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医院校跆拳道选项课礼仪文化教学
2017-03-22林秋
林 秋
(福建中医药大学体育部,福建 福州 350122)
在高校体育教育中,跆拳道是最受大学生欢迎的选项课之一。与专业研习跆拳道的体育专业学生不同,大多数大学生在选择跆拳道作为体育选项课之前对它的了解并不深入,而且由于每周授课时间有限,不少大学生只看到了跆拳道中的技击术,而忽视了作为跆拳道精髓的礼仪文化。跆拳道运动十分重视人与人的交流,它并不是一种暴力性运动,跆拳道的搏击技术适用于维护和平和伸张正义[1],这是由跆拳道“以礼始,以礼终”的尚武精神所决定的。忽视了礼仪文化,就等于舍弃了跆拳道最精华的部分。只有技术而无文化的跆拳道完全背离了跆拳道的本质,大学生忽视对跆拳道礼仪文化的学习也不可能掌握跆拳道的真谛。中医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基础,中医院校有着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优势,在中医院校跆拳道选项课教学中开展礼仪文化教学具有天然的优势,对医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也大有裨益。
一、中医院校跆拳道选项课开展礼仪文化教学的价值
中医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思想根基,学习中医不仅仅是学习医术,更要传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使医学生不仅在医术上进步,而且在医德医风方面不断精进。中医对传统文化的依赖、发扬与跆拳道礼义廉耻、忍耐克己、百折不屈的礼仪文化不谋而合。在跆拳道选项课中开展礼仪文化教学,对激发医学生的学习热情、提升医学生的医德医术具有重要价值。
1.塑造医学生谦虚平和的心态,推动医德医术提升
与很多竞技比赛相比,跆拳道的礼仪可谓十分繁复,但是这些礼仪并不是可有可无,它是跆拳道之“道”的外化表现。跆拳道对“道”是非常重视的,从运动者进入道场一直到运动结束退场均有近乎严苛的礼仪规范。如进入道场时的礼仪:运动者一进入道场不仅要向国旗和教练鞠躬,还要向对手鞠躬,而且对鞠躬的仪态也有严格规定,手脚放置、身体倾斜、头部倾斜等都有精确化的角度。跆拳道对礼仪文化的重视,意在使运动者在不断提升技术的同时,养成一个谦虚平和的心态,即便是在竞赛中亦如此。竞技运动总有输赢,但是跆拳道通过对运动前、运动中、运动后礼仪的约束,使运动员不仅关注比赛,更时刻警醒自己的行为,始终保持内敛、含蓄的状态。跆拳道对礼仪文化的重视和中医对医德的重视是异曲同工的,对医德的强调一直是中医文化的重要内容。作为中华传统医学,中医诊治水平的提升是终生修炼之事,它不仅依赖医生医术的精进,医德在其中扮演的作用也不容忽视,而医德的完善就需要医学生保持一个谦虚平和的心态对待专业、对待他人,脚踏实地,深化对中医的认识。借鉴跆拳道礼仪文化,塑造中医生谦虚平和的心态,可以更好地引导他们循序渐进地提高医德医术。
2.规范医学生为人处世的态度,促进医患关系和谐
观看跆拳道运动可以发现,运动者在较量技巧的同时也通过礼仪文化进行着无声的交流。在比赛前,运动者要向教练和裁判员敬礼,每一局开始前运动者还要相互敬礼。频繁进行的敬礼与激烈的比赛相互融合,确保了跆拳道兼具教育性和运动性。在比赛中,当运动者犯规时,违规者还要向裁判行礼致歉,即便裁判出现误判,运动者也不能当场喧闹抗议,而必须等比赛结束时再与裁判沟通,向主办方提出更改结果的申请,减少了比赛中的冲突。在比赛结束后,运动者依然需要向对手鞠躬行礼,并与对方教练握手致意。可见,跆拳道比赛在比拼运动者技术的同时,也考验着他们的为人处世态度,要求他们尊敬对手、尊重教练,即便暂时吃亏也应隐忍。这种谦敬礼让的态度对指导医学生处理好人际关系,尤其是学会处理好医患关系极有借鉴意义。当前,医患矛盾与医疗技术快速进步相伴随,其中的症结不在于医术,而在医德。中医强调望闻问切,医德高尚的中医师在举手投足间传递给患者信心和鼓励,而不是用各种设备和指标破坏医患之间的信任纽带。跆拳道礼仪文化所推崇的谦敬礼让的处世态度,有助于引导医学生在学习医术中摒弃功利,沉心于精进医德,以高尚医德维系医患之间的信任关系,提升中医亲和力。
3.培养医学生敬畏精神,提高大学生活品质
跆拳道礼仪文化并不是徒有其表,而是要求练习者在行礼的同时不断检视自己,反思自己的技术与德行,以敬畏之心对待跆拳道、对待对手。敬畏不是害怕,敬强调的是严肃认真的态度,避免在为人处世中出错;畏是审慎,不松懈。因此,跆拳道推崇的敬畏精神强调严肃对待运动本身,同时自我珍重并尊重对手,这是一种高层次的精神状态。敬畏是当前年轻人十分缺乏的一种精神,不少人无论对待事业、学习、生活,还是对待自己和他人,都欠缺严肃的态度和强烈的责任感。这种游戏人生的轻佻之态是学习中医的大忌。医学的学习是一个十分严谨的过程,临床上任何一个疏忽都可能给患者带来无法弥补的伤害,而且中医极其强调长期积累,松懈的生活态度和职业观都不可能塑造大医。当前,一些中医生对中医的认识还停留在表面,对中医文化知之甚少,专业信心不足,对前途迷茫,在对待学习时总是提不起精神,思想懈怠,人际关系紧张,甚至通过沉迷网络麻醉自己。在练习跆拳道过程中,引导学生将敬畏之心迁移到学习生活中,全面深入了解祖国传统医学,珍惜大学生活,严格要求自己,在人际关系中宽容而不失敬重,全面提升大学生活品质。
二、中医院校跆拳道选项课开展礼仪文化教学的优势
中医院校有着深厚的传统文化氛围,对文化的重视一直是中医历久弥新的精神源泉。在中医院校开展跆拳道选项课礼仪文化教学具有更加浓厚的文化氛围支撑,而中医对医德与医术并重的思维方式也有助于端正大学生对跆拳道礼仪文化的认识,提升大学生对跆拳道礼仪文化的认同度。
1.重视传统文化承继,提高了跆拳道礼仪文化的认同度
文化是医学诞生与成长的土壤,中医的发展历程是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步前行的。传统文化不仅是中医诞生的文化源泉,也是推动中医历久弥新的文化基因。从研究对象上看,中医和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对象是一样的,都是围绕人而展开。“中国两个重要学派——儒家与道家,差不多都是以生命为其根本。”[2]而中医不仅研究“形与神俱”的人,更将人置于自然与社会中,从更广阔的视角研究人。因此,中医的诊治特别强调“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素问·气交变大论》)。在中医学视阈中,如果对天文、地理、人事不了解,就不可能了解人,更遑论诊治了。因此,学习中医,不可能离开文化,更不可能脱离传统文化而空谈中医。很难想象,脱离了中国传统哲学的范畴,中医体系该如何成立,甚至连最基本的中医概念都将不复存在。对文化的重视是中医的传统,中医在传统文化中吸取养分,也以其独特方式守护着传统文化。中医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在中医院校中形成了一种重视文化的氛围,这种氛围有助于正确认识医学与文化的关系。以中医院校重视继承传统文化为契机,跆拳道选项课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借鉴中医医术与文化的相辅相成关系,为学生讲解跆拳道技巧与礼仪文化的关系,通过学习的迁移,深化学生对跆拳道礼仪文化的认识,提高他们对跆拳道礼仪文化的认同度。
2.大医精诚的职业理想,推动跆拳道技巧礼仪文化并重
“大医精诚,止于至善”是我校的校训,也是中华传统医药对医学人才的要求。“大医精诚”出自孙思邈的《备集千金方》,它指明了“大医”的双重要求:在技术上不断精益求精,追求极致;在医德上品质高尚,卓异超群。只有在医德和医术上同时修炼,一丝不苟,追求卓越,方能成为“大医”。中医院校在培养学生时,都十分重视医术和医德兼修,以至善作为目标鼓励医学生完善自己。至善是个终极的目标,对每个人而言都是一个十分漫长的进阶过程,不可能通过一个阶段性的努力实现。这就意味着对医学生而言,要持之以恒的奋斗,朝着精诚的目标不断奋勇前行。在跆拳道选项课中,教师可以借鉴大医精诚的中医奋斗目标,为学生讲解跆拳道中技巧与礼仪文化的关系。与大医一样,一个伟大的跆拳道运动员绝不仅仅是技术上优于其他人,而是在跆拳道礼仪文化、跆拳道精神的传承上都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只有医术没有医德的医生称不上好医生,同样,只有技巧没有礼仪的跆拳道绝对不是跆拳道。以大医的精神涵涉引导医学生认识跆拳道运动中技巧与礼仪文化的关系,有助于纠正一些学生认为礼仪文化是可有可无的错误观念,推动学生在学习跆拳道时技巧和礼仪文化并重研修。
3.坚忍不拔的处世哲学,提升跆拳道礼仪文化的价值
中医是几千年来中华民族的健康守护者,在生活水平低下的古代社会,中华传统医药为保障中华儿女的健康做出了突出贡献。然而,随着西医的传入,尤其是西医的牛痘接种、外科手术在中国的流行,给中医的发展空间带来了极大冲击。1822年,太医院的针灸科被废除,19世纪40年代后,由西方教会所创办的西医医院大量兴建,迅速扩张版图,西医不再是上流社会的专利,普通百姓在中医之外也多了一个选择。然而,在西医所坚持的科学模式中,中医的医理、药理难以得到验证,尤其在新文化运动对传统文化否定的历史境遇中,深植于传统文化之中的中医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打击。当然,中医的命运是被裹挟进当时的文化思潮斗争中,但也的确挤压了中医的生存空间。在这种艰难的环境中,中医从未退场,依然坚忍不拔地谋求发展,它以其独特的疗效重新焕发其生命力。在当前重视治未病和大生态的医学模式中,中医再次受到推崇。近代以来,中医的发展颇为曲折,但是在艰难的环境中,中医始终不忘初心,坚持悬壶济世的精神,继续前行。在中医曲折前进中,讲求圆融与和谐的中医文化一直是支撑着其生生不息的精神动力,而这也印证了文化在发展中的价值。中医文化对中医的守护价值有助于医学生理解跆拳道礼仪文化的价值。跆拳道既是一种讲究技击术的运动,更是蕴含了处事态度、人生价值的礼仪文化。技术是外显的,但礼仪文化对人的指导价值则蕴藏在运动者的成长中;技击术只能运用于道场上,而礼仪文化则将始终伴随着运动者,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们生活、工作方方面面。学习跆拳道选项课的学生,大多数不会成为专业运动员,甚至在结课后不再坚持学习跆拳道,他们的技击术可能停留在比较粗浅水平,但是学好跆拳道礼仪文化,则可以让他们终生受益。
三、中医院校跆拳道选项课开展礼仪文化教学的途径
在中医院校跆拳道选项课中开展礼仪文化教学,要充分利用中医院校所具有的文化优势,以中医文化滋养跆拳道礼仪文化,深化医学生对跆拳道礼仪文化的认识。同时,要在专业学习和生活中凸显礼仪文化的价值,培养更加积极、主动的礼仪文化学习热情。
1.借助中医文化讲解跆拳道礼仪,深化对礼仪文化认识
跆拳道发源于朝鲜半岛,但对中国人而言并不陌生。这不仅因为跆拳道的技术与武术有共同之处,更因为它所赖以生存的文化深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国传统儒、道文化在朝鲜半岛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成为他们主流文化中的重要构成要素。李氏王朝时期,儒学被尊为国教,即便在现代韩国人价值观中依然可以窥见儒家思想的影子,而在跆拳道发展历程中,儒家文化亦贯穿始终。儒家文化强调“仁”与“礼”。仁者爱人,强调每个人都必须要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并将仁爱推己及人。讲求仁爱,就强调在关系处理中“和为贵”。礼是儒家推行仁政的治国举措,对国家而言,“为国以礼”,对个体而言,“不学礼,无以立”。儒家“仁”与“礼”在跆拳道礼仪文化中不断得到强调并被践行,强调“以礼始,以礼终”,以培养运动者恭敬谦虚的作风和宽厚待人的美德。中医也强调“和为贵”,认为中和状态一旦打破,个体就会生病,而治病其实就是要实现阴阳平和,阴阳不偏。“先知儒理,然后方知医理”。[3]在中医院校,增强医学生的传统文化储备不仅是提升他们个人内涵的需要,更是提高诊治水平的文化基础。在跆拳道选项课教学中,借助中医文化讲解跆拳道礼仪文化,有助于深化医学生对礼仪文化的认识,摒除他们认为礼仪文化就是形式的错误观念。
2.凸显跆拳道在树立专业信心上的作用,提高跆拳道礼仪文化亲和力
跆拳道是综合考验运动者力量、速度、耐力、柔韧、灵敏的竞技运动。在道场上,运动者要尽最大努力击败对方,这既是对自己的肯定,也是对对手的尊重。在比拼中,获胜者可以增强自信,而失败者也可以在繁复的礼仪文化中感受到比赛只是人生历程中的一个游戏,不会对比赛结果耿耿于怀。在跆拳道选项课教学中,通过不断组织学生比拼较量,借助礼仪文化的教化作用,在成败反复对调中,引导学生在面对不完美生活时如何忍耐克制,树立对未来的信心。当前,一些媒体将中医与西医进行对立化比较,受此影响,有些中医生对中医信心不足,对自己的前程充满忧虑。适当的危机感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但是一旦对中医失去信心,绝不可能在学习中有所成就。中医的价值并不会因为西医的挑战而减弱,反而在慢性非致命性疾病成为首要死因的背景下凸显其在预防保健方面的独特功能。通过跆拳道礼仪文化增强医学生对未来的信心,既有助于树立中医生对中医的信心,也提高了跆拳道礼仪文化的亲和力。学生在研习跆拳道,不断内化跆拳道礼仪文化的过程中,渐渐会发现礼仪文化并不高远,而是与自己生活息息相关,而亲和力的提升,又将激励学生认真学习礼仪文化,相辅相成。
3.彰显跆拳道礼仪在生活中的价值,提高医学生学习礼仪文化积极性
跆拳道选项课教学中,礼仪文化教学是最先开展的,从道服、护具的穿叠,立姿、坐姿,到敬礼,递接物品,以礼始,以礼终。这些礼仪文化对初学者而言看似繁琐,但跆拳道最深刻的内涵都蕴含在其中。跆拳道是两个运动者的较量,但是竞技中不仅仅比拼技巧,同时也通过各种仪式进行交流。通过各种礼仪,跆拳道有助于塑造医学生谦虚平和的心态和敬畏之心。作为一项竞技运动,学习跆拳道礼仪文化是否多此一举,可能是不少初学者的共同疑惑,而这种疑惑往往就来源于他们对礼仪文化认识的局限性。跆拳道礼仪文化的价值并不仅仅体现在道馆中、道场上,它在调节运动者心性、改善人际关系等社会生活中也颇有价值。在纷繁复杂的现代社会,大学生面临着繁重的压力,而压力得不到排解,将严重伤害大学生的心性,也阻碍他们正常的社会生活。跆拳道礼仪文化十分重视克制,即便是被裁判误判仍要鞠躬致歉,这就要求运动者在胜利在望时保持清醒,在被对手击败时保持平常心,对运动中出现的各种状况保持冷静,不放纵,保持节制。克制是困难的,而对跆拳道礼仪文化的内化,有助于让运动者在生活中忍住欲望,以免利益熏心,乱了心绪;在与他人交往中有礼有节,尊重他人,守护自己尊严。通过彰显跆拳道礼仪文化在生活中的价值,让中医生牢记初心,这无疑将提高医学生学习礼仪文化的积极性。
[1] 林秋.跆拳道轻松学:从白带到绿带[M].福州: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2015:8.
[2] 梁漱溟.中国文化的命运[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0:13.
[3] 陈实功.外科正宗[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