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言语行为观的学术论文摘要英译研究

2017-03-28李寒冬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17年11期
关键词:学术论文英译句式

李寒冬

(安徽工程大学 外国语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0)

基于言语行为观的学术论文摘要英译研究

李寒冬

(安徽工程大学 外国语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0)

言语行为理论是关于如何组织语言、选择策略并通过恰当的话语传达交际意图的理论,对摘要翻译具有重要的启示。本文揭示了学术论文摘要的言语行为本质,通过分析国内学术论文英文摘要在词汇、句式及篇章层面普遍存在的问题,指出这些问题严重影响摘要交际意图和目的的传达。

言语行为;摘要英译;语用翻译

摘要概括了原始文献的核心内容,是学术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国际检索系统通常采用英语,好的英文摘要有助于国际重要检索系统的收录,可以增加期刊和论文被检索和引用的机会,是国际间知识传播、学术交流与合作的桥梁和媒介[1]。然而,我国学术论文摘要英译的质量良莠不齐。国内已有很多学者关注学术论文摘要,最初的研究集中在摘要的语言特点分析,字词句写作规范性等这些单纯的语言层面,现已拓展到功能语言学、认知语言学、英语教学法、翻译等领域。本文旨在廓清言语行为的本源,并运用言语行为理论对学术论文摘要进行语用阐释,试图从语用翻译角度探究学术论文摘要的英译。

一、言语行为理论的主要内容

言语行为是语用学的中心话题,言语行为理论源于英国语言哲学家约翰·奥斯丁(John L. Austin)“说话就是做事”这一哲学思想。奥斯丁认为,一个人在说话时实际上同时完成了三种行为:言内行为(locutionary act)、言外行为(illocutionary act)和言后行为(perlocutionary act)[2]。言内行为即发出语音、音节、说出单词、句子等;言外行为即表达说话人的某一意图或者目的;言后行为是指这种说话行为在听者身上所产生的效果。例如,A对B说“I’m thirsty”,这是言内行为;他的意图是请求B给他一杯水,这是言外行为;B听了A的话,为A端来了一杯水,A达到了说话的目的,这是言后行为。

美国加州大学的教授、哲学家约翰·塞尔(John R.Searle)继承、修正、发展并系统化了奥斯丁的言语行为理论。奥斯丁和塞尔认为任何语言交际模式均涉及言语行为,语言交际的最小单位并不是简单的符号、词语或语句等语言单位,而是言语行为,语言交际过程实际上就是由一个接一个的言语行为构成的,每个言语行为都体现了说话者的意图[3]。

奥斯丁从动态的角度对句子的功能作了重新的解释和分类,提出了语用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语言形式和语言的交际功能的关系。塞尔把言语行为理论升华为一种解释人类语言交际的理论。

二、基于言语行为的语用翻译

Hatim和Mason认为:“尽管言语行为理论所探讨的对象是话语的口头表达形式,可是研究中所发现的现象显然同样适用于书面语语篇……语篇的意义一经解码,若将其看作是在语篇作者与语篇接受者之间经协调达成的某种东西,而不是独立于人类加工活动之外的静态实体,那么我们相信,这种观点对于理解翻译工作、翻译教学以及评价译作都至为关键。”[4]

语用翻译是指从语用学的角度探讨翻译实践问题,即运用语用学理论去解决翻译操作中涉及到的理解问题和重构问题、语用和文化因素在译文中的处理方法以及原作的语用意义(pragmatic force)的传达及其在译作中的得失等问题。语用学的翻译观可以说是一种等效翻译理论[5]。翻译中涉及的多为实际使用中的语言,即言语。言语行为理论指出语言交际的基本单位是言语行为。一个完整的句子在没有语境的情况下仅能体现人们对语法规则的正确使用,不具有言语功能。因此,在翻译过程中,我们不仅要重视语义问题,更要重视语用问题。言语行为可以被视为翻译的基本单位,在翻译中我们应该选择合适的语言形式来表达原文的语用意义,目的是实现等效翻译。

三、摘要言语行为分析

摘要是以提供文献内容梗概为目的,不加评论和补充解释,简明、确切地记述文献主要内容的语言。根据奥斯丁的观点,在交际中人们通过语言来实施行为。摘要语言也是一种言语行为,包含了言内行为、言外行为和言后行为。首先,摘要撰写者遵循一定的语言规则,写出符合句法和语义规则的句子,这实际上就是摘要语言的言内行为;其次,摘要撰写者在一定的恰当条件下,写出符合某种语言的使用规则并具有交际功能的话语,对文献内容进行概括、提炼,将文献讨论的主要问题、研究方法、得出的结论或新发现传递给读者,这就是摘要语言的言外行为;最后,摘要撰写者通过摘要对读者产生影响,使读者对文献的核心内容和主要观点有所了解,甚至使读者有所行动,也就是说摘要有可能会产生某些后续效果,如读者阅读、下载甚至引用文献的内容,这便是摘要语言的言后行为。摘要语言实现了三种不同的语用功能:呈现功能(呈现原文主要内容)、表达功能(表达作者的观点、立场或实(试)验、统计结果)和劝诱功能(劝诱读者接受或认可作者的观点、立场或实(试)验、统计结果,甚至采取相应的行动),三种功能相互联系,融为一体,形成摘要语言的本质特征。

四、英文摘要中存在的问题

我们通常从三方面来判断摘要的撰写质量:语言、结构和内容。国内期刊摘要译文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是选词不当、中式英语、句子间逻辑关系不明确、句式结构不完整、语篇结构欠合理等。从语用角度来看,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摘要交际意图的表达,造成摘要言语行为交际的失败。下面我们以言语行为为基础,从语用学角度对摘要译文从词汇、句法和篇章三个层面进行分析。

(一)词汇

作为写作基本要素的词汇直接影响到作者思想的表达。在所有有关词汇的问题中,选词不当最为普遍。学术论文摘要语言受到其学术性的制约,用词必须正确、准确及精确。从语用学角度说,这是实现言内行为的基础,这一环节直接影响到言外行为和言后行为的实现。词汇选择的不恰当不利于表达说话人的真正意图,有些情况下会产生歧义,导致不解或曲解。

例1:其次,食品厂商应充分发掘食品的文化内涵,提高消费者购买食品的涉入程度

原译:second,the food businesses should explore the cultural implication of food and improve the consumers’ involvement in food purchasing

译文存在以下几处问题:“food businesses”指的是“食品生意”“食品业”。原文中表达的是“食品厂商”,其含义远小于“食品生意”“食品业”,恰当的译法为“food producers”;其二,原句中的“文化内涵”译为“cultural implication”也不妥,“implication”多指“言外之意”,文中的“文化内涵”应译为“cultural connotation”;其三,原文中的“充分”二字在译文中没有体现出来。

另外,受篇幅的限制,摘要英译过程中每个词句都应力求以最为经济且有效的方式准确传达原文的信息,这是言内行为的要求,有益于言外行为的传达和言后行为的实现。

例2:首先,政府应筹措专项资金,加大对农村食品销售网点建设的支持力度,努力提高安全食品的可获得性。

原译:First,the government should raise special fundforthis,give more support to rural food selling network development,and improve the availability of safe food.

例3:再次,消费者应合理规划个人消费,减少随机的冲动性消费。

原译:and third,the consumers should make rational planoftheirindividualconsumption,and reduce the impulsive purchasing.

以上两处译文沿用了汉语的搭配和结构,将原文每个单词都译出来,非但没有起到帮助作者表达的作用,反而对读者的理解产生障碍。不妨将以上两例中斜体字部分去掉,句子变得简洁易懂。

(二)句法层面

言语行为通过一个完整的语句或话语来实施,不同的句式具有不同的语用功能。句式选择的不合适或不正确直接影响到句子语用功能的实现。国内期刊文章英文摘要在句式上存在的问题体现在句式紊乱、缺乏逻辑性、长句复合句居多、修饰成分过多等。

例4:采用人工降雨-下垫面系统,对雨强、坡度和降雨动能等因素,在水泥、道路砖、透水砖和草地4种城市典型下垫面上进行了降雨产汇流的实验研究。

原译:By using the method of artificial rainfall -underlying surface system,in view of factors such as rainfall intensity,slope gradient and rainfall kinetic energy,making a series of rainfall runoff experiments in four kinds of typical urban underlying surfaces including concrete,road brick,water permeable brick and lawn.

译文由两个介词短语和一个分词短语构成,就句子结构而言,我们找不到主语。

可以改为“This paper probes into rainfall runoff experiments by adopting artificial rainfall -underlying surface system. The experiments were conducted on concrete,road brick,water permeable brick and lawn; rainfall intensity,slope gradient and rainfall kinetic energy were the factors to be considered”。将原文内容用三个简单句来表达,层次清楚,易于理解。

另外,国内期刊文章的摘要译文中头重脚轻的句式很多。这样的句式对以英语为母语的读者在理解方面造成极大障碍,直接影响交际的效果。

例5:在分析常规测量、三坐标测量、红外激光扫描和AR增强现实技术测量等4种测量方法各自特点的基础上,完成了新能源车标准车头认可。

译文:Based on the analysis and comparison of conventional measurement method, three coordinates measurement method, infrared laser scanning and measurement method based on AR, new energy vehicle standard headstock accreditation was accomplished.

可将上文改译为“In this research, we accomplished new energy vehicle standard headstock accreditation, based on the analysis and comparison of normal measurement, three coordinates measurement, infrared laser scanning and Augmented Reality (AR) technique.”这样更符合西方人的思维逻辑。

(三)篇章层面

中西方思维方式不同,国内的学者在翻译摘要时仍然采用汉语语篇“迂回”的思维模式,在摘要的开头部分加很多引导词,介绍背景。这样的表达不能凸显原文研究的主题,易对读者产生误导,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以言行事。

例6:Theneweracallsforcollegestudents’entrepreneurship.Theobjectiveconditionofcollegestudents’entrepreneurialpsychologicalqualityisoneofthekeyfactorsdecidingcollegestudents’successofentrepreneurshipandtheobjectiveconditionofcollegestudents’entrepreneurialpsychologicalqualityisaffectedbyvariousfactors.Therefore,exploringthelogicrelationofeachaffectingfactoristhekeytocultivatecollegestudents’entrepreneurialpsychologicalquality. Sample data about the entrepreneurial psychological quality of 1,080 students from polytechnics collected,we analyze……

例7:WiththeincreasingofvehiclepopulationinChina,thedifficultyofparkingisbecomingmoreandmoreoutstanding.Mechanicalspace-parkingsystemisanimportantwaytosolvetheparkingproblem. Theoretical calculation and simulation experiment were used to study the traveling mechanism of mechanical space-parking system.

以上两例都用了很多笔墨来介绍背景,不符合摘要的要求,会引发读者对原文研究主题的误解。若将文中斜体字部分去掉,开门见山进入主题,更易实现摘要以言行事的交际目的。

五、言语行为理论对学术论文摘要英译的启示

言语行为理论使我们对语言的研究和学习有了新的认识。我们不仅要学习语言知识,更要注重语言的交际功能,恰当地使用语言,以避免出现语用错误。摘要作为一种言语行为,欲达到交际的目的,在英译过程可以采取语用翻译的策略,实现等效翻译。

首先,鉴于学术论文的专业性和学术性的特征,在选词方面一定要准确。术语准确是科技翻译至关重要的一环,术语翻译不正确,将导致整篇翻译的失败[6]。鉴于术语具有单义性和单一指称性,正确的术语翻译不仅表现为对原文的正确理解,还表现为规范、统一的表述。摘要英译应借助正式出版刊物的专业词汇表、权威专业词典或国外专业学术期刊,选取地道、准确和规范的术语,使摘要译文准确地反映原文的内容。对于非专业词汇的选择,在翻译过程中要用心揣摩原文的语用意义,注意近义词、上义词、下义词、褒义词、贬义词的区别,这些词的选择直接决定了言语行为的实施效果。

其次,言语行为其实就是以言行事行为,交际者通过恰当的话语传达交际意图。言语行为理论告诉我们:同一句式可以实施多种言语行为,而同一言语行为也可以通过不同的句式实施。在摘要英译过程中,可以摆脱原文句法结构的束缚。不管采用何种句式,在语用功能上要保持与原文一致。摘要的基本要素包括研究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具体地说,就是研究工作的主要对象和范围、采用的手段和方法、得出的结果和重要的结论。

在描述文章研究对象时,可以用以下句式:“This paper presents / describes / discusses / introduces / concerns with / deals with…; It is reported that…; The author discussed…”

在表达研究目的时可以用:“This paper is aimed at …; Our aim is to …”

在描述结论和发现时可以用:“It is found that…; It is observed that…; It is estimated that…; It is assumed that…; It will be seen from this that…; It stands to reason that…; It turned out that…; It has been proved that…; Extensive investigation show that…; A conclusion can be drawn that…; There is ample proof that…”

英语造句常用各种形式的连词、分句或从句,注重显性接应,注重句子形式,注重结构完整,注重以义显义[7]。摘要行文宜简洁明了,删除冗余单词,避免单调和重复,尽量使用短句,慎用长句以免造成语意不明。

最后,在谋篇布局方面,应采用西方的思维方式。R. B. Kaplan指出:英语语篇思维模式属于亚里士多德的线性模式(Aristotelian linear),注重完整性和统一性。无论从句子结构还是从语篇构造上,英语语篇都比较严谨,要求有较强的逻辑性[8]。英文摘要应满足客观、简明、完整、规范的要求,忠实、准确地反映原文,不得夸大或缩小,不得对原文作诠释和评论。在不遗漏主题概念的前提下,用简洁的语言叙述摘要。因此,可采用开门见山的方法将摘要分为三部分:主题句(topic sentence)以明确研究的主题;展开句(supporting sentence)陈述研究方法;结束句(concluding sentence)概括研究的发现和结论。在行文过程中,要符合英文表达习惯,通过恰当使用因果、条件、假设、转折、递进、承接、让步等逻辑手段来增强篇章的逻辑性。

(1)表达因果:as, and, but, thus, therefore, so, due to, on account of, a consequence of, as a result, in the sense that;

(2)表达条件假设:if, only, unless, provided, if not, as long as, upon returning to, in the absence of;

(3)表达转折:but, however, instead, and, reverse(d), though, while, on the other hand of, compared with, more than;

(4)表达递进:both…and…, also, and, in addition, but (also), not only but(also), rather than just, neither nor, to the extent that;

(5)表达承接:and, beyond, after, to, with, past, at, during, from;

(6)表达让步:but, even though, although;

(7)表达目的:in an attempt to, in response to, in order to, in a manner that。

除采用以上连词、副词等逻辑手段外,主语从句、定语从句、状语从句、同位语从句、表语从句等复句结构同样有助于使表达更清楚、合乎逻辑。这些方法和策略的使用会极大地增强摘要以言行事的效果,实现摘要语言的语用功能,达到成功交际的目的。

六、结语

从语用学角度来看,摘要是一种言语行为。作者通过摘要语言介绍原始文献的核心内容,达到和读者进行交际的目的。学术论文摘要的翻译重在准确表达原文内容,在表达过程中必须不带任何主观成分,以客观冷静的表达方式描述事实,以凸显其科学性。学术论文摘要作为一种言语行为,在文体上要求没有夸张、渲染的语句,也没有华丽的辞藻,表达方式大多平铺直叙,开门见山,富有逻辑性,语言的使用要符合英语的语法规定和表达习惯。

[1]陈浩元.科技书刊标准化18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38-45.

[2]Austin J L. How to Do Things with Words[M].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62: 1-12.

[3]Searle J. Speech Acts: An Essay in the Philosophy of Language[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69: 83-111.

[4]Hatim B & Mason I. 语篇与译者[M].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5]张新红,何自然.语用翻译:语用学理论在翻译中的应用[J].现代外语,2001(3):285-293.

[6]姜望琪.论术语翻译的标准[J].上海翻译(翻译学词典与翻译理论专辑),2005(S1):80-84.

[7]周丽娜.英汉思维差异与大学英语写作[M].大学英语,2006:439-440.

[8]R B Kaplan. Argument Translation Networks as Psychological Models of Sentence Comprehension[J].Artificial Intelligence,2007(3): 77-100.

TranslationofAbstractinAcademicWriting:SpeechActPerspective

LI Han-dong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 Anhui Polytechnic University, Wuhu Anhui 241000, China)

As a theory about effective conveyance of the speaker’s meaning and proper understanding on the part of the hearer, Speech Act Theory can render implications for abstract translation. This study discusses the abstract of academic writing as speech act, identifies typical problems on the levels of lexicon, syntax, and context, and points out possible communication breakdowns, if not given due attention, in such a written discourse.

Speech Act Theory; abstract translation; pragmatic translation

H030

A

2095-7602(2017)11-0095-05

2017-07-15

安徽工程大学青年科研基金项目“学术论文摘要语言的关联性研究”(2015YQ43)。

李寒冬(1979- ),女,讲师,硕士,从事应用语言学、语用学研究。

猜你喜欢

学术论文英译句式
学术论文征集启示
学术论文征集启事
摘要英译
《发表学术论文“五不准”》通知
摘要英译
要目英译
要目英译
例析wh-ever句式中的常见考点
特殊句式
关心健康状况的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