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舆情信息在社交网络上的演变规律分析和引导

2014-07-19文卉张娟孙玫李振华

新校园·中旬刊 2014年5期
关键词:舆情引导社交网络

文卉+张娟+孙玫+李振华

摘 要:在移动互联网和智能手机快速发展的时代,社交网络已成为大学生生活与交往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平台。本文研究了高校舆情在社交网络平台下的形成过程,分析了高校舆情信息在社交网络平台的特征和演变规律,并给出相应的高校舆情引导方案,充分发挥社交网络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社交网络;高校舆情;演变规律;舆情引导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兴起和智能手机的普及,无处不在、无时不在的手机微博、微信在高校大学生群体内广为流行。新的社交网络提供的便捷服务使得用户更具自主性、互动性,用户不再是被动接受信息的媒体受众,而是积极地参与到网络中,成为信息的制作者、发布者、传播者和分享者。使用社交网络的大学生人数在以惊人的速度增长,据调查目前超过80%的大学生拥有至少一个社交网络的账号,其中30%的学生每天至少花半小时用于该类网站,社交型网络已经成为大学生交流思想的重要场所。

网络舆情是在互联网上传播的公众对某一焦点、热点问题所表现的有一定影响力、带倾向性的意见或言论的情况。近期的很多高校突发事件,是由网络上的讨论聚集成焦点而引发的,它不仅形成迅速,而且对校园的管理产生重大影响。研究网络舆情的特点和发展规律,密切关注各高校网络舆情的发展动向,妥善引导舆情的发展,对于有效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建设高校和谐校园具有非常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社交网络的新特点

社交网络,即Social Networking Services(简称SNS),即社交网络服务,其理论依据是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米尔格伦于1967年创立的“六度空间理论”,也就是“你和任何一个陌生人之间所隔人数不会超过六个”。当今流行的新浪微博、人人网、开心网等社交网络服务的理论基础都是“六度空间理论”。社交网络起源于校园,有名的社交网站Facebook就诞生在高校。据统计,使用社交网络者年龄在35岁以下用户较多,其中大学生占绝大多数。现今流行的社交网络,多数是在原有网络服务基础上加上SNS功能,如腾讯,原本QQ使用广泛,朋友圈、微信随即在大学生群体中就有了相当广泛的普及率。近年来,社交网站成为越来越多的大学生人际活动的重要场所,无论是现实人际关系的延伸还是新的人际关系的建立,社交网站成为了他们获取信息、交流情感、娱乐消遣的重要媒介平台。

社交网络是在传统网络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具有传统网络的一般特点,又具有其独特性:(1)真实性。与传统网站相比,社交网站一般要求实名制,利用真实身份与他人互动交流,好友通过熟人圈建立,好友的好友,熟人的熟人建立连带关系,是现实世界的延伸。人人网官方去年底公布有2.2亿用户,平均每个用户有大约190个好友,并且80%用户在人人网留下了真实资料,社交网站的核心资源是人际关系网。国内主要SNS网站用户填写的真实头像率、真实居住地率高达91.3%与94.2%,加之SNS网站的实名注册,可见SNS的社交关系是具有真实性的。(2)舆论空间的开放性。相比于校园中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存在着“把关人”,网络舆论空间没有围墙,没有“守门人”,网络舆论参与主体可以不分男女老幼,不受地域和时间限制,自由出入,而且还表现在探讨主题的多样性、随机性与多变性等。信息会伴随着人际关系进行传播,研究人际关系实际上也在某个层面上研究信息在社交网络中的传播扩散过程。(3)即时互动性。信息传递及时且高度共享,网络舆论空间参与主体间的互动交流,不仅极大拓展了彼此的交往空间,而且有效推动了共同关注的事务从量变到质变的转换,甚至能够促进有关决策的制定和改变。(4)形式多样化。用户可通过发布状态、日志、照片、视频等,将现实中的话题在网络上进行迁移并促成话题的快速传播,SNS为舆情的形成与发酵提供了一个更自由的环境,大学生更加青睐选择;相对于微博,SNS在同样具有碎片化的表述优势的同时,媒介展现更加多元丰富;相对于博客,其社交性更强、更新速率更快。

二、高校舆情信息在社交网络上的形成与演变规律分析

1.高校舆情信息在社交网络上的形成过程

舆情形成过程一般包括:时间的发生,刺激性信息传播,个人情绪态度和意见形成,网上互动讨论,公众舆情的形成和表达等过程。

SNS网站的存在基础是其用户之间互相交叉联系的各种关系,从一个用户出发,顺着这些关系节点深度爬行会获得海量的人际关系网。在对高校大学生社交网络使用情况的研究过程中,我们发现,“六度空间”实际上低估了社交网络中群体内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之近。我们对人人网内上海交通大学用户的好友关系进行研究,发现其中任何两个独立用户之间平均所间隔的人数为1.82,也就是1.8度。在社交网站上面发布的一条消息,可能会通过作者的朋友,以及朋友的朋友不断扩散开来。舆论事件一旦形成社会热点,便会冲击各大社会网络,各类热门社交网站均可成为校园各类舆情内容的来源。

社会舆论热点通过社交网站走进了虚拟的大学校园网络,作为思维活跃、易于情绪化和接受新事物的大学生,他们无疑是接受和传播网络舆情的主力军。由于社交网络的特性,舆情信息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迅速传播,由点到点,再由点及面,速度成级数增长,辐射面和影响力不断扩大。

网络热议和扩散的过程,更是客观事实与网民认知胶着的传播过程。在社会舆情进入校园网络之初,校园网民群体会对信息有筛选的过程。一般来说,涉及校园的话题诸如高校政策、就业实习等关乎学生切身利益的话题,或者国家、民族和政治相关的内容较容易吸引大学生的眼球。经过滤,保留下来的信息则会引发学生新一轮的讨论,由此推动社会热点向校园热点转化。一旦成为校园舆论热点,还可能体现出很强的延展性,带动相关话题的讨论。

社交网络人际关系强大复杂,影响面极大。加上学生在网上与网民进行交流,网下与现实社会中的朋友进行交流。网上的意见与网下的意见以及现实存在的客观事实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形成新的情绪态度和意见。另外,社交网络的“即时互动”更增加了舆情信息的复杂性。

网络舆情最终形成为某种群体性的公众态度和公众意见,此时网络舆情不代表某个学生,而是一群学生或者是大部分学生的认知态度。经过反复讨论,学生意见暂时统一为一个相对一致的公众意见,也有可能被部分“意见领袖”带领下或推动下集聚成网络舆情。

2.高校舆情信息在社交网络上的演变规律

高校网络舆情一旦形成,就会处于不断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随着事件发展和时间推移,网民关注的焦点会随之变化,可能从这个问题的讨论转向事件相关的其他问题的讨论。挖掘讨论主题有利于分析事件发展态势,对网络舆情的管理和引导具有重要作用。

社交网络下,网络舆情常常是由舆情中心以扇形向周围辐射,并在较短时间内形成大面积的舆情环境。虽然学生群体是相对单纯的舆情群体,但学生的背后是与社会有着各种联系的各式家庭,而且大学生本身便是以后网络世界的主导者,是网络舆情事件的发起人也是推动者,以其为主体的舆情的形成及传播与其他的舆情群体相比较波及面更广,辐射力更强。所以高校网络舆情对社会网络舆情的影响不能忽视。

高校网络舆情的主体——学生的意见和态度会因事情的发展而发生变化。特别是针对于一些因管理的疏忽而导致的一些行为,学生的态度会因学校对于这些事情的处理过程而不断发生变化。当然,有些时候大部分学生的参与可能并不一定与这个事情有直接关系,而是处于一种观望和起哄的状态,所以随着时间的推移,这部分学生可能就不会再关注这个问题而转向其他问题,还有的学生可能随着自己其他相关利益的变化而放弃继续关注这个舆情主题。由此可见,舆情的变化规律也同样是复杂多样的。

如复旦大学投毒案,2013年4月15日一条名为“复旦大学研究生疑遭室友投毒入院”的报道受到媒体及网友的广泛关注,当天此话题就引发众多媒体和网络上热烈讨论,相关微博超过4000条,而复旦大学官方微博通报此事的微博成为15日、16日热度极高的热点微博,其中16日相关微博超过14.7万条。4月16日起就在网络上形成了较为明显的舆情热点。在延续了一周左右的较高区间的舆论关注热潮之后,事件相关舆情热度逐步回落。案件发生后,有人马上联想到上世纪90年代发生在清华大学的铊中毒案,又掀起了另一波舆论高潮。可见舆情的变化规律是复杂多变的。

3.网络同辈群体规律

社交网站上聚集了数量或多或少的爱好一致的同学,他们就共同关心的话题展开讨论、表达各自的看法与意愿,在和同辈人的互动中尝试扮演社会角色,获得他人的点评,以满足交往、安全、被尊重和自我实现的心理需求,这就是网络同辈群体。

与传统社会化同辈群体相比,网络同辈群体爱好一致,地域不限,群体中的关系基本平等,是在自愿基础上形成的;同辈群体中有信息和情感的交流,群体成员之间的感情融洽;同辈群体有自己的亚文化,这种亚文化提供了一定的价值标准和行为方式。根据网络同辈群体的基本特点,我们可以将高校大学生划分为一个网络同辈群体进行研究。

4.高校网络舆情结束过程的规律

网络舆情,就像它的发生一样,也会有它的结束。网络舆情在结束的过程中一般会表现出以下一些规律:(1)网络舆情会随着事件的结束而结束。当事件得到学校主管部门的妥善处理后或者公众的视角从事件转向了主管部门,此时学生的舆情对象转移到针对主管部门管理行为的舆情。(2)舆情的方向和程度发生了变化,出现不利于学校稳定的舆情后,如果学校的处置行为得当,学生的舆情就可能由反对变为接受或认同。(3)新热点的出现导致舆情的结束,或者事件热度的降低,进而舆情自然走向结束。(4)舆情结束时,在人的记忆中会产生累积效应,前一时期舆情会影响到以后的事件。比如,学生因某一事件对学校的态度和意见而形成的舆情会因学校具体的妥善处理而消失,但是对学校在管理方面的一些态度意见会在他们的思想中留下影响,以后学校再发生什么样的事件,也会使他们立即联想到前一时期的事情,并可能渗透到这一时期的意见和态度之中。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要科学地把握网络舆情的发展规律,因势利导地化解矛盾、理顺情绪的方法,使之朝着有利于社会和谐的方向发展。

三、基于社交网络的演变规律进行高校舆情引导

1.建立“链式”管理体系,坚持正确的网络舆论导向,积极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交网络观。

整合资源,健全管理机构,是做好网络舆情引导工作的基础。高校可考虑整合党委宣传部、学生工作处、团委、保卫部、网络中心、后勤管理处等部门的舆情工作功能,建立学校官方统一的非正式舆情管理机构。

各院系建立舆情工作网络,确定专门人员承担网络舆情工作职能,建立新型的师生、同学关系。通过介入社交网络,对学校日常网络舆情进行收集、分析和定期报送,深入学生,实时了解学生网络舆论热点。高校中的每位辅导员和班主任都应该能够熟练使用腾讯软件,并且应当和学生互相建立朋友关系,这样既可以通过学生熟悉的网络沟通,也能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

由心理咨询教师、有威望的教师和优秀学生干部构成专兼职舆情引导队伍,研究大学生的心理和接受能力,讲求引导艺术,研究宣传的方式、方法,做到合情合理,把引导的艺术性和科学性巧妙地结合起来。学校也可以组建专业的心理咨询教师队伍,开设心理咨询室。要特别关注学生在网络交往过程中遇到的矛盾和问题,通过鼓励学生正确认识网络交往,帮助他们客观评价自己,加深对人际交往的认识,纠正在交往过程中的行为偏差,指导大学生掌握正确有效的人际交往方式方法。

团结大学生意见领袖及大学生同辈群体中的领军人。大学生意见领袖本身就代表学生的意见,他们在舆论表达中具有很强的号召力和感染力,重点关注和培养一批大学生意见领袖,尝试由他们组建信息员队伍、网评员队伍等,可使网络舆情引导工作事半功倍。

在遇到重大事件的时候,学校的管理者结合传统媒体和社交网络的双重渠道,第一时间把事件的原因、结果以及处理方式通报给学生,扩大正能量的舆论传播力。

2.大力加强社交网络平台监督管理

为有效地引导高校网络舆情,高校应根据网络技术的特点,建立健全工作体制、机制和责任体系,加强投入保障,联合各部门,将各种优势力量集中起来,积极探索舆论网站建设管理的新方法、新手段,不断开拓网络舆论工作新局面。

加强网站的审查,全面掌握了各种网站的性质,运用智能型自动控制、过滤软件系统过滤屏幕上出现的敏感文字和不良网站,这种强制性的控制方法能够极为有效地杜绝不合法或不健康的言论。

加强网络监控信息系统建设,建立网络监控技术体系。充分利用和发挥网络舆情监控系统、网络电子数据勘察取证系统等现代科技手段的积极作用,形成严密、高效的网络舆情监控、IP地址定位、网络报警等多种功能,全面加强校园互联网上各种不稳定因素的搜索、监控和处理。

采取上网人员实名登记、在校学生虚拟身份管理、重点论坛管理等一系列制度,防范有害舆情的传播。对采集到的舆情信息按主题自动分类汇聚,识别负面报道和不良言论、热点和敏感话题,分析舆情信息的倾向性,跟踪舆情信息,分析舆情信息发展趋势,对各类主题、各种倾向性言论形成自动摘要,对负面报道和不良言论、热点和敏感话题及时发现并自动报警,生成统计报告等。

利用先进的网络技术,增强社交网络舆情预警机制,运用科学方法预测和分析信息,准确预测,确定危机预测结果,提前介入,提前处理敏感信息、有害信息,及时化解舆情危机,加强监督和疏导工作。

四、总结

总之,在移动互联网和智能手机快速发展的时代,社交网络已成为大学生生活与交往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平台。我们只有进一步深入研究这些社交网络的特征和功能,分析高校舆情信息在社交网络平台的特征和演变规律,才能充分发挥社交网络的积极作用,进而进一步丰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平台和载体。

参考文献:

[1]刘天韵,孟庆红.浅谈社交网络下的教育教学活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2,5(15):137-138.

[2]齐勇.高校网络舆情的变动规律[J].中国校外教育(下旬刊),2010(8):165-166.

[3]姚敏.浅谈社交网络对大学生思想道德的影响及应对[J].现代阅读,2011(4):5-6.

[4]姜开达,孙强.高校大学生社交网络服务使用分析[EB/OL].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http://www.edu.cn/sns_12216/20130226/

t20130226_907741.shtml.

[5]姚俊,张丽.网络同辈群体与青少年社会化[J].当代青年研究,2004(4):24-27.

猜你喜欢

舆情引导社交网络
积极回应社会舆情 有效开展建设性监督
大数据时代社交网络个人信息安全问题研究
社交网络中的隐私关注及隐私保护研究综述
社交网络自拍文化的心理解读
如何进行突发事件中的舆情引导
2011至2015突发事件中的政务微博研究综述
论突发事件的网络舆论的引导
军校网络舆情的管理及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