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案教学法在高二区域地理教学中的实用性探究

2017-03-30潘德亨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2017年1期
关键词:区域地理实用性

潘德亨

[摘 要]学案教学法是现在流行的教学方法,非常适合于高二区域地理的教学。它不仅顺应时代潮流,而且能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效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实用性非常强。

[关键词]学案教学法;区域地理;实用性

近二十年来,随着心理学对于人类认知和学习活动的研究逐渐深入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兴起,传统课堂灌输式的教学手段越来越不被认可,随之而起的是新兴的教学手段。自我区实施新课改以来,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角、让教师成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取知识已经成为大家的共识。而学案教学是以学案为载体,学生依据学案在教师指导下进行自主探究的教学活动,遵循“教为主导,学为主体,思维训练为主线”的教学原则,注重学法指导,突出学生自学,重在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从而提高教学效益。

一、学案教学法的特点

学案教学法遵循“先学后教”模式,需要教师提前设计学生学习的思路和过程,学生在课前必须通过自学或小组合作学习完成学案内容,在掌握最基础知识的同时发现自己在自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带着疑问进入课堂学习。教师通过对学案的批阅把握学生的易错点,进而调整和修改课堂授课内容和重点,有针对性地进行课堂教学,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这种教学法使学生养成了主动学习的习惯,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学案教学更容易达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目标,更能有效应对注重学生能力的高考题目,完全符合新课程理念。

二、区域地理教学的重要性

高考考查学生对地理知识的运用,重点考查学生定位能力,而定位能力的训练重点就在高二区域地理教学中。高二的区域地理教学是对初中地理知识的全面复习和巩固,同时也是高一地理必修知识的案例式教学,既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区域定位能力,又要巩固基础知识,提高学生分析能力。区域地理从世界地理讲到中国地理,知识点非常多、非常细。教师在教学中应当注重对于学生学习方法的培养,而非地理琐碎知识的记忆。

三、传统课堂在区域地理教学中的弊端

传统课堂教学会将区域地理如此大的知识量全部放在课堂当中讲授,这样势必要占用大量课时,然而学生学习效果并不明显。较容易的基础知识一遍遍重复,表面的“繁荣”极容易掩盖学生对于某个难点知识的困惑,在大量知识灌输中问题依旧存在而不能解决,学生难以获得学习滿足感。而且区域地理特别容易上成“位置、自然地理特征、人文地理特征”的“八股课”,课堂缺乏有意义的思考,缺乏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这种课堂培养出来的是记忆、做题的机器。这和当下的教育理念相去甚远。

四、

学案教学法在区域地理教学中的实用性

1.

顺应时代潮流

在“微课教学”“翻转课堂”“MOOC学习”日益普遍的今天,在硬件设备和学习软环境没有达到要求的前提下,学案教学是从传统课堂到“翻转课堂”过渡的最佳模式。学案不仅可以满足过渡阶段对学生主动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习惯养成的要求,而且能在软硬件条件达到“翻转课堂”要求后“摇身一变”成为微课视频学习后的学习任务单。学生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和微课视频相结合,课前随机完成学案(学习任务单)并提出问题,教师在课堂上组织学生展示课前任务完成情况,并解决问题。这就顺利实现了从传统课堂到“翻转课堂”的过渡,避免了学生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的不适应和盲目,也避免了教师在教学模式突然过渡面前的突兀感。

2.

提高了学生学习效率

学案教学法让学生在课前通过自学掌握区域地理最基础的定位、地形特征、气候特征、居民和经济等相关知识,建立知识体系的同时按照学案中教师设置的思考问题进行探究,发现困惑和疑问。师生就可以在课堂当中集中力量解决问题,重点培养学生定位能力和思维能力。这种模式让学生在课下有“章法”地自主学习,教师在课堂上有针对性地进行讲解,无论课上还是课下都节省时间,体现了高效学习的特点。

3.

增强了学生学习兴趣

研究表明学生对于某学科的学习兴趣很大程度上来自学生的“学习满足感”,教师传统的灌输式、强迫式教学都无法让学生产生学习满足感,但是主动学习、合作探究、解决问题却可以极大刺激学生的学习欲望。学案教学法中学生课前自学过程完全自由,学生通过自己思考解决问题,收获成功的喜悦,从而大大提高学习兴趣。特别是在区域地理学习过程中,学生会通过各种渠道掌握他们自己感兴趣的世界各地地理现象,再通过自己的主动探究,找到相关地理现象背后的地理知识,获得学习的满足感,进而将其转化为学习地理的信心和动力,形成良性循环,为将来的地理学习打好基础。

4.

打破了传统区域地理“八股课”式教法

传统课堂中区域地理“八股课”式的讲述方法让学生感到乏味。一味围绕着位置、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的区域地理学习模式显得机械而低效、死板且顽固。学案教学法让学生在课下学习基础知识,课堂上教师可以集中全部教学资源突破教学重难点,通过进行知识拓展和问题引导,着重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定位能力、思维能力、解决问题能力。这种变化不仅适应高考地理考查学生的新要求,也符合为学生全面发展服务的教育理念。

5.

便于复习,便于整理

传统地理课堂中学生记笔记的习惯虽然效果良好,但势必存在记不全的情况,且笔记的质量取决于学生的认真程度。然而课堂记笔记也会花费学生大量的时间,特别是区域地理中许多简单又重复的位置、地形等知识点书写占用时间较多。有时候甚至会出现学生专注于笔记而忽略了对于问题本身的思考,导致笔记非常认真但知识点什么都不会的情况出现。学案教学法有效避免了这种现象出现,学案中知识框架很清楚,重点知识可以在学案中突出显示。学生的笔记可以直接写在学案上,而且记录的正是自己感到疑惑的部分,有利于学生加强记忆。学生只需要再准备一个学案夹对学案进行整理保存,可以随时随地拿出来进行有针对性的复习。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区域地理教学中引入学案教学法可以大大提高学习效率,节省课堂时间,更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及新课改三维学习目标的达成,也顺应高考改革对于学生能力提升的要求,更是面向未来的教学模式,将在从传统课堂到翻转课堂的过渡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总之,学案教学法应用在区域地理教学中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 参 考 文 献 ]

[1]单丽薇.“学案教学法”的实践与思考[J].齐齐哈尔职业学院学报,2008(4).

[2]王丽.学案导学教学法在地理学科中的应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4(9).

[3]刘红玲.学案导学教学法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实施途径[J].学园,2014(28).

[4]陈志荣,康莹.学案导学教学法在地理教学中的实施与思考[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4(2).

[5]毕福梅.学案教学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J].学周刊(C版),2010(10).

[6]涂荷.浅谈地理教学中的学案导学教学法[J].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2009(11).

猜你喜欢

区域地理实用性
基于实用性知识教学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探索
凤凰精选
抢眼披风
不一样的水桶包
区域地理复习课教学设计
分析高中区域地理学习的盲点及策略
突破区域地理软肋,提升高考复习动能
区域定位在区域地理教学中的方法探讨
基于学习过程的高中区域地理教学调查与分析
机械设计中的材料的选择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