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作”之辨
2017-03-13张万有
张万有
(赤峰学院老教授协会,内蒙古赤峰024001)
“做”“作”之辨
张万有
“作”,甲、金文本为“乍”,后因“乍”为引申义所专用,小篆遂加人旁成“作”。《说文》:“作,起也。”本义指站起来,如《论语·先进》:“舍瑟而作。”由本义引申出兴起、创作、制造、从事某种活动、充当、成为等多义。“做”,是个后起俗字(始见宋代《集韵》),本义指从事某种工作或活动,如做工、做事等,又引申出制造、写作、担当、举行、结成等多义。古代只有“作”字,读入声,后来在口语中读成去声,而读书音还是入声,于是有人造出个“做”字来代替去声这个音。普通话里入声消失,“作”和“做”都读去声,意义也多有交叉。由于传统的沉积和现实的习惯,常常造成相互纠缠的情形,给人们的使用带来诸多困难。二字属高频常用字,极易混淆,亟待规范分工。有鉴于此,全国科技名词委联合国家语委,共同开展了二字的相关课题研究。现根据课题组报告把要点整理如下:
一、“做”主要用于造句,“作”主要用于构词。
二、首字是zuo的动宾短语,全用“做”。如:做准备/做广告/做生意/做贡献/做事情/做手术/做检查/做父母/做宣传/做文章/做实验/做朋友/做斗争/做游戏/做动作/做试验/做报告/做研究/做调查/做处理/做运动/做努力/做调整/做后盾/做表率/做家教/做模范/做分析/做实事/做节目/做决定/做活动/做解释/做比较/做买卖/做设计/做衣服/做保证/做交易/做演员/做服务/做表演/做好事/做模特/做报道/做医生/做顾问/做记者/做奴隶/做皇帝/做介绍/做项目/做保障/做抵押/做美容/做企业/做担保/做示范/做事业/做临时工/做市场。
三、首字是zuo的双音节词,按习惯用法。如:做爱/做伴/做东/做法/做工/做功/做鬼/做活儿/做客/做媒/做梦/做派/做亲/做人/做事/做寿/做戏;作案/作罢/作保/作弊/作别/作成/作答/作对/作恶/作伐/作法/作废/作风/作梗/作古/作怪/作家/作假/作价/作件/作践/作客/作乐/作脸/作料/作乱/作美/作难/作孽/作弄/作呕/作陪/作品/作色/作诗/作势/作数/作死/作速/作祟/作态/作痛/作为/作伪/作文/作物/作息/作兴/作秀/作业/作揖/作俑/作用/作战/作者/作准/做作。
四、末字是zuo的双音节词或三音节词语,全用“作”。如:比作/变作/纵作/当作/读作/分作/改作/化作/换作/记作/叫作/看作/拼作/评作/切作/认作/算作/听作/弯作/写作/选作/用作/装作/称作/释作/视作/分析作/化装作/解释作/理解作。
五、成语或四字格等固定结构中,有”做”或”作”的,按习惯用法。如:白日做梦/敢做敢当/假戏真做/小题大做/做贼心虚/好吃懒做/亲上做亲/一不做,二不休/不痴不聋,不做家翁/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逢场作戏/胡作非为/回嗔作喜/认贼作父/始作俑者/述而不作/天作之合/为非作歹/为虎作伥/为人作嫁/无恶不作/五行八作/兴风作浪/一鼓作气/以身作则/装聋作哑/装模作样/装腔作势/自我作古/自作聪明/自作多情/自作自受。
六、有些含zuo的词,因用字不同而意义有别,根据语境进行选择。如:作客—做客,作法—做法等。
以上这些“做”与“作”的分工用法,已有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新华字典》(第11版)和《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率先贯彻执行。
(责任编辑:王芳)
(赤峰学院老教授协会,内蒙古赤峰024001)
张万有(1943—)男,辽宁建平人,赤峰学院老教授协会副会长、语言学教授、中国修辞学会会员,研究方向:汉语修辞、汉语方言、现代汉字、辞书编纂、语言文字规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