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三美论”看葛浩文译《天堂蒜薹之歌》中的歌谣

2017-03-09李沛

潍坊学院学报 2017年1期
关键词:葛浩文音韵蒜薹

李沛

(陕西师范大学,西安 710062)

从“三美论”看葛浩文译《天堂蒜薹之歌》中的歌谣

李沛

(陕西师范大学,西安 710062)

《天堂蒜薹之歌》作为莫言最受欢迎的作品之一,凭借葛浩文的翻译,走向世界,深受读者好评。小说的语言除了延续莫言作品中独有的高密东北乡地方特色外,还出现了点睛之笔的歌谣片段。小说每章开始及部分章节内部均有歌谣唱段,时而低沉,时而激越,拉动着观众的心理感官,也奠定了全书的悲情基调。葛浩文先生以其对原小说的深入理解,对源语言和目的语的准确把握,在译本中再现了作品中的歌谣片段。本文拟用许渊冲诗歌翻译的“三美”论分析葛浩文对《天堂蒜薹之歌》中歌谣的英译。经分析发现,葛浩文先生的唱词译本语言简洁却不乏生动,同时采用等化、深化、浅化的手法再现了原唱段的意境之美;采用尾韵、头韵、元音韵等手法还原了原唱段的音韵之美;唱词译本与原文行数相等,对仗基本工整,体现了原唱词的形式之美,葛浩文先生是当之无愧的翻译大家。

《天堂蒜薹之歌》;葛浩文;歌谣;“三美”论

引言

1988年莫言《天堂蒜薹之歌》出版后,美国著名汉学家葛浩文读到这部小说,为之震惊,于是开始翻译莫言小说。该书英译本于1995年在美国出版,此后陆续再版,2012年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可以说,葛浩文与莫言相识于《天堂蒜薹之歌》,由此开启了莫言作品走向英美读者乃至全世界的大门,也为莫言获得国际认可添了一臂之力。莫言获奖后,诺奖官网就摘录了《天堂蒜薹之歌》一章节作为对莫言作品的介绍,莫言也曾说:“我更愿意相信,葛浩文教授的译本为我的原著增添了光彩。”[1]因此《天堂蒜薹之歌》无论是作为莫言的原著,还是葛浩文的英译本均值得一读。

《天堂蒜薹之歌》是一则以“蒜薹事件”新闻为原本写下的故事,整部小说采用插叙的方式,围绕天堂县蒜薹事件展开,同时穿插了与蒜薹事件相关的几位当事人的过去——高羊回忆文革时期他与母亲的遭际;高马与金菊自由恋爱遭阻的悲剧;四叔拉蒜薹进城惨死车轮下,四叔家人却迫于当官的淫威草草收尸的惨剧等。小说最后,天堂蒜薹之歌的传唱人——张扣也被打压惨死在泥泞中,而张扣为民请命的“天堂蒜薹之歌”却成了绝唱。

《天堂蒜薹之歌》由讲述整个故事始末的前20章和后续报道的第21章事件组成。前20章每章以张扣的唱段起始,或介绍该章内容,或补充蒜薹事件的来龙去脉,同时奠定整章基调,串连起来就组成了整首天堂蒜薹之歌。除此之外,个别章节叙事部分也有张扣或一些人物的歌谣片段,推动着故事情节的发展。如果不考虑曲调因素,全书出现的35段歌谣唱词就类似于诗歌文本,因此本文选取许渊冲在鲁迅提出的“意美以感心,一也;音美以感耳,二也;形美以感目,三也”[2]的“三美”说基础上,结合多年翻译实践总结的诗歌翻译标准——“三美”论分析葛浩文译本中的歌谣选段。

张扣的歌谣语言朴素,尾韵明显,基调悲昂,与天堂县的蒜薹事件营造的气氛相得益彰,读来朗朗上口。葛浩文译本也采用了通俗的口语,且原歌谣的修辞大部分保留,保存了原文本的意美;由于英汉语言的差异,部分译文唱段虽未用尾韵,但采用头韵、元音韵等弥补了尾韵的缺失,再现了原文本的音美;译文用语简洁,宁短勿长,行数一致,分节相当增加了歌谣的感染力,体现了原文本的形美。

一、意美以传神

在诗歌翻译中,意美居于“三美”之首,而若要传递原文的意美,需依靠深化、等化和浅化,即许渊冲先生提出的“三化论”。葛浩文对小说中张扣歌谣的翻译以直译为主,辅以浅化、深化和等化。以第一章第一小节出现的歌谣片段及译文为例:

说话间到了民国十年,

天堂县出了热血儿男,

凭空里打起红旗一杆,

领着咱穷爷们抗粮抗捐。

县太爷领兵丁围了高疃,

抓住了高大义要把头斩,

高大义挺胸膛双眼如电,

共产党像韭菜割杀不完。[3]

And lead the peasants in a protest against unfair taxes.

In the tenth year of the Republic

A hot-blooded youngman cameoutof nowhere

To hoist the red flag in Paradise County

Village elders dispatched soldiers to surround them,

Arrested Gao Dayi and sent him to the executioner’s block.

He went to his death proudly,defiantly,

For the Communists,like scallions,could not all be felled.[4]

该段歌谣是“天堂蒜薹案件”主犯之一高羊在被捕时,恍惚听到远处传来的瞎子张扣的歌声。歌词讲述的是民国十年天堂县出了一个英雄人物——共产党员高大义,带领民众抵抗政府的苛捐杂税,被抓后英勇就义的故事。原文唱词中用“热血儿男”来形容高大义的果敢,用“挺胸膛双眼如电”来形容高大义不畏强暴、视死如归的形象。寥寥数语,一个英雄形象就出现在听众面前。葛浩文译本中,“热血儿男”,直译为”a hot-blooded young man”,即“一个热血的年轻男子”。其中“hot-blooded”对应“热血”,“young”对应“儿”,译文参照原文也用两组形容词再现了这个年轻人英勇的形象。

唱词第四句讲高大义的英勇事迹,其中“抗粮抗捐”中“抗”的对象“粮”和“捐”都是一种税目,葛浩文采取浅化处理译为“unfair taxes”,即“不公正的税收”,变具体为概括,便于目的语读者的理解,且在“粮”和“捐”的统称——“tax”,前加“unfair”补充了隐含意义,体现了人民“抗捐抗税”的正义之举,这样译者通过减词、加词既符合了英语表达的习惯,也再现了该句唱词的原有意境。而第五句为县太爷镇压农民起义,包围了“高疃”,译文却变为代词“them”,通过变词,与前文连为一体,符合英语逻辑;“疃”是村庄的意思,“高疃”就是姓高的人聚居的村庄,若直译,虽然源语言读者一看就明白是高大义所在的村庄,但目的语读者则难以理解上文高大义与“高疃”有何联系,所以此处通过等化原则,把原文名词变为代词,即符合英文逻辑表达,也方便英美读者理解,且不影响原文的意思。高大义不幸被捕“要把头斩”,译文为“sent him to the executioner’s block”,即“把他送上行刑台”,变换了原文的字面意思,但译文更符合英文的逻辑表达,直接写把高大义送上行刑台,干脆利落,比原文的“要把头斩”更有气势,且与下文的高大义就义前的表情和动作联系更紧密,可以说译文相比原文更胜一筹。原文第七句“挺胸膛双眼如电”由两个意群组成——“挺胸膛”为动作,“双眼如电”为神态,葛浩文译为”proudly,defiantly”即“骄傲地、蔑视地”。原文的“挺胸膛”、“双眼如电”均未出现在译文中,葛浩文将高大义英勇赴死的神态简化为两个副词“proudly,defiantly”,由具体到概括,此处采用了浅化处理;同时该句增加了动宾短语”went to death”,即“赴死”,补充了原文的潜在内涵,指明高大义“挺胸膛双眼如电”是赴死时的表现,使原文逻辑更加完整,符合英语的表达习惯,采用了深化的翻译手法。该部分歌谣片段最后是一个比喻句,把共产党比作韭菜,割了一茬,再长一茬,生生不息,喻指革命群众的力量是打压不尽的,给了挣扎在水深火热之中的民众以信心。张扣借共产党员高大义的故事,体现他对天堂蒜薹事件的态度,他坚信人民的正义必将战胜贪官污吏的剥削。译文采用直译,再现了原文的比喻手法——“communists”对应原文本体“共产党”,“scallions”对应原文喻体“韭菜”,且该句以“for”引导的原因状语从句开始,连接上句,“高大义挺胸膛双眼如电”,如此从容是因为“共产党像韭菜割杀不完”,符合英语逻辑,便于目的语读者的理解,读来仿佛此话出自高大义之口,体现了高大义对革命胜利的坚信,也呼喊出了瞎子张扣的心声——人民终究会战胜中饱私囊的当地政府。此种译法既忠实于原文的内容,也再现了原文的意境,达到了意美的标准。

“三化”的译法在译文中随处可见,如采用等化的如第二章开篇唱段“蒜薹脖子一丈多长”[5]的译文“His neck a ten-foot garlic stalk”[6],虽变换了句子结构,但还原了原文的暗喻修辞。该唱段的“虾米腰”[7]和“母狗眼”[8]均为地方方言,体现了警察局长“弓着腰,斜着眼”的猥琐形象,为方便目的语读者理解和接受,译文采用了浅化,且变换了句式,把名词“虾米腰”译为动词小句“crouches as he walks”[9],名词“母狗”和“斜斜着”[10]合译为形容词“slanted”[11](倾斜的),两个名词短语均采用浅化的译法,简单通俗。第三章开始唱段以直译为主,浅化为辅。第四章则直译,为主等化为辅。第六章直译为主等化为辅。第七章直译为主等化为辅。第九章等化和深化相结合,不一而足。

二、音美以悦耳

歌谣除了语言之外,最讲究的是节奏和韵律,原文本中张扣演唱的歌谣以尾韵为主要特征。如第五章的唱段共四句,每行最后唱词分别是“阳”、“娘”、“党”、“长”,都押/ang/韵,但由于英语和汉语在表达上的不同,汉语译成英语时,往往很难做到既要忠实原文又要保留押韵。葛浩文在翻译时为了弥补翻译过程中尾韵的缺失,采用了尾韵、头韵、元音韵相结合的方式。

尾韵的采用以第三章开始的唱段及译文为例:

乡亲们种蒜薹发家致富

惹恼了一大群红眼虎狼

收税的派捐的成群结队

欺压得众百姓哭爹叫娘[12]

The townsfolk planted garlic for family fortune,

Angering the covetous tyrants of hate,

Who sent out hordes of tax collectors

To oppress the masses,bewailing their fate.[13]

该唱段讲述了眼见乡亲们种蒜薹致富,政府部门工作人员却滥用职权征收各种税目,且利用强权阻断天堂县蒜薹外地销路,使得老百姓叫苦连天,这也是天堂县众怒砸县政府的起因。将该片段穿插进讲述抓捕蒜薹事件带头闹事的嫌疑人的第三章开始,既补充了天堂蒜薹事件的始末,也体现了作者对蒜薹事件嫌疑人的同情,对当时政府的质疑,也暗示政府的此种做法下,必然会发生天堂蒜薹事件。该唱段第二行和第四行押韵,尾韵为/ang/。对应的译文中也是二、四行押韵,第二行结尾词为“hate”,第四行为“fate”,押/eit/韵,与原文本相比,都是押一个元音和一个辅音组成的尾韵,再现了原文歌谣的尾韵。译文中类似的译法有第五章开始唱段、第八章(想起了你的娘早去了那黄泉路上)唱段[14],第九章和第十章开篇唱段等。

译文中采用元音韵、头韵以第四章的唱段及译文为例:

黑土里栽蒜沙土里埋姜

杨柳枝编篓蜡条儿编筐

绿蒜薹白蒜薹炒鱼炒肉

黑蒜薹烂蒜薹沤粪不壮。[15]

Garlic in the black earth,ginger in sandy soil,

Willow branches for baskets,wax reeds for creek,

Green garlic and white garlic to fry fish and meat,

Black garlic and rotteti garlic to make a compost heap.[16]

该段歌谣是对蒜薹的生长习性和蒜薹的价值的介绍——新鲜蒜薹用来配菜,味道鲜美;放久的蒜薹变黑变烂,没有养分。原唱段共四行,一、二、四行最后一个字分别为“姜”、“筐”、“装”,押尾韵/ang/,韵脚为aaba,而葛浩文译本中,第二、三、四行押韵,相应单词分别为“creek”、“meat”、“heap”,押元音韵/i:/,虽未准确按照原文译成尾韵,但译者别出心裁,用元音替代。此外,译者也把元音韵扩展到了句子内部,第三行第二小句中“reeds”与句末同样押元音韵/i:/。类似的押元音韵的唱词片段还有第三章开始唱段,以及小说第十九章第二节出现的唱段(……说的是一个大姐模样俏)[17]。

此外,葛浩文为增加音韵之美,在译文唱词内部多次使用头韵,第一行的“sandy”和“soil”,临近的两词同押/s/韵,连同前一小句押尾韵/k/的“garlic”和“black”,把原文“黑土里栽蒜沙土里埋姜”的平行结构演绎的淋漓尽致,句式和音韵均对仗工整。类似的头韵还有第三行“fry”和“fish”同押/f/韵,把原文“炒鱼炒肉”的动词“炒”的重复转换为动词“炒”和临近名词“鱼”的头韵押韵,即符合英语的表达,简洁明快,不拖泥带水,又保证了音韵和谐。还有不相邻的两词,第二行的“branches”和“baskets”同押/b/韵,加之译文后一小句的元音韵/i:/,在音韵上保证了平行结构的完整。葛浩文采用此种译法,即忠实了原文的内容,也再现了歌谣本身的音韵美感。值得一提的是,在以上歌谣片段的译本中,押元音韵的每行最后一个单词“creek”、“meat”、“heap”的最后一个辅音分别为爆破音/k/、/t/、/p/,三个相似的爆破清音,加上三个单词相同的元音韵,增加了音韵之美,爆破音发声干脆利落,如同原文的整齐句式,再现了原文唱词的明快气氛,与第四章下文金菊对抗父母,和试图逃跑的紧张气氛相辉映。此外,头韵还出现在上文第一章第二节唱词选段,及第二章第五节唱段(江雪琴行走在大街上……)[18],第七章,第十一章,第十三章,第十四章等。

三、形美以赏心

形美虽位于三美之末,但却是成功的诗歌翻译锦上添花的浓重一笔。“天堂蒜薹之歌”虽不如诗歌形式上绝对的对仗工整,每行都长短一致,整齐划一,但是大体来说是对仗工整,且有规律可循的。整部小说,瞎子张扣的歌谣片段以四行居多,分别处于第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十一、十二、十三、十五、十六、十七、十八、十九章开头和第二十章中间。第一章和二十章开头唱词片段均为6行,第4章为5行。其余章节内部唱段行数为6、7、8、10或12行。在译文中,除个别唱词如第一章开头的唱词省译了一部分,第十六章第二节张扣唱方四叔被政府车撞、命丧黄泉、和当地政府巧立蒜薹税目对天堂县百姓的压榨选段 (……可怜那忠厚老实的方老汉……)[19]的省译(为第三章蒜薹立税和第九章张司机撞死方四叔后逃脱法网内容的再现),第二十章第一节(……都说是当官的热爱人民……)[20]选段增译了1节,以及小说第二十章第一节部分唱段4句变2句,译文中其他各章节中的歌谣片段均与原文行数一致。

除了大部分歌谣片段译文与原文行数相当,译文还尽力保证对原文对仗的再现。此处选取第二章开始的唱段及译文为例:

天堂县的蒜薹又脆又长

炒猪肝爆羊肉不用葱姜

栽大蒜卖蒜薹发家致富

裁新衣盖新房娶了新娘[21]

Paradise County garlic is long and crunchy—

For pork liver or fried mutton forget the onions and ginger:

Planting leeks and selling garlic will make you rich—

You’ll have new clothes,new homes,even a new bride……[22]

第二章开始的唱段讲述天堂县蒜薹产量高,质量好,可以挣钱娶到新娘,这正是天堂县人民种蒜薹的初衷,然而第二章讲述的高马和金菊的爱情悲剧,反映的是“娶不到新娘”,笔者认为这暗示了下文蒜薹也不会好卖,为第一章天堂蒜薹案件的事发原因进一步的抽茧剥丝埋下了伏笔。从译文可以看出,葛浩文译本中的对仗是较工整的。译文第一句主语“Paradise County garlic”对应原文第一句的“天堂县的蒜薹”,译文第一句的表语的“long and crunchy—”对应原文的“又脆又长”,且“crunchy”为拟声词,体现了蒜薹的“脆”。译文第二句鉴于英文的逻辑表达,使用了连接第一句和第二句的唱词“for”,即因为炒菜的时候蒜薹太美味了可以代替葱姜,所以进一步证明了天堂县蒜薹的“脆”和“长”。第三行的“发家致富”在英文中均为“be rich”,译者采用了将来时且增加了宾语“you”更像是说唱者与听众在对话,所以该行前半部分成了主语,后半部分用了“make”做谓语,“rich”变宾补,故该行后半部分为意译,虽未做到与原文对仗,但更符合英语表达习惯,且语法简洁便于目的语读者的理解,也体现了民歌本身语言简单的特征,使用宾语“you”,进一步拉近了与听众的距离,增加感染力,用将来时体现了该唱段对民众种蒜薹的鼓动性,增强了宣传力度,造势越大,民众心气儿越高,后来蒜薹因当地政府中饱私囊而滞销时,百姓的怨气也越深,揭示了民众反抗的必然性。第三行前半部分,则重现了原文的句式,对仗工整。“Planting leeks and selling garlic”两个并列的动宾结构,对应原文的“栽大蒜卖蒜薹”。而第四句译文同样采用将来时,呼吁群众如果你种了蒜薹,你就会有美好的生活,除译本对原文的动词“裁”、“盖”和“娶”没有译出外,译本与原文基本对仗。“新衣”、“新房”、“新娘”分别译为“new clothes”、“new home”、和“new bride”,其中“new”对应原文的“新”,重复出现。

除第二章开头外,译文与原文整个唱段对仗较工整的还有第四章、第五章、第九章、第十二章、第十五章、第十八章、第十九章、第二十章开头唱段,做到部分对仗的有第六章、第七章、第十章、第十七章。由此可见,葛浩文唱段译文虽个别之处有意译现象,但大多章节均在形式上对仗工整,再现了原文的形美。

但是笔者认为葛浩文唱词译本中尚有漏洞,如个别地方翻译不到位,比如上文提到的第二章开头的唱段最后一行,没有把相应的动词“裁”、“盖”、“娶”译出,使得译文少了几分灵动。再者笔者发现,原文中唱词片段有重复的地方,如第四章第四节出现的唱段“六月里三伏好热的天,二姑娘骑驴奔走阳关”,[23]译文为“The dog days of summer,sweltering in the sixth month……Second Daughter rides her donkey out into the wilderness.”[24]类似的唱段在第八章也出现了,“日落西山黑了天,二姑娘骑驴奔阳关”,[25]译文却为“Sunset at West Mountain,the sky turns dark... Second Aunt rides her muleto Yangguan”[26]第二句原文唱词基本一致,而“二姑娘”、“驴”和“阳关”的译法却不同,第二章分别译为“second daughter”、“donkey”和“the wilderness”,而第八章分别译为“second aunt”、“mule”和“Yangguan”,笔者认为此处应遵循汉语语言习惯统一名词的译法。同种情况还出现在第十六章第二节唱段(……孩子哭了抱给亲娘,卖不了蒜薹去找县长……)[27]与第五章相同唱段的译文句式也不同。其三,就译文和原文对照来看,译者对每章节开始的唱词片段,无论从意、音还是形都付出了很多精力,但章节内部偶尔出现的唱段译的更接近白话。此处笔者认为,作为翻译大家的葛浩文先生,在此处应时有意为之,章节内部的唱段更接近白话,是为了保持与章节内部语言的和谐。

结语

从本文的分析对象——《天堂蒜薹之歌》中歌谣唱词的文本和译本来看,葛浩文在处理原文到译文的转换时,或变具体为概括,或变概括为具体,或完全保留原文内容,虽然翻译风格灵活多变,且关注目的语读者的诉求和英文句式逻辑表达习惯,但他保证了译本对原文简洁质朴的语言风格的再现,并在此基础上尽量保留了原文的意境。在保证译文意美的前提下,他也努力保证音韵的和谐,虽未保证音部如原文平仄一样整齐,但由于采用了尾韵、头韵和元音韵,基本保证了押韵与原文同步,达到了音美。在形式上,行数与原文相当,大多数唱词对仗工整,达到了形美。虽然在翻译过程中有个别地方翻译不到位,或原文唱词重复的地方译文却未再现重复,以及对章节开头和章节内部的唱段处理有失平衡,但英汉两种语言差异甚大,要译者做到意、音、形上完全对等是不可能的,且瑕不掩瑜,整体来看,葛浩文用他精妙的翻译方式,广博的文化视野和深厚的理解能力,为英美世界诠释了莫言作品的精妙所在,笔者为之叹服。

[1]莫言.我在美国出版的三本书[J].小说界,2000,(5).

[2]许渊冲.文学与翻译[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85.

[3][5][7][8][10][12][14][15][17][18][19][20][21][23][25][27]莫言.天堂蒜薹之歌[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12:5.(本文引用部分均出自本版本,页码不再标注。)

[4][6][9][11][13][16][22][24][26]Mo Yan.The Garlic Ballads[M]. Trans.Howard Goldblatt.New York:Arcade Publishing,1995:13.(本文引用部分均出自本版本,页码不再标注。)

责任编辑:陈冬梅

H315.9

A

1671-4288(2017)01-0018-05

2016-10-07

本文为2012年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项目“新时期以来中国大陆当代文学在美国的译介、传播与接受研究(1977-2011)”(项目编号:12YJC751082),2013年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世界性与本土性交汇:莫言文学道路与中国文学的变革研究”(项目编号:13&ZD122),2014年陕西省教育厅科研项目“贾平凹与莫言小说叙事比较研究”(项目编号:14JK2115),2014年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中国大陆当代小说在英语国家的译介、传播与接受研究(1949-2013)”(项目编号:14BZW125),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59批面上资助项目“莫言小说在英语国家的译介、传播与接受研究”(项目编号:2016M590333)和2016年陕西师范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莫言小说在英语国家的译介与接受研究”(项目编号:16SZYB12)阶段性成果

李 沛(1989-),女,河南漯河人,陕西师范大学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葛浩文音韵蒜薹
拔蒜薹
抽蒜薹
抽蒜薹
抽蒜薹
翻译家葛浩文研究述评
从声调演变史看方言中调值变化现象
Translation Thoughts Inquiry of Howard Goldblatt
教师的语言如何主宰课堂
从认知隐喻角度解读葛浩文的“隐”与“不隐”——以《红高粱家族》英译本为例
《中华大典·音韵分典》与音韵训诂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