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音乐遗产复合型管理人才培养模式
2017-03-11胡贞宇
胡贞宇
(南阳理工学院音乐学院,河南南阳 473004)
我国民族音乐遗产管理人才匮乏,音乐遗产保护工作滞后,一些宝贵的遗产已经消失或正在消失,没有留下任何可以复原的素材和线索。发掘和保护民族音乐遗产,通过培养复合型的管理人才,保证民族音乐遗产得到有效传承。本文对民族音乐遗产管理的重要性和现状进行分析,讨论管理人才培养的要求和存在的问题,给出了民族音乐遗产复合型管理人才培养可供选择的模式。
1 加强民族音乐遗产管理的重要性与现状分析
民族音乐遗产是语言化遗产的一部分,任何形式的民族音乐对其存在的地域、方言的类型和发音的音调等有一定的依赖。如果这些条件发生改变,就会出现创生和割舍的现象。如果疏于管理和保护,民族音乐遗产就有可能沿着全新的方向发展,原有的文化底蕴和价值取向也会不断演化,其独特的魅力有可能就此消失,其价值难以得到利用。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对民族音乐遗产给予了高度关注,相关保护立法工作相继展开,项目申报、论证和部署等工作陆续开展。人们对精神文明的追求和文化追求不断提升。但长期以来,我国地方教育和培训体系不完善,缺少复合型的管理人员,专业技术滞后。比如,一些少数民族地区,民族音乐遗产的保护与管理人才十分缺乏,青黄不接断层现象严重,新培养的管理人员无法保证工作的长期和稳定性。
2 民族音乐遗产管理人才培养的要求与存在的问题
2.1 民族音乐遗产管理人才培养的要求
(1)涉及遗产管理的本土化问题,对世界各国的经验借鉴。要注重外语能力的培养,通过听说读写能力的训练,适应对外交流的要求;要学习相关中外地理、历史延承、文学艺术等,同时钻研相关的古代文献和考古资料;还要强化职业道德,培养强烈的事业心与责任感。
(2)要对国际国内相关法律法规政策等深入了解。对保护民族音乐遗产方面的立法现状与历史要广泛涉猎,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保护“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的含义和原因及过程、措施等进行关注和全面分析。同时,对特定国家的民族音乐遗产保护工作的开展情况进行了解,对所遇到的问题采取合适的处理办法,从正面和负面及不同的层面保护民族音乐遗产。还要全面了解熟悉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制订与实施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条例,对现有的管理措施、经验和不足进行全面研判。
(3)具备民族音乐遗产管理的专业知识。要以音乐专业知识为基础,不断强化民族音乐的知识传递和技能培训,在观点、方法方面有所提高,通过田野考察和文献记录,学习民族音乐遗产的相关理论并在实践中加以整理和完善;还应加强对世界音乐相关课程的学习,形成对世界民族音乐的多元化的感性与理性认识,以便熟悉掌握我国民族音乐遗产的相关知识;还应注重视唱练耳的学习,掌握听写的能力,或通过网络远程等方式扩展知识量和技能。
2.2 民族音乐遗产管理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1)我国多民族国家,不同民族在其繁衍生息的过程中创造和保留了大量的民族音乐符号,这些符号要么深藏在典籍、历史之中,要么依靠人们口头相传。一些由于得不到保护而最终消失,有的由于管理不善而日渐枯萎;原因是民族音乐遗产管理人才缺少社会艺术实践,创新意识不足;大多是通过课堂教学,对如何进行管理,管理者需要具备何种知识和技能等较少涉及。这样忽略了学以致用和活学活用的教育培训原则,一些知识无法运用到社会艺术实践之中。一些高校和社会组织注重民族音乐遗产管理人才的社会艺术实践培养,但由于社会艺术实践的经费有限、成本太高,在实施过程中是有选择的进行,时间和空间都有极大的局限性。
(2)面对就业日渐严峻的音乐市场,重知识轻素质的培养范式依然盛行。音乐作为一种感知艺术,任何单纯技能性的训练都是很难奏效的。一些音乐事业人才转向了音乐治疗师、音乐管理者、音乐经纪人、音乐策划人、节目制作人、音乐主持人等行业,使得民族音乐遗产管理领域出现了大量的人才缺口。
(3)在传统的音乐教育模式中,侧重“教”而不是学,忽视“学生”主体性积极性的发挥;强调教育者的言传身教,试图通过“知识牵引”让学生自觉参与。一些教育者未能领会教育工作的真谛,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习积极性无法得到发挥,学生就难以胜任社会发展需要。随着时代发展进步,民族音乐遗产管理人才的素质发生了潜移默化的变化,审美和兴趣与以往大不相同。在这种情况下,要更多注重专业定位和专业结构的设置。
3 民族音乐遗产复合型管理人才培养的模式选择
3.1 提升民族音乐遗产管理的创新能力
在民族音乐遗产管理实践和艺术活动中,不断将创新意识融入其中,贯穿到理解、分析、处理民族音乐遗产管理的整个过程。同时,要借助创新思维与创造能力,不断在艺术探索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巧。对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能创造性的提出有效的观点与见解。近年来,湖南省岳阳市在民族音乐遗产复合型管理人才培养方面不断创新培训模式,并采取现场教学、案例分析、经验交流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参与培训的人员通过对巴陵戏展览陈列馆、洞庭渔歌传习所等非遗保护项目场所现场观摩学习,就民族音乐非遗保护项目的保护、传承和发展进行案例分析,共同提升非遗保护工作,提高了自身的业务水平,传承人也因此而更加踏实的做好各自传承工作,承担起了民族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保护的责任和使命。
3.2 提高民族音乐遗产管理人才的人文素质与科学素质
需要对培养体系进行优化,在进行音乐教育、专业教育的同时,提高民族音乐遗产管理人才的人文素质与科学素质。比如,要注重语言表达、文字编撰、科学思考的训练,强化管理人才的文化底蕴。这样,能够有效拓展民族音乐遗产管理人才的文化视野,增强其对民族音乐的认知力、理解力、表现力与创造力,还能丰富其人文科学,提高其综合素质。还要对民族音乐遗产管理人才进行文学、艺术、历史、哲学、科学技术史和伦理学的教育与培训,使知识结构与素质结构得到调整和提升,知识面得到扩展。近年来,青海省黄南州立足本土人才资源,以加强民族音乐非遗保护和传承人人才队伍建设为重点,加快打造“热贡·金色谷地”文化非遗品牌。该州加强非遗传承人才的管理,收集整理全州从事民族音乐非遗保护传承人群的传承项目、个人简历、从艺经历、荣誉证书等资料,建立了108个传承人档案。对传承人群建立传习中心、招收学员开展非遗传承人培训班等进行资金扶持。先后鼓励引导28名传承人创建了28个非遗传习中心,拨付民族音乐非遗传习中心运行经费及抢救性保护资金4900余万元,扶持他们免费招收学员进行传承人群培训、非遗技艺抢救性保护等非遗传习活动,不断壮大非遗传承人群队伍。组织非遗传承人积极参加法国巴黎奥奈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中国非遗博览会、中国文博会等展览活动,通过现场展示、学术讲座等,向社会介绍传承人群的精湛技艺。目前,全州有国家级民族音乐非遗传承人13名、省级传承人22名,初步建立起了民族音乐非遗传承管理人员队伍。
3.3 树立创新的民族音乐遗产管理观念
民族音乐遗产管理人才的培养是以创新的音乐教育观作为基础的,是音乐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因为,民族音乐遗产管理人才的综合素质水平直接关系到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对国家文化战略的实现至关重要。要通过创新教育,使民族音乐遗产管理人才能够体现国家的主体战略方向;还要了解音乐学科本身的特性,看作是一门情感艺术和一种社会责任,将民族音乐遗产看做是人类最高层次的精神文化艺术,从内心深处去体会和感悟。在这一过程中,应不断创新和革新管理方法和手段。因为,民族音乐遗产本身就是创新性活动的产物,是祖先在千百年的劳作中形成的代表着人类文明的瑰宝,只有进行创造性的管理和保护,才能不断焕发生命力。从这个角度讲,对民族音乐遗产管理人才的培养要有创新精神的引入和强化,在管理和保护的过程中能够不断产生新的创新思维,并转换成创新能力和管理绩效。
3.4 形成民族音乐遗产管理人才培养体系
从民族音乐遗产的管理和保护经验得知,构建和培养民族音乐遗产的可持续发展机制,需要以管理人才的培养体系为基础,能够为民族音乐遗产的价值释放提供更多贡献;这需要全社会、全方位的共同努力。为此,需要对现有的管理人才培养体系做出必要的调整,使管理人才能够跨学科、跨专业的进行民族音乐遗产的管理工作。同时还需要借助社会力量,在政府的引导下,由有关部门牵头对此类人才加以认证,颁发合格和执业证书。此外,还要对此类人才进行统筹安排,以便在学术研究和实地调查的基础上,为民族音乐遗产的管理工作设计适合方案,对原有的管理机制和体制进行调整优化,让民族音乐遗产得到广泛深入的认可。比如,从2017年开始,针对非遗传承与保护的不同实践领域和人才需要,中国艺术研究院展开方向划分和目标定位清晰的三类人才培养。一是非遗保护研究方向的学术型博士、硕士研究生,着重培养其理论研究能力;二是保护实践和传统技艺两个方向的艺术硕士,前者着重培养其按政策要求开展非遗保护和管理工作的实践能力,后者着重以操练和制作方式培养其传承传统技艺的实践能力;三是培训班学员,着重以课堂学习和考察交流方式在短时间里迅速提高其开展管理工作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此举,切实地将师徒制纳入现代学历教育体制,在培养兼具理论知识和高超技艺的民族音乐非遗传承人才和管理人才方面成效显著。
[1]王新乐.高校创新音乐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J].大舞台,2014(1):251-252.
[2]周宇飞.培养高素质音乐人才路径探新[J].黑龙江教育,2014(10):74-75.
[3]蔡良玉.音乐遗产保护和管理人才的培养问题[J].音乐研究,2014(3):8-9.
[4]蔡梦.音乐教育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人民音乐,2010(4):101-103.
[5]蓝雪霏.民族音乐教育实践的良好契机[J].人民音乐:评论版,2014(4):5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