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养老视阈下孝德教育传统的当代价值

2017-03-09覃庆厚丁建树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学报 2017年4期
关键词:孝德子女养老

覃庆厚,丁建树

(广西师范大学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6)

养老视阈下孝德教育传统的当代价值

覃庆厚,丁建树

(广西师范大学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6)

孝德教育不仅是维系人类延续的纽带,也是养老的重要支撑。一方面,中国孝德教育传统中养体、养志和送终的内容对当今解决养老问题仍具有重大的借鉴意义;另一方面,也要看到其发展中遇到的困境并提出解决之策。

孝德教育;养老内容;困境;对策

养老是一种随着人类的延续而产生的自然行为。所谓“养老”,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如何度过晚年的生活;二是如何获得养老的支持。而孝德文化是通过对子女的教育形成对父母的孝敬的精神文化进而转化为对父母养老的物质支持的教育传统,孝德的核心内容可概括为四个字,即“善事父母”,对父母要做到既“养”且“敬”,孝德教育传统文化对当今中国养老仍发挥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国内学者对于养老问题的研究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目前比较具有权威性的研究学者主要有:邓大松、刘昌平认为家庭养老必须具备三个条件:一是子女、配偶或其他家庭成员;二是子女、配偶或其他家庭成员有一定的经济收入;三是他们有养老的意愿。*参见刘大松、刘昌平《新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研究》,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02页。在三个条件都具备的情况下,养老才会自动发挥效应。卢明霞在《养老视阈下中国孝德教育传统研究》中突破传统的养老主要从物质层面来研究,转而从孝德的教育观念来研究养老的问题,认为培养人的孝德观念可以将精神层面的东西转化为物质的东西,激发人们对老年人的养老欲望,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孝德风气,对当今中国的养老问题的难题发挥重大的推动作用。*参见参见卢明霞《养老视阈下中国孝德教育传统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年版,第85页。

一、 中国孝德教育传统的理论渊源

中国孝德教育的源起最早可以追溯到西周,其理论化阶段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到两汉进一步发展到实践化阶段。西周时期,孝德教育初见雏形。据先秦文献记载,夏朝起开始设立学校,其教育内容主要是养老尊老教育。《礼记·王制》记载:“凡养老,有虞氏以蒸礼,夏后氏以飨礼。周人养国老于东郊。”[1]16从记载可以看出,夏朝就已经开始注重对学生的养老教育,形成养老的孝德观,并不断继承下去,周朝养老教育的自觉性显著增强,注重品德培养。孝德观念在西周时期受到高度重视。《孟子·滕文公上》中说:“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养,学则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伦也。”[2]养、序、校的宗旨都是为了明人伦,明确君臣父子、大宗小宗之间的伦常关系,灌输以孝德为核心的宗法道德,注重培养人对老人的孝德观。

春秋战国时期,孝德教育的思想理论不断交锋融合,碰撞出火花,此时的孝德教育形成理论化阶段。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孝德理论,发展了精神方面对父母的崇敬和尊重,认为:“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3]2这句话充分表明了孝德在儒家道德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孔子曰:“居是邦也,是其大夫之贤者,有其士之仁者。”[4]孝德不仅是一种立足于人的心理情感的道德义务,更是精神上的追求,法家的孝德教育思想有别于儒家,他们主张“以法为教,以吏为师”[5],注重法治教育,主张通过孝德教育作为维护法制的手段。法家认为法治得以实行的重要前提是人的“忠”意识,而“孝”会影响人对法治的“忠”,忠和孝存在着内在的矛盾,人们往往会因为照顾情而妨碍法的实行。*参见卢明霞《养老视阈下中国孝德教育传统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年版,第55-70页。

道家的孝德教育思想是以老子为代表,他否认孝德的作用,认为“绝仁弃义,民复孝德”[6],他认为仁义忠孝并非人性所固有,是由家庭不和与国家混乱造成的。只有绝仁弃义,才能民复孝德。老子的观点揭露宗法社会孝德的虚伪性,具有一定进步意义。但是老子主张清心寡欲的处世态度,忽视了父母情,忽视了人的社会关系,这是不可取的。人具有社会属性,既然人处于社会中存在,就必须懂得善事父母,接受孝德教育。除了儒、法、道家之外,墨家的孝德教育思想更具功利主义。墨子一方面强调“兼相爱”,即父子之间的“兼相爱”,同时也要像爱自己父母一样去对待他人的父母,另一方面,墨子强调“交相利”,认为孝德教育应以利亲为目的和内容。离开利亲而讲孝德是空洞的,爱亲要靠利亲来实现,一定程度上揭露统治者孝德教育的虚伪性,具有一定进步意义。*参见卢明霞《养老视阈下中国孝德教育传统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年版,第78页。

两汉时期孝德教育由理论化上升到实践化阶段。首先,以家国同构为一体的社会结构是汉代孝德教育实践化的内在基础,体现在:一是家长制和君主制的同构,二是在家族和家庭关系中,家长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而在整个国家中,君主具有至高的王权。家庭关系和政治关系的同构,一方面,父为子纲,君为臣纲,他们是一种统治与被统治的不平等的关系,另一方面,家族的政治关系也体现为国的政治关系,表现在君臣、父子的关系上,是一种相互对应的关系。*参见卢明霞《养老视阈下中国孝德教育传统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年版,第78页。其次“独尊儒术”的文教政策是汉代孝德教育实践化的外在保障。公元前134年,汉武帝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一定程度上提高孝德教育的地位,最后,浓郁的孝文化背景为汉代孝德教育实践化奠定了坚实的民众心理基础。

综上所述,中国孝德教育传统的理论集于不同时期思想家的结晶,经历了从无到有,从理论上升到实践化阶段,为孝德文化的产生和发展奠定理论和实践基础,进而为中国养老的孝德教育打开了启蒙之门。

二、 中国孝德教育传统中的养老内容

(一)“养体”—物质奉养与侍亲

传统孝德教育中的“养体”,指的是给父母生活所需,包括衣食住行等物质需要,也包括在日常生活中给父母身体照护及在其患病时提供的照顾。物质需要是人类生存和发展最基本的要求。物质奉养是维系人类家族体系的基础,养老的前提是物质极大丰富发展并且能满足人类家族延续和繁衍的需要。在满足物质奉养的前提下,侍亲成为养老的另一个重要的内容,侍亲、医病是不可或缺的养老环节。

中国古人很早就注重对老人的养体之孝,比如清朝许立升在《语珍切要录》中记载了晨昏定省和冬温夏清等孝行要求:“父母有事过劳,恐其睡卧不宁,次日清晨,宜问安也。或有拂意之事,恐其怀抱不舒,当问安以宽慰其心也。”[7]66其中不仅解释为何要晨昏定神,而且强调了在实践中应该对老人的身体多用心和照护,不仅早晚要服饲好父母,而且应及时更新衣物以应对四季变化所给父母带来养体之需。随着岁月的磨耗,老人的身体也会日渐衰老,难免生病,因此,照护生病的父母,不断地想办法为父母治病,亦是养体之孝当中重要的内容之一。古人认为:“人子孝亲,因无时可懈也,其特甚者则有三,父母待孝尤急:曰老、曰病、曰贫乏。亲所养者,虽有事外出,闻病必归,敢居家而不留心持养乎?”[7]68可见,古人非常重视子女对老人的侍亲、医病环节,当父母生病时,子女不管多忙都要抽空回家照护好老人,以尽养体之孝。

(二)“养志”—精神敬养与尊亲

“养志”即奉养父母能够顺从其意志。在传统孝德教育中,养老的重点不在于是否“当养”,也不仅仅在于物质上的“养”,而在于如何来“养”,即以何种态度和情感来“养”。在孝德教育内容体系当中,“养体”只是最基本、最起码的孝行。“养体”在于物,而“养志”在于心。*参见卢明霞《养老视阈下中国孝德教育传统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年版,第78页。体贴父母的心意,让父母精神能够得到愉悦和满足,不让父母牵挂和烦心。

《论语·为政》记载:“子夏问孝,子曰:色难。”[8]孔子认为,子女对父母要始终保持着和悦的态度,不摆架子和脸色,不用不耐烦的语气与父母说话,保持愉悦的心情,这不仅是给予父母精神上的宽慰,而且也是尊重父母的体现,这是养志当中最起码的内容。《礼记·祭文》中说:“孝子之有深爱也,必有和气;有和气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1]45通过悦色表达子女对父母的尊重和体贴,祥和的家庭氛围有利于父母的身心健康发展,子女不应把怒气刻在脸上,而是保持和气的气色以宽慰老年人晚年的心,对家庭的和睦团结与美满幸福有着重要的作用。养志重在精神敬养和尊亲,子女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应当保持悦色、愉色与和气,让父母的心境得到宽慰以让父母安度晚年生活。

(三)“送终”—临终陪伴与葬祭之礼

所谓“送终”,通常是指为长辈亲属办理丧事和对长辈亲属临终前的照顾和陪伴。在中国古代,人们不仅看重父母生前的奉养之孝,而且看重父母死后的葬、祭之孝。葬、祭作为考察孝行的重要方面。父母去世了,要竭尽悲哀之情料理后事,对先人的祭祀,要严肃对待,礼法不乱。在中国传统孝德教育中,“送终”是重要的内容之一,祭祀之礼不仅仅表达对祖先的追思和怀念,它的目的更倾向于道德教化唤起更多人的孝德意识。

孝德传统教育中所倡导的“送终”主要是通过繁琐的祭祀礼节表达对老年人的追思之情。当代祭祀之礼不再是倾向于对上帝和神的迷信,而是通过对祖先和过世之亲表达孝义来进行社会道德教化,这种道德教化有利于构建良好的孝德文化的社会体系,是基于感激之情而履行的道德义务,形成强大的社会力量,促成社会孝德教育文化的稳固性。正如前人所说:“生民之本尽矣,死生之义备矣,孝子之事亲终矣。”[3]86-87生前做到为人子女赡养父母的责任,死后做到“送终”陪伴的义务与祭祀的责任。有利于孝德观念扎根于人们的心中,培育中华民族良好的孝德“送终”美德,不断地促进养老体系的完善和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大家庭。

三、 中国孝德教育传统的现实意义

(一)倡导“养志之孝”以改善老年人慰藉困境

根据马斯洛需求理论,人的需求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大类,依次从低到高层次发展。穆光宗进一步对老年人的需求做出了分类:生存性需求、发展性需求和价值性需求。*参见穆光宗《中国老龄政策思考》,载于《人口研究》,2002年第1期,第43-48页。生存性需求是指老年人最基本的物质需要即温饱性的需求得到满足,老有所养,衣食无忧。发展性需求之老有所爱、老有所伴等精神上和情感上的需求。“价值性的需求即老年人的归宿需要,即老有所用、老有所成和老有善终。”[9]

物质极大丰富的时候,精神需求往往也要跟着进步。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很多子女以为让老年人不愁吃穿就没事了,普遍忽视与老年父母的精神交流和心理慰藉,造成老年人普遍的心理孤独现象,心理问题愈发突出。一方面,老年人极度需要精神上的关怀和慰藉;而另一方面,相当数量的年轻人缺乏精神赡养观念,对老年人缺乏应有的关怀和体贴。改善老年人慰藉困境需要加强子女对老年人精神慰藉的交流,子女是老年人精神慰藉的主力军,倡导“养志之孝”以改善老年人慰藉困境,有利于中国家庭的和睦,进而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大家庭的建设。

(二)强化“养体之孝”以改善老年人照护困境

养老照护分为两大类:生活照护和医疗照护。生活照护指日常的衣食住行等照护,医疗照护指患病的老年人在医院的住院护理、患病卧床期间的照顾等等。强化养体之孝以改善老年人的照护困境。当前从照护机构和质量来看,机构数量严重不足,机构质量参差不齐,这给老年人的照护带来极大的困难。所以必须要不断地促进医疗机构的改善和机构质量的改革和提升,为更多的老年人提供健康的医疗服务。

子女作为尽孝的主体,应该亲力亲为,老人生病时亲自陪伴在身边照护老年人的起居和日常生活,不仅能顺应老人的心意,也能给予老人精神上和身心的慰藉。 老年人需要子女在身边照护,然而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当前很多年轻人盲目追逐金钱和权力而忽视对老年人的照护,造成“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遗憾。 “养体之孝”强调子代义务,有助于平衡“亲代义务畸重”,进而改善老年人照护困境,有利于“养体之孝”形成社会风气, 有利于改善老年人的照护困境。

(三)转化和提升“送终”观念以改善老年人临终关怀困境

从医学上讲,临终关怀是针对临终病人死亡过程的痛苦和由此产生的诸多问题,为病人提供舒适的医护环境、温暖的人际关系和坚强的精神支持,帮助病人完成人生的最后旅途,并给予家属安慰和关怀的一种综合性卫生医疗服务。时至今日,送终一词遭到许多人的反感和抗拒,被认为不吉利和忌讳。因此,必须将送终的观念进行转化和提升,使其更加适应当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包括以下几个内容:

第一,由“身后之终”转化为送“生前之终”。对老年人生前的体贴照顾和临终前提升照护服务的质量,体现老年人生前的生命价值和意义,给老年人临终前的善终,减轻老年人的心理负担和肉体上的痛苦,反对生前置之不理的态度和终后却大办厚葬的风俗。

第二,由子女“亲力亲为、一力承担”转化为由子女担任老人支持资源的整合者。在传统的孝德教育中,老人的日常照护都由子女一力承担,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医疗的进步,老年人有专门的医疗队伍和护工人员帮忙照护老人。有助于减轻子女的赡养负担和节约时间与成本,一旦子女在外务工,养老资源的丰富化和专业化有助于转移子女的经济负担和时间成本。

第三,由“忌讳死亡、否定死亡”转化为“正视死亡、接受死亡”。人类的生老病死乃自然发展的规律,既然不能违背自然发展的规律,就应该顺应规律,不能用逃避、蒙昧的态度去否定死亡,子女应该树立正确的生死观,有助于帮助老人正视死亡,得到善终。

结 语

总之,中国孝德教育传统中的“养体”“养志”“送终”内容对我们当代的养老仍具有重大的借鉴意义。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医疗卫生条件不断改善,而中国的人均寿命也在不断提高。中国社会已步入老龄化的时代,养老问题日益凸出,如何解决中国养老问题成为中国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安定的重大课题。对此,应积极汲取中国孝德传统教育的精华,为解决养老问题出谋划策。

[1] 四书五经[M].陈戌国,点校.长沙:岳麓书社,2002.

[2] 金良年.孟子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104.

[3] 汪受宽.孝经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4] 邹雅莉,李明华.论孔子教育思想和教育方式与中外现当代教育关系—以《论语》为研究中心[J].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学报,2017(1):09-117.

[5] 郭齐勇,吴根友.中华文化通志·第6典 学术志·诸子学志[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276.

[6] 孔以楷.《老子》今读[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13:23.

[7] 向燕南,张越.劝孝:仁者的回报;俗约:教化的基础[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6.

[8] 金良年.论语注释[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2.

[9] 穆光宗.中国老龄政策思考[J].人口研究,2002(1):43-48.

(编校:何军民)

Modern Value of Filial Piety Education in the View of Endowment

QIN Qing-hou, DING Jian-shu

(School of Political and Public Administration, 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 Guilin Guangxi 541006, China)

Filial?piety education is not only the bond to maintain human continuity, but also the important support for endowment. On the one hand, in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filial piety education, the contents of providing the living needs, obeying the will, and burying parents still have great referential significance to solve endowment problems at present. On the other hand, we also need to see the problems in the

development of filial piety education and put forward the solutions.

filial piety education; endowment content; difficulty; countermeasures

格式:覃庆厚,丁建树.养老视阀下孝德教育传统的当代价值[J].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学报,2017(4):81-85.

2017-05-13

覃庆厚(1991-),男,广西贵港人,广西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2015级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政治学理论和政党研究;丁建树(1990-),男,江苏扬州人,广西师范大学法学院2015级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行政法理论和政治学。

D648

A

2096-3122(2017)04-081-05

10.13307/j.issn.2096-3122.2017.04.15

猜你喜欢

孝德子女养老
为子女无限付出,为何还受累不讨好?
与子女同住如何相处?
孝德教育与学校德育结合的必要性
“润物细无声”
农民工子女互助托管能走多远?
试论王阳明的孝德观
养生不是养老
养老更无忧了
小学“外养内构”孝德教育模式的建构及思考
以房养老为何会“水土不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