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视野下的中国近代史
——蒋廷黻的《中国近代史》和李侃等人的《中国近代史》之比较
2017-03-09范美琪
范美琪
(华东师范大学,上海 200241)
两种视野下的中国近代史
——蒋廷黻的《中国近代史》和李侃等人的《中国近代史》之比较
范美琪
(华东师范大学,上海 200241)
蒋廷黻的《中国近代史》和李侃等人的《中国近代史》是学界中国近代史研究的代表性著作。本文对两个文本加以比较,其中包括对中国近代史的时间范围界定和书的主线、人物和事件评价以及方法论的详细对比,试图探究造成诸多差异的原因。作者的写作背景和所使用的历史研究方法对这些差异有不可忽视的影响。
蒋廷黻;李侃;中国近代史
学界关于中国近代史研究方面的著作有很多,而我之所以选蒋廷黻和李侃等人的著作进行比较,是由于无论从作者本身来看,还是从内容和写作方法来看,两者各具特点,具有较强的可比性。蒋廷黻先生的《中国近代史》被称为近代史研究的开山之作,从中可以窥见他那一代受过西方高等教育和西潮影响的学人,在思考国家前途、民族命运和关怀社会进步、主张政治改良的普遍心态。而李侃等人所著的《中国近代史》是高等院校的教科书,代表了大陆官方对中国近代史的阐述。因此,我将通过对比两本著作来探讨中国近代史方面的研究。虽然两本书论述的主题都是中国近代史的内容,但其著述方法、立场、具体内容都有所不同,通过内容比较,以期窥见其所不同之处,进而思考造成如此不同之原因,从而开拓近代史研究的新视角与思路。
一、文本比较
宏观上,就其主线而论,李侃等人主要是以反帝反封建及革命的发展为论述的主线,主要叙述了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这一时期各个阶级的反帝反封建斗争。而蒋廷黻主要分析了自鸦片战争到抗日战争前夕近代中国历史上依次递进的四个“救国救民族”方案的内容、性质、成败和历史教训。从这可看出,主线的不同造成内容的差异,两本书在论述重点上的不同,造成其即使在论述相同内容时其侧重点也是不一样的。因此下面我将从微观上对这两本书进行比较。
(一)对中国近代史时间跨度的界定
对“中国近代史”时间的界定是有一些争议的,如徐中约所著《中国近代史》是指1600年到2000年长达400年的历史,而通常我国学界的“中国近代史”是指从鸦片战争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百余年的历史。李侃等人和蒋廷黻都是把鸦片战争作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这一点是毫无异议的,但李侃等人所著的中国近代史是指从鸦片战争到五四新文化运动运动这80年的历史,蒋廷黻由于侧重于把近代化作为整本书的线索,他把中国近代史看成是中国近代化的历史,因此书中并没有很明确的时间界定,但通过细读我们可以认为蒋廷黻对中国近代史时间的界定大致是从鸦片战争到抗日战争前夕这一段时期的历史。也就是说,蒋廷黻对中国近代史时间的界定比李侃等人对其所界定的跨度要大一些,因此,从宏观上来分析,蒋廷黻所著的《中国近代史》所涉及的内容跨度要大些,李侃等人所著的书中就不会涉及五四运动之后的历史。两本书在对近代史的时间界定上虽有些区别,但都论述了近代史上发生的几件代表性事件及其人物:从鸦片战争到辛亥革命,从林则徐到孙中山。因此,这并不妨碍我们就其书中的共同性人物和事件进行对比。
(二)人物和事件评价
蒋廷黻和李侃等人在书中对人物和事件的评价是有很大差别的。在人物评价上,如对于林则徐的评价,李侃等人指出,“他不愧为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和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先进人物”,[1]在李侃等人的书中,林则徐是一个禁烟和爱国英雄,而这也是大陆官方对林则徐的评价,但是,蒋廷黻却认为林则徐有两个,一个是士大夫心目中的林则徐,一个是真正的林则徐:“让国家日趋衰弱,而不肯牺牲自己的名誉去与时人奋斗。……以为自己的名誉比国事重要。”[2]蒋廷黻认为林则徐意识到中国比西洋落后而不敢公开提倡改革,把自己利益放在国事前面,他认为真正的林则徐是一个把个人利益置于国家利益之上的人。同样的,对于诸如义和团、太平天国等的评价,两者评价也是有天壤之别的。李侃等人对它们主要是持肯定态度,高度赞扬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操和反帝性质,同时从它们的历史局限性来对其作出批判。蒋廷黻虽然也不乏正面的描述,认为“他们也是爱国份子”,但重点却是在于揭示他们的愚昧和无知。诸如以民心抵抗洋枪洋炮;义和团兴起的原因居然还有“说教士来中国的目的,不外挖取中国人的心眼以炼丹药;又一说教士窃取婴孩脑髓,室女红丸”。[2]此外,对于《北京条约》,李侃等人所著书中把它作为丧权辱国的条约,开放通商口岸便利于西方资本主义侵略中国中心地区,而蒋廷黻则认为签订条约“固然是祸,也可以是福,看我们振作与否。”蒋从中国近代化的角度出发来分析签订条约对中国的影响,认为其使我们中国开始了外交的近代化,是奕诉 斤与文祥抛弃了闭关时代,使中国更快融入到国际社会中。对同一历史事件进行完全相对的解读,并且都言之有理,这对开拓我们的思维,促使我们从不同角度反思历史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差异的原因
作品出自作者之手,形成如此差异的原因首先就应从作者本身出发,并且结合当时的写作背景进行分析,同时,书本内容的差异与方法论的不同也有着密切联系。
(一)个人经历和写作背景的不同
蒋廷黻(1895-1965),出生于湖南邵阳的一个中等农家,早年留学美国,1919年进入哥伦比亚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师从美国“新史学”的倡领者鲁滨逊的弟子卡尔顿-海斯。归国后历任南开大学、清华大学历史教授,参与创办《独立评论》。1935年起,以书生从政,任民国政府高级外交官,1931年和1934年分别出版《近代中国外交史资料选辑》,为外交史学发展为一门分支学科奠定了基础,他从外交史研究中越来越感到许多问题不能局限于对外交往方面作观察,必须追溯到民族性、国民性、社会心态乃至经济变化、社会结构等方面。这就促使他对自鸦片战争以来近百年历史的探究与思考,从而从外交史研究扩展到近代史研究。而《中国近代史》是1938年初从驻苏联大使任上归国后在等待任命期间所撰写的,全书五万余字,受政治气候影响,解放后此书在大陆绝版,直到1987年才首次在大陆重版。
李侃(1922-2010),中学时起便积极参加中共地下党在学校开展的秘密反满抗日活动,1958年调中华书局工作,之后成为中华书局总编辑。而他所参与编写的《中国近代史》的产生是跟当时社会环境有关联的。由于“文化大革命”时期,高校中国近代史课的教材遭到批判全盘否定,中国近代史的一些基本问题的是非被颠倒,没有一种适合高校正常教学使用的中国近代史教材。因此,在1975年李侃先生与龚书铎、李时岳到哈尔滨参加研讨联合学者编著的《中国近代史》会议,他们决定联络几位高校教师,自编一本适合于高校文科使用的中国近代史教科书,以应教学需要的共识。最后编写和修改定稿过程,克服了当时政治局势跌宕起伏的干扰,《中国近代史》一书终于在1977年由中华书局出版。[3]因此,该书对中国近代史的叙述比较系统、平稳,但他的官方性质决定了他同时也具有意识形态性。
不同的个人经历和写作背景导致两本书的内容有差异。蒋廷黻所受的是西式教育和训练,注重实证研究,但《中国近代史》写于1938年,当时蒋廷黻担任国民党职务,因此文中也会不自觉地带有一定的政治倾向性,蒋的从政经历使这本书具有很强的政治现实性。而李侃等人主要接受的是国内教育,并且整本书是根据中国近代史教材的基本要求编写的,著书的出发点决定了此书的性质。
(二)方法论的不同
由于写作背景的不同以及所代表的立场之不同,造成他们在资料选用方面的不同。蒋廷黻在美国求学时,正是“新史学”占主流地位的时代,“新史学”以实证主义为思想基础,重视史学的社会功能与实用价值,主张史学革命,“蒋廷黻对中国近代史的研究不仅受到“新史学”的影响,而且受到“新史学”的基石进化史观的影响。”[4]蒋廷黻非常注重史料的搜集与考订,注重用实证的方法探求事件之间的因果联系。他在这本书的《总论》中,一开始就从人类文明的发展是一个整体的进化史观着眼,通过中西文明的历史对比指出中国需要全盘西化,由中古状态发展成近代化,近代化成为贯穿整本书的主线。因此,蒋对人物事件的评价都是以“近代化”作为衡量标准的,且结合“冲击-反应”模式来解释中国近代史的现象,中国在受到西方的打击后开始对其回应,客观上促成了中国走向近代化,这一模式体现于他所总结的四个方案中。因此,蒋廷黻是按照一整套西方的理论来研究中国近代史的。
李侃等人则是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来写作中国的近代史,以反帝反封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向革命为论说的主线,对中国近代史的基本线索、中国革命性质、革命对象及革命目标,中国社会阶级的划分,中国近代的主要社会矛盾,帝国主义对华侵略,无产阶级革命等,都是根据马克思主义理论来阐释的,并且具有较为统一的解释。由于李侃等人主要应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来写作此书,因此,与蒋廷黻的《中国近代史》相比较,李侃等人所编写的这本所涉及的具体内容更全面,在分析这一时期所发生的历史事件之外,他们还涉及到经济、思想、文化等各方面的内容。
因此,虽然两本书叙述的都是大概相近的一段历史,但由于所采用的方法不同,造成内容上也具有很大的差别。同时,这两本书都具有其局限性。
三、结束语
虽然蒋廷黻致力于把政治宣传与史学分析分离开来,力求站在中立的立场来做分析,从而达到尊重事实的效果,但当个人在力求客观的同时,主观因素也会带入所写内容中,这是无不避免的。蒋蒋廷黻想要秉笔直书,他的个人经历难免会影响其书中的思想,如蒋廷黻在书中主张“在国际生活中寻找出路”等与国民党当时的政治主张是相一致的,且在分析三个方案失败及原因等方面后,最后提出,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才是中国的最后出路,时代的局限性造成蒋廷黻的这本书也不可避免具有局限性,但并不影响蒋廷黻这本书的历史价值,蒋廷黻在著此书中的思考方式及其方法仍值得我们学习与研究。而李侃等人所著之书因其所具有的官方性质也成为它的局限性,内容上必将意识形态化,自然这本书使用的方法也主要是应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分析历史事件的。
把大陆学者所作的教材《中国近代史》和一个曾担任国民党职务的老一辈史学家的《中国近代史》结合起来阅读不失为全面了解中国近代历史的有效办法。通过以上比较,可以发现李侃等人的著述中唯物史观占有指导地位,而蒋廷黻立足于“新史观”,把近代化作为贯穿全文的主线,二者之间的差异明显。唯物史观作为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是历史研究方法论体系中一个部分,我们不仅要站在唯物史观的角度上充分认识和分析问题,还要适当应用其他方法来开拓我们的视野,从而使自己的史学方法论体系更加完善。此外,比较研究重在研究差异及造成差异的原因和弥补彼此缺失的途径,通过以上之比较,虽然历史学家们奉行“秉笔直书”,力求客观,但政治立场、个人经历等方面的不同对于同一个问题,所使用的研究方法、研究角度和范式也会不尽相同,我们需要见贤思齐,通过不断吸收新颖观点来实现学术研究的进步和繁荣。
[1]李侃,李时岳等.中国近代史[M].北京:中华书局,2004.
[2]蒋廷黻.中国近代史[M].武汉:武汉出版社.2012.
[3]陈铮.李侃与中华书局几部书的编辑出版[J].出版史料,2010,(13).
[4]沈渭滨.蒋廷黻与中国近代史研究[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4).
责任编辑:孙延波
K09
A
1671-4288(2017)01-0075-03
2016-08-19
范美琪(1992-),女,江西赣州人,华东师范大学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专业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