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生语文课堂上表达困难的钥匙

2017-03-24江绪全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7年1期
关键词:表达能力语文课堂

江绪全

摘 要:小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包含口头语言表达能力和书面语言表达能力。小学阶段是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发展的关键期。这时候形成良好的表达素养对孩子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有着不可估量的现实意义。本论文立足于自己的语文课堂,针对课堂上学生在语言表达方面的问题,提出解决策略,改进课堂,为孩子们创造最理想的表达空间,让课堂成为提升学生表达能力的平台。

关键词:语文课堂 引导自学 表达能力

一、营造公平宽松的课堂交流气场,使每个孩子都有发言的空间

本学期,我们班继续参与何炳章先生“自育自学”理论下的“引导自学”实验课题。在“引导自学”课堂五环节中,交流自学成果是学生与文本、学生与作者、学生与学生三者对话的重要阶段。这部分的学习质量决定着一节课的教学效率,小组交流更是实现全班同学人人动口的重要环节。当前,我们班小组交流现状如下:组员互相交流时,同学们对组员的观点普遍存在两种态度:无条件的认同、无条件的否认。对本组中成绩好、思维活跃、敢于表达的同学观点全盘接受,而习惯性地忽略平时说的少、不敢说的孩子的观点。这就导致一种倾向,在助长了学优生的自信心时,同时使学困生更加地陷入自卑的泥沼。老师如果不能及时扭转这个现象,将会导致班级里两级分化越来越明显。

教学《詹天佑》一课时,我针对班级学生小组交流的问题,给孩子们设定了一个要求:小组交流中,搜集本组对统一问题的不同观点,平等讨论每个观点背后的依据。本节课的自学重点是通过相关词句的品读,感受詹天佑强烈的爱国之情,杰出的才能。自学提示为:默读4-6段,划出能体现詹天佑杰出才能,爱国之情的语句,批注理解。

巡视时,我走到王梓小组中,他们的小组有三位同学,其中表达能力强的组员为王梓、一般的是何子莹、能力比较弱的是袁紫枫,在这组中袁紫枫同学常常处于沉默的一员。当我走进时,何同学正就表现詹天佑杰出才能的词语进行交流,其他两位同学都凑近认真倾听何同学说完以后,大家一片沉默,组长王梓看大家都没有声音,意识到自己的职责,于是开始带领大家继续交流表现爱国之情的语句。我适时提醒他们有没有对同学的观点进行梳理小结?这时组长才意识到这一步的重要性,开始带领组员梳理起来。但是,这个过程比较漫长,考虑到他们的进度,我认为他们的目标达成度可能只有50%。

通过观察,我认为小组交流中出现的问题不是容易解决的,在解决的其中一个问题时,其他问题也会随之暴露。可见,小组交流的问题就像阳光下的阴影,只要有小组交流,就会伴随着各种问题,有问题不要怕,只要有锲而不舍的探索毅力,关注问题、最大限度地解决问题。

二、优化课堂结构,精简老师语言,把课堂的时间交给孩子

最近,在课堂上我尝试着把时间最大化地交给孩子们,这个想法对于小班化教学的老师来说不算什么,但对于一个班60人、三人小组共20组的大班级来说实在是个冒险的举措。

有这个想法是由于源于对课堂发言现象的反思。有经验的老师一定会有这样的一个发现,在小学阶段,年级越高举手发言的孩子越少。到了高年级你会明显发现,在课堂上举手发言的始终是那几位,我的课堂同样如此。虽然在引导自学的课堂上,因为有小组交流,孩子们表达的几率是100%,但是在全班表达的经历对孩子的考验更大,大部分不夠自信的孩子都会在这个时候放弃挑战自己的好时机,即使他们已经心中有“料”,这可不是好现象。如何突破这个怪圈,让孩子们能没有理由地站起来表达?我的大胆尝试开始了:

1.小组设立汇报员,汇报员人人有表达的权利和义务。

每次的全班交流时,都会请当日的汇报员全部起立,谁想先说谁再举手示意,机会当然给善于把握的人。刚开始时,我发现课程接近尾声时,还有一大部分同学无辜地站立在座位上,虽然有些孩子对此大呼万岁,但对于自己即将挑战的表达机会化为泡影,不免又有一些失望。当我懊恼地离开教室时,我意识到原因在于我自己,课堂上我的话太多,占用了孩子们的发言权。在教室里,教师要把时间让给孩子,真的要克制自己的表达欲,用教育机智把发言权转让给孩子。

2.发言有计策,从易到难,扶弱促强。

为了让发言的孩子都能有机会发言,我总是把围绕主题延伸出来的简单问题有意识地让给相对薄弱的发言人,把有深度的问题让给有基础、善于表达自己的孩子。

3.精选话题,加强发言规则训练。

精选话题也是让发言几率最大化的关键因素。在引导自学的课堂上,自学任务的安排大部分时候不是唯一的。如果每个任务都要在全班交流,时间绝对不允许,这就需要老师精选全班交流的问题,集中精力完全突破学习中的重难点。同时,在全班交流中向所有同学传达一个信息:发言者有代表全组成员,展示全组成员学习成果的义务;所有同学有倾听发言人观点,思考并修正自己观点的义务。在慢慢的磨练中,课堂上的倾听关系正在慢慢形成,课堂上的表达率也在慢慢提高。

三、立足于课堂,让书面表达在这里生长。

语文教学要立足课文,依托文本,随文而练,以练促读,以读促练,这是突破阅读教学的低效乃至无效问题的一个切入点.[1]

执教《学与问》时,我就做了一次尝试。通过第一课时的学习,梳理完课文的脉络以后,与孩子一起讨论“作者是如何把学与问的关系说清楚的?”梳理出三点写法特点:1,总分总的写作方法:提出观点——举例说明——总结观点、发出倡议。2, 举例说明,各有侧重:哥白尼的事例证明“问”的重要性,沈括的事例证明“观察思考”的重要性。3,运用生动比喻说明。其中,让孩子们了解文中作者所举事例的用意何在是最值得学生们思考和借鉴的。通过平时的写作实践,我发现孩子们在写作文时所举事例与自己想要表达的观点常常产生矛盾。比如:有同学认为曹操智慧过人,但是所举事例却是描述曹操带兵打仗十分勇猛的例子;认为同学A乐于助人,却举了同学下课后在班级认真复习功课的例子……可见,观点与事例的不吻合写作问题是孩子们亟待解决的问题。这篇课文中的事例恰恰可以作为解决这个问题的例子。

结语

正如佐藤学所说:“这种宁静的革命,在学习方式上表现为从各自呆坐的学习走向活动性的学习,从习得、记忆、巩固的学习转向探究、反思、表达的学习;在教学的方式上表现为从传递、讲解、评价的教学转向触发、交流、分享的教学。”[2]

参考文献

[1]龚国海, 浙江省余姚市江邨小学 《基于文本的课堂随文练笔例谈》刊载于《小学语文》

[2](日)佐藤学著《教师的挑战——宁静的课堂革命》 2012.5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猜你喜欢

表达能力语文课堂
提高农村小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策略
创新写作教学,培养表达能力
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提问要做到“四要”
谈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
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
加强联想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让语文课堂之树根深叶茂花嫣然
让快乐走进语文课堂
构建开放的语文课堂
从《成功》走向成功——“让学”,让语文课堂“学多于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