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控制、管理者权力与费用粘性
2017-03-17侯晓红李璐
侯晓红++李璐
【摘 要】 以2010—2014年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了管理者权力与公司费用粘性的关系,以及内部控制对二者关系的影响。研究发现,管理者权力越大,公司的费用粘性越高,但高质量的内部控制可以抑制管理者权力对公司费用粘性的影响,这种抑制作用在市场化程度较低的区域更为明显。
【关键词】 内部控制; 管理者权力; 费用粘性; 市场化程度
【中图分类号】 F234.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5937(2017)05-0037-05
一、引言
由于成本和管理会计所需研究数据比财务会计所需研究数据更难获得,因此理论界对于企业如何进行成本管理这一“黑箱”知之甚少,而成本费用粘性的存在表明了管理者的成本管理行为,因而对企业成本粘性的研究可以揭示企业的成本管理行为[1]。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在运营成本中占有较大的比重,1979—1998年美国上市公司上述费用占营业收入的比重为22.62%[2];1994—2001年我国上市公司的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占营业收入的比重为13%[3],2007—2014年为11.47%①。由于在这两项费用中酌量性费用项目较多,因此管理者会采取一系列的机会主义行为,在业务量上升时,增加自身控制的资源或提高个人薪酬;在业务量下降时,则阻止自身控制资源和个人薪酬的下降,使公司费用表现出明显的粘性特征,即在销售量增加或减少相同幅度时,成本费用上升幅度大于下降幅度。Jesen and Meckling[4]指出,在不考虑监督的情况下,管理层可以通过增加其非货币福利实现自身效用的最大化。管理层权力越大,其操纵自身薪酬的能力越强,获取私人收益的行为越严重,在管理者权力越大的企业,管理者的在职消费越多。内部控制是强化公司治理的重要手段,完善的公司治理机制可以减弱代理问题,并限制管理者以牺牲股东利益而谋取自身利益的机会主义行为[5],高质量的内部控制可以有效地限制公司管理者的权力,减少股东和管理层之间的代理问题。
基于以上两点,本文以2010—2014年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样本,对内部控制、管理者权力和费用粘性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与以往的研究不同点在于:(1)本文从管理者权力视角揭示了企业的成本管理行为;(2)从企业成本管理层面揭示了内部控制对管理者权力的制约效应,费用粘性可以通过内部控制对管理者权力的制约而得到抑制,这也丰富了内部控制实施的经济后果;(3)结合我国特殊制度背景,从宏观层面研究不同市场化程度下内部控制对管理者权力与费用粘性关系的影响,揭示了有中国特色的外部市场环境和内部公司治理如何共同作用于公司的高管成本管理行为。
二、文献回顾与研究假设
(一)管理者权力与公司费用粘性的关系
Banker and Johnston[6]通过对美国航空业数据的研究,首次发现费用变化比例不对称,即收入上升和下降相同幅度时,费用上升或下降的幅度并不相同,还有学者对华盛顿特区医疗行业管理费用的研究也发现了同样的现象,并将这种现象称为费用粘性,并利用1979—1998年7 629家美国上市公司的数据进行研究,发现销售收入每增加1%,费用增加0.55%,而当销售收入减少1%时,费用仅减少0.35%,从而证实了美国上市公司存在费用粘性。孙铮和刘浩[3]首次以我国上市公司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为研究对象,发现我国上市公司也存在费用粘性,且费用粘性存在行业差异,在制造业和信息技术行业费用粘性较强,而房地产等行业的费用粘性相对较弱或是不存在,在劳动力密集度较高的公司表现出显著的成本粘性特征,而在资本密集度较高的公司则成本粘性特征并不明显。管理者的机会主义是费用粘性的主要成因,这是因为管理者自利并且风险规避,面对经济业务的波动,管理者会从薪酬和所能控制的资源两个方面考虑自身的利益[7]。当业务量上升时,管理者会增加自身薪酬和扩大自身控制的资源;当业务量下降时,管理者既不愿意降低自身薪酬,也不愿意降低自身控制的资源。我国上市公司高管薪酬存在“尺蠖效应”就是高管在设计薪酬分配方案时的机会主义行为所致[8],由于企业高管拥有并且不断扩大的管理者权力,使得这种机会主义行为更为严重,但是考虑到外部抱怨影响自身声誉,管理者常采用伪装方式操纵薪酬,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增加在职消费,在管理者权力较大的企业,管理者的在职消费更多,出于自身利益考虑,权力较大的管理者也会为了提高销售量而增加销售费用[9]。
综上所述,本文提出假设1。
假设1:管理者权力越大,公司费用粘性越高。
(二)内部控制对管理者权力与费用粘性关系的影响
内部控制是通过一系列的制度安排,强化和规范企业管理,提高经营效率的制度保障。存在内部控制缺陷的公司往往会计信息质量较低,较低的会计信息不仅误导经理人的管理决策,而且也使外部投资者很难有效监督经理人的行为,因此加剧了管理者的自利行为[10]。如果企业实施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经理人的自利行为也必将受到约束,公司经营活动的效率将有可能提高。侯晓红和姜蕴芝[11]研究了公司治理强度对股权激励和真实盈余管理的影响,发现较高的公司治理强度对股权激励所诱发的真实盈余管理行为有明显的抑制作用。Ashbaugh et al.[12]发现,按照内部控制条款披露内部控制缺陷的公司具有更加合理的治理结构,公司面临的风险更小,由管理者机会主义行为而产生的代理成本也更小。Shleifer and Vishny研究表明,完善的公司治理机制可以减弱代理问题,并限制管理者牺牲股东利益而谋取自身利益的机会主义行为。高质量的内部控制可以有效地监督公司的高管行为,降低内部代理成本。有效的内部控制可以限制公司管理者的权力,减少股东和管理层之间的代理问题[5]。高质量的内部控制能够通过不相容职务分离、授权审批制度等加强对管理者行为的监督,强化对管理者权力的制衡,避免管理者利用激進的会计处理方法谋求高薪酬的机会主义行为[13],同时也能抑制管理者利用其权力增加在职消费。内部控制贯穿于企业活动的全过程,高质量的内部控制能够抑制管理者操控销售活动和酌量性费用。
陈冬华等[14]分析当期我国法律和产权制度的现状后认为,在外部制度约束较弱的环境下,权力型管理层的在职消费水平明显偏高,这直接导致了企业产权效率和经济业绩的降低。我国于20世纪70年代后期进行的分权化改革,导致地区间市场化程度的差异。近年来我国的市场化进程虽然已经取得很大成功,但由于资源禀赋、地理位置和国家政策的不同,各地区的市场化程度存在明显差异,使得处于不同地区的上市公司面临的治理环境差异也非常显著,进而对管理者权力形成的约束力度不同。Leora F. et al.研究表明,公司内部治理在法制环境薄弱的国家更为重要,这是因为公司可以通过建立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和提供可置信的投资保护来弥补无效的法律和执法程度。吴宁等[15]检验了不同外部法律环境下内部控制对企业风险承担行为的影响,结果发现,企业所在地区的外部治理环境对企业内部控制具有替代作用,即内部控制与企业风险承担之间的反向变动关系会随市场化改革进程的深入而有所减弱。反之,若上市公司所在地区市场化程度较低,就会出现由于缺乏相应的诉讼成本而使公司大股东等内部人侵害小股东利益的行为,此时健全而完善的企业内部控制机制会发挥重要作用。因此,本文提出假设2。
假设2:高质量的内部控制,会抑制管理者权力对费用粘性的影响,且这种抑制作用在市场化程度较低的区域更为显著。
三、研究设计
(一)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本文以2010—2014年A股非金融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剔除了上市不满两年的公司,剔除了ST、*ST、SST、S*ST公司,对连续变量进行了前后0.5%的缩尾处理,剔除了其他数据缺失的观测值,最终得到7 307个观测数据。财务数据和控制变量来自CCER数据库,内部控制指数来自深圳迪博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数据库。
(二)模型设计与变量定义
本文以Anderson et al.[2]的模型为基础,参照梁上坤[16]的研究,引入连续两年收入下降(S_decrease)、人力资本密度(EI)和固定资本密集度(AI)三个经济因素变量控制管理者过度自信的影响,同时参照马永强和张泽南[17]的研究,建立如下模型检验本文的研究假设。
Ln Ci,t=β0+β1×Ln Ri,t+β2×D×Ln Ri,t+∑EconVariables×D×Ln Ri,t+∑EconVariables+∑ControlVariables+εi,t (1)
Ln Ci,t=β0+β1×Ln Ri,t+β2×D×Ln Ri,t+β3×Power×
D×Ln Ri,t+∑EconVariables×D×Ln Ri,t+∑EconVariables+∑ControlVariables+εi,t (2)
Ln Ci,t=β0+β1×Ln Ri,t+β2×D×Ln Ri,t+β3×Power×
D×Ln Ri,t+β4×IC×Power×D×Ln Ri,t+∑EconVariables×
D×Ln Ri,t+∑EconVariables+∑ControlVariables+εi,t
(3)
模型中的变量含义与定义见表1。其中,管理者权力变量的衡量主要参照赵纯祥和罗飞[18]的文献。
四、实证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
表2为主要变量的描述性统计。从表2中可以看出,费用变动(Ln C)和收入变动(Ln R)的均值分别为0.1525和0.1499,费用变动幅度大于收入变动幅度,与梁上坤[19]的统计值接近;D的均值为0.2200,与梁上坤等[19]利用2002—2010年样本计算的均值0.2556相比有所降低,说明营业收入上升的公司在逐渐增加;S_decrease的均值为0.0400,说明仅有4%的上市公司营业收入连续两年下降;梁上坤等[19]的统计值为0.0961,同样表明我国营业收入上升的公司有所增加。管理者权力(Power)的均值为1.5300,表明我国上市公司管理者权力整体偏高,内部控制(IC)的中位数为6.8665,均值为6.7798,均值小于中位数,表明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质量整体偏低。
(二) 检验结果与分析
1.管理者权力对费用粘性的影响
表3是本文研究模型的回归结果。前两组为模型1的回归结果,其中第一组为未加入控制变量的全样本费用粘性存在性检验,D×Ln R的系数为-0.101,并在1%的水平上显著,第二组加入控制变量后,该系数为-0.100,并在1%的水平上显著,这表明我国上市公司存在费用粘性,验证了孙铮和刘浩的发现。第三组为模型2的回归结果,从表3中可以看出,当加入管理者权力变量后,Power×D×Ln R的系数为-0.091,在1%的水平上显著,这表明管理者权力对费用粘性具有显著的增强作用,验证了本文的假设1。
2.内部控制对管理者权力与费用粘性关系的影响
表4是本文研究模型3的回归结果。从表4中可以看出,全样本检验中IC×Power×D×Ln R的系数为0.465,并在1%的水平上显著,这表明内部控制越好,管理者权力对费用粘性的增强作用越弱。根据李慧云和刘镝[20]的研究,按市场化程度高低分组回归后发现,两组数据的回归结果均在1%水平上显著,在低市场化程度组,IC×Power×D×Ln R的系数为0.502,大于高市场化程度组的系数0.330,这表明在市场化程度较低的区域,内部控制治理效应更好。也就是说,企业内部控制很好地发挥了对外部治理环境的替代作用,验证了本文的假设2。
五、穩健性检验
为了增强上述研究结果的可信度,本文用管理者持股比例作为管理者权力的替代变量[21],并对内部控制质量按中位数进行分组,回归结果如表5所示。
从表5中可以看出,在高质量内部控制组,Power×D×Ln R的系数为-0.016,但不显著;在低质量内部控制组,Power×D×Ln R的系数为-0.059,并在1%的水平上显著,这说明高质量的内部控制可以抑制管理者权力对费用粘性的增强作用,另外,将上述分组样本进一步按市场化程度高低再分组回归,得到结果与上文一致,通过稳健性检验。
六、结论
本文在充分梳理国内外有关费用粘性研究文献的基础上,利用2010—2014年我国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以及迪博数据库的内部控制指数,检验了管理者权力与公司费用粘性的关系,以及内部控制对二者关系的影响。研究发现,管理者权力越大,公司的费用粘性越高,但高质量的内部控制可以抑制管理者权力对公司费用粘性的影响,这种抑制作用在市场化程度较低的区域更为明显。本文从管理者权力视角开辟了成本费用粘性研究的新路径,从企业成本管理层面及宏观市场层面揭示了内部控制对管理者权力的制约效应,对公司成本费用管理、公司治理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 江伟,胡玉明,吕 .应计盈余管理影响企业的成本粘性吗[J]. 南开管理评论,2015,18(2):83-91.
[2] ANDERSON M C,JANAKIRAMAN S N. Are Selling,General,and Administrative Costs “Sticky”?[J]. 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2003,41(1):47-63.
[3] 孙铮,刘浩.中国上市公司费用“粘性”行为研究[J]. 经济研究,2004(12):26-34.
[4] JENSEN M C,MECKLING W H. Theory of the Firm: Managerial Behavior,Agency Costs and Capital Structure[J]. Ssrn Electronic Journal, 1976, 3(4):305-360.
[5] 张会丽,吴有红.内部控制、现金持有及经济后果[J]. 会计研究,2014(3):71-78.
[6] BANKER R D,JOHNSTON H H. An Empirical Study of Cost Drivers in the U.S. Airline Industry[J]. Accounting Review:A Quarterly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Accounting Association,1993,68(3):576-601.
[7] MASULIS R W,et al. Corporate Governance and Acquirer Returns[J]. Journal of Finance,2007,62(4):1851-1889.
[8] 方军雄.高管权力与企业薪酬变动的非对称性[J]. 经济研究,2011(4):107-120.
[9] 范经华,张雅曼,刘启亮.内部控制、审计师行业专长、应计与真实盈余管理[J].会计研究,2013(4):81-88.
[10] KANODIA C,et al. Investment and Disclosure: The Disciplinary Role of Periodic Performance Reports[J]. 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1998,36(1):33-55.
[11] 侯晓红,姜蕴芝.不同公司治理强度下的股权激励与真实盈余管理——兼论市场化进程的保护作用[J]. 经济与管理,2015(1):66-73.
[12] ASHBAUGH-SKAIFE H,et al. The Effect of SOX Internal Control Deficiencies and Their Remediation on Accrual Quality[J].Social Science Electronic Publishing,2008,83(1):217-250.
[13] 方红星,张志平.内部控制质量与会计稳健性——来自深市A股公司2007—2010年年报的经验证据[J]. 审计与经济研究,2012,27(5):6-13.
[14] 陈冬华,陈信元,万华林.国有企业中的薪酬管制与在职消费[J].经济研究,2005(2):92-101.
[15] 吴宁,李靠队,李国栋.内部控制、市场化进程与企业风险承担[J].商业研究,2015,59(7):144-149.
[16] 梁上坤.管理者过度自信、债务约束与成本粘性[J]. 南开管理评论,2015,18(3):122-131.
[17] 马永强,张泽南.金融危机冲击、管理者盈余动机与成本费用粘性研究[J].南开管理评论,2013,16(6):70-80.
[18] 赵纯祥,罗飞.市场竞争、管理者权力与薪酬粘性[J].当代财经,2013(10):76-85.
[19] 梁上坤,陈冬,胡晓莉.外部审计师类型与上市公司费用粘性[J].会计研究,2015(2):79-86.
[20] 李慧云,刘镝.市场化进程、自愿性信息披露和权益资本成本[J].會计研究,2016(1):71-78.
[21] 张铁铸,沙曼.管理层能力、权力与在职消费研究[J]. 南开管理评论,2014,17(5):63-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