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不调谨防多囊卵巢综合征
2017-03-23杨益萍
◎杨益萍
月经不调谨防多囊卵巢综合征
◎杨益萍
高中生小琴13岁的时候月经初潮,刚开始还比较规律,30多天可以来1次,但近1年来月经总是不规律,有时候几个月不来潮,而有时候1个月又会来2次,脸上和后背也经常会长青春痘,在她老家附近的医院看了好多医生都没有确诊,只是当一般的月经不调在调治,效果也不甚明显。前不久,过来笔者处就诊,为了明确诊断,和其母亲沟通以后,经过一系列仔细检查,发现小琴患得是多囊卵巢综合征。一听这个病名,很多患者及其家属都一脸茫然。其实,随着医学检查手段不断进步,临床上发现,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在育龄女性中也很常见,占到6%~10%,人数相当可观,但大多数人对此病了解很少。笔者就以下几方面简要介绍该病,期望能对大家更好认识它有所帮助。
发病原因
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病因尚不清楚,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
1.下丘脑垂体功能障碍。PCOS部分患者促黄体素值高,促卵泡素值正常或偏低,故促黄体素与促卵泡素之比大于3,促黄体素对合成的促黄体生成激素释放激素的反应增加,故认为下丘脑垂体功能失常是本病的启始发病因素,从而导致卵巢合成甾体激素的异常,造成慢性无排卵。
2.肾上腺皮质机能异常。部分PCOS患者肾上腺分泌的雄激素升高,肾上腺机能异常可以影响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关系异常与分泌异常。
3.胰岛素抵抗与高胰岛素血症。目前认为胰岛素抵抗与高胰岛素血症是PCOS常见的表现。PCOS患者胰岛素水平升高能使卵巢雄激素合成增加,雄激素活性增高可明显影响葡萄糖和胰岛素内环境稳定。伴有高雄激素血症的PCOS患者无论肥胖与否,即使月经周期正常,均可能伴有明显的胰岛素抵抗。
4.卵巢局部自分泌、旁分泌调控机制异常。目前多数学者推断PCOS患者卵泡内存在某些物质,抑制了颗粒细胞对促卵泡素的敏感性,提高了自身促卵泡素阈值,从而阻碍了优势卵泡的选择和进一步发育。
5.遗传因素。有人认为PCOS是遗传性疾病,可能是伴性显性遗传方式。大多数患者具有正常的46,XX核型。染色体异常者表现为X染色体长臂缺失和X染色体数目及结构异常的嵌合体。
6.高泌乳素。20%~30%的PCOS患者伴高泌乳素血症。
7.某些病毒感染对卵巢细胞的破坏。如年幼时腮腺炎病毒感染等。
临床表现
1.月经失调。主要是闭经,绝大多数为继发性闭经,闭经前常有月经稀发或过少,偶有月经频发或过多者。
2.雄激素及胰岛素增高的表现。由于体内雄激素分泌过多,可伴有痤疮、发油、脱发、多毛和肥胖。痤疮主要分布于颜面以及后背部等;头发容易油且易脱落;毛发分布有男性化倾向,多毛现象常不为病人注意,仅在体格检查时发现;肥胖主要表现在腰部赘肉堆积,腰臀比失调等。体格检查有时会发现皮纹及色素沉着等体征。
3.溢乳。部分泌乳素增高的患者在行体格检查时,挤压乳头会见有少量澄清液体流出,无其他明显不适。
4.不孕。由于月经失调和无排卵,常致不孕,月经失调和不孕常是就诊的主要原因。
5.双侧卵巢增大。少数病人可通过妇科检查发现双侧卵巢比正常大1~3倍,有坚韧感。大多数病人增大的卵巢需经辅助检查如B超等发现,不易为临床检查所触及。
远期影响
1.糖尿病的发病。胰岛素浓度增高,或者抗体减少,导致糖尿病或者心脏病的发病几率上升。
2.高血压及脂肪肝发病率上升。部分肥胖患者血压、血脂容易上升,体内有益的胆固醇浓度降低,导致高血压病、脂肪肝、冠心病等发病几率上升。
3.子宫内膜及乳腺容易发生病变。由于经常性不排卵或稀发排卵,子宫内膜及乳腺组织缺乏孕激素的保护作用,子宫内膜癌及乳腺癌的发病几率上升。
4.卵巢增大,容易过度刺激。有些妇女的卵巢囊肿也可能变多。
治疗调护
1.治疗。目前已采用药物治疗取代了手术治疗作为一线治疗方法。治疗的目的主要和患者的生育要求有关。治疗方案的选择应综合多方面的因素,比如患者的年龄、病情程度、近期目标等等。一般建议中西医结合调治,无论从月经周期的调整、排卵率还是妊娠成功率来看,中医药在治疗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2.调护。忌辛辣刺激及冷饮等饮食。忌甜食,如糕饼、雪糕、巧克力等。忌绿豆、螃蟹、柿子等较寒凉的食物。忌单吃碳水化合物食品,如米饭、面条等,尽量合并蔬果纤维、蛋白质或脂肪。忌熬夜,应早睡早起,每天保持8小时的睡眠,充足的睡眠有利于疾病的缓解。每天应当注意锻炼,中等速度跑步,循序渐进达到30~40分钟的强度较为合适,在排卵期时适当的跳绳有助于卵泡的顺利排出。每天早晨固定时间可以自我测一下基础体温,有助于了解自身的卵巢功能和排卵情况,即使自己看不懂,只要在就医时随身携带,便有助于医生对于疾病的判断。
如果真的患了PCOS也不要焦虑恐惧,因为糟糕的情绪对于任何疾病的改善都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正确的认识它,积极的对待,及时的治疗,并且从日常生活的点滴注意起来,比如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规律的作息时间、适度的运动等,就可以较为容易获得心情的愉悦、疾病的改善、身体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