导和朗诵训练,为青少年提供心理咨询、学习辅导、学业能力测试等服务,为年轻人提供烹饪技巧、子女教育、投资理财等课程,为老年人开办老年人音乐会,为残障人士开设残疾人辅助技巧等讲座,为失业人士开设技能培训班,为新移民开设语言培训班等。在设计服务项目时,应充分考虑到不同年龄、不同阶层的群体,特别是下岗职工、残障人士、空巢老人、留守儿童、新市民等弱势群体的学习需求。

3.建立社区教育课程体系。美国图书馆公共培训项目办公室(The ALA Public Programs Office)是美国图书馆协会(ALA)的下设机构,负责为社区培训项目提供资源、范例和指导。从1992年起,美国图书馆公共培训项目办公室就联合项目研发伙伴和全国各地的社区图书馆,开发了大量的社区教育项目范例,建立了一套较为完整的社区教育课程体系。它的网站上有一个“programming librarian”链接[5],为全国各地的项目学习者和社区图书馆提供涵盖科学、数学、工程、技术、文学、历史、政治、社会学、艺术、文化、商业、财务、手工制作、饮食、语言、休闲、运动、保健等领域的上万门课程范例。每门课程提供项目简介、市场分析、教学计划、学费说明、日常教学活动安排、项目实施方案和项目实施意见等内容,形成一个庞大的社区教育课程超市,供项目学习者选择,同时也供各个社区图书馆参考和使用。

2011年,常德市依托常德广播电视大学成立了常德社区大学,社区大学应该充分发挥社区教育指导和服务的职能,与社区图书馆上下联动、通力合作,大力开发多样化的社区教育课程,逐步建立起成熟的社区教育课程体系,使社区图书馆的社区教育活动逐步走向常态化、科学化和规范化。

(三)拓宽资金渠道是实现社区图书馆可持续发展的支撑点

与全国大部分社区图书馆一样,常德社区图书馆的经费来源主要是依靠财政拨款。由于缺乏完善的法律法规作保障, 加上受到地方经济发展水平和财政收入的影响, 财政拨款数量有限, 而图书价格和管理费用又不断上涨, 因此很多社区图书馆都存在经费不足的问题。为保障社区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应当打开思路,充分利用多种途径、多种渠道、多种形式筹措资金。政府应出台政策,鼓励社会组织、企业单位和个人的捐款,还可通过与文化机构、公益团体等社会力量合作的方式吸纳社会资金,通过出租教室、提供有偿服务等方式自补资金。此外,招募在校学生到社区图书馆做义工,即可作为大中学生的社会实践课程,也可为社区图书馆节省大量人员开支;通过实行“总馆—分馆”制度,实现与各大公共图书馆和其他社区图书馆之间的资源共享,也能节省大笔费用。现阶段,在经费来源上应遵循财政拨款为主、自筹资金为辅的原则,以保障社区图书馆的持续稳定发展。

[1]汪其英.中美社区图书馆服务比较研究[D].湘潭大学,2013: 21 - 30.

[2]桑宁霞,马琳琳.中国终身学习文化的当代境遇[J].中国成人教育,2015,(21):5-7.

[3]张丽. 英国概念店——新时代的图书馆[J]. 上海文化,2014,(2).

[4]The State of America’s Libraries a report from the American library association 2015[EB/ OL].http://www.ala.org/news/sites/ala.org.news/files/content/0415_StateAmLib_0.pdf.

On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Community Librari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ionwide Lifelong Learning

CHEN Yan-li,ZHAO lin

As an important position of community education, a diversified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path of community libraries is becoming a focu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status quo, problems and causes of the development of community libraries in Changde City through on-site investigation. It is proposed that we must break the traditional concept, broaden the channels of capital, expand the service function, and vigorously develop community education, so as to develop community libraries sustainably.

community library; lifelong learning; community education

2016—11—05

陈艳莉(1981— ),女,常德广播电视大学讲师; 赵 琳(1974— ),女,常德广播电视大学副校长。

G720

A

1009-5152(2017)01-0005-04

猜你喜欢

常德市图书馆社区
常德市武陵区实验幼儿园
社区大作战
3D打印社区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
图书馆
飞跃图书馆
关于推进常德市水果产业化的建议
去图书馆
常德市棉花种植结构调整探讨
常德市农业生态补偿实践及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