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遵循内控规律 防止内控“空转”

2017-03-28本刊评论员

财政监督 2017年24期
关键词:财政部门舞弊财政资金

●本刊评论员

遵循内控规律 防止内控“空转”

●本刊评论员

当前,财政渠道控制和使用的国民财富规模巨大,财政资金的取用在经济社会发展、民生幸福、资源配置效率、国家治理、社会和谐稳定诸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权力越大,资源越多,责任也越重,防控风险的重要性也越加突出。加强财政系统内控工作,其总体目标就是要用好公共资金,实现国家善治,促进各项事业的发展。更具体地讲,就是要通过内控机制的作用,发现和控制制度、业务、流程等各个方面的风险,加强财政预算、财政收支、政府采购、资产、建设项目、合同各方面的监督管理,节约行政业务成本和治理成本,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和效率,确保财政资金、国有资产安全,防范财政领域中的权力滥用和职务舞弊,更好地实现国家治理目标。

从现代公共治理规律来看,内控就不是一个“要不要”的相机权衡问题,而是一种强制性的要求。公共治理的一般规律不仅说明了财政系统加强内控的必要性,也能提供强化内控工作的思路。首先,财政工作和其他公共服务、公共治理一样,是“花大家的钱,为大家办事”,是公共领域的行为,存在着必然的委托代理关系,难免存在代理人利用公共资金的实际控制权和信息优势舞弊谋私的“代理问题”。解决“代理问题”,需要外部监控,也需要财政组织内部有效的治理结构发挥作用,包括建立权力制衡机制,分离不相容职务,防止“合谋行为”的发生,充分利用内部信息掌握和治理外部监控无法穷尽的“剩余行为”等。只有外部监控和内部监控相结合,才能更好地防范在财政分配上追求部门利益和私人利益的道德风险、财力配置上的逆向选择。第二,财政工作具有行政事务和公共治理的属性,“法无授权不可违,法定职责必须为”的根本特征,不能随意“自主选择”、“自由裁量”。其绩效无法通过市场竞争得以体现,财政绩效更加依赖严格的制度和切实的制度执行力,对程序正义、依法行政、遵守规章有更高的要求,在财政资源的取用流程上也不能有半点马虎。要达到这一要求,必须建立严格的内控制度,并以铁的纪律加以落实。

财政部门的内控工作,既要遵循公共治理的一般规律,也还要结合财政工作的实际,建立有针对性的内控制度,采取有的放矢的措施。首先,财政收支规模大,利益主体多,利益关系复杂,社会关注度高。要根据财政分配处于利益焦点的客观情况,做到财政监督无禁区、无死角,进行全面内控。要加强财政部门立法、决策、授权、执行的全方位控制;要追踪财政资金运行的全过程,做到全过程控制。第二,要发现财政风险、职务舞弊多发的“厚尾”领域和环节,找到风险点进行重点监控。第三,财政分配是利益的焦点,财政权力控制则是财政系统内控工作的关键。财政“管钱”,财政权力被一些人认为“含金量”高,因而行使财政权力容易受到利益干扰,容易被私人利益所驱动。必须强化财政部门内部权力控制、防止权力滥用。财政系统内控工作,要紧抓权力运行的控制和监督,规范权力运行,确保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使用在阳光透明的环境中。

财政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内部控制委员会副主任刘伟指出,在全国财政系统建立和实施内部控制制度犹如“滚石上山、爬坡过坎”,需要大家持续发力。广大财政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深刻认识到内控工作的重要性,要掌握内控规律,要有壮士断腕,自我革命的勇气,不做表面文章,使内控工作在财政治理上形成硬约束,在财政善治上发挥更大的作用。■

猜你喜欢

财政部门舞弊财政资金
基于事业单位财政资金绩效评价与财政税收
浅谈财务舞弊与防范
加强财政资金监管 打造廉洁高效财政
舞弊行为人特征分析
山西:20亿元财政资金推动乡村振兴重点项目落地
对财政内部控制制度的研究
反腐倡廉工作中发挥财务部门作用的策略
财政部门实施内部控制的思考
我国上市公司财务舞弊识别模型初探
财政资金风险防范路径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