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下诗歌创作现状与未来展望”暨第三届龙门诗会学术研讨会综述

2017-03-12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7期
关键词:新诗诗人诗歌

张 剑

(洛阳师范学院 文学院, 河南 洛阳 471934)

“当下诗歌创作现状与未来展望”暨第三届龙门诗会学术研讨会综述

张 剑

(洛阳师范学院 文学院, 河南 洛阳 471934)

2016年9月28日, “当下诗歌创作现状与未来展望”暨第三届龙门诗会学术研讨会在洛阳师范学院新校区隆重举行。 来自北京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 浙江工商大学、 洛阳师范学院等高校的诗歌研究专家, 《当代国际诗坛》《新诗评论》《西部》等诗歌刊物的主编与编审, 两岸三地的著名诗人参加了研讨会。 与会诗人与学者围绕百年新诗传统、 当代诗歌评价标准与标价机制、 全球化语境下的中文写作、 当下诗歌发展趋势等问题展开了极具学术价值与现实意义的探讨。

本次研讨会由洛阳师范学院文学院院长刘继保教授主持。 他代表学校对诸位嘉宾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 并向与会者详细介绍了学校的历史沿革、 师资力量、 科研成果。 刘院长指出, 诗歌作为一种艺术, 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 当代诗歌在获得较好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一系列的困境。 诗歌如何适应时代发展、 推陈出新, 成为急需探讨的话题, 希望在座的诗人、 教师能够畅所欲言, 为诗歌的繁荣与发展做出贡献。

一、 百年新诗传统回首与再认识

当下诗歌的繁荣或困境, 必须放在中国百年新诗发展历程的长时段中去解读。 对当下诗歌创作现状的认识, 要有一种历史纵深感, 即建立在我们对百年中国新诗传统的再认识上。

唐晓渡认为, 以前把新诗传统放在中国诗歌传统中进行认知, 把新诗视为与唐诗、 宋词一样只是中国诗歌自身演化的一个阶段的观点是值得商榷的。 新诗与传统诗歌确实有血脉关联, 但它自身也形成了一个独特的系统。 中国现代新诗的发展是一种充满异质性的、 在很多方面自成一体的诗歌系统。 新诗的传统是在革命的背景下形成的一种激进的传统。 不论是陈独秀在《文学革命论》中用“推倒”这样的激烈表述, 还是胡适从意象派引申出来的相对温和的“八不主义”, 都建立在对传统文学失血、 衰败、 自我封闭的判断上。 鲁迅当年所言的“汲今复古, 别立新宗”, 代表了他对新旧文学关系与文学发展方向的认识。 所谓“汲今”, 即向当下汲取; 所谓复古, 亦不同于中国历史上以向后回溯为目标的唐宋古文运动与明清古文运动, 而是体现出一种开放意识, 广泛借鉴古今中外的文学资源。 在借鉴之后, 更为重要的是成就自身的文学特质。 诗歌要成为它自身的一种世界观, 成为一种独特的声音、 价值系统, 成为诗人独特的面对世界进行表达的方式, 即“别立新宗”。 基于近40年诗歌发展的经验, 可以用“成熟”一词来描述当代诗歌。 新诗作为一种在理念上、 形式上与传统诗歌迥异的诗歌系统, 已经发展成熟并建立了自身的概念体系与审美特质。 艾青诗歌所体现出的“散文美”就是古典诗歌不曾具备的。 从冯至、 闻一多、 卞之琳到艾青等人, 中国新诗逐渐摆脱了早期诗歌写作的粗疏状态, 在观念层面、 文本层面确立了新诗的合法性, 新诗也由此与新文化运动、 民族国家的建立、 社会转型、 个人生存与自我探索密切相连。

诗人杨炼认为, 我们一百年的新诗历史可以用“一首人生和思想的小长诗”来概括。 说它是长诗, 因为我们的人生经历、 历史变迁所具有的复杂性千年未有; 说它是小的, 因为还有更大的世界化语境带给我们新的困境、 刺激与灵感。 当代中文诗是艰难地成熟的, 我们的诗是从文革时的宣传性的非诗或反真正诗歌的语言环境开始的, 朦胧诗的意义是在非诗和诗之间找到并清晰画出了界限。 很多朦胧诗把资本主义、 社会主义、 历史辩证法之类空洞的词汇扔出诗歌, 而回归到黑夜、 光明、 土地、 水、 死亡等之前古典诗歌早就用过的词汇, 来表达当代人复杂的内心感受。 这种对诗与非诗界限的划分造成了“奇怪”的朦胧诗与之后诗歌的代际交替, 也促成了诗坛回返到诗歌与诗歌、 诗人与诗人本身的竞争。 一个真正有生命的、 活的当代诗的传统由此而来。

王家新认为, 回首百年新诗历程首先需要追问几个问题: 新诗的合法性是如何建立起来的?如何进入文学史论述?如何经由经典化成为教育资源?用“成熟”来评价百年新诗的发展是不太适合的, 因为“成熟”是相对意义上的, 永远不是一种固定的状态。 新诗发展到今天, 它的合法性早已建立起来, 早就进入了语文课本, 更重要的是, 它要保持一种来自自身的生长力。

臧棣指出, 虽然时有困惑和焦虑, 百年新诗的历程也非常艰难, 但对中国诗歌百年历程中取得的成就要有自信。 从世界诗歌发展背景来看, 百年中国新诗的历程非常独特, 既有从传统到现代的转换, 又有中西文化的碰撞。 这在世界文学的发展中是一个非常宝贵的经验。 中国新诗发展的这种独特性可能会让置身其中的人产生焦虑, 也会衍生出很多问题, 但从另一方面看, 可展示的内涵也越丰富。 从诗歌内部发展的线索、 诗歌主体性建构的角度去考量, 近百年的诗歌发展已经在实践层面基本实现了现代诗歌的书写转型, 取得的成就也是相当伟大的。

二、 当代诗歌创作现状扫描与审视

杨炼认为, 当代诗歌发展不可避免地面对全球化语境。 20世纪80年代诗歌的“文革”的质疑与审判、 对文化的打捞与重审, 成就了当代诗的深度。 20世纪90年代以来, 全球化语境下的漂泊不是离开, 而是整合, 重新整合中文与世界各种不同文化系统之间的关系, 最终形成一个贯穿中外的全新的中文诗传统。 “体用之争”由来已久, 在今天可以理解为独立思考为体, 古今中外为用。 每个诗人都要筛选古今中外所有的思想资源, 重建自己的思想, 建立每个诗人自己的个体诗学。 诗歌创作不要局限于诗人自发性的写作状态, 而要进入诗人对自己的哲学思考、 文学意识、 形式追求的自觉性的发展。 对于农民工诗歌来说, 它如果有生活经验、 语言原创, 那么它对中国社会乃至世界诗歌都是有意义的。 现在世界诗歌写作都存在着不小的危机, 追求技巧娴熟而缺乏生活体验, 缺乏诗歌内在的灵魂。 农民工诗歌恰恰是对此的一种矫正, 重建了人生与诗歌的血肉关联。

唐晓渡认为, 近40年来, 新诗在文本上的成就远远超过了“五四”至“文革”时期。 像新文学提倡初期那种新旧文学之间势同水火、 不破不立的二元对立式的格局已经不复存在。 在当下诗坛, 多元的、 混合共生的局面基本形成, 诗歌写作进入丰收、 繁荣的收获季节。 当下诗歌有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 那就是长诗写作的盛行, 这是集体欲望的集中表达。 诗歌正在它以前所未及、 所不能及的地方积攒力量。 另外一个比较热的话题就是所谓底层写作的问题。 底层美学是一个被说滥的概念。 当下的底层写作更多是指一种精神意义上的、 生存状态上的而非单纯社会身份。 工人诗人从一种建国后的特定称谓转向当下的从生存困境当中对自身的关注。 某些农民工诗歌、 工人诗歌写得相当好, 就是因为他的意识形态没有被绑架, 并转化为在生存困境中的表达。

沈苇认为当代诗歌发展有三个特点:一是中国诗歌现在已经进入多点起源的“甜瓜时代”, 由垂直结构变为扁平结构, 混合共生的格局已经产生; 二是诗歌进入了数量化生产的时代, 好诗与坏诗同样铺天盖地, 要进行辨别精选; 三是诗歌已经进入了一种跨文化写作时代, 天涯咫尺的境遇要求诗人把握好自我与他者的关系, 彼此生成。

艺辛指出, 百年诗歌的展望分前面六十年和后面四十年。 前六十年基本可以称为“谣体”时期, 朦胧诗突破了“谣体”, 影响了后四十年的诗歌创作。 近二十年是诗歌发展的黄金时期, 诗歌的突破发展还需要第一代诗人们的带领, 前一次突破的先锋必然是后一次突破的动力。

颜艾琳指出了两岸当代诗歌发展的差异。 在台湾, 诗人跨界和诗的分歧都不是近段时间才发生的, 新诗改编已经走向了多媒体、 多元化, 以爵士乐、 轻摇滚、 微电影、 舞台剧等形式流传与接受。 台湾比较注重个人风格形象, 而不是集体, 也没有诗歌的代际划分。 在诗歌写作形式上, 不大写长诗, 因为长诗太多堆砌、 形容, 也容易暴露出写作者的缺点。

三、 当代诗歌发展前瞻与预判

杨炼认为, 当下诗歌发展的三个关键词是: 当代、 经典、 书写。 诗歌要具有当代性、 经典性、 书写性。 当代性并非指写在当下, 而是必须通过思想和美学深度来显现。 经典性不是靠时间段的划分、 代际交替确立的, 经典性永远与当下性、 与我们的现实人生相关联。 经典性也是衡量诗歌写作价值的一种评价标准。 书写性是要把话语的松散、 随意、 稀薄去除, 炼字、 炼句、 炼意, 通过书写让古典诗歌的优秀传统在当代中文诗中创造性地重建起来。 没有形式就没有思想, 薄弱的形式充其量只有肤浅的思想。 书写性应该呈现在每一首诗之内。 中文诗歌的发展如果不能最终落实到书写性上, 就没有未来。 中文诗的全称, 应该是全球意义的中文诗。

臧棣认为, 虽然从单纯的诗歌史线索去考察百年新诗成就会相当自信, 但立足于当代文化与现实语境, 对当下诗歌发展也不无疑惑与质疑的声音。 当代新诗在当下的确走入了某种困境, 有人认为当下诗歌是诗人群体的自娱自乐, 与当下现实并无关联。 这实际上是我们的诗歌文化出了问题, 最根本的是新诗的阐释机制与阐释体制出现了问题, 即新诗的知识分子化。 近百年来, 新诗先后经历了诗歌历史化、 诗歌政治化、 诗歌道德化等诸多阶段, 其根本原因是新诗的阐释者都是知识分子。 这造成了当代新诗知识分子化的演变, 也造成了新诗评价的圈子化。 中国新诗大致可以归到大众文化的范畴, 其思想根源是启蒙主义的价值观念, 但知识分子化的评价机制使其离大众有一定的距离。 我们有好的诗歌成就, 有非常宝贵的诗歌经验, 却处于荒凉的评价机制。 下一步就是要建立起科学有效的评价机制。 它要有一定的开放性, 既能满足大众的需求与困惑, 又能协调诗人共同体的关系。

王家新认为, 在需要“与他者共在”的时代, 当代诗歌创作需要一个参照系, 需要一些陌生化、 异质性的东西。 翻译诗歌就是一个很好得参照。 在“五四”时期, 胡适的译诗《关不住了》就为中国新诗开了一个新的纪元。 在胡适看来, 真正意义上的白话诗是从翻译开始的。 20世纪80年代, 朦胧诗人在诗歌观念与写作技艺上深受翻译诗的影响。 20世纪90年代以后, 中国国内的文化语境有所改变, 民族主义、 文化身份的焦虑、 中国性等观念兴起。 纵然如此, 我们仍然需要一个他者。 在任何一个时代, 语言的探索在诗歌创作中都是最敏感的, 处于最尖端的位置。 实际上, 中国现代最优秀的诗人都同时又是诗歌翻译家, 戴望舒、 冯至、 卞之琳、 穆旦、 梁宗岱等都是如此。 与其他的翻译家不同, 他们的翻译都是源自中国诗歌内在的需要。 当代诗歌应立足当下, 放眼未来。 诗歌的未来有赖于当下的创造, 是永恒的当下。

王自亮认为, 诗歌就是一种生态, 诗人既要适应又要超越这种生态。 当代诗歌写作可以从四个方面努力。 一是融合。 把个人经验、 自然形态、 社会演进和形而上学的东西融合起来。 二是关系。 把握好自我和他人的关系, 达到自我最短途径是通过他人。 三是多样性。 在题材、 样式上力求创新。 四是回归。 回归写作的先锋性与实验性, 越是写作时间久了越需要回归先锋。

子川指出, 网络化是未来诗歌写作必须面对的现实语境。 在带来诗歌数量化生产的同时, 网络化造成的诗歌写作同质化倾向也非常明显。 甚至写诗的技能在网络时代好像也是可以复制的。 网络点击量会潜在地影响当下的诗歌写作。 诗人要写出好的诗歌, 必须学会在喧嚣与浮躁中安静、 沉淀下来, 安静下来才有方向感。

本次“当下诗歌创作现状与未来展望”研讨会聚集了高校学者、 诗刊编审与原创诗人, 他们从诗歌创作、 编审、 研究等视角发出的不同声音, 既有鲜活细腻的感性体悟, 又有深沉睿智的理论思辨。 与会者对当下诗歌发展现状进行了精准把脉, 也对当代诗歌发展前景寄予了热切期待。 中国新诗刚刚走完一个世纪坎坷而又光辉的历程, 我们有理由相信, 当代诗歌会走向下一个辉煌。

[责任编辑 杨 倩]

2017-03-02

张剑(1984—), 男, 安徽肥东人, 副教授。

猜你喜欢

新诗诗人诗歌
诗歌不除外
新诗之页
“新”“旧”互鉴,诗歌才能复苏并繁荣
新诗之页
新诗之页
我理解的好诗人
诗人猫
诗歌岛·八面来风
新诗画
诗人与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