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在心血管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2017-03-15孔庆云向仲华

东方食疗与保健 2017年3期
关键词:全程化心血管依从性

孔庆云向仲华

重庆市万州区第一人民医院 重庆万州 404100

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在心血管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1.孔庆云2.向仲华

重庆市万州区第一人民医院 重庆万州 404100

目的:研究全程化健康教育模式在心血管护理管理中的实际应用分析效果。方法:选取入院的100例心血管病患者,采用随机方式进行分配,将其分为护理干预组和常规组。常规组采用合理的方式进行护理,护理干预组采用有效的全程化健康护理教育方式。护理结束后需要对实际总体情况进行效果分析。结果:干预组患者的治疗服从实际的依从性标准原则,明确实际的护理总体满意程度采用干预护理组的实际护理效果具有良好的全程化健康教育标准。护理结束后需要根据实际评定标准进行效果分析。结果:干预组患者服从实际依从性,护理综合满意效果高于常规组,护理后的病症复发率较低,存活率高,护理对比的情况显示符合实际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程化的健康教育模式中,心血管护理管理采用全程化的护理管理模式,有利于实际的应用效果,可以有效的提升治疗依从性水平,可以改善实际病症的复杂程度,增强总体效果,明确实际有效推广的应用标准。

全程化教育;心血管;护理

引言

心血管疾病是较为常见的病症,以高血压、心梗等病症为主要病症。伴随着老龄化年龄的增长,疾病的整体发病率水平不断提升,严重的危害患者的身体健康。针对临床用药的实际疗法,合理的分析患者治疗时期的情况,对可能存在的不良情绪、紧张状况进行分析,明确实际治疗效果。治疗过程中,需要进一步的提高患者护理治疗效果。

1.资料及方法

1.1 资料

选取入院治疗的 00例心血管疾病的患者,随机的分为两个组别,干预组和常规组。每组50例。其中干预组中有男性患者35例,女性患者15例,年龄分布在55岁至7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8岁左右,病史为3个月至5个月,平均为2.5年。疾病类型中含有19里心绞痛患者,20里心律不齐失常的患者,11例心衰患者。常规组中有男性患者33例,女性患者17例,年龄分布在54岁至7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5岁左右,病史为3个月至5个月,平均为2.6年。疾病类型中含有21里心绞痛患者,18例心律不齐失常的患者,11例心衰患者。两组患者病情、类型、病史等资料没有明显的差异,无统计学标准意义,P >0.05,具有良好的可比价值意义。

1.2 方法

常规组采用基础方式的护理方法,准确的分析患者病情的变化水平,确保周围环境空气的清新效果。每天需要按时进行开窗护理,叮嘱混着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确保有效的睡眠,按时服用相关药物,及时进行锻炼。干预组患者采用基础护理的同时,采用有效的全程健康教育护理,具体来说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心理健康的教育护理,患者的心血管发病一般年龄较大,容易造成患者经济的负担问题,对实际的临床治疗造成困难问题。护理人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采用有效的心理疏导方案,为患者提供足够的安全感效果。细心的分析实际心血管疾病的相关内容,鼓励其进行良好状态的调整,明确实际有效可以接受的治疗标准和治疗方案,帮助患者树立良好的自信心,加强康复效果。

饮食健康教育是依照实际患者的变化程度,准确的分析心血管患者的病情水平,以清淡饮食,定时服用维生素、高纤维的食物,减少高脂肪、高胆固醇的摄入量。按照患者的实际情况,采用有效的方法进行叮嘱。主义患者实际的饮食总量,避免可能因为病情造成的加重问题。

治疗过程中需要根据方式、方法采用合理的健康教育管理标准,明确实际临床治疗的过程,确定实际护理相关指导用药的过程,向患者、家属进行详细的分析,耐心分析实际的治疗方法,准确的观察药物服用方式和方法,及时进行救济处理。另外,需要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准确的分析血管疾病的发展程度,从病理、生理等内容上进行有效地讲解分析判断,消除各种紧张情绪问题,合理的控制患者的心理变化水平。对于冠脉造影的患者,需要安装起搏器进行治疗,大部分患者往往担心实际的手术治疗效果。在这种情况下,护理人员需要及时准确的分析手术治疗的标准,提出合理的治疗方案,减缓不必要的心理负担问题。

1.3 观察实际指标和评价分析标准

临床护理干预过后,需要对患者进行定期的依从性治疗分析,保证患者护理的满意程度,为其提供良好的统计分析过程,对患者实际的病情、复发程度、存货几率、日常护理、治疗期间的实际依从性进行合理的观察分析,明确实际依从评定标注。根据实际配合标准进行临床操作,明确实际用药情况。按照检查的实际依从标准,合理的分析实际医嘱指导的相关执行操作过程,确定符合实际的医嘱操作标准。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分析两组患者实际的统计分析过程,明确实际的满意程度。按照分数进行分析,60分以上表明满意,60分以下为不满意。总满意率=满意率+基本满意率。

1.4 统计分析过程的处理

按照实际数据标准,采用合理的软件方式进行统计分析,明确实际可以有效采取的检验标准,采用合理的计数资料判断方式,确定实际有效采用的检验方法,P<0.05,确定实际统计学差异符合实际对比分析标准。

2 结果

对比两组临床治疗的实际依从对比水平,根据实际情况,合理的分析两组的满意程度,确定实际统计学的标准情况。结果显示,两组中,常规组的总满意率水平低于干预组,差异符合实际统计学标准意义。两组患者的临床表现存在一定的复发问题,常规存活率相比干预组的存活率低,病症的复发率高于干预组的复发率。

3 谈论分析

心血管病症是一个长期的发展病程,容易出现反复发生的现象。需要根据实际的情况,明确疾病发病率的持续水平,确定对患者的身心可能造成的各种影响。准确的分析患者实际的病发表现,对患者的紧张、焦虑心理状态进行分析。临床治疗过程中通过实施有效的健康教育方案,逐步提升致病知识的了解程度,逐步加快康复发展速度水平。结果显示,干预组实际的全程护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效果更好,治疗的依从性、护理满意效果均高于实际的基础性护理,实际的统计符合差异学意义标准,P<0.05。需要根据实际患者的病情变化,分析实际饮食健康教育的实施方案,提高医护人员的综合建设管理素质水平,缩短治疗时间,控制医疗治疗费用。

4 结语

综上所述,采用全程化的健康教育模式管理,需要明确实际健康教育模式发展的突出作用和水平,以合理有效的护理依从性,不断完善防止复发的各项问题,结合实际情况,总结实际的增强效果,明确实际护理管理的应用和推广水平。

[1]黄如兰,王新惠.探讨全程健康教育护理临床路径对降低冠心病患者并发症发生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3,32(6):1314-1315.

[2]董艳霞.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在心血管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5,3(4):154-155.

[3]刘福雁.护理干预对心血管疾病病人遵医行为的影响[J].全科护理,2009,7(4):316-317.

R473.5

A

1672-5018(2017)03-232-01

猜你喜欢

全程化心血管依从性
“心血管权威发布”公众号简介
COVID-19心血管并发症的研究进展
品管圈在提高手卫生依从性改善中的作用
高等职业院校就业指导全程化探析
高职院校职业指导全程化探究
构建全程化创业教育体系研究
大学生成功就业的学习资源平台设计与构建
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并改善感染控制指标的一项新技术
lncRNA与心血管疾病
Ⅱ~Ⅲ期NSCLC患者术后辅助化疗依从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