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铁路人才培养 为提质增效添动力

2017-03-10石云鸣

理论学习与探索 2017年2期
关键词:梯次提质铁路

石云鸣

(铁道党校,北京 100088)

【“强基达标、提质增效”主题教育活动】

加强铁路人才培养 为提质增效添动力

石云鸣

(铁道党校,北京 100088)

提质增效是中国铁路总公司2017年的工作主题,也是铁路在新常态下实现健康持续发展、完成国家使命、实现企业价值的必然选择。而要将提质增效落实到理念上、落实到能力上、落实到行动上,必须要有人才这一实践主体和动力源泉。因此,加强铁路人才培养对于推动铁路提质增效来说作用突出、意义重大。为此,要加大铁路人才培养力度,为铁路提质增效提供人才动力和智力支持。

一、铁路提质增效的内涵及重要意义

(一)铁路提质增效的内涵

提质增效,简言之是指提升质量,增加效益。从深远角度来看,企业要提质增效意味着要转变发展动力,重视创新的驱动作用,以市场为导向,以满足顾客有效需求为优化产品和业务结构的方向,提升企业经营效益,促进企业健康持续发展。

对于铁路企业来说,提质增效就是要坚持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加快转变铁路发展方式,深化改革创新,推动铁路发展从规模速度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从运输生产型企业向运输物流型企业转型,全面提升铁路的建设质量、运输质量、服务质量和工作质量,实行全面预算管理,增收节支,努力提高企业经营效益。这是2017年中国铁路总公司工作会议报告提出的铁路提质增效的工作要求,也是铁路提质增效所蕴含的深刻内涵,它明确指出了提质增效的指导思想、发展理念和主要任务,是铁路提质增效的行动指南和重点之所在。

(二)铁路提质增效的重要意义

对于处于改革转型期的中国铁路来说,确立提质增效的工作主题的意义重大。首先,提质增效能够促进铁路健康可持续发展,适应经济新常态下转变发展动力和优化产品结构的要求。质量是企业健康发展的基础,效益是企业持续发展的保证,提质增效对企业健康持续发展的作用和意义显而易见。对于铁路企业来说,提质增效就是要提升铁路的建设质量、运输质量和服务质量,同时又要有市场竞争意识,提升企业经营效益,而质量和效益的提升是铁路健康发展、完成国家运输使命、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根本保障。其次,提质增效有助于提升铁路企业竞争力和生命力。自2013年3月铁路市场化改革到现在已有四年的时间,铁路企业以市场主体的身份参与市场竞争的角色感越来越强,市场竞争力也不断提升。提质增效一方面能够保证铁路继续向市场提供优质有效的运输服务,另一方面能够保证铁路从市场中获得继续发展的资源和动力,从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增强铁路的市场竞争力和生命力。最后,提质增效能够保障铁路企业更好地完成使命、实现价值。铁路作为国民经济大动脉担负着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和造福人民群众的光荣使命。提质增效能够有效保证铁路发挥造福人民群众和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和功能。由此可见,提质增效能够更好地保障铁路完成使命。

二、人才在铁路提质增效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一)人才是铁路提升质量的关键因素

人才在铁路提升质量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铁路发展质量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比如技术发展水平、战略规划能力、管理水平等,而这些因素归根结底都是由人决定的,因此人才是铁路发展的关键,人的因素是铁路提升发展质量的关键因素。要提升铁路的建设质量、运输质量、服务质量和工作质量,都离不开人才的作用,特别是服务质量和工作质量,人的因素占比更大,人才作用的发挥更为直接。

(二)人才是铁路增加效益的第一动力

人才在铁路增加效益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铁路要增收节支,提升经营效益,需要把握市场发展趋势,优化产品结构,推动铁路资产资本化经营,这些都离不开人才的作用。提升铁路经营效益需要诸多驱动因素,比如铁路的优势资源、先进的技术、积极的创新意识、高铁的品牌效应等,但是第一驱动力是人才,因为人才是配置这些驱动因素的主体,是使其他驱动因素发挥作用的关键。

三、提质增效对铁路人才能力和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

(一)提质增效对铁路人才能力提出的新要求

铁路提质增效对人才的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包括洞察市场走向的能力、挖掘顾客有效需求的能力、研发应用新技术的能力等,而其中尤为重要的是以下三方面的能力。

1. 创造新标准的能力

质量的保证靠标准,标准的保证靠执行,执行的保证靠人才。提升质量就是要提升标准,而这就要求标准的制定者和执行者具备更高的能力和素质。对于铁路企业来说,提升质量,就是要提升安全标准、提升建设标准、提升技术标准、提升服务标准、提升工作标准。为了实现各项标准的提升,就需要培养一批勇于超越标准、创造标准的人才。

2. 市场化经营的能力

铁路要增加效益需要树立市场化思维,以市场参与者的身份捕捉市场机会,满足有效需求,这就需要铁路经营管理者具备更强的市场经营能力和竞争者思维。铁路市场化改革以来,对市场化经营方面的人才需求不断提升,特别是高级管理、物流、金融财会、市场营销及国际化经营等方面的专业人才成为铁路赢得市场竞争的重要力量。

3. 规划执行高端项目的能力

“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实施为铁路提供了广阔的国际市场,为铁路提质增效提供了更多机遇,同时也对铁路人才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承担“一带一路”等重大对外合作项目,需要铁路管理人员具备较强的项目规划和执行能力。同时,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推广促成了很多合资铁路项目,也需要铁路提供高端的项目管理人才,这些都对铁路人才培养与队伍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

(二)提质增效对铁路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

提质增效对铁路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 培养目标更为明确

人才培养首先要明确培养目标,目标明确才能制定更为科学合理的培养规划。如前所述,铁路提质增效对人才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新一轮的人才培养要以提升这些能力为目标,并将针对不同类型的人才将培养目标具体化,以制订更具可行性和可操作性的培训计划。

2. 培养内容更为专业

提质增效需要铁路提供更多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高层管理者要做好协调配合工作,各类人才各司其职,为铁路铁质增效共同出力。这种专业化的人才需求要求铁路培养内容更为专业。

3. 培养方式更为多样

铁路一向重视人才培养,铁路总公司和各铁路局都有直属党校以及其他类型的培训机构或培训基地。此外,铁路总公司和部分铁路局和不同高校间建立了联合培养关系,将铁路优秀人才送到高校接受专业培训和教育。但是在提质增效的工作主题下,铁路人才培训需要探索更多的人才培养方式,比如为了培养更为专业化的市场经营人才、物流人才、金融人才等,可以和社会培训机构合作,或者从社会培训机构或高校中聘请老师。

四、为铁路提质增效做好人才培养工作的对策建议

(一)完善人才培养体系

1.制定科学的人才培养规划

铁路要明确人才培养目标,以提质增效为导向确定人才培养重点。人才培养目标大致可分为三类:一是提升理论水平,增加知识深度;二是增强实践能力和操作能力,提升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三是提升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综合提升人员素质。不同的培养目标应配置不同的培训资源,采用不同的培训方式,以达到培养效果最优。

2.建立多层次的人才培训体系

形成“总公司培训-铁路局培训-站段培训的内部培训体系+高校培训-社会培训的外部培训体系”的综合体系。在此综合体系基础上,形成专业技能培训和理论培训相结合、岗位培训和专题培训相结合、入职培训和晋升培训相结合的内部体系。

3.营造良好的人才成长环境

在内部形成重视人才的良好氛围,相信人才的创造力,激发人才的创造力。同时,人才培养要配以相应的激励措施,以确保培养效果。在人才培养与人才晋升之间构建良好的互动机制,发挥人才培养和岗位晋升之间的相互促进作用。

4.合理配置人才培养方式

人才培养方式可以分为全脱产、半脱产和干中学三种。培养方式的配置要和人才类型及培养目标相匹配。以提升理论水平为目标的培训可以以全脱产的方式为主,比如针对铁路高层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才的培训;以培养理论联系实际为目标的培训可以以半脱产的方式为主,比如针对铁路经营管理人员的培训;以提升操作能力为目标的培训可以以干中学的方式为主,比如针对铁路技能人才的培训。

(二)加大人才培养力度

1.健全人才培养渠道

加大对铁路总公司和各铁路局直属培训机构的投资建设力度,特别是要加大对各级党校和培训基地的投资力度,因为这些机构是铁路实施人才培训的主阵地。此外,在加大力度投资现有培训机构的基础上,可以建立更为专业的培训中心或学校,培养更为专业化的人才。同时,注重与高校、科研机构、社会培训机构、行业组织之间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以充分利用其培训资源。

2.提升人才培养的师资力量

增加铁路培训师资力量,一方面从人才招聘入手,为培训机构选拔优秀教师,另一方面从内部教师培养角度入手,为教师提供了解铁路实际的机会,通过挂职锻炼等方式使其切实接触铁路实践。此外,在师资引进上也可以从外部寻找资源,比如从高校或科研机构聘请专家讲课,或者与高校联合培养优秀教师。

3.为技能型人才提供更多锻炼机会

针对对实践操作能力要求较高的人才,比如高技能人才,要加大力度为他们提供更多锻炼技能和提升工作能力的机会。为此,可以组织各种类型的技能学习、技能锻炼和技能比赛,此外还可以增加横向挂职锻炼的机会,增加技能人才的技能宽度,在提升专业水平的同时提升综合能力。

4.激发员工自我学习和主动学习意识

可以在内部形成一定的竞争氛围,让竞争驱动员工的主动学习意识,这是员工自我学习和主动学习的推力。同时,在内部形成一种激励学习的氛围,将学习效果直接与奖励挂钩,促进员工的主动学习意识,这是员工自我学习和主动学习的拉力。

5.有重点地培养铁路特需人才

首先,要加大对铁路科技研发人才的培养力度,这是铁路提升建设质量、运输质量和服务质量的基本要求。其次,铁路正处在市场化改革的关键阶段,需要大量市场化方面的专业人才,特别是专业的经营管理人才、物流人才、金融财会人才和市场营销人才等。最后,铁路国际化经营步伐的加快也对国际型人才提出了更多需求。

(三)做好铁路人才分层分类培养

对于规模庞大的铁路企业来说,梯队式人才培养极为重要且有效。铁路人才专业划分复杂,层次不一,需要进行有重点、有层次的培养,做好人才分层分类培养工作。从横向角度来看,可将铁路人才分为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和高技能人才三类,同时每一种人才类型内部又有不同的子类划分。从纵向角度来看,可将铁路人才按照梯次分为高层梯次人才、中层梯次人才和基层梯次人才。将不同类型和不同梯次的人才培养结合起来进行分层分类培养,能够按照不同专业、不同层次进行制定针对性的培养规划,提升人才培养效果。

1. 经营管理人才的分层分类培养

针对高层梯次的经营管理人才,应重点培养其战略规划能力、市场化经营能力和国际化视野。针对中层梯次的经营管理人才,应重点培养其捕捉顾客需求的能力、洞察市场趋势的能力和竞争者思维。针对基层梯次的经营管理人才,应重点培养其管理沟通能力、业务能力和工作执行力。不同人才梯次之间的培训重点可以有一定程度的重合,以促进人才培养梯次之间的衔接,保证人才培养和人才成长的连续性。

2. 专业技术人才的分层分类培养

针对高层梯次的专业技术人才,应重点培养其研发关键技术的能力、学科建设能力和钻研能力。针对中层梯次的专业技术人才,应重点培养其技术研发推广能力和科研能力。针对基层梯次的专业技术人才,应重点培养其技术应用能力和专业学习能力。不同梯次的专业技术人才在知识结构、专业深度、工作经验等方面存在区别,因此对不同梯次人才的培养也要结合这些区别,但培养质量不能因为梯次的不同而不同,要保证不同梯次的人才培养都有较高的培养质量和效果,才能促进人才梯次的发展和升级。

3. 高技能人才的分层分类培养

针对高层梯次的高技能人才,应重点培养其应用新技术、新设备的能力以及从技能操作向技术研发的跨越能力。针对中层梯次的高技能人才,应重点提升其技能操作水平和技术熟练程度。针对基层梯次的高技能人才,应重点培养其动手操作能力和技术学习能力。不同梯次的高技能人才之间在技能熟练程度以及所从事工种等方面存在着区别,培训内容也会因为工种以及岗位职能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五、小结

铁路提质增效需要人才的有力支持,人才的有力支持需要科学的人才培养,为此要在明确人才能力需求的基础上加强铁路人才培养。铁路要针对提质增效对人才提出的新要求,制定合理的人才培养规划,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健全人才培养渠道,同时做到有重点的、分层分类的人才培养规划和设计,为提质增效提供有力的智力保障。

(作者系铁道党校管理学教研部讲师、管理学博士)

〔责任编辑:孟祥春〕

F532

A

1006-8279(2017)02-0014-03

猜你喜欢

梯次提质铁路
提质和增量之间的“辩证”
一种航空装备使用最优梯次间隔时间计算方法
沿着中老铁路一路向南
工信部:编制《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梯次利用管理办法》
为城市提质而歌
老年大学施行梯次教学的思考
人民调解提质升级见成效
铁路通信线路维护体制改革探索与实践
浅论动力电池在通信基站的梯次使用
无人机在铁路工程建设中的应用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