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价值链视角的勘察设计企业产融结合探讨
2017-03-28王猛
●王 猛
基于价值链视角的勘察设计企业产融结合探讨
●王 猛
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促进了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的融合。勘察设计企业从传统的勘察设计业务板块转向融设计、施工、投融资于一体的新业务板块,实现产业链整合,勘察设计企业要想做大做强,产融结合是必经之路。本文从价值链的角度出发,对勘察设计企业产融结合的必要性、可行性及模式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建议,为勘察设计企业适应市场竞争、提升竞争优势提供一定的思路。
勘察设计 价值链 产融结合
一、产融结合概述
产融结合是伴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而兴起的一个概念。产融结合广义上是指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的结合,通过控股、参股等形式实现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的相互转化和融合。产业资本是指非金融类的实体企业拥有的资本,本文研究的勘察设计企业控制的资本正属于这一类型。金融资本是指金融企业控制的资本,这些金融机构包括银行、证券公司、基金公司、保险公司等等。
产融结合有两种形式:一是由产到融,二是由融到产。由融到产是金融机构将其占有的资本投资于产业实体,目的是为了获得投资收益。由产到融是非金融类的实体企业将其控制的资本投资于金融领域,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获得财务支持、发挥协同效应。当资本发展到一定的阶段,为了寻求经营的多元化,便出现了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的融合。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的融合具有以下四点作用:一是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两者具有天然的联系,相互渗透,能够发挥协同效应;二是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之间存在着信息的不对称,交易成本较高,市场的不完全性,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的融合有利于减少交易成本,将外部交易内部化;三是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的融合,能够有效地解决扩展企业资金融通的渠道,突破资本的束缚;四是从价值链的角度,这种资本的融合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扩展企业的价值链,横向或者纵向延伸企业的业务领域,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现在越来越多的大型国有企业纷纷涉足金融业,试图利用金融资本的力量,寻求协同效应,做大做优做强。中国铁建、中国中铁、中国交建、中国建筑先后设立了财务公司、保险公司、金融租赁公司、产业基金等等,探索新的商业模式,利用国家推行一带一路政策的机遇,紧紧抓住BOT、PPP等项目投资机会,推进企业战略转型。以笔者所在单位铁四院为例,集团公司积极推行“一主两翼”发展战略,以勘察设计业务为核心,大力发展资本运营、工程总承包、监理咨询三大创优板块和海外工程、房地产、高端制造三大创业板块,实现营业收入和净利润跨越式增长。2016年中标昆明轨道交通5号线PPP项目,做实勘察设计、投融资、工程管理各个环节,这正是运用产融结合的思路,打通价值链的上下游,横向拓宽业务板块,积极推动企业转型升级。
二、勘察设计企业产融结合的必要性分析
(一)勘察设计企业产融结合是转型升级的迫切需求
在当前供给侧改革的大背景下,勘察设计企业想要获得持续稳定的发展,做大做优做强,应坚持企业转型升级,而产融结合正是勘察设计企业转型升级的有效武器。合理运用产融结合这一有效工具,坚持生产经营和资本经营双轮驱动,把资本经营作为转型升级的方向。企业应该站在战略的高度重新审视和变革,积极适应国家投融资变革创新的新趋势,优化产业链结构,提升质量效益。目前建筑项目呈现大型化、投融资一体化,勘察设计企业难以依靠自身的力量承接项目,勘察设计企业对资本的需求越来越大,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途径就是产融结合,借助资本的力量,结合自身业务定位确定重点布局的投资板块,探索BOT、PPP等新的模式,稳步推进基础设施项目的投资,助力企业转型升级。
(二)勘察设计企业产融结合是发展主业的必经之路
勘察设计企业实现产融结合能够在行业中占据领先地位,通过BOT、PPP等新的业务模式带动勘察设计业务的发展,巩固传统的业务板块。目前勘察设计企业纷纷走上产融结合之路,发挥投资拉动主业的效应,创新商业模式,扩大市场份额。而现在有些地方政府财政压力较大,没有足够的财政资金投资基础设施建设,勘察设计企业如果能投入资金参与建设,往往在招投标阶段更具有竞争力。这一优势在《招标投标实施条例释义》中得到了诠释,根据该条例:政府通过招标竞争方式选择了特许经营项目的投资人,中标项目投资人组建项目公司法人并负责项目的融资、建设、特许经营,项目法人可以不再经过投标将其工程、货物或者服务直接发包给具备建设、制造、提供能力的投资人。以笔者所在单位为例,铁四院出资投资总额的0.1%,与中铁大桥局、十四局等组成的联合体中标山东高唐至东阿高速公路BOT项目,相应地中标该项目的勘察设计业务。广州北站综合交通枢纽开发建设PPP项目同样如此,参与项目投资,承揽该项目勘察设计合同。
三、勘察设计企业产融结合的可行性分析
(一)勘察设计企业的外部环境分析
2016年7月,随着《中长期铁路网规划》的出台,国家提出要建设“八纵八横”的铁路网,加大对铁路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投资。加之现阶段提倡的 “一带一路”政策,国家鼓励中国高铁走向海外,要求企业积极参与海外竞争,这些利好无疑给铁路勘察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发展机会,勘察设计企业应牢牢地把握这一机遇期,借助资本的大船,整合优势的资源,不断地发展壮大。
特别是在现阶段,我国经济增速下行的压力较大,地方政府大力发展轨道交通而又面临着较大的财政压力,因此国家大力提倡BOT、PPP等新的项目建设模式,勘察设计、投融资、工程管理一体化已经是大势所趋,因此勘察设计企业要想做大做优做强,要通过资本运营实现产融结合,紧紧抓住自身在价值链上的优势环节,利用优势环节以点带面,实现在全产业链上的保值增值。
(二)勘察设计企业内部环境分析
勘察设计企业作为知识密集型企业,处于产业链的上游,在产业链上具有竞争优势,能够整合企业内部资源,向下延伸企业价值链,发展为集勘察、施工于一体的总承包企业。勘察设计企业属于轻资产企业,只需要较少的流动资金维持费用开销,因此在正常情况下资产负债率相对较低,流动资产占比高,财务风险低,具有稳定的财务政策。另外勘察设计企业信誉高、效益好,在产业价值链中占据着优势地位,创造价值能力强。以上这些对其获得外部融资是一大优势,有助于整合外部的资金,扩展新的业务板块。再加之现阶段从股份公司到勘察设计院都高度重视产融结合,股份公司中国铁建明确提出生产经营与资本经营双轮驱动,加快发展特许经营,铁四院也提出坚持创新驱动和投资驱动两大引擎,这些举措将产融结合上升到了战略的高度,有利于助推企业转型升级。
四、勘察设计企业产融结合的价值链分析
价值链理论将企业定义为一系列活动的整合,包括企业的采购、生产、销售、售后服务等等,这些生产活动都是相辅相成的。从产业价值链上分析,勘察设计企业与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等存在相互依赖的关系,这些价值链活动都是紧密联系的。 采用价值链理论分析将企业所处产业价值链的上、下游企业作为一个整体,从整个价值链的角度分析企业的价值创造活动,重构企业的价值链活动,将企业的资源投向增值的环节。
勘察设计企业处于产业价值链的上游,前端包括业主单位,后端包括施工单位、分包单位、监理单位等等。勘察设计企业本应在价值链中占据主动地位,但在实际中往往缺少话语权,勘察设计企业需要按照业主的要求提供设计方案,也需要配合施工单位完成项目施工,所以勘察企业纵向或横向延伸价值链实现产业整合是大势所趋,发展为了集勘察设计、施工、投融资一体化的企业,这就需要产融结合,根据自身业务定位确定重点布局的投资领域,抢抓发展机遇,创新商业模式,优化产业链条。同时勘察设计企业通过产融结合实现价值链整合,能够在外部交易内部化,减少交易成本,也可以分散经营的风险。
五、基于价值链视角的勘察设计企业产融结合模式
(一)BOT 模式
BOT是建设-经营-转让的缩写,是社会资本与政府达成协议,社会资本筹集资金参与基础设施建设,并经营该设施,当特许经营权到期时,政府部门按照约定的协议收回该基础设施。社会资本向设施使用者收取使用费来收回项目投资成本和运营成本,并在此基础上获取项目利润。采取BOT方式进行基础设施项目建设,能够有效地解决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与建设资金不足的矛盾,有利于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
BOT模式实质上是基础设施特许权,社会资本参与基础设施建设,并拥有特许经营权。在BOT模式下政府与企业更多是垂直关系,在政府的特许权下社会资本独立建设和经营项目,并非与政府合作。BOT项目所需的资金较大,项目投资风险大,这对外部资本提出了一定的要求。而目前国有勘察设计企业借助设计咨询产业链的前端优势和融资优势,能够有实力参与BOT模式的项目建设。例如2017年铁四院出资参与山东高唐至东阿高速公路BOT项目。高唐至东阿高速公路是山东省“十三五”规划重点建设项目之一,项目全长约77.1公里,估算投资63亿元,采用BOT模式,由中国铁建投资集团有限公司、铁四院、大桥局、十四局和中铁建置业有限公司组成的联合体中标项目,项目运营年限为24年,当项目运营期结束后,政府通过预定的方式收回该基础设施特许经营权。
(二)PPP 模式
PPP模式是指政府和社会资本之间通过一种合作关系提供基础设施服务和公共产品。PPP的典型模式是:政府和社会资本通过共同出资成立特殊目的的公司,并由该公司参与基础设施的设计、施工、运营等。社会资本主要负责筹集资金参与项目建设,并通过特许经营权在项目运营期获取投资收益。在PPP模式下更多的是强调一种合作关系,政府与社会资本利益共享和风险分担,这是PPP模式与BOT模式的区别。
PPP模式可以用于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目前国有勘察设计企业拥有完善的资质,能够利用设计优势,借助PPP产业基金参与投资项目。2016年铁四院中标昆明地铁5号线PPP项目,这是铁四院建院以来单体投资额最大的项目。昆明地铁5号线是财政部公示的第二批PPP示范项目,全长25.9公里,项目总投资213.51亿元。铁四院引入蓝海产业基金,与昆明轨道交通公司共同成立项目公司,负责地铁5号线的建设、运营及维护。产业基金介入项目预计15年,包括建设期5年,运营期10年。当项目进入运营期后,昆明轨道交通公司作为政府一方,逐年回购股权,实现产业基金的整体推出。
(三)资产证券化
资产证券化是一种金融创新,本质上是将资产未来的现金流与资产所有权人完全剥离,将收取未来现金流的权利转让给特设信托机构,信托机构通过一定形式的担保使其获得较高的信用评级,通过发债的形式在一级市场上筹集资金。资产证券化是资产所有人将特定资产未来一定时期产生稳定收入的权利转让给特定的机构,并由其在资本市场上进行融资。适用于资产证券化的项目必须具有下面几个特征:稳定的未来现金流、易于把握的还款期限、信用级别高的资产。发行人通过对资产的收入和成本进行分析,只有当收入大于成本的项目,才适合资产证券化。
目前国内监管机构对资产证券化业务监管较严,还没有勘察设计企业涉足资产证券化业务,但施工企业如浦东建设、隧道股份在运作资产证券化方面已经较为成熟。在2006年,浦东建设尝试对BT项目资产证券化,以其享有的13个BT项目后续四年内对项目回购方拥有的全部回购款的合同权益为标的,由金融机构发行标准化的证券产品,出售给社会投资者进行融资,这是我国第一只以BT项目回购款为基础的证券化产品。随着国家基础设施建设需求的增大,各地纷纷出台政策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基础设施建设,勘察设计企业如不积极参与,就无法适应市场的竞争。资产证券化正是一种重要的融资方式,可以有效的解决巨额的资金缺口。进行资产证券化的关键一点是要有稳定的未来现金流。国有勘察设计企业资产优良,盈利能力强,参与的勘察设计项目、总承包项目、PPP项目等都能够获得稳定的现金流,因此可以尝试推行资产证券化业务,扩展企业的融资方式。
六、价值链视角下勘察设计企业产融结合的建议
(一)重构企业价值链、开拓新业务
充分认清勘察设计企业在建筑业价值链中所处的地位,站在企业战略的角度重构企业价值链,推动企业转型升级。做大做优做强勘察设计业务,大力发展资本运营、工程总承包、监理咨询、海外工程、房地产等新业务板块,促进企业提质增效。首先应秉承将企业发展为以勘察设计为核心、具有全产业链服务的国内外知名工程咨询公司的宗旨。其次应抓住中央企业开展新一轮重组的机遇,可以采用并购、股权投资等方式重组地方设计院,整合优势资源,拓展经营领域。最后应以创新驱动和资本驱动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围绕产业价值链,创新商业模式,探索BOT、PPP等模式。
(二)加强同外部合作、发挥协同效应
勘察设计企业拥有设计方面的绝对优势,但在工程施工、管理等方面经验欠缺,可以同具有专业优势的外部单位加强合作交流,组成战略合作联盟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提高工程管理方面的水平,以达到强强联合。在遇到资本瓶颈时,可以寻求同银行、财务公司等金融机构进行合作,解决资金困境。目前建筑项目呈现大型化、施工、投融资一体化,建筑项目的回收期长,这些因素都对勘察设计企业承揽项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可以同国内外的先进企业开展合作经营、联合经营,减少无序竞争,发挥各自的专业化优势,集中资源形成合力,实现全产业链的竞争优势,从而达到协同效应。
(三)加强金融创新、提高资本运作能力
勘察设计企业实现产业价值链业务的多元化需要借力金融资本,应站在引领产业价值链的高度,积极推动金融创新,提高资本运作能力。坚持资本驱动,创新商业模式,以资本运营推动生产经营,适时稳健地发展特许经营、股权投资。由于建筑行业的特点,勘察设计企业存在着大量的应收账款,可以选择通过应收账款保理来进行资金的融通。当承揽大体量项目时,可以选择BOT、PPP模式,引入产业基金共同参与投资,也可以选择将部分优质资产剥离开,通过资产证券化来筹集项目所需的大额资金。这些金融创新措施都能够使勘察设计企业实现产融结合,获取竞争优势。
(四)强化风险意识、加强内部控制
金融资本是一把双刃剑,既能够使勘察设计企业做大做强,也会使勘察设计企业面临很大的投资风险。勘察设计企业是重技术的企业,其在资本运作方面缺少实务经验,同时也缺少相应的专才。另外资本运作比较复杂,真正地处理好风险和收益的关系是勘察设计企业实现产融结合的主要障碍。因此要强化风险意识,加强对资本运作的内部控制,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强化投资项目的可行性分析和审批手续,对于重大的项目要经过董事会审议批准。勘察设计企业一方面要合理地运用金融资本实现产融结合,另一方面也要严控风险,从产业价值链的角度选择适当可行的项目,切不可盲目投资。
七、结语
勘察设计企业要想做大做强,产融结合是必经之路。须借助金融资本的力量,从战略的高度重构企业价值链,寻求适合企业发展的业务领域,效益稳健地实现产融结合。■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1]陈兆波.产融结合及实施路径研究[J].金融经济.2015,(20).
[2]李然、吴永立.国有大型建筑企业产融结合模式研究[J].建筑经济.2015,(03).
[3]王新欣.中央建筑企业产融结合的实践探索与思考[J].交通财会.2015,(06).
(本栏目责任编辑:郑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