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外养内构”孝德教育模式的建构及思考
2017-06-19杨玲
杨玲
《孝经》云:“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孝德,是德育的根本。在“立德树人”方针的指引下,孝德教育重新被德育工作者摆在了重要的位置。然而,由于时代背景的不同,又缺少可供借鉴的实践模式,孝德教育也集中表现出了一些问题。湖南省怀化市钟秀学校(以下简称“我校”)通过认真研究,结合当前形势,逐渐建构起以“外养内构”为核心要素的孝德教育模式。
一、小学孝德教育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孝德教育在实际推行的过程中,也遇到了认识及理解不到位的瓶颈。首先,德育部门及专门人员对孝道文化的历史渊源、传承的重要意义没有真正领悟到位。其次,许多父母觉得宠溺孩子并无不妥,孝德教育难以进入家庭教育范畴,其家庭支持尚停留在口号层面。殊不知,父母的孝德引领在孝德传承中也起着重要的示范作用。最后,社会环境急剧变化,孝德教育难以融入快节奏的社会生活层面,在实践推广中缺乏实践主体的原生动力,缺乏社会主流价值观的有力推动。
二、“外养内构”孝德教育模式的构成及开发
1.孝德教育构成要素概述
孝德教育由“孝”“德”与“育”三个要素构成。“孝”包括孝义、孝情、孝行三个板块。通过构建行之有效的模式引导学生由孝而知感恩,懂得憐悯尚善,从而推动学生道德意识、道德情感、道德行为的建立,形成——德。孝德本身就是一种美的传承,如何在学校中进行弘扬推广?就要既不过于生硬,又具有一定的现实成效,这就构成了第三个要素——育。
2.模式开发与实践
由外在感化濡染到内在情感建构的孝德教育模式即我校所践行的“外养内构”教育模式。“外养”指外在环境的构建和氛围的养成。我们通过构建以孝德元素为主要载体的建筑美学空间,形成尔雅敦厚、自然深情的校园自然环境;通过开发以孝德文化为主要内容的传播途径,形成多种具象展示面(墙报、走廊文化展示、成果宣传栏)、声音(校歌、课间操音乐、孝德国学吟诵)、媒体渗透(班级微信群、学校公众号、网络报刊电视报道)等多重并举的孝德文化传播体系。
然而仅有外在的濡染仍是不够的,如何将孝德上升为影响学生价值观、世界观建构的重要引领,还需要将孝德教育落实到课堂中,落实到对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检测中,落实到学校的活动规划与教研教改中。在实践中,我们逐渐意识到“内构”必然要以孝行为重要的参考指标,这就形成了“孝德活动”“孝德课堂”“孝德教研”三大板块的培育模式。“孝德活动”侧重检测学生的日常孝行,进行“孝道之星”的评比,开展感恩励志孝德文化展演,组织孝德班队活动;“孝道课堂”以孝道课为主要阵地,发挥教师的引领作用,通过品读、辨析、榜样示范、情境感化等形式将孝情孝义植入学生内心;“孝德教研”以课题为主要依托,进行孝德课程的研发、教材的编写,逐步将孝德教育实践中的经验与思考进行整合,形成具有推广价值的教研成果。
三、“外养内构”孝德教育模式实践思考
1.模式实施之前应进行系统学习,真正领会孝德教育的内涵及作用
对于孝德教育,教师应有一个清晰的、明确的认识,不仅要把握其内涵,了解其对学生身心成长、品德塑造发挥的重要作用,还要有科学的工作规划及成效的反思,以不断完善教育的实施过程。教师要利用学校的各种孝德宣传途径充分把握孝德的历史渊源极其在培育人的过程中起到的精神滋养、情感陶冶及世界观建构的作用,并潜心走入孝德文化,将其独到的教育智慧提炼出来传递给学生。
2.模式推行应以科学的规划为首要条件,确保其成效性
孝德教育模式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我校的孝德教育模式由外而内,本身就有其内在的规律,我们依循其形成轨迹,按照“构建孝美环境”“打造孝美课程”“引领孝美成长”的思路制订各项计划。一学年下来,学校孝德环境建设稳步推进,主题效应愈发凸显,更好地引领着学生的成长。
3.应对学生情况进行实地调查,为下一步的推进提供科学依据
要推动孝德教育更好实施,必须实地了解学生的情况,只有全面了解学生对孝义孝情的领悟及践行孝德的情况,才能更好制订下一步计划。通过调查,我们了解到部分学生对孝德的理解还只是停留在零碎的故事里,践行孝德也大多体现在表面的现象上,并没有从心底生发出感恩尚善的原生动力。
四、结语
针对当前学生孝德形成状况及行为习惯养成的实际情况,我们将进一步完善“外养内构”孝德教育模式,达到学生品性成长、智力提高、自律尚美的教育境界。
(作者单位:湖南省怀化市钟秀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