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研究结合PBL教学模式在医学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2017-03-22鲁明骞冯雪松李书国孔亚婷
鲁明骞 冯雪松 李书国 孔亚婷 李 薇
(三峡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湖北 宜昌 443000)
PBL(Problem Based Learning)教学模式由美国神经病学家Barrows在1969年首次提出,是一种以问题为导向,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小组讨论、总结汇报、导师指导等方式将各个独立的医学课程横向联系在一起,从而掌握问题及相关知识的教学模式,其对医学生科学研究能力及临床思维的培养更具优势。在医学教学中,结合PBL教学模式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理论知识及科学实验方法,通过科学研究促进PBL教学模式的发展,将科学研究和PBL教学模式结合起来培养高素质、高水平的创新型、实用型临床工作者。
一、医学生的科学研究现状及临床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LBL(Lecture Based Learning,LBL)是我国教学的传统模式,是一种“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大多数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比较狭窄,主要来源于书本和课堂老师的讲解,缺乏主动探索最新研究进展的意识,没有独立思考、实践的能力和创新的思维,科学研究更是没有提上日程。部分大学生及研究生跟着老师的课题组做实验研究也只是完全按照老师罗列的科研内容、科研思路机械性地重复操作,缺乏独自思考、查阅文献及最新进展、与其他学生讨论不同见解的意识与能力,最后得出了实验结果就皆大欢喜,然而他们并没有从根本上掌握科学的实验方法及研究思维。目前的医学教学模式是系统学习每一门课程,学生可以很好地掌握每一门课程的具体知识点,但碰到一个具体的临床案例时,他们缺乏将各个相关课程内容联系到一起相互融合的能力,因此没办法更深入系统地了解一种疾病的发生发展,制定具体有效的治疗策略,准确评估疾病的后进展。此时他可以是一名优秀的学者,但却不一定是一名优秀的医务工作者。科学研究结合PBL的目的是将“医匠”与“学者”结合在一起,培养既懂科学研究又懂救死扶伤的高水平、高层次人才。
二、科学研究在医学教育中的重要性
医学是一个不断进步发展的学科,当前我们看到的教材也许是根据几年之前收集到的资料编写的。高等医学院校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高水平、高层次,具备创新意识、创新精神的医务工作者,而不仅仅是培养出只会汲取国外已经成熟的医疗技术和学术结论进而机械性地看病、用药的医匠。因此提高科学研究在医学教育中的比重,进而提升医学生的主体意识,丰富医学生的知识储备,强化医学生的实践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只会做实验的医学生不是一个合格的医生[1],只会看病的医生不是一个优秀的医务工作者。通过科学研究结合PBL教学模式,以一个具体的临床问题为导向,运用科学研究的探索精神,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及最新研究进展、小组讨论各抒己见、代表总结汇报、导师补充指导等形式掌握这一具体问题及相关知识,在横向整合资料过程中将相关知识融会贯通,培养出既具备规范诊疗能力又具备医患沟通等人文科学能力的医务工作者,才是医学教学的确切模式。
三、PBL教学模式在医学教学中的应用
PBL教学模式被提出后,至80年代,美国大部分医学院校开始实施PBL教学,欧洲部分医学院校于90年代也开始尝试PBL教学模式,我国最早引进PBL是1986年在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和西安医科大学,香港大学医学院也在1997年正式开始实施PBL教学法[2]。PBL较LBL有所不同,其一,学习方式不同。LBL教学主要是将已经研究清楚的具体的知识点填鸭式地输注给学生,让学生分门别类地掌握每一门课程内容,学生为了应付期末考试往往是死记硬背,这种短期的快速记忆很快就会忘记,比较刻苦的学生通过反复记忆也许可以很好地记住,但当要综合运用的时候却不知需要调出哪几部分知识。而PBL的学习方式是从一个具体的问题开始的,这个问题应该是一个开放性的、书本中没有具体答案的、结构不全的问题,此时中心任务就落在了学生身上,学生通过自己去查阅资料、进行组间讨论掌握与这个问题相关的所有知识信息,这样在具体的运用过程中掌握的知识就是一个系统、一条主线,前后的因果关系让学生不会轻易忘记这些相关知识。其二,学习目的不同。LBL教学的目的是掌握现有的已经成熟的知识点,学生是被动接受者,而PBL教育的目的是实用性原则,培养具备临床思维与能力的合格临床医师[3]。那么仅仅知道具体的知识点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学会如何融会贯通地运用所学习到的知识,系统,有针对性地解决具体地临床问题。这往往需要综合各个学科的知识,建立一个相互包含的网络才能弄清楚疾病的来龙去脉,才能对症地给予合适的治疗方案,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PBL教学要求以学生为中心,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各方面的综合能力,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教师对相关学科的理解与联系。一名合格的医生绝对是名很好的外交家,如何处理医患之间的关系,如何进行医患沟通,如何处理与社会、同事的关系等。因此,人文科学也是PBL教育的内容之一。其三,教师水平及硬件设施要求不同,LBL的教师可以是某个专业领域的学术大牛,对学生只需要讲解自己领域里的知识,但是PBL的教师要求就显得更严格一些,因为PBL的问题都是开放性的,结构不全的问题,由此问题引申出来的相关知识面比较广,因此导师必须具备多方面的专业素养,在多学科之间融会贯通,不仅要有本专业的理论知识,还要具备较强的解决问题能力、强大的组织管理能力以及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能力[4]。同时,PBL对资源的要求更加严格,学生面对一个具体的问题需要查阅相关文献及研究进展,需要相关的实验设备以得出具体的结论,因此一定藏书量及具备电子数据库访问权限的图书馆、必要的实验设备器材、开放的多媒体仪器等资源必不可少。
四、科学研究结合PBL教学模式的设计思路
1.开设科学研究课程
结合PBL教学模式开设一门科学研究课程,按照能力相近原则将学生分成6-8人的小组,避免组间一个人成为绝对代表的弊端,争取做到组员之间平等的合作交流,教师在课程中指导学生接受系统的、规范的科研技能训练。教师提出一个具体的临床问题作为导向,例如“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治疗方案如何选择”,学生面对这个具体的问题,首先必须自己去查阅教科书、相关文献及最新研究进展,了解在晚期NSCLC的治疗中有哪几类药物及哪几种化疗方案可供选择,以及每一种药物作用于哪一个阶段,作用的靶点是什么,不良反应是什么,怎么处理这些不良反应,每一种化疗方案治疗多少个周期,疗效怎么样,什么时候更换化疗方案,什么时候开始维持性治疗,该怎么进行持续性治疗以及NSCLC的发生发展、病理生理机制,预后进展情况等,这样就由一个问题引申出更多相关性的知识需要解答,此时学生再根据需要去查阅相关资料,只有掌握了与问题相关联的所有知识才能够很好地解答这个问题,虽然这个问题还没有一个明确的一个答案,但是这样得到的结论必定综合了各种可能性,尽可能排除了较大的不良反应。组员间就自己得出的结论进行讨论,整理归纳总结得出一致认可的切实可行的方案,之后各个小组代表就自己小组的结论进行汇报,最后导师根据学生提交的结果,结合自己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及综合多学科之间的相互联系进行补充纠正。这样一整套下来,针对具有挑战性的具体的问题,学生的积极性得到调动,由于系统地从零到整地了解了相关联的所有知识,这些知识形成了一个密不可分的具有前后因果关系的网络,学生就不会轻易忘记,并且临床遇到类似的问题就知道该怎么去思考,具备了临床思维,这对疾病的诊治绝对是如虎添翼。最后可组织学生对感兴趣的内容或问题提出课题,由导师筛选可行性的课题通过学习到的科学研究方法以小组为单位完成课题。
2.辅助课程
除了PBL课程之外,医学院校还应该开设一些辅助课程,比如:①小规模传统课堂中老师系统的讲解学科核心知识,只有建立在具备一定的基础理论知识的前提下,针对一个具体问题,学生才可能从自己所学到的理论知识中开始探索,否则就是一头雾水,不知从何开始。②循证医学课程,教授学生如何正确地寻找医学证据,如何利用复杂的网络检索自己所需要的文献资料。③医学统计学课程,只有掌握了大数据处理能力,才可能得到较为真实可靠的结论。④基本的临床技能训练课程,掌握实验研究的操作技能以规范科学研究得出相对真实的实验数据。
3.学生参与导师的科研课题
通过学习,学生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研究知识,根据学生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感兴趣的科研课题,通过申请参加到老师的课题组中,分担一部分的科研内容,一方面在老师指定的总的框架下进行科学实验,另一方面要培养自己独自思考的能力,对某一个过程或某一项结果通过查阅相关的资料及最新研究进展提出自己的见解,与课题组的其他成员进行讨论,分析解决问题,再由导师来综合评判正确性或者可能性。导师在这一过程中只是起到辅导作用,引导学生树立严谨的科学思维、掌握基本的实验技能。学生通过参加科学项目,不仅掌握了基本的科研知识与技能,而且对科学研究的各个环节有了初步的认识,既开阔了视野、了解了学科最新的研究进展,还培养了独自思考的能力、团队协作的精神、批判的思维、创新的意识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4.设立“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
院校设立科技创新基金,通过学生申报、学校筛选,挑选出优秀的、可行的科学研究课题,鼓励学生在导师的辅导下自主完成科研项目,科研项目2-3人,根据申报的专业课题不同获得一定数额的基金经费。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结合PBL教学模式,导师定期提出课题相关问题,学生通过查阅资料、组员讨论、总结汇报、导师指导等过程共同完成实验设计、数据分析、解决问题、得出结论。通过完成自己的课题,学生能够更好的掌握科学研究的具体流程、培养创新精神,由此建立系统的知识网络,在面对具体的临床问题的时候,知道该从何处着手思考并制定出针对性强、切实可靠的治疗方案。学生的综合素质、综合能力都有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提高。
五、科学研究结合PBL教学模式的意义
科学研究结合PBL的教育模式与循证医学(Evidence Based Medicin,EBM)的教学理念不谋而合,EBM是遵循科学研究证据的医学,是以解决临床问题为出发点,在临床实践中发现问题、寻找现有的最好证据指导临床实践的理论和方法。通过结合PBL教学模式,科学研究被提升到了一个新高度,不再是为了实验结果而实验,而是以问题及其延伸出来的需要掌握的问题为导向,查阅资料了解所研究问题的背景,寻找证据证明实验的准确性,更深度地剖析一项科学研究的背景、目的、内容、方法及结论。这样学生对科学研究也有更深一层的认识,了解了科学研究的各个环节,包括科研项目的选择、申报、实验对象的选择、实验的方法、实验数据的收集、整理、课题论文的书写、发表等,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的思维、团队协作精神。通过科学研究PBL的教学模式对PBL教育模式的运行推广也有促进作用,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学生可以利用科学研究的探索精神和实验方法为PBL的问题寻找文献资料和实验依据,跨越了学科之间的界限,重新整合各个相关学科的基础与临床知识对所有与问题有关联的知识建立了一个系统的网络,达到了各个学科的综合运用,培养临床思维,同时由单向思维方式向多向思维方式转变,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理论联系实际,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成为一名优秀的医务工作者[5]。同时给予学生一个轻松、主动的学习氛围,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加强了学生的逻辑推理、语言表达和团队协作能力[6]。
总之,科学研究结合PBL教学模式可以培养创新型、实用型的医务工作者,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科研技能,参与科学研究的积极性也能有所提高,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促进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通过构建系统化的科学研究体系,培养正确的临床思维和规范的临床诊疗能力。但其仍在探索阶段,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研究得到完善,让其在现实中得到完美的应用。
[1] 杨柳.科学研究在医学生教育中的重要性[J].学理论, 2013,15(2):266-267.
[2] Chan L C, Beh P S, Yip A L.Young Chinese medical students adapt well to problem-based learning[J].Med Teach, 2011,33(6):506.
[3] 欧阳玲莉, 陈一强,罗佐杰.PBL与传统医学教育模式之比较[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2003,S1:28-29.
[4] 杨立强, 倪家骧,岳剑宁,等.浅析基于PBL教学模式下的临床医学教学应用[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14,14(29):5768-5772.
[5] 李天骜,高书杰,穆晶晶,等.PBL教学模式在循证医学教学中的实践与应用[J].国际眼科杂志, 2014,14(10):1852-1856.
[6] 姜岑,张路,杨代耘,等.泌尿系统组织学PBL教学模式浅析[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6,18(1):3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