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社会主义价值观及其教育路径

2017-03-12王雯雯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7期
关键词:新中国路径选择

王雯雯

(北京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教育宣传协同创新中心, 北京 100089)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社会主义价值观及其教育路径

王雯雯

(北京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教育宣传协同创新中心, 北京 100089)

新中国成立初期, 中国共产党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历史实践孕育了热爱祖国、 人民民主、 社会平等和集体主义等社会主义价值观。 中国共产党和中央人民政府通过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 扩大媒体宣传、 加强制度建设和树立先进典型等途径, 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社会主义价值观教育促进这些观念的传播, 调动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参与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的积极性。 关键词: 新中国; 社会主义价值观教育; 路径选择

价值观是凝魂聚气、 强基固本的核心因素。 社会主义价值观是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呈现, 是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价值诉求的集中体现。 新中国成立初期, 在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历史实践中, 形成了热爱祖国、 人民民主、 集体主义、 社会平等等价值诉求, 成为这一时期社会主义主要价值观念。 深入考察新中国成立初期社会主义价值观形成的实践基础, 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内容及其教育路径, 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 新中国成立初期社会主义价值观形成的实践基础

社会主义价值观体现了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的价值诉求, 因而深深根植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的生动实践中。 新中国建立以来, 在中国共产党和中央人民政府的领导下, 建立了基本的政治制度、 法律法规和权力运行机制, 促进了工商业和农业领域的恢复和发展, 取得了教育改革、 文化创新和旧知识分子改造等一系列重要成就, 为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 奠定了坚实的政治、 经济和文化基础。

(一)政治基础

社会主义价值观是社会主义上层建筑的核心组成部分。 政治建设不仅直接促进了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 还为其进一步内化提供了必要的制度、 法制和组织保障。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 结束了中国100多年来的社会动乱, 建立了强大有效的政府, 为了确保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顺利过渡, 中国共产党和中央人民政府着力在体制、 法制和组织原则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政治建设。 第一, 确立了国体。 确立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的国家, 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 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 团结各民主党派和国内各民族的人民民主专政。 第二, 进行了一系列制度建设。 确立了单一制的政权结构形式, 将人民代表大会确立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确定为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 在普选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以前, 由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全体会议执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 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 选举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 第三, 加强了法制建设。 废除国民党反动政府一切压迫人民的法律、 法令和司法制度, 制定保护人民的法律、 法令, 建立人民司法制度。 规定人民群众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保障人民群众思想、 言论、 出版、 集会、 通信、 人身、 宗教信仰等自由。 第四, 实行民主集中制。 民主集中制是社会主义政权的组织和活动原则。 它是民主和集中的辩证统一, 要求少数服从多数、 下级服从上级、 个人服从集体、 全党服从中央, 确保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相统一。 政治建设在这些方面的展开, 为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形成和确立奠定了深厚的政治基础。

(二)经济基础

经济基础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决定因素。 新中国成立初期, 为了克服经济困难, 顺利实现新民主主义过渡, 中国共产党和中央人民政府采取了许多重要举措, 有力地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为社会主义价值观教育的开展奠定了经济基础。 在基本制度和整体战略方面, 1950年, 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土地所有制, 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 农村生产力得到解放。 1953年8月, 毛泽东明确阐述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 基本上实现国家工业化和对农业、 手工业、 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 316经过“一化三改”, 初步确立了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和基本经济制度。 1953年, 编制了第一个五年计划, 确定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 在此基础上, 出台了工商业和农业发展的有效对策。 工商业领域, 对私营工业加工订货, 扶持重要行业或企业, 投放货币, 降低利率, 减少税负, 稳定物价, 促进私营工商业恢复和发展。 通过调整, 有利于国计民生的私营工商业得到较快发展, “私营工业生产总值增长39%, 私营商业(包括纯商业和饮食业的坐商、 行商、 摊贩)销售额增长38.7%”[2]116。这些发展促进了社会主义工商业改造, 至1953年底, 全面实现了对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改造, 国家资本主义有了较大发展, 国营经济的领导地位和国家调节国民经济的力量进一步加强。 农业领域, 加强农产品购销, 积极发展供销合作社, 发展农村信用合作社, 鼓励城乡购运业务。 农业取得了重要发展, “1952年与1950年相比, 全国商品零售额增长44.7%, 农副土特产品采购额增长62.1%, 农业生产资料供应总金额增长91.15%”[3]119。 农民购买力提高, 农业生产能力增加, 农业领域得到恢复和发展。 经济建设的显著成效为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形成和确立奠定了良好经济支撑。

(三)文化基础

随着政治建设和经济建设的深入发展, 文化教育事业也取得了新发展。 按照《共同纲领》关于发展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的要求, 中国共产党和中央人民政府有步骤地对教育文化事业进行改革。 1949年12月23日至31日, 教育部召开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 会议确定了逐步改革旧教育的方针、 步骤和发展新教育的方向, 大力发展小学和中学, 吸收工农子弟入学, 兴办工农速成学校、 工农干部文化补习班和技术专修班, 使一批工农干部、 产业工人和解放军指战员达到中等文化程度。 1951年开始, 确定了“以培养工业建设人才和师资为重点, 发展专门学院和专科学校, 整顿和加强综合性大学”[2]152的调整方针, 全国初步形成了学科、 专业设置比较齐全的高等学校体系, 加快了国家急需人才的培养, 提高了国民整体素质。 文化方面, 新中国成立后, 中国共产党和中央人民政府倡导继承和发扬民族文化中的优良传统, 重点发展人民的文学、 艺术、 戏剧、 电影等文化事业。 1951年5月5日政务院发布《关于戏曲改革工作的指示》, 1953年9月10日中共文化部向中央提交《关于目前文化艺术工作状况和今后改进意见的报告》, 在良好政策鼓舞下, 广大文艺工作者积极投身于生产建设, 创作出一大批以革命战争、 民主改革为题材, 启发人民政治觉悟、 鼓励人民劳动热情的优秀作品, 如话剧《龙须沟》、 歌剧《长征》、 小说《铜墙铁壁》、 通讯《谁是最可爱的人》、 歌曲《歌唱祖国》等, 丰富了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党和政府还争取和鼓励旧社会知识分子为人民服务, 使他们绝大多数继续从事教育、 文化、 科学、 技术等工作, 对知识分子的代表人物给以适当的社会政治地位, 积极争取留居国外的学者和留学生回国。 文化事业在这些方面的新发展, 为社会主义价值观教育提供了必要的制度依托、 社会支撑和人才保障。

二、 新中国成立初期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具体内容

新中国成立初期, 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的生动实践孕育了体现人民群众价值诉求和时代发展要求的价值观念, 主要涵盖了热爱祖国、 人民民主、 社会平等和集体主义。 它们激起了人民群众革故鼎新参与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热情, 迸发了克服艰难困苦支援抗美援朝战争的爱国情怀, 形成了社会主义巩固和发展的力量源泉。

(一)热爱祖国

《礼记》有言, “苟利国家, 不求富贵”。 顾炎武也曾有言, “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 热爱国家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价值准则。 新中国的成立, 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群众浴血奋战、 艰苦拼搏建立起来的, 结束了近代以来长达百年的屈辱历史,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人民成为国家主人, 推动了其他地区民族独立斗争。 这极大地激发了人民群众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热爱祖国, 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 为中华民族的繁荣富强而奋斗, 成为许多人毕生的价值诉求。 《共同纲领》指出, 提倡爱祖国、 爱人民、 爱劳动、 爱科学、 爱护公共财物。 1951年1月1日, 《人民日报》发表社论, 对爱国主义做了进一步的阐述: “中国人民今天的爱国主义并不是什么抽象的东西, 它的内容, 就是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和封建主义压迫, 就是保卫中国人民民主革命的果实, 就是拥护新民主主义, 就是拥护进步, 反对落后, 就是拥护劳动人民, 就是拥护中国与苏联和人民民主国家以及全世界劳动人民的国际主义联盟, 就是争取社会主义前途。”[3]许多人在各自岗位上勤俭节约, 反帝反封, 支援抗美援朝战争, 热情欢迎公私合营, 无不体现出热爱祖国的价值追求。

(二)人民民主

共产党人致力于为实现人的自由全面解放而斗争。 人民群众是新中国的缔造者, 是新中国历史的书写者, 是社会主义国家的真正主人。 人民民主既是人民群众的基本价值诉求, 也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体现。 新中国成立之后, 经广播、 报纸、 宣传栏等媒介的传播, “阶级”“解放”“翻身”“当家做主”等成为社会主流话语, “站稳立场”“交代历史”“清除烙印”“政治态度”等成为思想改造的强势语汇, 内含了人民当家做主的思想观念以及新的国家意识的形式, “前所未有地深入到中国社会之中”, 并获得了巨大影响力和渗透力。[4]23这些话语体系的形成, 表达了人民要求民主、 参与政治的价值诉求。 五四宪法的颁布不仅为人民民主的发展提供了制度设施, 还将法制意识和人民民主的观念进一步传播开来。 在基层, 人民群众积极参与村镇选举、 工厂管理和多种多样的群众性竞赛与运动, 充分体现了民主意识。 因而, 新中国成立初期, 发展人民民主成为人民群众普遍性的价值诉求。

(三)社会平等

不患寡而患不均。 平等是一个社会发展的理想目的, 也是保障一个国家或者社会稳定和谐的基本途径。 社会主义的本质在于实现共同富裕, 促进人民群众在政治、 经济方面享有实质性平等。 资本主义制度是资产阶级谋取其特殊利益, 压制无产阶级基本权益, 维护虚假平等的统治工具。 社会主义制度要想实现对资本主义制度的超越, 需要比其实现更为真实有效的平等。 新中国的建立, 打破了封建社会在制度、 思想、 经济、 民族方面对平等的限制, 性别、 民族、 待遇平等等方面的诉求成为人民群众普遍的价值追求。 党和政府为了满足人民群众的要求, 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进行了一系列制度建设和政策实施。 一是以宪法为最高权威, 确保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二是促进民族平等, 帮助少数民族地区经济、 政治、 社会发展, 尊重民族自治权利, 支持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三是促进性别平等, 保障女性和男性拥有相同的政治权利。 四是关怀弱势群体, 增强对老弱病残及处在社会边缘的群体和个人的关心, 最大程度上实现社会公平。 这些举措进一步凸显了社会平等作为社会主义价值观的重要性。

(四)集体主义

集体主义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核心价值观念。 它提倡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相结合, 坚持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 眼前利益服从长远利益、 局部利益服从全局利益, 统筹兼顾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 中华民族很早就有“国而忘家,公而忘私”的集体主义传统。 马克思也曾经提出:“只有在集体中, 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 也就是说, 只有在集体中才可能有个人自由。”[5]84在《神圣家族》中又进一步论述了个人利益和人类利益关系: “既然正确理解的利益是整个道德的基础, 那就必须使个别人的私人利益符合于全人类的利益。”[6]167毛泽东在《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中, 也指出:“每一个党员, 每一种局部工作, 每一项言论或行动, 都必须以全党利益为出发点, 绝对不许可违反这个原则。”[7]821新中国成立初期, 随着生产资料公有制逐渐趋于主导地位, 人民群众的利益与社会公共利益具有内在一致性, 集体主义不仅是发展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也是满足个人利益、 实现个人价值的必要前提。 这一时期, 人民群众积极参与到公私合营、 社会主义改造、 农业互助合作社建设以及“三反”“五反”运动中, 吃苦耐劳, 不怕流血, 不计回报, 形成了普遍的集体主义价值观念。 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也在这一时期进行了一系列政治、 经济和文化建设, 使人民群众的个人权益得到更好保障和实现, 促进了集体主义成为新中国成立初期最为重要的价值观念。

三、 新中国成立初期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教育路径

新中国成立初期, 领导干部和人民群众普遍存在着文盲率高、 文化水平低、 信息传播不畅等问题, 为了促进社会主义价值观传播, 提升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文化水平, 深化党的思想和理论学习, 中国共产党和中央人民政府通过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 扩大媒体宣传、 加强制度建设和树立先进典型等途径, 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社会主义价值观教育, 促进了社会主义价值观的传播。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

社会主义价值观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的本质体现, 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 可以有效促进社会主义价值观教育。 刘少奇强调: “理论工作是思想工作的根本。 理论工作做不好,理论教育和政治教育工作也会做不好。”因此, 有必要“用马列主义的思想原则在全国范围内和全体规模上教育人民”。[8]82新中国成立初期, 为了提高领导干部和人民群众的文化水平, 促进社会主义价值观教育, 开展了形式多样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活动。 首先, 加强党员干部理论学习。 1951年, 中共中央颁布了《关于健全各级宣传机构和加强党的宣传教育工作的指示》。 1955年, 毛泽东在党的全国代表会议上提出: “省委书记、 市委书记、 地委书记以及中央各部门的负责同志, 都要奋发努力, 在提高马克思列宁主义水平的基础上, 使自己成为精通政治工作和经济工作的专家。”[9]279全国范围内成立了各种层次的马列学院、 军政大学、 党校, 以及多种多样的速成班, 在这些学校或者班级中开设马列主义、 社会发展史、 毛泽东思想等课程。 中共中央组织编写了一系列经典著作, 并在全国范围内组织马克思主义理论演讲会、 报告会、 座谈会、 学习会等学习活动, 对之进行了广泛深入的学习, 促进了党的思想和理论的传播。

(二)扩大媒体宣传

新中国成立初期, 社会主义价值观教育面临着交通不便、 识字率低、 报刊有限等不利情况, 包括广播电台、 报纸和文艺作品在内的传播媒介的发展, 因其覆盖面广、 形式灵活和内容丰富, 有效克服了这些困难, 促进了社会主义价值观的传播。 广播电台方面, 1950年4月, 新闻总署发布了《关于建立广播收音网的决定》, 4月26日, 中央广播局公布《为实施新闻总署关于建立广播收音网的决定给各人民广播电台的通知》, 党和政府在城市和农村开展大规模的有线广播建设, 至1954年底, “全国共有县广播站547个, 中小城镇广播站705个, 有线广播喇叭49854个”[10]225。 各级广播站还开办了《社会科学讲座》等理论宣传节目, 及时对重大事项宣传报道, 广播站深入农村、 社区和工厂, 扩大了社会主义价值观传播的受众群体。 报纸方面, 新中国成立初期, 形成了以《人民日报》为核心, 多种报纸共同发展的价值观传播网络。 到1951年, 除《人民日报》外, 中国共产党的机关报共有151家, 《光明日报》《大公报》《文汇报》等报纸也得到了重要发展。 党的理论、 路线、 方针和政策都通过这些报纸传递给广大干部和群众。 文艺作品方面, 《茶馆》《龙须沟》《春华秋实》等话剧, 《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保卫延安》《李有才板话》等小说, 《新华颂》《我们最伟大的节日》《大西洋》等诗歌, 通俗易懂, 富有感染力, 为群众喜闻乐见, 在传播社会主义价值观过程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三)加强制度建设

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形成与传播, 需要一定的制度为其提供宣传、 组织、 人才等保障, 因而, 加强制度建设是推动社会主义价值观教育的必要前提。 新中国成立初期,为了促进社会主义价值观教育,进行了一系列制度构建。 首先, 构建社会主义教育制度。 中国共产党和中央人民政府革故鼎新, 废除训导制度, 停止“党义”“公民”“童子军”等反动课程, 开设“马克思列宁主义基础”政治理论课, 使教育与新中国建设更好地结合起来。 其次, 健全管理体制。 新中国成立初期, 为了促进社会主义价值观教育, 设置了中共中央宣传部, 管理意识形态构建和传播事务, 在政务院设立文教委员会, 实行由新华社发布重要新闻的制度, 健全党的各级宣传机构, 并规定了党在宣传工作中的领导职责。 再次, 制定相关法规。 制定了《关于健全各级宣传机构和加强党的宣传教育工作的指示》《关于加强理论教育的决定》《关于宣传唯物主义思想批评资产阶级唯心主义思想的指示》等文件。 1954年, 第一步宪法的颁布更是把“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原则固定下来, 使全国人民有一条清楚的轨道, 使全国人民感到有一条清楚的明确的和正确的道路可走”。

(四)树立先进典型

心理学研究表明, 作为社会印象的典型一旦为人所接受(形成), 就具有了稳定性, 不易改变或者说服。 先进典型不仅可以影响人民群众行为, 也可以有效传播特定价值观念。 新中国成立初期, 中国共产党和中央人民政府就非常重视通过典型宣传来促进社会主义价值观教育。 1950年9月, 在北京召开了全国战斗英雄代表会议和全国工农兵劳动模范会议,毛泽东在大会上指出, 英雄模范“是全中华民族的模范人物, 是推动各方面人民事业胜利前进的骨干, 是人民政府的可靠支柱和人民政府联系广大人民群众的桥梁”[1]95。 典型教育在不同领域逐步展开。 在军事斗争方面, 抗美援朝战争中, 涌现了黄继光、 邱少云、 罗盛教等一大批先进典型人物, 《人民日报》先后发表了《不朽的杨根思英雄排》《伟大的战士邱少云》《祖国的好儿子黄继光》和《不朽的国际主义战士》等战地通讯, 使爱国主义、 集体主义得到广为传播。 魏巍写的《谁是最可爱的人》, 以优美的文笔和饱满的感情, 将这些先进典型的思想进一步在人民群众中传播。 在生产建设领域, 涌现了钢铁劳模孟泰、 清洁工时传祥、 优秀工人王崇伦、 妇女典型郝建秀以及农民典型李顺达等一大批劳动模范, 他们受到了中央领导的接见, 引起强烈反响, 对进行爱国主义、 集体主义教育产生了重要推动作用。

新中国成立初期, 社会主义价值观教育虽然有待于进一步优化或完善, 但是整体而言取得了重要成效, 有力地促进了社会主义的改造和建设。 中国共产党和中央人民政府对社会主义价值观教育路径的探索, 为新时期培育和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有益启示。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 一方面要不断将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的价值诉求纳入到核心价值观的建构和阐释当中, 形成最大价值公约数, 并与时代发展的要求密切结合起来。 另一方面,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要提供制度设施, 增强传播媒介的效用, 加强先进人物的示范和带动作用, 将价值观传播融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教育和学习当中去。

[1] 毛泽东文集:第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9.

[2]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第2卷(1949—1978)[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 2011.

[3] 在伟大爱国主义旗帜下巩固我们的伟大祖国[N].人民日报,1951-01-01.

[4] 吴建国, 陈先奎.当代中国意识形态风云录[M].北京:警官教育出版社, 1993.

[5]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6]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7] 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8] 刘少奇选集:下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9] 毛泽东教育活动纪事[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3.

[10] 赵玉明.中国广播电视通史[M].北京:北京广播电影学院出版社,2004.

[责任编辑 湛贵成]

The Content and Educational Path of Socialist Values in the Early Years of New China

WANG Wen-wen

(CenterforCooperativeInnovationofMarxistTheoryResearchandEducationPropaganda,AcademyofMarxism,BeijingNormalUniversity100089,China)

The socialist values are the essence of Marxist ideology, and are the core elements of the construction of socialist modernization. In order to consolidate and develop socialism, the party and the people’s government carried out political construction in the system, rule of law and operation mechanism, promoted the restor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industry and commerce and agriculture, and carried out educational reform, cultural innovation and intellectual transformation. Vivid historical practice gave birth to the socialist values of love for the motherland, people’s democracy, social equality and collectivism. In order to further promote the spread of these ideas and mobilize the party members and cadres and the masses to participate in the socialist transformation and construction of enthusiasm, the party and the people’s government carried out various forms of socialist values education through the education of Marx doctrine theory, expanding media propaganda, strengthening system construction and setting up advanced models.

new China; socialist values education; path selection

2017-03-26

王雯雯(1988—), 女, 河南登封人, 博士研究生。

D64

A

1009-4970(2017)07-0051-05

猜你喜欢

新中国路径选择
还原真实
加拿大承认新中国问题探析(1949~1950)
家族企业管理模式及其路径选择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新型路径选择
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必要性和路径选择方向的研究
民办高校持续发展的路径选择
军休服务管理社会化:现实需求与路径选择
社会治理面临的现实困境与路径选择
美媒:“新中国”的赢家与输家
新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的社会流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