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渑水燕谈录》词汇对《汉语大词典》裨补刍议

2017-03-09王景东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学报 2017年4期
关键词:书证大词典义项

王景东

(辽宁师范大学 文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1)

《渑水燕谈录》词汇对《汉语大词典》裨补刍议

王景东

(辽宁师范大学 文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1)

王辟之所著的《渑水燕谈录》是一部北宋时期的笔记著作,书中记载了大量的历史史实、民间故事等,同时保存着大量的语言材料。对它的研究考释,有利于促进汉语词汇史的研究,对词典的编纂和修订也有价值。如书中出现的很多词汇在《汉语大词典》中并没有解释或解释不够充分,主要体现在词目失收、义项不明与遗漏、书证滞后三个方面。

《渑水燕谈录》;《汉语大词典》;词典编纂;词目;义项;书证

引 言

《渑水燕谈录》是北宋王辟之告老还乡之后,将平生的经历和所见所闻编著而成的一本书,成于哲宗绍圣二年(1095),现通行为1981年中华书局出版的吕友仁点校本。全书内容详实,涉猎丰富,分十卷从十七个方面记录当时社会的事情。《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对此书的内容介绍为:“今考此书,皆记绍圣以前杂事。”[1]39“《渑水燕谈录》是与史书不同的笔记小说,其真实度虽无法与史书相比,但记载的许多内容是史书中不曾出现的,这有效填补了史书的空缺。”[2]全书的语言质朴无华,讲述民间故事时使用了大量俗语和其他新的词汇,这些词汇有的并不见于正史中,对于汉语词汇的研究有重要的价值;对当代语文工具书的编纂及修订也有裨补之用,这里略说对《汉语大词典》的补益。

“辞书的编纂者囿于传世文献,不能全面、客观地运用文献材料,这就导致语文辞书所收许多词的书证、释义存在明显不足之处,且词语漏收现象甚多。”[3]《汉语大词典》是一部古今兼收、源流并重的综合性语文工具书,其涉猎范围之广、包含词汇量之大,都是空前的。但由于汉语发展的历史十分久远,词汇量巨大,《汉语大词典》无法面面俱到。下面试从词目失收、义项不明与遗漏、书证滞后三个方面以《渑水燕谈录》补订《汉语大词典》。

一、 词目失收

《渑水燕谈录》有丰富的词汇,其中有很多词汇是非常有特点和考释价值的,其中一些词汇《汉语大词典》并没有收录,如“单袍”“夹服”“烛事”等。

(一)单袍

升朝官,每岁诞辰、端午、初冬赐时服,止于单袍。太祖讶方冬犹赐单衣,命易以夹服。自是,士大夫公服,冬则用夹。(《渑水燕谈录》卷第五)[4]60

《说文·衣部》:“袍,襺也。从衣,包声。”[5]168“襺”指“纯用新丝绵所铺的袍”。[6]12670“袍”之本义即指中间含有夹层的、中著棉絮的长衣。《诗经·秦风·无衣》:“岂曰无衣,与子同袍。”[7]后“袍”引申指“外衣”“长衣”。段玉裁《说文解字注·衣部》:“袍,古者袍必有表,后代为外衣之称。”[8]因此“单袍”即表示没有夹层棉絮的外衣,其意义与“单衣”基本相同。文中“单衣”指在宋朝初期官吏所穿的公服,并无夹层。《宋朝事实类苑》卷第二十五中有更详细的记录:“文武升朝官,遇郊庙展礼,诸大朝会,并朝服,常朝起居,并公服。今百执事由常趋而上,每岁诞节、端午、初冬,各赐时服有差,内公服,旧制虽冬赐,亦止单制。至太祖皇帝在位,讶其方冬而单衣,诘诸有司,对以遵用古法,盖前代之阙典。上于是特命改制,今公卿大夫之有夹公服,自此始也。”[9]《汉语大词典》已经收录“单衣”,也应将意义相近的“单袍”收录其中。

(二)夹服

升朝官,每岁诞辰、端午、初冬赐时服,止于单袍。太祖讶方冬犹赐单衣,命易以夹服。自是,士大夫公服,冬则用夹。(《渑水燕谈录》卷第五)[4]60

《说文·衣部》:“夹,持也。从大,侠二人。”[5]212“夹”的本义指一个人被两个人在左右两边挟持。后引申出“双层的”含义,用于指服装时自然意为“夹衣”,即双层的衣服,有里有面,可以填棉絮以增强御寒能力。一般春夏穿单袍,秋冬则换夹服。《旧唐书·德宗本纪》:“四月辛丑朔。时将士未给春衣,上犹夹服,汉中早热,左右请御暑服,上曰:‘将士未易冬服,独御春衫可乎!’”[10]在宋初,官员的朝服并无夹服,即使在寒冬时节,也仅穿单袍,后宋太祖下令赐给百官单衣和夹服,自此百官冬季穿夹服。《汉语大词典》并未收录该词条,应补收。

(三)烛事

康定中,河西用兵,石曼卿与安道奉使河东。既行,安道昼访夕思,所至郡县,考图籍,见守令,按视民兵、刍粟、山川、道路,莫不究尽利害,尚虑未足以副朝廷眷使之意。而曼卿饮酒吟诗若不为意者。一日,安道曰:“朝廷不以遵路不才,得与曼卿并命。今一道兵马粮喂虽已留意,而切惧愚不能烛事。以曼卿之才,如略加之意,则事无遗举矣。” (《渑水燕谈录》卷第四)[4]41

《说文·火部》:“烛,庭燎,火烛也。”[5]208“烛”的本义指用来照明的小火把。陆游《雪夜感旧》:“江月亭前桦烛香,龙门阁上驮声长。”由本义发展出我们现在较常用的“蜡烛”义项。因“火把”“蜡烛”的作用是用来照明的,因此引申出“照亮”的义项,《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名高天下而光烛邻国。”[11]由“照亮”进而引申出“洞悉”“察见”的义项,《汉书·匡衡传》:“君何疑而上书归侯乞骸骨,是章朕之未烛也。”[12]“烛事”中的“烛”即此义。《宋史·刘黻传》:“天下皆知之,岂陛下独不知之。正惟为陛下纪纲者知为身谋,不为陛下谋。陛下明烛事几,讵可坠此辈蒙蔽术中,何忍以祖宗三百年风宪之司,而坏于一二小人之手耶?”[13]可以看出,“烛事”指洞悉事物、明察秋毫之义,《汉语大词典》并未收录这一词条,当补缺。

二、 义项不明与遗漏

《汉语大词典》是一本大型综合辞书,它对了解汉语词汇发展的作用不言而喻,对它的要求也就很高,要求它词条收录、释义尽可能准确全面。《渑水燕谈录》中关于“简笔”所述也可见“《汉语大词典》在释义方面还有些许不足”[14]。

子瞻文章议论,独出当世,风格高迈,真谪仙人也;至于书画,亦皆精绝。故其简笔才落手,即为人藏去。有得真迹者,重于珠玉。(《渑水燕谈录》卷第四)[4]42

“简笔”是一种笔,义为唐宋时期一种便于书写的毛笔。这段材料反映了子瞻在当时文采飞扬,受到广泛的赞誉,从中可以看出,“简笔”是一种用来书写和作画的毛笔,《太平广记》卷一百七十四也有所记录:

苏颋聪悟过人,……及壮而文学赅博,冠于一时。性疏俊嗜酒。及玄宗既平内难,将欲草制书,甚难其人。顾谓瓌曰:“谁可为诏?试为思之。”瓌曰:“臣不知其他,臣男颋甚敏捷,可备指使。然嗜酒,幸免沾醉,足以了其事。”玄宗遽命召来,至时宿酲未解,粗备拜舞,尝醉呕殿下,命中人扶卧于御前,玄宗亲为举衾以覆之。既醒,授简笔,立成。才藻纵横,词理典赡。[15]

通过考察唐宋时期毛笔的发展情况,可以推断这里的“简笔”指的就是唐朝时期所创造的“鸡距笔”。“鸡距,即鸡附足骨,这种毛笔因笔头形似鸡距,锋短犀利而得名。”[16]《汉语大词典》对“简笔”的解释是“简写;缩写”[6]12410,所举的书证是郭沫若《〈落叶〉序》:“这位医生,他虽然用的是西文的简笔,以为可以瞒过患者,但他没有想到患者是可以懂西文的人,而且是可以学过医学的呢。”显然《汉语大词典》的释义并不全面,应补充该义项。

三、 书证滞后

书证即用书籍中的原文来证明某个字或词的存在及其意义。书证对于一部词典来说极其重要,它可以在释义的基础上对字或词进行举例说明,有利于词典使用者结合语境更加全面地了解字义或词义。可以说书证、释义、词条三者缺一不可。书证的存在使汉语词汇工具书更加具有权威性和可靠性,而书证的年代也从一定程度上展现了某个字或词产生的年代、义项的发展,这对于研究汉语词汇的发展演变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现举几例《渑水燕谈录》中的词语为《汉语大词典》部分词语的书证做一些补充。

(一)叙齿

后十一年,当元丰五年,文潞公留守西京,慕唐白乐天九老会,于是悉聚洛中士大夫贤而老自逸者,于韩公第置酒相乐,凡十二人。即又命郑奂图形妙觉僧舍,各赋诗一首,时人呼之曰洛阳耆英会,而司马为之序。其相聚也,用洛中旧俗,叙齿不尚官。(《渑水燕谈录》卷第四)[4]49

《广雅·释诂一》:“齿,年也。”[17]4在古代,用“齿”来表示年岁的例子很早就出现了。《礼记·曲礼上》:“齿路马。有诛。”[18]孔颖达疏:“齿,年也。”[19]“叙齿”中的“叙”是“序”的异体字,“序齿”义为“按照年龄的长幼来排定先后顺序”。《汉语大词典》对“叙齿”的解释是“按年龄的长幼而定席次”[6]444,引用的书证是[清]翟灏《通俗编·仪节》里“《听雨纪谈》:乡人叙坐固以齿,而《礼》云一命齿于乡,再命齿于族,三命则不齿于族。是同辈而叙齿可也。苟非其人,亦以齿尊之,不几失礼乎!”此书证显然过晚,从《渑水燕谈录》中我们可以考察到“叙齿”在宋代即已出现,应补录《渑水燕谈录》将《汉语大词典》“叙齿”的书证提前。

(二)登庸

和鲁公凝,梁贞明三年薛廷琏下第十三人及第。后唐长兴四年,知贡举,独爱范鲁公质程文,语范曰:“君文合在第一,暂屈居第十三人,用传老夫衣钵。”时以为荣。其后相继为相。当时有赠诗者曰:“从此庙堂添故事,登庸衣钵尽相传。” (《渑水燕谈录》卷第六)[4]69

《说文》:“庸,用也。”[5]64“庸”的本义是“采用、需要”,后引申出“使用、任用”的义项。《广雅·释诂一》:“庸,使也。”[17]5本文中的“登庸”指科举考生登科中选,能为国家所用。《汉语大词典》解释为 “科举考试应考中选”[6]11690,引用的书证是[明]徐霖《绣襦记·父子萍逢》:“领父命长安科试,幸登庸占榜魁。”[6]11690显然所引书证过晚,可以增加《渑水燕谈录》的书证。

(三)大牢

王琪、张亢同在南京晏元献公幕下。张肥大,王以大牢目之;王瘦小,张以弥猴目之。一日,有米纲至八百里村,水浅当剥,府檄张往督之,王曰“所谓八百里驳也。”张曰:“未若三千年精矣。”元献为之启齿。(《渑水燕谈录》卷第十)[4]123

《说文·牛部》:“牢,闲,养牛马圈也。”[5]23“牢”本义指关牲畜的圈,后引申指祭祀或设宴时所用的牲畜。古代“太牢”指“牛羊猪各一只”,“少牢”指“羊猪”各一只。文中的“大牢”显然指牛,用以暗指体形庞大。《汉语大词典》也收录了“单指牛”[6]3088这一义项,但《汉语大词典》在这个义项上引用的书证是明李时珍《本草纲目·兽一·牛》:“(牛),《周礼》谓之大牢。牢乃豢畜之室,牛牢大,羊牢小,故皆得牢名。”[6]3088对比《渑水燕谈录》里这个词条出现的时间,显然《汉语大词典》引用的书证过晚,补录《渑水燕谈录》书证可以提前时代。

除了以上几例,《渑水燕谈录》中还有许多词条可以帮助《汉语大词典》提前书证。如《渑水燕谈录》卷四:“子瞻虽才行高世而遇人温厚,有片善可取者,辄与之倾尽城府,论辨唱酬,间以谈谑,以是尤为士大夫所爱。间遭佥人媒孽,谪居黄州。”[4]42这里的“佥人”,《汉语大词典》所引例证为明陈子龙《上石斋师》:“佥人险夫,攀缘轇轕,纵目谈笑,各据津梁。”[6]1612《渑水燕谈录》卷四:“或以为宋诗云‘前生已折桂枝来’,即今世不复折桂也。先生一试不第,终身罢举,宋诗已谶之矣。”[4]46文中有“折桂枝”,《汉语大词典》所引例证为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三本第一摺:“你将那偷香手,准备着折桂枝。”[6]8362《渑水燕谈录》卷四:“母亡,栖云葬之。又招魂葬其父,庐于墓次,终身哀慕不衰。”[4]37文中有“墓次”,《汉语大词典》所引例证为[明]沈德符《野获编·工部·邵上葵工部》:“邵今居忧,闻至墓次相地,白昼为人所刺,幸漏刃而逸,未知信否。”[6]2910《渑水燕谈录》卷六:“榜出,吕预高荐。及贽谢,孙厅宇侍执宛如平昔之梦。”[4]78文中有 “高荐”,《汉语大词典》所引例证为明《剪灯余话?贾云华还魂记》:“遂偕二兄往就试,鸑鷟失利,惟鹏领高荐而归。”[6]17760《渑水燕谈录》卷六:“未几,主告殂,国主悲悼不胜,曰:‘吾将不复见刘生。’削其官,一物不与,遣还洪州。”[4]74文中有“告殂”,《汉语大词典》所引例证为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楔子:“(崔相国)不幸因病告殂。”[6]3618《渑水燕谈录》卷六:“孙莘老初为太平令,有吕同者学于孙。一夕,梦试南宫,中高选。”[4]77文中的“南宫”,“礼部会试,即进士考试”这一义项《汉语大词典》所引例证为明叶宪祖《碧莲绣符》第一摺:“去年乡闱领解,南宫未利。”[6]894《渑水燕谈录》卷九:“先以状致通州谢太守云:‘望斗极以乘槎,初离下国;指桃源而迷路,误到仙乡’。词甚切当。”[4]112文中的“斗极”,“天下所敬仰的人”这一义项《汉语大词典》所引例证为明郑仲夔《耳新·蔼吉》:“无锡友人马君常,名世奇……每科房书有选,天下士至奉为斗极。”[6]9930

《汉语大词典》的编纂是一项宏大的工程,在编纂的过程中很难面面俱到,毫无瑕疵。在此,笔者不揣鄙陋,通过研读《渑水燕谈录》,并查证相关古籍,将自己有所发现的一些问题写出来,希望能对《汉语大词典》的再版修订有所帮助。

[1] [清]永瑢,等.钦定四库全书总目录:卷140[M].北京:中华书局,1997:39.

[2] 王虎,王景东.渑水燕谈录科举词汇考释[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17(1):85-89.

[3] 王明明.《岳麓书院藏秦简》的辞书学价值[J].琼州学院学报,2014(4):70-73.

[4] [宋]王辟之.渑水燕谈录[M].吕友仁,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1.

[5] [汉]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2013.

[6] 汉语大词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词典[K].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86.

[7] 诗经[M].方彭寿,郭自虎,选注.珠海:珠海出版社,2004:105.

[8] [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106.

[9] [宋]江少虞.宋朝事实类苑[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313-314.

[10] [后晋]刘昫,等.旧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341-342.

[11] [汉]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59:2468.

[12] [汉]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2:3345.

[13] [元]脱脱,等.宋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7:12243-12244.

[14] 郭辉,彭杰.《学生古汉语词典》的成就与舛误[J].琼州学院学报,2016(1):95-100.

[15] [宋]李昉.太平广记[M].北京:中华书局,1961:1288.

[16] 齐儆.中国的文房四宝[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22.

[17] [魏]张揖.广雅[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

[18] [汉]戴圣.礼记[M].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13:23.

[19] [清]阮元.十三经注疏:礼记正义[M].北京:中华书局,1980:1254.

(编校:王旭东)

Discussion of the Vocabulary Addiction toChineseDictionaryinShengShuiYanTanLu

WANG Jing-dong

(School of Liberal Arts, Liaoning Normal University, Dalian Liaoning 116021,China)

Wang Pi-zhi’sShengShuiYanTanLuis one of the representative works of literary sketches in the Northern Song dynasty. It narrates the rich historical anecdotes and folktales. At the same time, this book holds plenty of language materials.The study of the book will help to promote the research of the Chinese vocabularyhistory and also it has a significant reference value to the codificationand revision of dictionary. For example, many vocabulariesin Chinese Dictionaryhas no or inadequateexplanation, and the problemsare mainly reflected in three aspects: entries are not included; word meanings are unknown oromitted; documentary evidence is belated.

ShengShuiYanTanLu;ChineseDictionary; dictionarycodification; entry;word meaning;documentary evidence

格式:王景东.《渑水燕谈录》词汇对《汉语大词典》裨补刍议[J].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学报,2017(4):50-53+85.

2017-04-01

国家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16BYY12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11JYC740100)

王景东(1993-),男,内蒙古赤峰人,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2015级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汉语史、训诂学。

H164;H131

A

2096-3122(2017)04-0050-04

10.13307/j.issn.2096-3122.2017.04.09

猜你喜欢

书证大词典义项
我国书证提出命令制度构造的反思与调整*
《汉语大词典》“籀”释义辨证
《汉语大词典·火部》书证断句献疑
《新论》词语释义:兼论《汉语大词典》之义项疏漏
关于《突厥语大词典》汉字译写偏误研究
两用成语中的冷义项
《汉语大词典》现代书证失误及其影响——以《围城》书证为例
Enhanced Precision
我国民事诉讼书证内涵的再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