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词义泛化的深层机制
——以“失联”为例

2017-07-24石东红

关键词:马航航空器失联

石东红

(广西师范学院文学院,广西南宁530000)

【语言学研究】

论词义泛化的深层机制
——以“失联”为例

石东红

(广西师范学院文学院,广西南宁530000)

通过考察“失联”一词的使用现象,对其词义泛化发生的原因从语言的外部要素和内部要素两方面进行了分析。隐喻是一种相似关系,目的在于理解。隐喻作为词义泛化的深层机制在“失联”一词的泛化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

“失联”;词义泛化;深层机制

2014年3月8日,马来西亚航空公司在发表的声明中确认,MH370航班于北京时间当日2点40分与管制中心失去联系。客机失联引起各国媒体强烈关注,而随着客机失联这一重大突发新闻事件的持续发酵,“失联”一词也逐渐走进人们视线。在此事件后,媒体接连报道数起“女大学生失联事件”“官员失联事件”,更使得“失联”一词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本文旨在考察新闻标题中“失联”的使用现象,并对造成此现象发生的可能原因及其深层机制进行分析。

在马航客机失联事件中,我们首先关注“失联”与“失踪”的区别。在有关此事件的中文媒体报道中,普遍使用“失联”一词描述MH370航班状态,而非“失踪”。在马航官方声明中,使用“lost contact with(失去联系)”来描述客机状态,而在英文媒体中,却有多家媒体在标题中使用“missing(失踪)”甚至“vanish(消失)”来描述客机状态,这体现出各国意识形态倾向对标题措辞的影响[1]。

事实上,在航空法中有对“航空器失踪(aircraft missing)”的明确界定,《国际民用航空公约》附件13《航空器事故和事故征候调查》将“在官方搜寻工作宣告结束时仍不能确定航空器或其残骸位置”的航空器定义为“失踪”[2]。而“失联”则指航空器处于暂时的不安全状态,即暂时与外界失去联系。因此,使用“失联”比“失踪”“消失”更加贴近事实真相,不做夸大和想象,也就更为客观。

《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第3版)》对“失联”的解释是“失去联系或联络。”并且该条词条的收录仅在“失联”使用半年就入词典,因此对于“高频”“稳定”的收录标准来说,“失联”一词已经得到一定的社会认可。那么,相比较于原义“失去联系”,“失联”究竟有着怎样的使用频率?两者间又有着怎样的关系?我们主要从现状分析、原因探析及内部机制三个方面作主要说明。

一、“失联”与“失去联系”使用情况分析

“失联”可以说是“失去联系”的缩略语,因此应符合一般情况下缩略语的特征,这点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出,如:“失联”是在“失去联系”之后产生的;在使用上,“失联”也显示出缩略语所特有的简洁、方便的特征。但同时,我们也发现两者在某些方面存在的独特之处。因此,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两者的使用情况进行简单分析说明。以下关于语料的使用、统计等都是基于CCL和BCC语料库。

(一)数量

新词语的使用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进行用量统计有助于我们观察这一过程。因此,我们首先从数量频率上对“失联”与“失去联系”进行整理分析。

借助语料库,我们可以清晰快速地搜集整理相关语料。关于“失联”的语料,在CCL中共有16条,但只有7条符合我们研究标准;在BCC中关于“失联”的语料共有96条,符合要求的有82条,如:

例(1)“中国渔政46071”艇失联后,海南省海上搜救中心立即通过海南海事局和海洋渔业部门发布了航行警告,要求过往船舶参加搜救,并通过中国海上搜救中心与中国船舶报告系统取得了联系。

据说要进出“衡指所”,军方官员的识别证必须要印有“战”或“衡”字眼,并非所有军方人员都可进入,内部通讯也全数进行管制,一旦“进洞”就等于失联,……以“反制解放军可能对台进行媒体战散播‘假新闻’”。(CCL)

例(2)她们本来就是很好的朋友,但乔落去美国后一连串变故下来也都渐。

做好准备接受的时候,却失联2周。我想,后来的行为,是自己太不理智与成熟。(BCC)

关于“失去联系”的语料,在CCL中共434条,并且基本全符合要求;在BCC中共748条,也基本全是符合标准的用法,如:

例(3)1979年在四川省乐至县回澜供销社工作,1983年外出与原单位供销社失去联系·,1989年被除名。

该轮自6月20日21时左右与广州远洋运输总公司进行最后一次业务联系后,即失去联系。(CLL)

例(4)浓重的北方口音,他自己说是内蒙古人,叫李奎,多年前来茂打工致残,与家人失去联系,无法回家。

几秒过后,一名工作人员向主管报告说一枚资源探测卫星失去联系,主管确认信息后立马按下了主控台上的红色按钮,系统立即向所有的工作人员发送了待命命令。(BCC)通过整理语料,我们可以得到简单的数据分析表1:

表1 数量统计表

通过数据分析,我们可以简单看出“失联”作为新兴的缩略语在数量和合格率上都低于原有的词汇“失去联系”,并且在预料中还存在乱用、误用等情况,而较为成熟的“失去联系”则较为稳定。但同时,我们也发现,随着“马航”事件的发展,“失联”一词的使用也正逐渐扩张开来,这也正是我们基于词义泛化研究的原因之一。

(二)范围

所谓的范围,我们主要考虑“失联”与“失去联系”出现在文学、微博、报刊等各方面的情况。在这里我们主要借助于BCC的语料分析,并主要关注两者在文学、报刊、微博等三个方面的出现情况。

通过整理,我们整理出“失联”在文学领域

上表,我们指统计符合标准的使用情况。我们发现,“失联”的活跃点主要集中于微博这一新兴、开放、自由的舆论空间;“失去联系”则在正式、传统的报刊领域占主导。而这些表现的背后通常隐藏着深层的原因,我们留待下文讨论。

(三)时间

这里的时间主要是指“失联”出现和活跃的时间。有人说“失联”是由于“马航”事件才产生的,其实不然。通过语料,我们就发现《人民日报》早在2003年就有过这样的使用,如:

例(5)失联的中国渔政46071艇被安全拖回海南(新华社2003年3月份新闻报道)

此外,其他报刊中也有类似用例。这就说明“失联”不是“马航”事件催发产生的,而应该是“马航”事件加速了“失联”的推广使用。接下来,我们将就其原因和机制作深层分析。出现的有43条,符合标准的有21条;在报刊中共出现16条,合格的有11条;在微博中共152条,合格约146条。“失去联系”在文学作品中出现1 148条;在报刊中出现约494条;在微博中出现约829条,并且基本符合使用标准。通过整理,我们可以得到表2:

表2 范围统计表

二、词义泛化的原因

在语言的诸要素中,词汇是最敏感的,也是变化最快的。值得注意的是,在新时期产生的新词新义中,行业语通过词义泛化并进入通用语的途径占有重要位置。词义泛化是将术语和行业语的专用范围推广、扩大到专业、行业以外,增加新的所指对象,突破其专业语义,并在此基础上衍生出非专业语义的新义。在2014年中,“女大学生失联”“官员失联”同样是引发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热门新闻事件。在这些新闻报道的标题中,“失联”一词用来描述新闻人物的状态,这已不再是局限于在特定的领域内使用,即不再特定用来描述航空器的状态,而泛化为可以描述人的状态。这一过程体现了在行业语词义泛化中,行业语使用对象、使用范围的转变。行业语词义泛化是语言的外部要素和内部要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一)词义泛化的外部原因

导致词义泛化的外部原因很多。在导致词义泛化的诸多外部原因中,社会发展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产生对词义泛化的需要,而媒体的作用则体现在媒体在词义泛化方面的探索和其重要的传播功能。

1.社会发展拉动对词义泛化的需求

从社会角度来看,行业语词义泛化并逐渐进入通用语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社会处于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社会各领域的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和实践活动带来日新月异的变化,这种变化是广泛而深刻的,体现在它无孔不入地渗透进人类的语言。语言是人类的交际工具,也是思维工具。语言受到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同时也是反映人类社会发展的一面镜子。

在社会生活中,每天都会有新事物、新现象的产生,人们出于交际和思维的需要,在语言上也会不断适应这种需要,这往往导致人们出于必然也是出于需要,去调整语言这一交际和思维的工具,以适应不断变化中的需要。将原有的用于特定领域的行业语词义泛化,使之适用于其他的领域,是满足这种需要的手段之一。

2.媒体对词义泛化的探索和传播

在行业语词义泛化的动态过程中,媒体扮演了重要角色。一方面,新闻报道因其独特的社会作用,其内容包罗万象,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是将行业语带入大众视野的重要桥梁。另一方面,媒体凭借其强大的传播功能,在行业语词义泛化的过程中,不仅充当示范者,并且对泛化词义的普及、推广起到重要作用。与此同时,随着“厚报”时代的到来,人们无法投入过多的精力也无必要去仔细阅读每篇新闻,而是先通过“读题”快速了解新闻事件,根据新闻标题决定是否细读。媒体为了吸引读者,会尽可能选用更加准确、专业性更强的行业语进行报道,并且也会为了吸引读者眼球,刻意地创新使用词汇,将行业语词义泛化使之用于其他领域就是重要手段之一。综合来讲,新闻标题中对行业语的词义泛化,会对大众对这一泛化过程的接受产生更为重要的影响。

在马航客机失联事件中,媒体力求准确,使用了“失联”一词,对在此之后成为新闻热点的“女大学生失联”“官员失联”事件的报道中,将行业语词义泛化,也是充分利用了马航客机失联事件在人们心目中留下的深刻印象,试图利用已有的新闻热点激发新的热点。行业语词义泛化还有一个隐含的条件,那就是人们应当熟悉某一行业语,才有可能实现词义泛化,马航客机失联事件就以其广泛的关注度而迅速地使“失联”这一特定领域中使用的词语为大众所理解、接受。马航客机失联事件还给人们带来一定程度的恐慌和多种猜测,而“女大学生失联”“官员失联”也是有可能引起恐慌和猜测的事件,媒体也就更有理由不遗余力地甚至有时牵强地使用词义泛化了的“失联”[3]。

(二)词义泛化的内部原因

语言系统内部的变化是词义泛化的内因,而语言的经济性原则、汉语中“失X”格式的能产性与联想性以及词义的模糊性与概括性是语言内部引发词义泛化的重要原因。

1.语言的经济性为词义泛化提供动力

在满足交际需求的基础上,人们会尽可能对言语进行优化配置,在言语活动中尽可能减少力量的消耗。社会的发展是无限的,而共时的语言是有限的,人们可以创造新词语去适应社会发展带来的交际的需要,也可以增加原有词语的义项或扩展其使用范围来达到目的,而词义泛化符合经济原则,可以以少驭多,以简驭繁,不会增加语言使用者的负担,同时也是语言动态发展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新事物、新现象的产生,带来对新词语的需求,这种由社会发展带来的对新词语的需求和语言内部经济原则的共同作用,是行业语词义泛化的客观基础。也就是说,一方面我们需要新的言语来表达新事物、新现象,但另一方面,作为使用语言的主体,人们会尽可能减少言语活动中的力量消耗,双方产生拉锯,最终互相妥协的结果,就是将原有词语的词义泛化。

2.“失X”格式为词义泛化提供形式

马航官方声明中所表述的“lost contact with(失去联系)”,经过紧缩变换为“失联”。这种变换在中文媒体中可以实现,也是基于在汉语中原本就存在“失X”格式,并且这种格式具有一定的能产性。汉语中有许多常见的“失X”格式词语,如:失守、失明、失禁、失效、失业、失责、失重、失调、失衡。这一类型的“失X”格式的一组词具有以下共同点:从结构主义语言学角度分析,都是动宾结构;其中“失”表示“原应该有的没有”;具有较强书面色彩,有些明显是由行业语泛化而具有更多的义项或更广的使用范围、适用对象。而“失联”也符合以上特点,人们更容易接受这样在通用语中原本就有“先行者”的行业语进行词义泛化。

3.词义的概括性和模糊性是词义泛化的内容来源

“模糊性是人类思维的本质特征之一。”[4]词义具有概括性使其可以概括出这个词所表示的对象的本质的特征,而从无穷无尽的现实世界中抽象概括出的词义,又因为客观事物的无限和连续,不可避免地导致词义的界限具有模糊性。

行业语相对于通用语来说,词义的界限更加分明,但这种界限并不是绝对的。作为行业语的“失联”还具有不确定性。根据前文,我们知道,分辨航空器是“失联”还是“失踪”,主要依据一个时间点,即官方搜寻工作宣告结束这一节点,在此之前,联系不上、无法确定位置的航空器处于“失联”状态,在此之后,无法确定位置或找到残骸的航空器被称为“失踪”。然而“官方搜寻工作宣告结束”这一看似严谨的判断标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仍然面临困难,更不用说,“时间”本身就是不间断流淌的,“时间”本身就难以有明确的界限。更重要的是,“失联”是一种暂时的、极不稳定的状态,航空器失联有可能仅仅是因为一时的故障,而故障排除后,很快可以重新与地面管理中心取得联系,转危为安;如果不能排除故障,那么有可能失事,有可能迫降,也有可能如MH370航班一样,长期的、甚或永远的失联——失踪。当人们认识到这种模糊性,词义的泛化就有了可能。从航空器“失联”的词义中,我们能概括出一种“暂时的、不稳定的、结局不确定”的性质的抽象概念。为了交际需要,语言的表达当力求严谨,但有时我们的确需要表达模糊的概念,那么并不那么严谨的“失联”反而是一种准确的表达。航空器失联、女大学生失联、官员失联,这些看似不同的事件之间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事件的主体——航空器、女大学生、官员,都处于一种暂时的、不稳定的状态,我们概括出了这一共同点,也就为词义泛化提供了可能。

三、词义泛化的深层机制——隐喻

(一)理论背景

Lakoff和Johnson在1980年出版了合著《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Metaphors We Live By),提出了一种全新的理论,掀起了对乔姆斯基生成语法理论的反动思潮。这部著作被认为正式预示着认知语言学的诞生,不仅在当时的学界引起轰动,更被奉为认知语言学的经典之作。

在这部著作中,他们提出一些有关隐喻理论的新的观点。第一,不再局限于传统的隐喻理论,即不再将隐喻局限于修辞层面,而将隐喻作为人类的一种思维方式去研究,甚至将隐喻提高到人类语言和思维的最重要的方式之一的高度去认识。第二,认为作为思维方式的隐喻在人类的语言、思维乃至生活中无处不在,并且是人类理解抽象的功能和经验的最重要的方式,明确而深刻的表述了隐喻的普遍性。第三,发现了隐喻的重要特点和条件,即隐喻必然含有内在关联性,且其内在蕴含关系同时具有系统性。

举个书中的例子来说,ARGUEMENT IS WAR(争辩是一场战争)这个隐喻,我们用于描述战争的动词几乎也都适用于争辩,我们说在争辩中“辩解观点”,也可隐喻地说“防御观点”;可以说“批评观点”,也可隐喻地说“攻击观点”;如果我们跨越民族语言的障碍,会发现汉语中的成语“唇枪舌剑”与此异曲同工,我们可以说“用唇舌批评观点”,也可以隐喻地说“用武器攻击对手”。不仅如此,以上的分析中还蕴含着“争辩双方矛盾冲突”,或者更进一步说,“争辩是为一定目的进行的斗争”,这些都与“争辩是一场战争”构成了具有系统性的内在蕴含关系。如果综合前述两点来分析这个例子,可以看到,争辩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战争,但我们将“战争”作为认识、理解、扩展、深化“争辩”概念的工具,借用“战争”的概念去理解“争辩”的概念,借用一个相对具象的概念去理解一个相对抽象的概念,这正是Lakoff和Johnson所揭示的深深根植于人类思维和行为中的最重要的方式之一——隐喻。

(二)“失联”泛化机制

Lakoff和Johnson将隐喻概括为三种类型。第一种是结构隐喻(structural metaphor),用一种概念的结构来表述另一种概念的结构。第二种是方位隐喻(orientational metaphor)。第三种是本体隐喻(ontological metaphor)[5]。

上述例子“争辩是一场战争”就是结构隐喻。隐喻在概念上的形成和使用是语言层面的隐喻所采用的最主要的方式。将人们谈论“战争”的一系列结构移植到谈论“争辩”的一系列结构中,通过这种方式,在人们的思维中通过相对具象的“战争”构造出相对抽象的“争辩”的概念。

如同上文所说,我们用在对“战争”的描述中的动词,也可以通过一系列的隐含的隐喻,同样用在对“争辩”的描述中。而行业用语通过词义泛化进入通用语的进程,就是采用结构隐喻的方式进行。因为涉及隐喻的双方在人们的认知中,通常一个较为具体、常见,一个则是相对抽象的、陌生的,人们借用较为具体、常见的概念去理解相对抽象的、陌生的概念,人们用已有的经验去理解新鲜的概念,这对应着通用语和行业语。也就是说,在人们的意识中,人们倾向于运用熟知的言语去理解、表述新概念,在这个努力理解、表述新概念的思维过程中,人们在通用语和行业语之间建立起桥梁,桥梁一旦建立,就可以实现互通的基础。那么人们也就会首先在言语中不自觉地使用行业语去表述对应的通用语所表述的概念,这种应用从思维的角度上来说,是一种隐喻,从语言的角度来说,就是行业语通过词义泛化而逐渐进入通用语之中。

在“失联”的词义泛化中,同样存在结构隐喻,也就是说,除了表面上看到的从“客机失联”到“女大学生失联”“官员失联”,实质上隐含着“(失联的)客机”与“(失联的)女大学生”“(失联的)官员”之间构成了一种隐喻,更可以说,是“(失联的)客机”与“(暂时不明去向的)人”之间构成了一种隐喻。这种隐喻中同样蕴含着具有系统性的一系列的隐含的隐喻,正如对“战争”的描述词语可以用于对“争辩”的描述,用于“(失联的)客机”的描述也可以用于“(暂时不明去向的)人”。比如我们可以说“寻找失联客机”,也可以说“寻找失联女大学生”;可以说“搜索失联客机”,也可以说“搜索失联女大学生”。

隐喻是一种映射关系,是将一个语义域的语义框架投射到另一个框架上去。这两个语义域被称为始源域(source domain)和目标域(target domain)。隐喻可以实现不同语义域之间的互动,这种互动正是语义产生的机制。“隐喻将喻源域的认知图投射到目标域上,从而使目标通过喻源被置于空间物质的经验中。”[6]

在始源域和目标域的互动中,利用始源域的经验来理解目标域是隐喻的基本目标。这种被称为映射的互动的基础,是始源域与目标域之间具有相似性,隐喻的意义就在于比较这种相似性。这种相似性可以具体理解为是一种异质同构。始源域和目标域所对应的现实中的客体是不同的,但它们在结构上是相同的,所以它们是相似的。

我们可以从异质同构的角度来理解,隐喻作为词义泛化的深层机制是如何在“失联”词义泛化的过程中来发挥作用的。在“失联”词义泛化的过程中,马航客机失联事件就是始源域,它是一种结构的范本,与之异质的“女大学生失联”和“官员失联”则是目标域,它们因为与范本结构相同,而唤起人们思维中的隐喻的功能。就像一个人在路灯下的影子和他本人是完全异质的,影子绝不是人,而影子却有着和人相同的结构——形状、轮廓,因此我们如果看到了一个人的影子,而并没有看到这个人,但我们却可以通过影子的形状判断出这是一个人的影子,而不是其他某种动物的影子。在这里,人和人的影子就构成了一种隐喻,我们看到人的影子,可以唤起对人的印象。在一定时期内,每当我们看到新闻标题中出现的“女大学生失联”“官员失联”,都能够唤起对马航客机失联事件的记忆和理解,这种“唤起”能够实现,就是由于始源域和目标域之间结构相同这一关键。

(三)类似泛化

马航客机失联给我们留下了至少以下几种记忆:1.客机与按通常状态下应当与之保持联系的地面管理中心失联;2.客机失联的原因不明;3.我们有必要寻找客机;4.客机失联是我们不愿意见到的。

再来看“女大学生失联”:1.该学生在常规该出现的时间地点、该与其家人或朋友联系时没有出现、没有联系;2.上一条中的情况出现的原因不明;3.我们有必要找到该学生;4.我们不愿意见到上述的情况发生。

综合来看,就可以得出一系列蕴含的相似性:1.“女大学生失联”就如同客机与地面管理中心失联;2.“女大学生失联”的原因未知,就像MH370航班一样扑朔迷离;3.我们有必要找到该学生就像我们希望找到MH370航班一样;4.我们不愿看到“女大学生失联”,就像我们为MH370航班失联感到遗憾一样。

“马航客机失联”与“女大学生失联”“官员失联”之间异质同构,具有相似性,并确实构成隐喻关系,因而由用来形容航空器状态的“失联”泛化为用来形容人的状态,体现出了隐喻作为词义泛化的深层机制所发挥的功能。

从“马航客机失联事件”开始,用于新闻标题中的“失联”一词逐渐由专门用于描述航空器状态泛化为可以用于描述人的状态,扩展了使用对象,扩大了适用范围,是一种词义泛化现象。这种现象是由语言的诸多外部要素和内部要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隐喻是一种相似关系,目的在于理解。隐喻作为词义泛化的深层机制在“失联”一词的泛化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

[1]翁梦晨.新闻标题的意识形态—六国媒体对马航MH370客机失踪报道标题的对比分析[J].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2014(2):1.

[2]The International Civil Aviation Covenant[S].Chicago,1944.

[3]杜涛.媒介恐慌视野中的“女大学生失联”报道[J].中国青年社会科学,2015(2):106.

[4]胡健.试论模糊语义的特征[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6):1.

[5]LAKOFF G,JOHNSONM.Metaphors we live by[M].Chicago:The UniversityofChicagoPress,1980.

[6]胡壮麟.认知隐喻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1.

(责任编辑:王芳)

Deep Mechanism of Word Meaning Non-specialization:a Case Study of“失联”

SHI Dong-hong
(College of Literature,Guangxi Teacher’s College,Nanning 530000,China)

Both the internal and external linguistic factors that cause the word meaning non-specialization are analyzed by studying the usage of“失联”.It is found that metaphor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nonspecialization process.

“失联”;word meaning non-specialization;deep mechanism

H041

A

1672-8572(2017)03-0107-07

10.14168/j.issn.1672-8572.2017.03.17

2017-04-06

石东红(1992—),女,江苏徐州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现代汉语。

猜你喜欢

马航航空器失联
怀念一台机器人:2月12日,“机遇号”火星探测器被宣布永久失联
论航空器融资租赁出租人的违约取回权
欧俄探测器抵达火星,着陆器失联
航空器的顺风耳——机载卫星通信
火星航空器何时才能首飞
MSG-3在小型航空器系统/动力装置维修要求制订中的应用
媒体对女大学生群体形象的偏构:以女大学生遇害失联的报道为例
马航MH370空中搜救力量
失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