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回应社会舆情 有效开展建设性监督
2017-03-21方永明
方永明
【摘 要】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传播格局下,电视民生新闻,更要主动回应民生关切,以理性、建设性的态度,主動发声,在综合运用多种新闻报道手法的基础上,有效开展建设性舆论监督。
【关键词】追踪报道;新闻调查;舆情引导;议题设置;建设性监督
《第一时间》是安徽广播电视台经济生活频道的一档电视民生新闻节目,节目自2003年开播以来,收视率在省网一直保持前三,在合肥市网始终位居第一,在安徽地区具有广泛的影响力。
十多年来,《第一时间》恪守民生新闻的节目定位,以普通百姓的视角关注民生民情,高度关注社会热点,聚焦社会难点,在积极回应社会舆情的同时,始终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以建设性的态度开展舆论监督,发现问题、关注问题,并推动了有关部门最终解决问题,有效促进了社会和谐。本文以近几年《第一时间》的一些报道案例为基础,浅说新闻媒体如何积极回应社会舆情,有效开展建设性舆论监督。
一、主流媒体要关注热点,及时准确发声,抢占舆论主动权
媒体要关注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焦点,这样的报道才能契合观众的心声,才会引起观众的关注,从而形成强大的社会影响力,进而把握舆论的先导权,增强主流媒体的权威性与公信力。2015年,《第一时间》推出的“打击自由棋牌室”系列报道,就是其中的一个典型。
(一)发掘新闻线索,把握舆论引导节奏
2014年底到2015年初,“自由麻将馆”、“大众棋牌室”等棋牌类门店在合肥遍地开花。到2015年3月,《第一时间》栏目热线和短信平台上,观众投诉举报自由棋牌的内容达到了几百条之多,合肥本地论坛上的相关讨论也有上千条。发现这一舆情之后,栏目认为应该重视“自由棋牌室”这个阶段性热点舆情,并将其确定为重点报道选题。随后派出多路记者,通过暗访、新闻调查等报道形式,陆续播出了20多条报道。
(二)由点及面持续深入,扩大社会影响力
当年3月23日,《第一时间》推出调查报道《摸底自由棋牌室》,揭露了自由棋牌室赌博的事实,劝说引导市民不参与自由棋牌活动。节目播出后,当天晚上收到的有关自由棋牌室的投诉热线就有100多条,而短信平台上,观众们有520条相关讨论,在微信平台上,关于自由棋牌室的阅读量,当晚就高达7411次。观众投诉在舒城县,20多家自由棋牌室“包围”了舒城县城关小学。在宣城,一家棋牌室,因为赌博纠纷,酿成了一起1死3伤的命案。随后,《第一时间》开始在全省范围内,对自由棋牌室进行调查,同时将调查资料反馈给公安部门,配合各地公安部门开展查处工作,净化社会风气。
2015年3月25日,合肥警方最先做出反应,向全市所有辖区派出所下发了打击自由棋牌室文件。当年4月2日,合肥市共查处涉赌棋牌室22家,刑事拘留5人,治安拘留130余人,1470余家自由棋牌室绝大部分已经关停。随后,淮南、舒城、宣城等地也相继对“自由棋牌室”进行打击。
(三)新闻调查再发现,担负新闻守望职责
虽然全省掀起了打击“自由棋牌室”的热浪,但记者发现,在警方打击之下,自由棋牌室竟然有了新的变种。比如在肥西县,为了逃避打击,店家已经不用自由棋牌的麻将机,改成了人工收取每局2元的费用。而在淮南市,店家采用充值刷卡的方式,收取每局2元的费用。《第一时间》对此进行追踪回访,报道警方再打击情况。到2015年5月底,《第一时间》记者多次在全省范围内的自由棋牌室调查暗访,发现自由棋牌室已经难觅踪迹。
二、新闻报道要帮忙不添乱,注重维护大局,把握舆论引导权
热点报道在把握主动权的情况下,需要考虑如何维护好大局,引导舆论方向,既要报道问题,更要报道政府部门解决问题的态度和做法;既要反映群众呼声,更要配合政府工作,引导群众的关注焦点,最终解决实际问题
比如,在2015年9月初,霍邱县众兴集镇的几十位学生家长给我们打来电话反映,在他们那里有一所公办寄宿制中学,学校的校长和老师就像包租婆一样,靠收学生房租,赚了不少钱。
真有这样的事吗?通过暗访和新闻调查,发现确有其事。学校的宿舍楼里,住进了县教育局选拔到基层来支教的几十位特岗老师,很多学生只能自己找房子住。而在校园里,很多老师又把自己不住的房子,租给了学生,每个学期一个床位费要收500元。
特岗老师,怎么住进了学生宿舍?采访中,我们了解到,学校给这些支教的老师盖周转房的指标还没批下来,而这些老师,在没转正前,每月的工资只有1000多元,也没有能力在外面租房。而这所学校不是想办法,走正规途径去解决问题,而是让支教老师占用了学生们的宿舍。
调查清楚后,我们播发了《第一调查:教职工为何成了“包租婆”?》,反映了家长们的呼声。但我们的报道,没有停留于此,而是进一步着眼于出现了违规的事情后,主管部门会有什么解决方案,让主管部门发声,来回应众多家长的呼声,进而实现问题的最终解决。在记者追踪之下,第三天,栏目又播发了《追踪报道:校长已被约谈 学生宿舍启用》,跟踪报道了教育部门派调查组进驻学校,责令学校立即整改,90多名学生,住进了学校宿舍。
其实,类似的反映百姓呼声,传递政府声音,促进问题解决的报道方式,在《第一时间》有很多,并已经成为一种报道要求。比如,我们在报道了《第一调查:“淋巴肉”咋变成了“放心肉”?》后,跟踪报道了《怀远县多部门联合检查 调查“淋巴肉”事件》,展现了政府的态度和应有作为。在报道了《第一调查:二级建造师报名造假内幕》后,又报道了《追踪报道:省人社厅:严查建造师考试造假》,体现了政府职能部门的监管态度。总结来说,就是报道问题,而不人为制造争议,维护大局,帮忙而不添乱,进而自觉履行媒体的舆论引导责任。
三、报道议题要持续关注,侧重解决问题,增强舆论监督效果
对于社会聚焦的问题实行舆论引导,不能只靠一二篇报道,它需要形成话题、持续关注、深入讨论、广泛影响、彻底解决。媒体在议题设置过程中,应该比受众更关心谁来负责、怎样善后,以及如何避免类似问题重演。
针对2015年、2016年全省各地大量非法电动车打着“老年代步车”的幌子上路,这些非法电动车既没有生产许可证,也没有产品质量认证;既没有上正规牌照,也没有保险,开车者也不需要驾照就可以开车上路。看似方便了老年人的出行,却有极大的安全隐患。2016年8月15日,《第一时间》播出四集调查报道《危险的“老年代步车”》,记者通过对合肥、舒城、怀宁等地的调查,采访了市民、车主、经销商、交警、保险公司等各个部门,通过一起起车祸,揭露了老年代步车上路的危险、商家营销的“幌子”、监管部门工作不到位等现象。同时在节目里设置互动话题,欢迎观众发来短信参与讨论。
节目播出之后,观众反应热烈,提供了很多意见和建議,很多县市对这些非法电动车进行了整治,《第一时间》也跟进报道,形成持续性的话题。但是如何彻底整治却是个难题,为此,我们重点报道了怀宁县整治非法电动车的成功做法:怀宁县城总共拥有电动车2030辆,而其中符合国家生产标准、并且证照齐全的竟然只有2辆。为此,怀宁县政府拿出400多万元资金,对当年8月31日主动送缴拆解的补贴3000元,9月15日主动上缴的补贴2000元。同时政府开通多路公交车,这样既保证了整治非法电动车的顺利进行,也减少车主的损失,方便市民出行,很好地解决了非法电动车泛滥这一顽疾。
整个报道前后持续一个多月,发稿16条,通过聚焦非法电动车泛滥,形成话题引导人们充分讨论,持续关注各地整治的行动,重点报道成功整治的典型,找到问题的预防和解决之道,也使舆论监督落到了实处。
四、报道争议性事件,要冷静分析,全面还原事实,理性探讨问题发生逻辑
很多热点事件,往往是双方或者多方间的矛盾冲突事件,往往具有争议性。面对这种冲突事件,媒体一定要找到所有的信源,让所有的当事方都要说话,对任何一方的说辞,都要进行认真核实,从而冷静还原事实的发生逻辑。
以我们2015年5月的报道《第一调查:一地草莓的背后……》为例。当时合肥长丰县一位农户给我们打来电话说,他在合肥卖草莓的时候,来了一批城管,把许多农户的草莓扔在了地上。接到投诉后,我们的记者赶到现场,在事发地点的人行道和马路上,确实看见被人扔了很多草莓。那么,这些草莓是谁扔的呢?现场很多草莓农户说,是前来执法的城管们给扔的。有目击者也表示,这些草莓是在农户们和城管发生争执后,被扔在了地上。一些路过的市民,也对城管平时的执法行为,颇有微词。
可草莓真是城管扔的吗?记者找到当时执法的城管,城管们却表示,草莓是农户自己扔的。他们还提供了执法记录仪拍摄下的视频,其中可见,有几篮草莓,是一位姓蒋的农户自己洒在地上的。可在这位农户洒之前,地上的草莓又是谁扔的呢?可惜执法记录仪没有提供。为了弄清事实真相,记者费了一些周折,从公安部门拿到这一区域的天网视频。从中发现,最早被洒的草莓,也是那位姓蒋的农户,自己故意倒在地上的。
农户为什么要自己洒草莓,并说是城管造成的呢?我们了解到,这有可能是矛盾冲突中,相对弱势的一方,在通过极端手段表达自己的情绪,并希望借此给对方施加压力,从而使对方在日常的执法中,有所畏惧,这实际上是一种心理博弈。报道结束,我们在编后中提出观点:农户进城卖农产品要遵守城市管理的规定,要服从城管的管理,不可随意摆摊。城管部门在执法时既要文明执法,也要人性化执法,多体谅农民的不易,尽量为他们提供服务。双方都要“换位思考”,才能和谐相处。
在多方面的还原之下,人们对整个事件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反思,避免了对任一当事方的污名化和标签化认知。
总之,媒体在舆论监督过程中,应该始终秉承理性、建设性的理念,既要客观公正反映问题,更要理性分析问题症结,提出建设性意见或建议,督促、配合相关部门的工作,使舆论监督真正发挥解决实际问题,推动部门工作,促进社会和谐的作用。
(作者单位:安徽广播电视台经济生活频道)
责编:姚少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