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甲骨文研究的一代宗师
——董作宾

2017-03-11陈艳群

文学自由谈 2017年3期
关键词:董先生印泥罗先生

[美]陈艳群

甲骨文研究的一代宗师
——董作宾

[美]陈艳群

在研究甲骨文之前,董作宾先生是研究民谣的。五四运动前一年,北京大学成立了中国民俗学会,发起人胡适、周作人和刘半农等在刚创办不久的《北京大学日刊》上登载了《北京大学征集全国近世歌谣简章》,向全国发起歌谣征集活动,并为此创办了《歌谣》周刊,将研究歌谣的论文及时刊登发表。征集活动收到了来自24个地区的一万多首歌谣。作为《歌谣》周刊的编校,董作宾根据胡适提出的对中国歌谣的比较研究法,从上万首歌谣中筛选出45首同一母题的经典民谣《看见她》,从考订、比较、地理、民俗和文艺等方面进行研究,发现同一首歌辗转流传到另一个地区时,部分歌词往往也因当地的习俗而改变,更符合那里的语言环境和生活习惯,如歌中描绘一个女子的发型,北京人形容的是“头发黑黝黝的梳了个大辫子”,而西北地区的则是“漆黑的头发有了一大拤,鲜红的头绳把它没根扎”。另外,在西北、内陆地区“骑驴子,骑白马”,到了江南便成为“撑红船”。所到之处,照例添上一些当地的风俗和语言色彩,待这首歌流传至一二十个省之后,就变得“面目全非”了。但只要将它们拿来比较,抽枝剥叶,仍旧可以看出万流同源的现象来。

在发掘甲骨文之前,董先生的兴趣由写作诗歌而办报,以后又转入小说、方言、民俗和音韵的研究。直到与甲骨文邂逅结缘,他才找到了自己研究的方向。他认定那是一块埋藏数千年的文化瑰宝,一片有待开发的研究中国上古历史文化的处女地。对此,他摩拳擦掌,兴奋不已。这种感觉与先前研究民俗文学大不相同。而立之年的董先生找到了自己研究的方向,这是他的幸运,由于与甲骨文的结合,使他在古文字学的研究上,建立了不朽的功业。

最初,董作宾所在的“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在安阳前后进行了十五次的考古发掘,出土了很多龟甲和牛骨。这些甲骨文仿佛将董先生带回到几千年前的殷商时代。他如饥似渴,不分昼夜地把数万片杂沓凌乱的甲骨碎片上面的文字进行归纳、分类。由于他供职于中研院史语所,因此得天独厚,近水楼台,所有资料都在身边,从此,无论辨识文字,或考证古史,都有了线索可寻、法度可循。他凭借上万片甲骨文所记录的殷商天象来计算历法,再以甲骨文卜辞辨清史实,撰写成了《殷历谱》。全书涉及世系、礼制、征战、气象、交通、社会习俗、宗教信仰等,商王武丁时期的占卜、狩猎、战争等活动,都一一展现在眼前。

1948年,董先生受邀客座芝加哥大学一年后回国,后又迁到台湾,移帐台湾大学,在中文系开讲古文字学。当时中文系四十多位同学,有近二十名选修此课,最后只有罗锦堂一人继承了董师的衣钵。说来也巧,就职于台湾国立历史博物馆的锦堂先生,遵馆长包遵彭之令,经常向董先生求甲骨文墨宝,用来与外国作文化交流。后来董先生说,你也学着写嘛。起初,董先生让他用毛笔在玻璃纸上描摩甲骨文,描摹之后才解释每个字的意思。如“象”字,虽本是表示大象之象,然以其大,借喻包容于天地之间荦荦大者之种种形象,如山川日月,再经转训为事物表象之象。又如“媚”字,上面是眉毛,中间是眼睛,下面是一个女字,三部分组织起来,表示美女的眉眼很动人。掌握了甲骨文造字原理后,罗锦堂顿感几千年前文字的魅力和古人的智慧,因此对甲骨文字有了爱好仰慕之心。

一般的甲骨文,都是先用毛笔朱书或墨书,写在龟甲或牛骨上,然后用刀去刻,其所用之笔及刀都非常讲究,因而刻出来的字,当肥则肥,当瘦则瘦,应圆者圆,应方者方,肥瘦方圆,都自然浑成,且富于变化而不拘一格。尤其是武丁时代,史臣们书契文字,气魄宏放,技术娴练,字里行间,充分表现出艺术的自由精神,绝不是其余各王朝所能比拟的。董先生所写的甲骨文,大都是取法于这一时期的,所以特别雅致、美观。

由于甲骨文古奥难懂,不易普遍流传,有人就把已能认识的字,集为楹联或诗词,像古董一样供人观赏。最早的是罗振玉的殷墟文字集联,曾印为专书。研究中国古代文字的人,如沈谦士、马叔平、容希白和商锡永等,皆爱书写甲骨文送友人观赏,然而这些学者之写甲骨文,只不过是偶然的兴趣,并非他们的专长。若以专写甲骨文的学者而言,当推董作宾先生为第一,绝没有人似他一样,对甲骨文的兴趣,那么浓厚,那么热爱。他写出的字又是那么端庄大方,令人百看不厌。

甲骨文虽有可识之字一千多,但一半以上是不合用的。因此甲骨文书法,通常为三言两语,或拼成一两句诗词警句,长诗长文断是行不通。据我所查阅到的董先生的甲骨文书法,字数最长的当属他为蒋介石七秩大寿所写的一幅甲骨文,全文一百二十八个字,堪称绝无仅有。

为了美观,董先生书写的甲骨文,总是先用朱墨书写原文,再用毛笔把原文解释一遍,看上去真如牡丹绿叶,配合得恰到好处。何况用朱砂写的甲骨文永不褪色,且红色避邪,符合中国人的文化习俗。

向董先生求墨宝的人络绎不绝,负担虽重,但他总是有求必应。于是乎,埋藏在地下三千多年的古董,一跃而登了大雅之堂,成为最时髦的艺术品了。

罗锦堂先生收藏过几幅董先生的墨宝,当中有一件题于纪念册中,只因后来几度搬家,加上住宅潮湿等因,真迹已毁损,所幸留下影印件,以为存证,颇具欣赏和文献价值。书云:

家在日出处,林泉有古风。观心同水月,若在有无中。

锦堂贤契,既得洞房花烛,金榜题名之禧,又有东瀛游学之行,以纪念册求题。余乃以琴斋甲骨字集古诗句一首赠之。京都余旧游之地,名胜古迹有类我国北平。良师益友所在多有,学问进步当益无涯也。

中华民国四十九年七月十一日,公元一九六零年,日本昭和三十五年,古历庚子岁既望。

董作宾并记。

1960年,刚过而立之年的罗先生可谓三喜临门:迎娶名门望族之女,荣获台湾“教育部”颁发的文学博士第一人,旋即赴日本京都大学人文研究所任研究员。董先生的这幅题辞,可谓独具匠心:前段的五言诗用朱笔甲骨文写成,后面两段则是墨笔行书,朱墨两色交相辉映,甲骨文的古拙与行书的雅致相得益彰。字里行间,有欣慰,有祝福,有寄望,更有启迪。末端则公元、古历、民国和昭和四种纪年聚在一起,各放文化异彩,给人以穿越时空之感,细品意味无穷,妙不可言。上面两方印章,一为平庐,一为董作宾。平庐为董先生的书斋名;据说,董作宾的第二位妻子叫“海平”,以“平庐”为书斋名,是表达对爱妻的心意。

罗先生还藏有一个圆形的小铜盒,里面装着印泥,这印泥也是董先生给他的。

当年,罗先生刚进入台大研究所,准备攻读研究生,因遇到学费和生活费的难题,就打算休学。董先生得知,将他介绍到自己主编的《大陆杂志》做校对,所挣工资可供日常开销,学业得以继续。对恩师的古道热肠,罗先生感激的心难以表达,他将自己精心绘制的蝴蝶工笔送给恩师。董先生对罗先生的画作颇感意外,不停地点头称赞。当他看到画上的名章时,蹙起双眉,连说这印泥要不得,并说自己有上好的印泥,让罗先生找个容器来,匀出一些给他。罗先生只找到一个万金油盒,拿给董先生。董先生一看,笑着说:“这么小?你这是盖手印啊,还是盖名章?”罗先生尴尬地笑笑。董先生一时也拿不出什么别的盒子来,只好将就着,将万金油盒填满印泥,送给了罗先生。

这个印泥是董先生从香港购回的。1955年,董先生应香港大学之邀,赴东方文化研究院任研究员。香港文化界有个盲人,擅长制作印泥。他制作的印泥要在地里埋上三年,并加入磨成粉的黄金,据称经过几百年也不会变色,所以价格自然不菲。董先生闻知,就买了一大盒带回台湾。

几十年来,罗先生辗转于世界各地,那盒袖珍印泥,一直伴随着他,从不舍得用。如今,这盒印泥早已干巴巴地,但那特有的香味仍聚集在盒内。罗先生把它送给了我:“这盒印泥跟了我一个甲子,今天我把它送给你,做个纪念。”我内心深深地感动着。这不只是一个纪念品,更是罗老对恩师的一段回忆,一份师生之间的情谊;我似乎能感受到我恩师的恩师——董先生手中的温和之气来。

在董先生的哲嗣董敏的眼里,与父亲相处是很惬意的,全然没有“家学”的压力。但他对父亲的朋友傅斯年先生却总是心生畏惧。董敏小的时候,正是抗战期间,全家随“中央研究院”史语所迁到离李庄镇四公里外的板栗坳栗峰山庄。栗峰山庄是建筑面积四千平方米的民居建筑群,内有柴门口、田边上、门官田、桂花院、桃花院、戏楼台等独立屋舍,其中,戏楼台是史语所考古组所在地,也是董家的寓所。那时没有电灯,一到晚上,整个板栗坳一片漆黑。每每此时,傅斯年先生就像幽灵一般出现在戏楼台的董宅,来找董作宾“吵架”。他俩吵架,无需暖场,迎面就锣鼓喧天指手画脚地争辩起来,一个河南腔,一个山东调,噼里啪啦,声音穿透夜幕,在空中萦绕。有时,他们嫌家中多系妇孺,无人助威,索性从屋里吵到屋外,边走边吵。直吵到咏南山牌坊前,傅先生方偃旗息鼓,欲罢不能地回他的桂花院歇息;董先生则心满意足地折返回来。待养精蓄锐后,第二天晚上又继续鸣锣开战。

可怜的董敏,不知大人为何争吵,常常被吓得哇哇直哭。童年那场噩梦伴随他多年。长大后,他翻阅父亲70万字的《殷历谱》,在傅斯年的序言中,看到这么一段话:“吾见彦堂(董作宾字彦堂)积年治此,独行踽踽,备感孤诣之苦,故常强朋友而说之焉。朋友如此,亦常无意而强与之辩,以破寂焉。吾亦偶预此列,则故反其说,说而不休,益之以怪,彼我所以为乐也。”——原来,俩人之间无休止的“舌战”,竟是傅先生好心替父亲排遣寂寥,以解象牙塔中的孤苦,激发父亲的潜能所出的招。此番苦心,董敏那年幼的心灵又如何能体会得到?

在父辈身上,董敏感受到了“车马衣裘与朋友共”的友谊与情怀。在物资匮乏的战争年代,董先生哪怕得到一盒香烟或一包烟丝,总要匀出一半给傅先生送去。傅先生知道董先生有夜晚写作的习惯,他使用的桐油灯,光亮较弱,且将人熏成熊猫眼,便特地从重庆买来一盏煤油灯和一桶亚细亚煤油,一起送给董先生。于是,董家成了李庄板栗坳一带最明亮的屋舍,为中华民族“上增信史三百年”的《殷历谱》,就是在这盏灯下写出来的。后来,俩人先后到台湾,又共事于台湾大学。傅校长走马上任后,对台大大刀阔斧地进行各方面的改革,并卓有成效,然而,不到两年时间便“壮志未酬身先死”,令各界人士不胜唏嘘。董先生从傅太太那儿得知,傅校长在猝然离世的前两天,刚完成为董先生主编的《大陆杂志》撰写的两万字的《中国学校制度之批评》,指望用那笔稿费请夫人买棉布、棉花做一条棉裤,以保暖御寒。出殡前一晚,董先生把自己关在书房里,哭了一夜。从那一刻起,董敏深深地体会到了什么是莫逆之交。

1958年,胡适出任“中央研究院”院长。他很看重董作宾,力邀他返台继续从事研究工作。尽管港大的薪酬甚优,但学术氛围无法同台湾比拟。一个立志为甲骨文奋斗终身的学者,当然不甘于离开甲骨大本营。在胡适的召唤下,他毅然重返台湾,再次雄心勃勃地准备大干一番,甚至说:“这是我可以竭其残年,再报效甲骨学的一个好机会。”

由香港返台的董先生,头发一下白了许多。一代学人垂垂老矣,从前的学生、友人见了,心中都感到凄楚。大家非常关心他的身体状况。一次,有人问董先生血压是否稳定,董先生幽默地说:“不是还好,是很好!出来时是160,这几天座上客常满,事务应接不暇,一量血压,已经进步到了190啦。是不是进步很快?唉,无聊的应酬实在使人头痛,血压不能再进步了!”

不久,董先生轻微中风,之后身体每况愈下,直至再度心脏病复发和中风,嘴巴歪了,无法言语,后来经常昏迷,神志不清。他的病是累出来的。董先生卧病住院八个月后,于1963年11月23日在台北离世。举殡日,各界人士千余人出席,蒋介石亲书挽额“绩学贻徽”,国民党高官陈诚、于右任、叶公超、莫德惠,及学术文化界同仁都前来哀悼。董先生的墓与他的老师胡适,以及梅贻琦、朱家骅等人相临,安在“南港学人山”。

远在香港大学执教的罗先生,最先是从报纸上获知恩师去世,后又接到台静农先生的来函。想到学术长者对自己的扶持与栽培,关爱与提携,罗先生不禁潸然泪下。一代学人艰苦奋斗七十寒暑,如今一榻停身,万事具休,思之心中凄然。这些令人伤感的事情,正如佛教界常说的:世间无常,莫能久住;一息不来,便为后世。

罗先生来到太平山上——董先生曾在这里留下过足迹——举目眺望,海港万家灯火,与繁星相映。此时,董师是否正与他的老师胡适以及傅故校长等文人学者,聚集在文曲星处,喝着吴刚捧出的桂花酒,重话当年的白话文运动,歌谣和甲骨文?

猜你喜欢

董先生印泥罗先生
董先生
退房“骂死”销售经理,要担责吗
外卖小哥送餐途中偶遇失散多年的哥哥
我的老师董秋芳先生
清官断玉盆
昂贵的“印泥”
罗先生的婚姻
爱无由
都是印泥惹的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