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三焦理论在对皮肤病进行辨证论治中的应用
2017-03-16王秀菊
王秀菊
(郑州颐和医院皮肤科 河南 郑州 450003)
浅谈三焦理论在对皮肤病进行辨证论治中的应用
王秀菊
(郑州颐和医院皮肤科 河南 郑州 450003)
三焦在中医学里具有多重的意义。“部位之三焦”及“温病辨证之三焦”囊括了中医学对脏腑范围进行划分的理论,在病机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三焦理论在对皮肤病进行辨证论治方面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本文以痤疮、银屑病和黄褐斑三种常见的皮肤病为例,对这些疾病的发生部位与病机部位进行分析,进而探讨在对皮肤病进行辨证论治时三焦理论所起的作用。
三焦;皮肤病;辨证论治;病位
“三焦”是一个具有多重意义的中医学概念。中医认为,“六腑”中的三焦仅是一个解剖层面上的概念[1],而不是指某一个器官。“部位之三焦”具有双重的意义,其一是对不同的脏腑进行划分,即将心、肺、头面部、上肢纳入上焦,将脾胃、肝胆纳入中焦,将大肠、小肠、肾、膀胱、下肢等纳入下焦[1];其二是在对诸多疾病进行辨证时确认其发病部位与病机部位。“温病辨证之三焦”是在部位之三焦”理论的基础上衍生出的三焦辨证理论。该理论认为,上焦为心肺,中焦为脾胃,下焦为肝肾。中医在治疗皮肤病时,通常需结合外感六淫致病、饮食不节致病、情志内伤致病等病因学理论,采用阴阳辨证、气血津液辨证、脏腑辨证及经络辨证等方法进行辨证论治。在对皮肤病进行辨证论治时常会涉及三焦理论,尤其是部位之三焦、温病辨证之三焦的理论。部位之三焦或温病辨证之三焦是划分脏腑范围的重要概念。本文以痤疮、银屑病和黄褐斑三种常见的皮肤病为例,分析和探讨在对皮肤病进行辨证论治时三焦理论所起的作用。
1 三焦理论在对痤疮进行辨证论治中的应用
痤疮主要发生于颜面、颈、胸、背等部位,其发病部位均在部位之三焦的中焦与上焦。痤疮的常见证型为肺经风热型、肠胃湿热型及痰湿瘀滞型。痰湿瘀滞型痤疮是因脾运失常,湿浊蕴久化热、煎灼津液成痰,进而使湿浊痰瘀之邪侵入肌肤所致[2]。肺经风热型痤疮患者的皮损多为红色的丘疹,其病机部位主要在肺(即部位之三焦的上焦),应采用疏风清肺法进行治疗。肠胃湿热型痤疮患者患处的皮肤油腻,其皮损多为红色的丘疹或脓疱,其病机部位在肠胃,即部位之三焦的中焦和下焦。在治疗肠胃湿热型痤疮时应采取清热除湿的方法。痰湿瘀滞型痤疮患者的皮损主要为皮肤结节、囊肿及瘢痕等。在治疗痰湿瘀滞型痤疮时应采取除湿化痰、活血散结的方法,可酌情使用陈皮、半夏、茯苓、桃仁、红花、当归、赤芍、川芎、生地黄、甘草等药物,选用二陈汤、桃红四物汤等方剂。此型痤疮的病机部位涉及肺、心、脾、胃、肝、胆、大肠及肾,涵盖部位之三焦的上焦、中焦和下焦。治疗痰湿瘀滞型痤疮的常用药物(如陈皮、川芎等)均具有行气的功效。气为血之帅,气滞则血瘀。肝主疏泄。可见,痰湿瘀滞型痤疮的发病与肝的关系最密切。此型痤疮的病机主要为脾运失常,湿浊蕴结于皮肤。可见,部位之三焦的中焦(肝、脾)是痰湿瘀滞型痤疮主要的病机部位。肺经风热型痤疮的皮损多为I度~II度皮损。中医认为,“风热所患,首犯肺系”。从温病辨证的角度进行分析,肺经风热型痤疮的病机为肺卫失宣,皮毛被郁,其病尚轻浅,其病机部位在卫分或卫气之交。枇杷清肺饮、银翘散应是治疗此型痤疮的常用方剂[3]。肠胃湿热型痤疮多为II度~III度痤疮,其病机部位在中焦气分。痰湿瘀滞型痤疮多为III度~IV度痤疮,其病机部位在中焦之脾与下焦之肝。有些III度~IV度痤疮并不适合采用温病三焦辨证法进行辨证论治。有医家认为,以结节、囊肿、瘢痕为主要表现的痤疮应为阳郁寒凝型痤疮。此型痤疮应属于半阴半阳证、寒热错杂证或上热下寒证,应采用阳和汤等方剂进行治疗[4]。可见,阴证痤疮的病机部位涵盖了部位之三焦之上焦、中焦与下焦。
2 三焦理论在对银屑病进行辨证论治中的应用
银屑病可发生于人体的任何部位,其辨证分型主要包括血热内蕴型、血虚风燥型、气血瘀滞型、湿毒蕴阻型及火毒炽盛型[5]。对银屑病进行辨证论治的方法包含卫气营血辨证法、气血辨证法、六淫证候辨证法。这些辨证法均未明确指出各型银屑病的病机部位。实际上,银屑病的病机部位可涵盖部位之三焦的上焦、中焦与下焦。血热内蕴型银屑病属于卫气营血辨证之血分证,其病机为热盛动血,凑于肌肤,进而导致进展迅速、抓之可发生点状出血的皮疹。心属火,主血脉。血热内蕴证的病机部位主要在心,即部位之三焦的上焦。血虚风燥证与部位之三焦的中焦(肝)有密切的关系。这是因为,肝藏血,肝血不足则可导致血虚化燥生风。在治疗血虚风燥证时应以养血滋阴、润肤息风为主要的原则。气血瘀滞型银屑病与痰湿瘀滞型银屑病类似,是因肝失疏泄、气滞血瘀所致,其病位主要在肝。从银屑病发生发展的情况及各期银屑病导致皮损的特点进行分析,对此病进行温病卫气营血辨证在指导其临床诊治方面的效果较好[6]。三焦辨证与卫气营血辨证之间是经与纬的关系[7]。因此,在对银屑病进行辨证论治时可运用温病辨证之三焦的理论。血热内蕴型银屑病属血分证,其病机部位主要在心,即温病辨证之三焦的上焦。血虚风燥型银屑病是因血热日久,耗伤阴血,不能濡养肌肤所致。气滞血瘀型银屑病是因热毒煎熬阴血日久,气血瘀结,经脉阻塞所致。从病程和皮损的特点来看,血虚风燥型银屑病与气滞血瘀型银屑病均属于温病后期的病变,分别首选当归饮子与桃红四物汤进行治疗。可见,这两型银屑病的病机部位均为温病辨证之三焦的肝。湿毒蕴阻型银屑病的病因主要为湿邪内蕴,首选萆薢渗湿汤进行治疗。此型银屑病的病机部位涉及与水液代谢相关的肺、脾、肾、膀胱等脏腑,涵盖了部位之三焦及温病辨证之三焦的上焦、中焦、下焦。火毒炽盛型银屑病的发病与火热之邪有密切的关系。通过分析该型银屑病的证候表现及辨证用药情况可知,其病机部位涵盖了部位之三焦的上焦、中焦及下焦。火毒炽盛型银屑病与血热蕴结型银屑病较为接近,其病机部位相同,但其病变的程度进一步加重。
3 三焦理论在对黄褐斑进行辨证论治中的应用
黄褐斑的病位在面部,其发病部位涉及肝、脾、肾三脏,其辨证分型主要包括肝郁气滞型、肝肾不足型、脾虚湿蕴型和气滞血瘀型[8]。可见,黄褐斑的发病部位为部位之三焦的上焦。肝郁气滞型黄褐斑、肝肾不足型黄褐斑和脾虚湿蕴型黄褐斑的病机部位为部位之三焦的中焦(肝、脾)与下焦(肾)。气滞血瘀型黄褐斑患者常可合并慢性肝病,其月经色黯有血块或患有痛经[8]。女子以血为本,肝藏血,月经之失常与肝有密切的关系。可见,气滞血瘀型黄褐斑的发病部位主要在部位之三焦的中焦(肝)。黄褐斑的发生与情志不畅、冲任失调或患有其他慢性病有关,不属于外感温热疾病的范畴。因此,在对此病进行辨证论治时不宜使用温病辨证之三焦的理论。
4 小结
在本文中,笔者举例分析了对三种常见的皮肤病进行辨证论治时对部位之三焦及温病辨证之三焦理论的应用。在对皮肤病进行辨证分型时常需使用多种辨证法。在对皮肤病进行气血津液辨证、六淫辨证、卫气营血辨证时,其病机部位并非一目了然,但均与部位之三焦存在着必然的联系,而未必与温病辨证之三焦有关。温病辨证之三焦是从部位之三焦演化出的理论,属于温病辨证的理论体系。在对痤疮进行辨证论治时常会使用三焦辨证的方法。但是,三焦辨证法并不适用于所有类型的痤疮,特别是以结节、囊肿、瘢痕为主要表现的痤疮。在对银屑病进行辨证论治时,通常可采用温病卫气营血辨证的方法。卫气营血辨证与三焦辨证的关系密切,因此在辨别银屑病的病机部位时可运用温病辨证之三焦的理论。在对黄褐斑进行辨证论治时可善用部位之三焦的理论,但不宜使用温病辨证之三焦的理论。
疾病的病位包括其发病部位与病机部位。疾病的发病部位是指病变实际上所处的部位,也就是部位之三焦包含的上下肢、躯干等部位。疾病的病机部位是指疾病在发生发展的过程中涉及到的脏腑,即部位之三焦与温病辨证之三焦包含的脏腑。中医认为,“有诸内必形诸外”。《外科启玄》中说:“凡疮疡,皆由五脏不和、六腑壅滞,则令经脉不通而生焉。”皮肤科疾病的发生发展与脏腑功能的失调具有一定的关系[9]。我们在治疗皮肤科疾病时应注意的是,除经络之外,三焦也是脏腑与皮肤之间的通路之一[10]。
综上所述,三焦理论在对皮肤病进行辨证论治方面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在采用不同的方法对皮肤病进行辨证论治时均会涉及到三焦理论。在中医理论的整体观中,三焦理论是具有代表性的重要理论。
[1]孙广仁,中医基础理论[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104-106.
[2]陈红风,中医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234-235,224-226,232-233,19.
[3]艾军,从温病辨治痤疮的体会[J].广西中医药,1998,21(4):43-44.
[4]丁旭.通阳解毒汤治疗结节囊肿型痤疮的临床研究[D].北京:中国中医科学院,2009:2-6.
[5]刘寨华,杜松,李钰蛟,张华敏.三焦辨证源流考[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4,07:872-873+875.
[6]李相玉,赵岩松,宋乃光,等.用温病学卫气营血理论指导银屑病的辨治[J].吉林中医药,2009,29(6):463-464.
[7]周语平,韩维赋.论三焦辨证和卫气营血辨证的关系[J].河南中医,2008,28(11):21-23.
[8]张亚萍.论艾滋病的三焦辨证[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2,22(12):268-270.
[9]阳伟红,杨玥,王卫.从三焦辨证小议狐惑病[J].中医学报,2011,25(07):798-799.
[10]华华.试论皮肤病中医辨证中的几个问题[J].中国中医药学报,2006,34(1):40-41.
R241.8
A
2095-7629-(2017)1-002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