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对等理论观照下的国际快递服务条款翻译
——以DHL和TNT快递公司为例
2017-03-10李瑞超
李瑞超
(郑州大学,河南 郑州 450001)
功能对等理论观照下的国际快递服务条款翻译
——以DHL和TNT快递公司为例
李瑞超
(郑州大学,河南 郑州 450001)
借助于成熟的网络购物环境,迅速掀起的快递业浪潮,俨然已触及公众生活。跨国快递公司在信息上的不对称而造成的理赔纠纷层出不穷,促使人们开始关注快递服务条款的翻译差异,以及快递公司如何通过快递服务条款规避运输中的不确定性。在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指导下,以两大国际快递公司巨头(中外运敦豪和天地快运)的服务条款中英文文本为例,分析文本的特点,可以知悉快递条款的翻译策略。快递服务条款英语翻译与一般科技英语翻译有异同。
功能对等理论;国际快递服务条款;翻译策略
所谓国际快递服务条款,是快递公司为保障快件安全送达收件人之前签订的一种服务合同,其不仅涉及快递公司、发件人的利益,还关系收件人的权益。所以,快递服务条款不仅是一种货运合同,而且是一种三方利益共同体的合同。[1]国际快递公司的中国区市场提供的均为中国本地化服务,所以在快递面单背面通常有针对性地印发中英文的条款表述。例如中外运敦豪国际航空快件有限公司(DHL)和天地国际运输代理中国有限公司(TNT)的条款细则也因国家的不同而不同。本文主要以DHL和TNT在中国市场内发售的快递面单作为研究依据和语料收集来源。
国际快递不仅促进了货物的快速流通,而且实现了产品的二次调配,使国与国之间的贸易往来越来越密切。目前对于国际服务条款的翻译研究却不是很多。国际服务条款有什么特点呢?用什么样的翻译策略以实现其功能对等呢?它与一般的科技英语翻译有何异同?本文将从三个方面来展开分析探讨,并引入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作为分析指导,论述在该理论指导下的快递服务条款翻译,试图使这种尝试性探索研究具有理论指导意义和现实可操作性。
一、功能对等翻译理论
功能对等翻译理论最初出现于1964年奈达(Eugene A.NIDA)的《翻译科学探索》(Towardascienceoftranslation)一书中。他指出“翻译是用最恰当、自然和对等的语言从语义到文体再现源语信息”[2]。他对翻译的定义不仅要求词汇意义上对等,而且对语义、文体和文风的对等也做了特别说明,翻译文本所传达的信息既有表层意义,也有深层的文化内涵,两种意义只有达到了对等,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好翻译。后来奈达认为,“动态”二字容易引起误解,因而将之改为“功能对等”。[3]功能对等理论的灵魂意义是目的语读者对译文的反应与原语读者对原文的反应基本一致,于是他将翻译定义为“翻译是在译语中用最贴切、最自然的对等语再现源语的信息,首先是意义上的对等,其次是风格上的对等”[3]。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文本的意义一致是翻译的首要任务,其次追求文风一致。著名奈达理论研究家谭载喜认为,“语言信息或语义信息的传译在翻译中享有优先地位”[4]。如果两种语言形式不同,那么为了展现原作的原语信息内容,翻译时改变其形式成为必然。
其实,在翻译过程中,奈达真正关心的是译语读者的反应和译文的信息对等与否。在这里“信息”可以总结为动态对等中的四个方面:词汇对等、句法对等、篇章对等、文体对等。奈达认为,“意义是最重要的,形式是其次”[5]。 因此,在快递服务条款中的译文分析中,根据奈达的理论,将以动态对等的四个方面作为衡量标准去判断目的语是否能准确地再现源语的语言信息和文化内涵。
奈达在《语言、文化与翻译》(Language,CultureandTranslating)一书中提出对等的两个层次:最低层次对等和最高层次对等。最低层次对等是指译文读者对译文的理解应当能够想象出原文读者是怎样理解和领会原文的程度。最高层次对等则是指译文读者应当能够基本上按照原文读者理解领会原文的方式来理解和领会译文。[6]
二、快递服务条款文本的特点
快递服务条款是在特定的背景下形成的一种专门用途英语(English for special purpose,ESP),其目的主要是用来表达快递公司与发件人之间的合同条约,用来规避风险、限制责任、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同时也约束发件人,规定发件人的义务、责任和所要承担的风险,对于货物运送中出现的一切可控和不可控因素作了特定的分析和规定。[7]由于其本身的特点,一经填写单据,合同任务便开始执行。国际运输通常是联运结合式运输(汽车+飞机/轮船+汽车),这期间容易发生货物受损、破碎、变形甚至丢失的情况,收件人在纠纷发生时,通常是货钱两空,货掌控在快递公司那里,款已付清,所以发件人和收件人在履行合同时通常承受着极大的风险,而快递公司也尽量以一纸合同提前对风险做了规避和撇清处理,将自己的损失降到最小,或使自己零风险。为了使读者能在实际例证之前对快递服务条款有所了解,笔者将从词汇、句法、篇章三个方面来分析观察其文体特点。
(一)词汇特点
1.词义考究精确
快递服务条款的英语词汇有一定的专业性,为了不产生歧义,通常用词考究和精确。如embargoes(禁运)、fraudulent(欺骗性的)、forfeiture(财产没收)、latent defects(隐性缺陷)、counterclaim(反索赔)等。由此可看出,词汇方面尽量选用意义单一、意思明确的词语来承载所要表达的表层和深层含义。
2.古语词交叉其中
历来古语词常见于公文合同、信函、单据中,古语词的存在不仅使文章严谨、篇幅短小,而且增加了严肃谨慎之义。[8]快递服务条款里也不乏此类词汇,例如hereinafter(此后、在下文中)、howsoever(无论如何、不管怎样)、thereafter(此后)、whereabouts(所在之处、行踪)等。
3.同类词并列叠加
在条款中为了避免一词不能达其意或加以强调实际情况中发生的不可控因素,文中经常出现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并列词,大部分同类词语进行语义补充或多词并列以覆盖大范围的语义表达,例如duties、taxes、penalties、storage charges or other expenses(关税、税款、罚金、储藏费用或其他任何费用),forwarding、disposing of or returning (转运、处理、返还),reconstruction、reproducing、reissuing or re-prin-ting(重置、重制、重开或重印成本)等。
4.名词复数概括达意
大部分名词出现时,尤其是和金钱、责任、义务相关的词汇出现时,多使用复数形式,而不使用单数。在此推断,因不可控因素太多,突发情况不胜枚举,所以尽量用复数来代表情况复杂,涉及众多人为因素和不可抗力。用复数来表达,某种程度上为快递公司在语义层面又加了一层微保障,例如sanctions(审议)、special drawing rights(特别提款权)、civil commotions(居民暴乱)、shipper’s warranties(发件人的保证)等。
(二)句法特点
整体来看,服务条款的英语语句呈现的最大特点就是简洁明了,逻辑清晰,长短句错落有致,多使用简单句、并列句和少量复合句。即使是一句成段,字符偏多,也是用极为清楚、指代明晰的限定性从句来修饰限定主词。多用陈述事实性语句,在否定表达方面则用词完整,不使用缩略表达方式;力求意思完整,不拖泥带水或含糊其辞。条款中主语多为快递公司和发件人,比如TNT,文中一律使用“we, us, our”“you, your”来表明我方、你方,而DHL则使用“DHL”“SHIPPER”。此种表达方式在文中最开始做标注,之后上下文全部与之相统一,尽管在实际表达上有N种方法,但在条款中做了统一界定,意思阐述清楚。
1.重要信息重复而不指代
例1 原文:19.4. Save as otherwise provided by any applicable convention and or law, your right to claim damages against us shall be extinguished unless an action is brought in a court of law within 1 year from the date of delivery of the shipment or from the date on which the shipment should have been delivered or from the date on which the carriage ended or if the claim relates to other services within 1 year from the date you ought reasonably to have become aware of the loss, damage or delay.*见TNT 快递面单CLAUSE 19.4。
译文:19.4. 除非任何适用公约和/或法律另行规定,贵方对我方提出索赔的权利应视为取消,除非在运输货物交付日期或运输货物应当交付的日期或运输结束日期起1年内,或涉及其他服务的则在贵方应当合理意识到该损失、损坏或延误之日起1年内,提交法院开展诉讼程序。
这是TNT CLAUSE第19条规定的文字表述,阐述对索赔时间的限制,对于时间一再强调,例如其中的“from the date…”就出现了四次,借以清楚地表明到底是指哪一天,而不用that或those来回指,避免出现指代不清、理解错误的情况。
2.句式简单,并列成分突显
例2 原文:14.1. We will not be liable for any loss of income, loss of profits, loss of markets, loss of reputation, loss of customers, loss of use, loss of an opportunity even if we had knowledge that such damages or loss might arise or for any indirect, incidental, special or consequential damages or loss howsoever arising including without limitation breach of contract, negligence, willful act or default.*见DHL快递面单CLAUSE 14.1。
译文: 14.1我方对任何收入、利润、市场、声誉、客户、用途或机会损失不承担责任(即使我方知道会产生这样的损害或损失亦如此),且对任何间接的、偶发的、特殊的或继发性的损害或损失亦不承担责任,而不论该等损害或损失因何发生,包括但不限于违反合同、疏忽大意、故意行为或未履行职责。
这是DHL CLAUSE第14条规定的文字表述,给人的感觉像是词语罗列,堆积所有可能的情况,损失发生的方式和过程,但并没有可以删除的多余词汇,句式也并非难以理解,反而这种“包罗万象式表达”让你更清楚该条款的目的所在。
(三)语篇特点
快递服务条款某种意义上也属于合同的一种,整篇结构格式化,条目清晰,内容完整,上下文之间联系紧密,紧扣小标题。整个篇章传递的信息真实,有理有据,层层叠扣,实用性极强,意思表述完整无漏,格式固定,表达礼貌,语气中性偏强。总体来讲,服务条款语篇衔接紧凑,上下呼应,段与段之前无须寒暄,直切主题。限于篇幅,这里不再以例句来说明。
三、功能对等理论指导下的服务条款翻译
(一)直译策略
不同的文体风格采取不同的翻译策略,同时,文体中的文本特色也透漏出翻译策略的痕迹。由于服务条款针对不同的使用人群,在英语转化为汉语时,要考虑实际情况,以求能达到原文读者理解和领会文本传达信息的程度。“如果直译能够实现文本的外延和内涵意义,那么就不需要归化了。”[8]所以在这种情况下,直译也就实现了功能对等。
例3 原文:DHL has the right to open and inspect Shipment without prior notice to Shipper.*见DHL快递面单CLAUSE 4。
译文:DHL有权在未事先通知发件人的情况下对快件进行开封查验。
综上所述,等离子喷涂吸波涂层的复介电常数的实部和虚部一般随吸收剂含量的增加而增大,但是随测试频率的不断增大而减小。涂层的介电损耗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涂层的吸波效果,这给吸波涂层的研究带来了很大的方便。
例4 原文:You waive all your rights to challenge our invoices if you do not contest our invoice in writing within 7 days from the date of the invoice.*见DHL快递面单CLAUSE 16。
译文:如贵方在收到发票后7日内未提出异议,则视为贵方放弃提出异议的权利。
由例3、例4可知,在服务条款翻译过程中,传递原文本信息才是重中之重。如果文本传达的意义与译语文本并无较大差异,就要尽可能采取直译手法,或直接转换成目的语文本。句法语义基本上没有发生太大转变,并直接达到了语言转换的目的,实现了功能对等。
(二)归化策略
很多情况下,字对字直译转换,转换过后并不能实现功能对等,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最好选择近似于译语文化的表达,使读者理解不存在障碍,归化策略的使用就显得颇为紧要。奈达提出,两种情况下译文需要适当做出改变,以适应译语的文化特点,从而实现功能对等。一是形式对等会使译语语言失去意义,二是形式对等会使所传送的信息失真。[3]
1.正确表达原语主旨意义
例5 原文:Behalf and all claims,damages, fines and expenses incurred if the Shipment is deemed unacceptable for transport as described in Section 2.*见DHL快递面单CLAUSE 5。
这里behalf就不能按照字面意思译为“代表”,否则读者就会有摸不着头脑的感觉,更无法实现功能对等。按照归化原则来处理,在正确理解原文的基础上,表达出文字所代表的信息,此处就是表示“DHL公司”。
例6 原文:If a Shipment combines carriage by air, road or other mode of transport, it shall be presumed that any loss or damage occurred during the air period of such carriage unless proven otherwise.*见DHL快递面单CLAUSE 6。
译文:如快件采取包含空运、陆运或其他方式的多式联运,除非另有证据,否则任何损失或损害将被推定发生在空运阶段。
unless proven otherwise在这里表述的意思如果用直译,恐怕有违功能对等理论,也不能正确传达文中语意,将之用归化原则来处理,译为“除非另有证据”,短短数语,道明了原文的核心意思。
2.正确理解原语中的术语表达
快递服务条款中涉及责任、义务和经济方面的问题,必然与法律、贸易、货运、银行等多个领域有不可避免的关系。术语本身又有自己特定的意思,在文中应结合上下文,在目的语中选用正确、规范的对等语来再现原文的意义,并考虑译语文化因素。
例7 原文:These include but not limited to:"Act of God"-e.g. earthquake, cyclone,storm, flood fog; Force Majeure-e.g. war, plane crash or embargo.*见DHL快递面单CLAUSE 10。
译文:这些原因包括但不限于:自然灾害,如地震、龙卷风、风暴、洪水和大雾;战争、空难或禁运等不可抗力。
Act of God,此处翻译虽然仍旧处理为“自然灾害”,和natural disaster有同样的汉语表达,但根据英语的表达方式,可以看出前者更具有“天意,一切都是被安排的”含义,而后者从字面意义来看是中性词语。此处译为“天灾”似乎更达意。
例8 原文:…your shipment shall be governed by the CMR and thus limited to 8.33 special drawing rights per kilo…*见DHL快递面单CLAUSE 13.1.2。
译文:……您的运输货物将视同受CMR管辖,因此,责任限于每公斤8.33特别提款权……
这里的特别提款权(special drawing rights,SDR),是一个金融词汇,俗称“纸黄金”(paper gold),最早发行于1969年,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根据会员国认缴的份额分配的,可用于偿还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债务、弥补会员国政府之间国际收支逆差的一种账面资产。诸如此类专业词汇数量不多,进行翻译前最好做一定的背景了解,方便接下来结合语境处理同等信息。
3.正确表达原文风格意境
快递服务条款的一大特点就是让发件人在最短时间内明白自己在整个运输中需要承担的责任和义务。译文也需如此,不能绕弯,不能有“打哑谜”“字中字”等文字类游戏。其表达方式应尽量贴近现实中常用表达方式,但又不能失去其严肃和责任划分清晰的特性。所以译文要正确运用合理的表达方式,传达出原文的风格,从而使译文读者和原文译者的反应类似。
例9 原文:When you give us the shipment with oral or written instructions that conflict with our terms and conditions we shall not be bound by such instructions.*见DHL快递面单CLAUSE 4.2。
译文:当贵方在交付运输货物于我方时给予我方的口头或书面指示与我方条款相冲突时,我方将不受这些指示的约束。
例10 原文:We assume no liability to you or to any other person for your acts of non-compliance with export control laws, sanctions, restrictive measures and embargoes.*见DHL快递面单CLAUSE 6.5。
译文:我方不对贵方或其他任何人承担由于贵方不遵守出口管制法律、制裁、限制措施和禁运的行业而导致的任何责任。
以上两例原文均含否定意义,“shall not be”“assume no liability”其意在于表明责任的划分,而译文也如其所述,不加委婉地表达原文的语气和风格,中间没有任何修饰成分或者语气缓助词,也没有要给对方留有余地的意思,而是直截了当地做了预先提示和警告。对于有“霸王条款”之称的合同条件,此处一览无遗地展现在大众面前。[9]
四、结语
对于快递服务条款类文体,译者应该在目的语读者的文化背景、知识层次、理解能力和接受度方面多加注意,不能囿于原文框架和形式,而应灵活运用目的语,表达出符合译语读者习惯用语的句式语法,从而准确传达原语信息,再现原文的精神风貌,使译文与原文在功能上真正对等,也就是奈达所表述的译文读者和原文译者的反应基本类似[9]。
服务条款针对大众,但本身又具有法律约束力,文体具有严肃简洁、格式规范的特点,翻译时务必谨慎,力求译文措辞严谨,在关键词和连接词语的选择上更要反复斟酌。对于牵涉责任、义务的词汇,尽量避免歧义、误解、遗漏和差错,尤不可望文生义。对于一些专用词汇,更不能吝啬时间成本,通过查词典、讨论得出正确含义。不然,轻则会失去大众信任,重则会失去法律约束力,导致不应有的纠纷,甚至给某个人或群体钻空子的机会,也可能造成经济损失。所以在翻译这类文体时,译文应向严谨、精确、明晰的风格靠拢。
[1]周文池.我国快递服务合同格式条款研究[D].南昌:南昌大学,2013:3.
[2]郭建中.文化与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社,2000:65.
[3]NIDA E A.Toward a science of translation[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4.
[4]谭载喜.新编奈达论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社,1999.
[5]NIDA E A,TABER C.R.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ranslation[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4.
[6]NIDA E A.Language, culture and translation[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1993.
[7]李晓超.国际快递公司在华发展特点及启示[J].物流技术,2007(8):51-53.
[8]贾文波.应用翻译功能论[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4:247.
[9]李宝洪,税正芬,王若冰.快递合同“霸王条款”评析与规制[J].法制与经济,2012 (4):21-22.
The Translation of Terms and Conditions of International Trad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Functional Equivalence——A Case Study of DHL and TNT
LI Ruichao
(ZhengzhouUniversity,Zhengzhou450001,China)
Against the backdrop of maturely developed internet shopping circumstances, the arising express delivery industry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part of people’s daily life. Owning to the information asymmetry across the international express, it has led to all different kinds of disputes which draw people’s attention of knowing the translation difference of these terms and conditions, and how to avoid the uncertainty of its transportation. Directed by the functional equivalent theory, international express terms and conditions written on the backside of the express waybill will be discussed. Here are the examples of DHL and TNT companies which are the top two international express companies across the world. All the data collected from the published official website in the type of English-Chinese contrast. In order to find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 between the express terms and conditions and the general scientific English translation, the author analys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se texts, and discovers the translation strategy of the terms and conditions in the express delivery industry.
functional equivalent theory; international express terms and conditions; translation strategy
2016-04-21
李瑞超(1989- ),女,河南安阳人,郑州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翻译理论与实践。
H315.9
A
1674-3318(2017)01-006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