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计生政策下高职助产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紧迫性

2017-03-10胡亮亮胡建刚

卫生职业教育 2017年24期
关键词:助产士计生助产

叶 芬,许 杰,胡亮亮,严 松,胡建刚

(湖北职业技术学院,湖北 孝感 432100)

新计生政策下高职助产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紧迫性

叶 芬,许 杰,胡亮亮,严 松,胡建刚

(湖北职业技术学院,湖北 孝感 432100)

全面两孩政策的实施,对助产人才质量提出较高的要求,高职院校必须认清形势,充分剖析专业现状,大力推进助产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满足社会需要。

新计生政策;高职;助产专业;课程体系

我国助产专业教育已有百年历史,培养了很多助产护士,他们提供高质量的专业服务,为不断促进母婴健康、提高国民基本素质、促进家庭和社会稳定做出了积极贡献[1]。然而助产专业仍存在很多问题,如我国仅有少数学校尝试性开设了高职助产专业教育,对高职助产专业的人才规格、培养目标、岗位综合职业能力需求、课程设置等尚无具有指导意义的标准体系[2]。全面两孩政策的实施,对助产人才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职院校必须认清形势,充分剖析专业现状,大力推进助产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满足社会需要。

1 课程体系改革的政策背景

为适应人口和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2015年底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实施全面两孩政策,改革完善计划生育服务管理的决定》(以下简称中央《决定》),从2016年1月1日开始,全面两孩政策实施。新计生政策实施是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重大举措,有利于优化人口结构,增加劳动力供给,减缓人口老龄化压力;有利于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有利于更好地落实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促进家庭幸福与社会和谐。

中央《决定》强调实施全面两孩政策、改革完善计划生育服务管理需加快助产士人才培养。助产士在保障孕期母婴安全、顺利分娩和产后妇幼保健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新计生政策在利国利民的同时,势必会给妇幼健康服务工作者带来严峻考验。课题组对助产行业开展广泛调研发现,我国目前助产士非常短缺,妇幼健康服务供给能力本就不足,全面两孩政策实施后,累积生育需求集中释放,广大助产士将面临出生人口明显增加、高龄孕产妇和高危产妇增加的严峻形势。在新形势下,助产士必须具备更强的岗位胜任能力,才能提供更优质的服务来保障母婴健康安全,从而为全面两孩政策的顺利实施提供保障。在我国,助产教育主要集中在专科层次,这就意味高职院校助产专业的建设和发展迎来了重大的机遇和挑战,我们必须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提前统筹规划,为社会输送更多高技能的助产人才。

2 国内外研究现状、水平和发展趋势

西方国家助产专业是独立体系,职业界定明确,具有规范的课程标准体系。德国、英国、新西兰等国家助产士大多具有大学或硕士学历,有的已到博士水平,但我国现阶段推进助产专业本科乃至硕博士层次的人才培养尚不现实,大专层次助产专业人才仍然是目前我国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的主要需求。香港地区及国外助产教育多数是在学习护理普通学科制3年后再学习1年的助产专业课程,如瑞典的助产学教育是由大学提供的一项高等专科教育,学生需完成3年护理本科教育并成为注册护士后再申请并完成1.5年的助产专业教育[3]。

目前在我国,助产专业教育从属于护理教育,基本沿用了护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与护理专业具有相同的准入制度。虽然护理教育课程体系的研究已相当成熟,但国家对高职助产专业的课程设置等尚无具有指导意义的标准体系,大多数院校仅将护理课程体系进行适当整合,现有课程体系虽然在知识点上具有承上启下、循序渐进的优点,但仍存在许多弊端。

3 现行课程体系存在的弊端

专科层次助产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岗位需求,能从事临床助产、母婴保健和临床护理工作的高级技能应用型专业人才。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经济发展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尤其是全面两孩新计生政策的实施,人们对生育安全、健康的要求越来越高,对助产人才提供的服务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才的培养质量亟待提高。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提出,课程建设与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课程是教育的载体,课程体系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学校培养对象的质量高低。构建科学、合理的高职助产专业课程体系,是实现高职助产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保障。然而,现行课程体系仍存在以下弊端:(1)助产专业从属于护理专业,助产专业课程体系专业特点不鲜明,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不紧密;(2)助产专业毕业生可“双岗互通”,既可从事临床各科护理工作,也可从事助产工作,就业核心岗位指向不明确;(3)现有课程体系忽视社会经验的获得和实践能力的形成,提供的职业学习机会和职业实践的关系是间接的,很难从根本上满足新计生政策实施后助产岗位对其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综合素质结构的要求;(4)结合“95后”高职学生的心理素质特点,现有课程体系对学生职业素质教育的针对性不强。

4 课程体系改革的目的

(1)通过改革,旨在构建系统、科学、合理的高职助产专业课程体系,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深化教学改革,加强课程建设。

(2)通过改革,以“实际应用”为目的,加强课程整合、新课程开发及教材建设,凸显助产专业特色。

(3)通过改革,加大实践教学比重,构建递进式、层次化助产专业实训项目,显著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及学生岗位技能。

(4)通过改革,针对“95后”高职学生的特点,重建结构合理、功能互补的人文素质教育课程模块,加强学生的职业素质和职业行为规范的培养,提高学生人文素养。

(5)通过改革,将课程体系建设与工学结合、证书结合紧密融合,拓宽校企合作的深度和维度,实现学历教育与执业资格教育有效对接,为零距离就业奠定基础。

5 课程体系改革的意义

(1)通过课程体系改革,使助产专业的专业特色鲜明,就业核心岗位指向明确。

(2)为适应新计生政策实施后社会对助产士综合素质和能力提出的更高要求,通过改革课程体系,优化课程结构和人才培养方案,提高高职助产专业毕业生的职业素质和岗位技能,从根本上满足就业岗位对助产专业学生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综合素质结构的要求。

(3)通过课程体系改革,完善院校合作、工学结合的长效运行机制。

[1]简雅娟,赵平,甘西西.助产专业建设与发展的现状与思考[J].中华护理杂志,2008(9):832-834.

[2]程瑞峰,孙利,吴国平,等.高职助产专业人才规格和培养模式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2006,24(4):5-7.

[3]张明娥.关于高职助产专业现状与人才培养的思考[J].成功,2012(3):82-83.

G423.07

A

1671-1246(2017)24-0127-02

湖北省2016年度高等学校省级教学研究项目“新计生政策下高职助产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与实践”(2016503)阶段性成果

猜你喜欢

助产士计生助产
宫底按压助产法在产房助产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人口计生法修法获通过明确实施三孩政策
助产士主导镇痛分娩管理模式在产科中的应用效果
无保护会阴助产术配合分娩镇痛对促进自然分娩的积极作用
全球还需900万护士和助产士
联用气囊仿生助产技术与分娩球为产妇助产的效果
卫生计生科教 今年要干这些事
我国助产士专业体系现状分析
卫生计生科教 今年要干这些事
卫生计生整合服务“生生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