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围产妇女口腔保健知识及行为调查研究

2017-03-13李静黄彦红张雪娇董爽李妍作者单位110032沈阳沈阳市妇女儿童保健中心

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 2017年3期
关键词:保健知识口腔卫生口腔疾病

李静 黄彦红 张雪娇 董爽 李妍作者单位:110032 沈阳,沈阳市妇女儿童保健中心

围产妇女口腔保健知识及行为调查研究

李静 黄彦红 张雪娇 董爽 李妍
作者单位:110032 沈阳,沈阳市妇女儿童保健中心

目的调查围产妇女口腔保健知识知晓率、信念持有率及口腔卫生行为具有率;了解获取口腔保健知识的途径;分析影响围产妇女口腔就诊因素。方法采用单纯随机抽样方法选取2011年8月1日—2012年10月1日到沈阳市妇女儿童保健中心就诊的孕前、孕期及产后妇女880名为研究对象,用自行设计的自填式问卷为调查工具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围产妇女口腔保健知识的平均知晓率、信念持有率及口腔卫生行为具有率分别是30.1%、46.7%及54.2%。不同地区、不同学历、不同经济状况等的围产妇女口腔保健知识的知晓率、信念持有率及口腔卫生行为具有率均不同,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获取口腔保健知识的途径最多的是来自于医务人员和书籍。经logistic回归分析“怕用药影响胎儿”为影响围产妇女口腔就诊因素。结论围产妇女特别是孕期妇女的口腔保健知识水平有待提高,医务人员在开展围产口腔保健健康教育时要有针对性,分不同层次进行深入浅出地讲解,为今后围产保健口腔健康教育指明方向。

围产妇女;口腔保健;行为;健康教育

随着社会发展和进步,医学事业也飞速发展,为适应人们的保健需求,围产保健工作已从原来的“孕28周到产后1周”扩大为“孕前、孕期及产后”。女性妊娠期由于体内激素水平和生活、饮食习惯的变化,口腔健康状况较孕前差,极易引发口腔疾病,其中妊娠期牙龈炎为孕期常见疾病,是造成不良妊娠的一个危险因素。笔者通过对围产妇女口腔保健知识及卫生行为调查分析,了解围产妇女口腔保健知识知晓情况及卫生行为情况,探讨影响围产妇女就诊因素,旨在进一步做好沈阳市围产妇女口腔保健健康教育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单纯随机抽取于2011年8月1日—2012年10月1日到我中心就诊的孕前、孕期及产后妇女,共计880例。

1.2 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法。调查问卷形式为自行设计的自填式问卷,内容包括:围产妇女自然情况、口腔卫生行为、口腔疾病的认知程度等,问卷采用一对一调查方式。

1.3 统计学处理采用Epidata 3.1软件建立数据库,并进行数据双录入。所有数据采用SPSS 15.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应用配对样本t检验及χ2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将有统计学差异的因素纳入logistic模型进行多因素回归分析。

2 结果

2.1 基本情况本次调查共收集调查问卷880份,全部有效。其中孕前妇女230例(26.1%)、孕期妇女397例(45.1%)、产后妇女253例(28.8%);平均年龄28.4岁。城区分布中城市人口689例(78.3%)、郊区人口83例(9.4%)、农村人口108例(12.3%)。职业分布中无业人数最高,共205例(23.3%);军人人数最低,仅3例(0.3%)。家庭人口数中两口人人数最多,共491例(55.8%);其次为三口人,187例(21.3%)。文化程度初中以下136例(15.4%)、高中196例(22.3%)、大专192例(21.8%)、本科及以上356例(40.5%)。家庭平均月收入2 000元左右比例最高,491例(55.8%);其次4 000元左右,176例(20.0%)。具有医疗保障人员484例(55.0%)。

2.2 口腔保健知识知晓率和信念持有率对围产妇女的口腔保健知识知晓率和信念持有率分地区、学历、经济状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详见表1、表2、表3。不同地区比较,知晓率和持有率为城市高于郊区,郊区高于农村,特别是孕期口腔疾病能否引起不良结局城市高于郊区和农村,城市围产妇女知晓率平均高达71.7%,知晓率普遍较低的是孕期口腔疾病危害和感染窗口期概念,只达到平均5.0%以下,且地区间经χ2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10、0.60,P>0.05);从文化程度看,口腔

保健知识的知晓率和信念持有率均随学历的升高而升高,经χ2检验差异均有统计学(χ2=161.64、68.12,P<0.05),且孕期口腔疾病危害和感染窗口期概念两个题目其本科以上学历的知晓率高于低学历者;从经济状况上看,人均月收入>1 000元者,其口腔保健知识知晓率和信念持有率最高,<800元者最低;有医保者较无医保者口腔保健知识知晓率和信念持有率普遍高。

2.3 获取口腔保健知识的途径围产妇女获取口腔保健知识的途径达两种以上的为99人(11.3%);从医务人员获得知识的为326人(37.0%),且农村高于城市;从书籍获得知识的333人(37.8%),且城市高于农村;从报纸电视获得知识的为132人(15.0%);从亲朋好友获得知识的为77人(8.8%);从其他途径获得知识的为156人(17.7%)。

2.4 口腔卫生行为对调查问卷中的口腔卫生行为部分归纳分析看出,不同地区、不同学历、不同经济状况的围产妇女具备健康口腔行为均有所不同,详见表4、表5、表6。从地区分布上看,各种口腔卫生行为正确发生率多数为城市好于郊区和农村,特别是孕前口腔检查率和每日刷牙次数城市均高于郊区和农村(χ2=34.98、130.25,P<0.05),但刷牙时间、进食后漱口和酸甜类零食经χ2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62、1.58、2.43,P>0.05);从文化程度看,孕前口腔检查率和每日刷牙次数、正确刷牙方法、正确选择牙刷、进食后漱口、辛辣类食物、产褥期刷牙均是学历越高,正确行为发生率越高,经χ2检验均有统计学差异(χ2=34.21、111.03、38.55、24.04、12.20、7.97、90.65,P<0.05),但刷牙时间、选用药物牙膏、酸甜类零食经χ2检验却无统计学差异(χ2=1.88、4.64、4.51,P>0.05);从经济状况上看,收入越高和医疗有保障者,口腔卫生行为正确发生率越高。

表1 口腔保健知识知晓率和信念持有率在不同地区围产妇女中的比较[n(%)]

表2 口腔保健知识知晓率和信念持有率在不同文化程度围产妇女中的比较[n(%)]

表3 口腔保健知识知晓率和信念持有率在不同经济状况和不同保障围产妇女中的比较[n(%)]

表4 口腔卫生行为情况在不同地区围产妇女中的比较[n(%)]

表5 口腔卫生行为情况在不同文化程度围产妇女中的比较[n(%)]

表6 口腔卫生行为情况在不同经济状况围产妇女中的比较[n(%)]

2.5 影响孕期口腔疾病的就诊因素以“孕期口腔疾病是否就诊”为应变量,以“怕用药影响 胎 儿 ”“ 身 体 不 方 便 ”“ 没 必 要 ”“ 费 用 高 ”为 协变量,采用向后删除法作logistic回归分析,检验删除协变量标准为α=0.10,经四步筛选最终保留在模型中的协变量为“怕用药影响胎儿”,其OR=0.400(0.274~0.584),<1,提示“怕用药影响胎儿”为影响其就诊的主要因素。

3 讨论

本次调查围产妇女中,口腔保健知识的知晓率和信念持有率均为城市好于郊区,郊区好于农村;并随文化程度及经济状况的升高而升高。由此反映出,城市妇女接受各种健康教育的机会较农村妇女多,掌握的健康知识也较多。文化程度及经济状况均较好的城市妇女,自我保健意识也较强,这与孟微[1]、童倩的相关调查结果相符[2]。

从调查中还可以看出围产妇女对孕期口腔疾病的危害性认识不够,知晓率最低的仅为1.43%,说明口腔保健意识有待提高。如果孕前获得正确的口腔保健知识,将会大大降低孕期口腔疾病的发病率,对孕妇和下一代的口腔和全身健康有深远的影响。

从获取保健知识的途径上看,从书籍和医务人员处获得知识的比例最高,其中从医务人员获取知识的比例高达37.0%,与杨秀巧等[3]调查结果相一致,说明医务人员在口腔保健知识的传播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是孕期口腔保健最重要的知识来源途径。因此,有必要在全市妇幼保健机构中开展口腔保健知识的健康教育,尤其要针对低学历、低收入的围产妇女,应采用多种形式进行口腔健康教育从而增强围产妇女口腔保健意识。如果能加强妇产科医生和口腔科医生的合作,在孕前和孕期检查中,宣传口腔保健的重要性,将口腔检查纳入孕前和孕期常规检查中,对维护孕妇的口腔卫生及胎儿营养摄入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本次调查中正确行为发生率城市好于郊区和农村,文化程度和经济收入越高,正确行为的发生率越高,这与Guillermo[4]和雷劲[5]相关调查结果相符。由此可看出,口腔卫生行为发生率的分布情况与口腔保健知识的知晓率和信念持有率一致,从而也可说明,正确的口腔卫生行为与口腔保健知识的掌握程度密切相关。另外,本次调查还发现,100%的被调查者表示每天都刷牙,说明围产妇女已充分意识到刷牙的必要性,每天刷牙次数达≥2次的人数为71.4%,低于郑旭等[6]调查的80.0%,且刷牙时间≥3 min的行为发生率也较低,特别是农村产妇最低只有14.3%,产褥期期间刷牙的比例更低,因此在今后针对农村孕产妇健康教育工作中重点加强刷牙时间和产褥期间刷牙必要性等方面的教育。

本次调查发现,“孕期有口腔疾病能就诊”的 信念持有率 较 高为62.9%,较 童 浦银[7]调查的44.4%高,说明目前我市围产妇女对于口腔疾病诊治的必要性认识较高,但真正就诊的人数本研究并未涉及。国外调查结果显示,在12.2%~25.4%有口腔不适症状的孕妇中,就诊率达44.7%~54.2%[8],而国内孕期患有口腔疾病的妇女就诊率极低,只有3.4%,说明国内孕妇较国外的口腔保健意识和行为低。根据本次调查分析其原因发现,“怕用药影响胎儿”是影响就诊的主要原因,为此可在今后口腔健康教育工作中加大宣传力度,内容中增加此项内容,消除孕妇们前来就诊的顾虑。

[1] 孟微,王丽娟,刘文平.279例孕妇口腔卫生保健现状调查[J]. 护理研究,2015,29(1):235-236.

[2] 童倩,杨翔文,徐艺,等.长沙市妊娠期妇女口腔保健意识及行为调查[J].大家健康,2014,8(21):183-184.

[3] 杨秀巧,王金东,罗纬,等.深圳市217名孕前妇女口腔保健知识及态度行为调查[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5(8):150-151.

[4] Machuca G, Khoshfeiz O,Lacaue JR, et al. The influence of general health and socio-cultural variables on the periodontal condition of preagnant women [J]. Periodontol, 1999, 70(7): 779-785.

[5] 雷劲,王毅,蔡树玉.东莞市虎门镇653名妊娠期妇女口腔健康知识和行为调查[J].广东牙病防治,2015,23(8):438-441.

[6] 郑旭,王小丹,赵君.265名文昌市妊娠妇女口腔健康知识及行为调查[J].昆明医科大学学报,2015,36(8):28-31.

[7] 童浦银.社区孕妇口腔保健知识、态度和行为及影响因素调查[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15,31(4):590-591,593.

[8] Gaffield ML, Gilbert BJ, Malvitz DM, et al. Oral health during pregnancy: An analysis of information collected by the pregnancy risk assessment monitoring system [J]. JADA, 2001, 132: 1009-1016.

R17

A

1672-7185(2017)03-0040-05

10.3969/j.issn.1672-7185.2017.03.016

2016-11-28)

2010年沈阳市卫生局科研立项(项目编号:沈卫办[2010]66号)

黄彦红,Email:hyh8656@163.com

猜你喜欢

保健知识口腔卫生口腔疾病
《口腔疾病防治》被瑞士HINARI 数据库收录
吃饭老塞牙,小心口腔疾病找上门
不同健康教育模式对女性人工流产术后保健知识掌握情况的影响研究
临床预防干预在口腔疾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黄芩主要化学成分对口腔疾病作用的研究综述
口腔卫生师的职业与职责
肇事肇祸强制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口腔卫生认知水平分析
饮食干预对胃溃疡患者饮食保健知识及疗效的影响
口腔卫生宣教应用于社区老年人牙周病治疗中的效果观察
口腔卫生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