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激励性评价语言的积极效应与反思
2017-03-24仇晓融
仇晓融
激励,即激发鼓励,在英语中是encourage。心理学上的定义是激发和鼓励对象使其产生一种积极的心理动力和心理状态——积极的心理动机,从而产生向上的心理驱动力,使被激励者朝着目标努力的心理和行为过程。动机被激发得越强烈,取得的成绩就越好。
教师作为课堂的管理者和组织者,要想取得更好的成绩,就要充分激发学生潜能,使其产生一种向上的渴望,从“要我学”变为“我要学”,由消极的被动应付转变为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过程并乐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美国心理学家奥斯格登1963年所做的著名的警觉性实验:通过记录测试者对光强度变化的辨别能力以测定其警觉性。参与的测试者被分为四个组:
A组:控制组,不施加任何激励,只是一般地告知实验的要求与操作方法。
B组:挑选组,该组的人被告知,他们是经过挑选的,觉察能力最强,理应错误最少,并应取得最好成绩。
C组:竞赛组,他们得知要以误差数量评定小组优劣与名次。
D组:奖惩组,每出现一次错误就罚款,每次反应无误就发少许奖金。
但心理学家的实验结果却出乎意料:经测试,B组的警觉性最强。
B组的人受到了良好的信任,受到了积极正面的心理暗示,结果他们比那些希望在竞争中胜出、害怕受罚或希望获奖的人表现得更加出色。
由此可见,激励的作用是强大的,而给予学生必要的信任、鼓励。故而,教师不必害怕学生“给点阳光就灿烂”,而要经常给学生充满期许的目光,信任的话语,使学生对自己充满自信,能够身心愉悦地接受学习任务。这是因为教师在施教过程中给予学生肯定、积极、信任的心理暗示,让学生体会到被尊重和信任,那是给予学生最高的精神奖励,使学生在被肯定而又愉悦的轻松氛围中体验进步,使学习效率更加高效。心理效应发现:被激励的对象会处于一种高度的兴奋和紧张状态,为了减轻紧张,他们会更努力。这样就会成倍地提高学习效率。
第斯多惠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所以,营造宽松、民主的评价氛围是口头评价的重要前提。观摩名师课堂,我们不难发现:首先,教者本人始终充满热情。这是他们对知识和对工作的热爱所迸发出的育人精神,并以之感染和影响学生,使学生对课堂充满好奇和期待,这就激发了学生想要对所学知识一探究竟的动机,也构成了激励的第一要素——心理的内部动力。其次,教者会根据学生听课的反应,不时地对课堂氛围进行调整,使课堂始终处于一种活跃的动态,在课堂上处于一种能动的、活泼的动力状态,从而引起学生需求,不断地向更高目标迈进,这构成了激励的第二要素——心理的状态。学生的学习动机系统被激活,对下一步的活动产生积极的推动力量。以上的两个要素的具备,是一堂激励型课堂的最基本的条件。随着课堂进度的推进,只要学生有良好的知识接受和进步,教师就会给予及时而又适当的引导和肯定的激励性评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热情进一步被调动。再次,教师往往给予学生“你能完成这个学习任务的期望”。这是学生觉得在老师的心目中,自己本就很优秀,所以,自己有能力完成这个任务,这就是心理暗示的强大作用。学生长期处于这样的课堂,结果只会是越来越优秀。
教者本人设计了阅读和写作两个课型,将这一心理现象和操作方法应用于课堂教学,取得了如上理论所呈现的良好效果。至此,教者深信,激励使学生进步更快,课堂更高效。教者对学生参与学习活动过程中的思维、行为及时地给予恰当的激励性评价,能促进学生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学生在合作探究这一活动环节中时,思维发散较广而且灵活,所以,解决问题的方法也就不尽相同,但最终异曲同工,都达到了学习和进步的目的。在整个课堂活动中,教者应对学生给予肯定和激励,使学生的合作和交流更高效。教师通过使用课堂激励性评价和指导性语言的指引,促进学生智力和非智力特质的培养和形成,使学生的思维不断向纵深
发展。
奥斯格登的实验告诉我们:积极的激励强于严厉的惩戒。
成功的课堂案例也证实,正确的激励和引导是学生不断进步的灯塔。从内心深处,人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肯定和赏识,从这些行为中获得了别人的尊重,这是他们获得自尊的途径,从而增强自信,有了克服困难的内动力,推动学习和工作更好地发展。所以,教师应该在课堂教学设计中,考虑这一人性的特征。多给予学生正面的引导和积极向上的激励,使自己的课堂教学和学生的成长一直处于一种正能量的良性循环,教学效果毫无疑问是高效的。这样的话,我们不仅教给学生知识,同时,传递给学生积极向上的心态,舒缓了他们学习的压力,疏导学生的心理,使他们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培养和形成了健康而又健全的性格以及人格,这对他们可以说是终身受益的。这样的好事,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参考文献:
[1]陈振华.解讀教师个人教育知识[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21).
[2]郭元祥.教师的课程意识及其生成[J].教育研究,20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