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为导向的“三化一励”实践教育体系研究

2017-03-24陈柯柯杨恒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7年1期
关键词:实践教育创新创业能力培养

陈柯柯+杨恒

摘 要:大学生实践教育是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环节,是提升职业素养和综合能力的重要途径。“三化一励”大学生实践教育体系的建立,对学生开展全程化、个性化、社会化的实践教育,并通过激励措施激发学生产生内在动力。通过加强实践载体建设,开展实践活动,有效帮助广大学生思考创新创业方法,提升创新创业能力。

关键词:大学生 实践教育 创新创业 能力培养

一、大学生创新创业背景

李克强总理在2014年达沃论坛上提出“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理念,要破除一切束缚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让每个有创业意愿的人都有自主创业空间,让创新创造的血液在中国全社会自由流动,让自主发展精神蔚然成风。随着国家鼓励创新创业的相关措施陆续实施,全社会已掀起创新创业的热潮。大学生作为创新创业的生力军具有创新能力强,创业动力足等特点。[1]

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也呈现出一片热火朝天,教育部下发通知,面向全体学生开设有学分的创新创业课,加之各高校相配套的鼓励学生创新创业的举措,进一步促进了创新创业在大学生群体中的深入展开。[2]

但纵观高校的创业新创业教育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一是多局限于课堂教育,说教式的创新创业教育对于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效果有限,另一方面大学中面向创新创业学生开设的孵化器,受众学生群体仍是小众,相对于大学生整体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仍是杯水车薪。

“三化一励”大学生实践教育体系建设以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竞争力为目标,以职业规划指导、学科专业竞赛、专业课程实践、服务校园软实力建设等方式不断促进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提升,与大学生创新创业课程互为补充,大大拓宽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受众,将创新创业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社会,亲身感受实践带来的创新创业体验,从而逐步提高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以及创新创业质量。

二、“三化一励”实践教育体系

1.实践教育的全程化

(1)实践教育的基础层面

基础层面面向大一学生,此阶段主要内容为引导学生确立创新创业目标,开展创新创业形势教育,完成职业生涯的规划。通过讲座、校友交流会、企业参观等形式,帮助学生理清提升创新创业能力的要求,帮助学生将压力转化为学习动力。指导新生树立符合自身实际的发展目标,初步完成个人职业生涯规划设计。

加强对学生的专业认识、专业兴趣教育,鼓励学生进入专业相关社团进行专业实践。鼓励关注、参加专业竞赛,培养竞赛意识。通过新生专业介绍会、班导师指导会、高年级学长专业指导会对所学专业进行介绍、分析,让大一新生提前接触到专业从而产生浓厚的专业兴趣。通过鼓励学生进入专业相关社团,培养学生专业意识。提升学生根据所学专业创新创业的几率,从而提升学生创新创业层次。

(2)实践教育的加强层面

此阶段为学生大二年级和大三年级的上学期,主要内容为教育指导学生不断提升职业技能,积累实现创新创业目标的条件。以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为核心,对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职业目标进行修订。教育工作者在学生大二、大三阶段可通过年级大会、骨干例会、学生座谈、宿舍走访等方式,全方位、深层次与学生进行交流,对学生职业目标修订进行指导,制订出各阶段学习计划。

指导、帮助学生进行专业课程实践,一方面积极为其寻找专业实践岗位搭线铺桥,另一方面鼓励学生发挥专业特色参加各项学生活动。鼓励学生参加专业竞赛,积极为参赛学生创造条件并邀请专业教师为学生进行作品指导等。[3]

(3)实践教育的提高层面

全面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本阶段为大三下学期和大四一学年。职业生涯指导方面,通过线上线下多种渠道进行创新创业形势和政策宣传,帮助学生掌握国家有关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方针政策及帮扶条件,明确自己在创新创业过程中的优势与劣势。学校应加强与用人单位联系,建立用人实习基地,让学生能够亲身体验公司运行。通过专业实践,学生的专业水平不断增强,业务素質和身体心理素质均衡发展,创新创业能力得到全面提升,为实现自己的职业目标与理想迈进一大步。[4]

2.实践教育的个性化

大学生创新创业要多面化,因此相配套的实践体系需要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个性化匹配。科学合理地帮助每一位学生设定发展方向,帮助学生找到自身优势和兴趣点,完成学生培养由统一到多样的转变。及时掌握学生性格特点及创新创业取向,通过问卷调查、课外作业、心理普查等方法全面了解学生,为学生提供符合自身特点的个性化实践平台,促成个性充分发展和综合素质全面提高的有机结合。

(1)普通认知实践

为不同专业学生提供相应实践机会,主要是参加认识实习。如带学生走访参观所学专业领域的著名企业,学习专业领域中的前沿知识,开阔自身创新创业的视野等。学生在真实的企业环境、工程背景和生产氛围下生产实习、顶岗工作和挂职锻炼,零距离地开展各种形式和内容的工程实习、实践活动。通过普通认知实践达到对本专业的广泛认知,同时可以学到一定的专业技能,提高实践动手能力。

(2)创新竞赛实践

为在创新创业方面有专长的学生提供比赛机会,组织学生参加学科竞赛活动、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创新设计竞赛等。创新创业比赛的参加一方面要循序渐进,通过比赛进行知识积累的同时提升创新创业的自信。另一方面参赛队伍结构要多元化,既要有高中低年级学生的参与也要有不同专业的学生组成。在比赛过程中学生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锻炼了基本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使学生的专业能力、团队沟通和合作能力等得到充分的培养。

(3)社团活动实践

学生社团也是大学生参加实践的重要平台,学校要为性格开朗,热衷于社团活动的同学提供社团实践平台。主要是通过学生社团、文体俱乐部,如学生会、创新创业俱乐部、科学技术协会等,使相关专业的学生在参与活动设计筹备、组织管理、运行实施的过程中,不断锻炼与人交往、团结协作、组织领导等方面的能力,为创新创业做好相关方面的积累。

(4)科研项目实践

对于善于钻研与创新的同学提供科研实践的平台,主要是通过参与企业委托给教师的工程项目或直接到企业参与的实际工程项目研究。此类科研项目的实践为学生提供接触实际工程的机会,使学生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提升工程实践能力和基本的工程创新能力。在老师的指导下,与项目组其他参与者分工合作,共同完成项目研究任务,增强其研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尤其是在工程创新方面能力可得到实质性提高。

3.实践教育的社会化

将学生成长的空间由校园向社会拓展,依托社会力量尤其是企业的参与,不断提升学生专业能力。邀请企业人员到校进行创新创业指导,整合社会资源,弥补校园创新创业教育的欠缺,帮助学生获得合适的锻炼机会和展示舞台,拉近学生与社会的距离,减少毕业生在创新创业方面的不适应。同时引导学生更多的、尽早的接触社会,适应社会并能夠利用专业特长服务社会。

鼓励学生根据自身的兴趣和特点,利用课余时间进行一些专业实践活动,包括社会考察、参加社会团体等。充分利用寒暑假时间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研,暑期“三下乡”等,这些活动不但可以增加学生的实践能力,而且还可以大大丰富学生的阅历、积累了创新创业的资源。

4.实践教育的激励

在实践选择和过程中注重对学生的激励,鼓励实现学生自为、自律、自主发展。将学生激励常态化,通过各种可以利用的形式和时机,如表彰大会、年级大会、班会等,采取一定措施,激发兴趣、鼓动勇气、提示愿望、给予奖励或荣誉、提供方法或方便条件等,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创新创业的热情和愿望,进而促使学生自觉主动地去掌握创新创业知识技能,明确行为规则,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以表彰为契机,举办创新创业实践报告会,通过对典型的宣传,一方面分享优秀学生好的做法,供其他同学参考借鉴,另一方面为学生树立学习目标,激发学生进行实践的动力。

结语

“三化一励”实践教育体系的建立是立足于当前大学生创新创业培养实际的新尝试,该体系的建立使得学生不仅可以从校园课堂,还可以从广阔的社会、从实际工作和生活中获得知识,极大的扩宽了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提升的渠道和丰富了创新创业所需的资源。实践教育体系促使学生关注实践、立足实践、在实践中学习和提高思想认识,形成对自身发展终身有益的知识观及学习观,从而培养更多专业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创新创业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张臣,周合兵.大学生创新创业一体化实践平台的构建[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3,(11).

[2]李志科.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实践研究[J].人才培养改革,2013,(4).

[3]李辉.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创新实践教育平台建设[J].中国大学教学,2013,(9).

[4]管芳,胡鸿志.面向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教育模式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6,(2).

猜你喜欢

实践教育创新创业能力培养
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实践教育模式
论研究学习小组在大学生成才转型教育中的实践意义
工科院校设计类专业实践教育的反思与出路
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体系的实施路径研究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探析
基于CDIO的大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研究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浅析师范生中国精神培育的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