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培育机制研究

2017-03-09毛颖王超

高教探索 2017年1期
关键词:培育机制核心价值观生活化

毛颖+王超

摘要:价值观具有与生俱来的实践本性,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落脚点就在于生活中的践行,因而构建生活化培育机制乃是逻辑选择的必然,否则无异于纸上谈兵。生活化培育机制的缺失导致大学生主体性和教育主体引导性的缺失,带来单一教条化教育,呼唤以学生为本、柔性教育和理论联系实际的教育原则。基于此,通过生活化的课堂教育、典型解剖和实践体验等路径,构建起大学生的理论认同、情感认同及价值观内化机制,就构成了核心价值观生活化培育机制的完整链条,有助于实现由认同、吸收、内化到生活中践行的无缝对接。

关键词: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生活化;培育机制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注意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日常化、具体化、形象化、生活化,使每个人都能感知它、领悟它,内化为精神追求,外化为实际行动,做到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

日常生活批判理论印证了这段话。法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亨利·列斐伏尔强调:“要变革现存日常生活中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以此使人完全摆脱异化,成为‘全面的人、‘完整的人。”他认为:“意识形态包容并隐藏在日常生活中。” [1]生活是价值观教育的生长点和作用点,是价值观教育的土壤。离开了生活,价值观教育将走向虚无。价值观教育生活化,是它对日常生活的一种回归。在高校,要有效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就要对大学生进行价值观生活化培育,使之渗透在大学生日常生活中。

一、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生活化培育机制的缺失与践行原则

(一)大学生主体性的缺失呼唤“以学生为本”的原则

我们习惯于把教育对象当成被动接受教育的客体,只重视对受教育者的单向理论灌输,忽视了对他们主体作用的激发引导。这使得价值观教育流于形式,不能为大学生所认同、所接受。

1.以学生为本,建立双向平等对话机制

德国哲学家、社会学家哈贝马斯认为,说话者和听话者之间要达成共识,需要“选择一种本身是正确的话语,以便听者能够接受之,从而使言说者和听者能在以一个交往行为为背景的话语中达到认同”[2]。科学的价值观教育不仅需要教育者发挥主导作用,更需要大学生主动参与,这就要充分激发其主体作用。只有在平等沟通中积极创造彼此对话的情境,激发学生对话的内在需要,教育者才能将核心价值观典型案例渗透到学生日常生活中去,让学生加深对核心价值观的认同。

2. 以学生为本,建立关注学生发展的利益机制

著名思想家马克思·韦伯曾说过:“利益(无知的与理念的),而不是理念,直接控制着人的行动。”[3]因此,核心价值观教育要关注学生日常生活与思想状况,要能解决大学生人生的困惑,要能解释大学生所关注的社会问题。建立关注学生发展的利益机制,总的原则就是让积极践行者都能及时得到肯定、鼓励即正面的反馈。这样的核心价值观教育就不是空洞抽象的,它更是一种生活教育和指導,容易达到教育的理想效果。

3.以学生为本,建立大学生学校事务管理参与机制

传统的学生管理模式立足于“管住学生”,所以大学生自主发展的主体性也就难以得到应有的尊重和发挥了。想要让大学生真正实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就必须以学生为本,完善学生的民主选举权,保证学生的知情权,尊重学生的利益诉求,并积极引导大学生有序参与学校管理与建设。凡直接涉及大学生切身利益与发展的事项,都让学生以一定的组织形式开展讨论并参与管理,这样,学生的主人翁精神和主体意识就自然激发出来了。

(二)教育主体引导性的缺失呼唤柔性教育原则

热衷于理论的灌输和内涵的阐释,满足于现成社会案例的机械搬用,忽视引导学生教育主体性的发挥,这样的教育只是“为教育而教育”。偏重赤裸裸的显性教育方式,偏重“刺激—反应”式的消极教育范式,偏重教育结果的呈现而非过程的引导,亟须引进并贯彻建立在大学生主体性基础上的柔性教育原则。

1.加强教育主体引导性,采用“隐性教育方式”[4]

前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育者的教育意图越是隐蔽,就越是能为教育的对象所接受,就越能转化为教育对象的内心要求。”[5]传统的“显性教育方式”,充斥着强加、硬塞、猛灌的弊端,易招致教育对象的反感、抵触、不配合;而隐性教育则完全消除了这些弊端,一变而为柔性渗透、启发式诱导和激发式互动,更易为教育对象所接受,润物细无声地感染与熏陶学生,让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成为大学生自觉、主动的行为选择。

2.加强教育主体引导性,实施“积极心理学”范式教育

我们当前的教育还普遍属于“刺激—反应”式的消极心理学范式教育。这是一种机械的、外加的、消极的教育,一定程度上导致学生对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只停留在概念层面,搁浅在理论的被动认知上,缺乏生活化的感知,缺乏自主性的思考,在面对多元化价值观的碰撞时,其理想信念往往会发生动摇,知行难以统一。而“内生—激发”式的积极心理学范式教育给我们的价值观教育提供了新的思路:教育的全部落脚点就在于激发起受教育者自我教育的内生动力,让其在主动的自我认知中自主发展,在积极的情绪体验中实现可持续性自我教育。

3.加强教育主体引导性,重视教育的过程引导

总体而言,我们高校的团学活动因缺乏系统设计而失之于零散化、碎片化,难以形成具有互补性和持续性的教育合力;而就单个活动看,也大多流于功利性,着眼点不在学生的发展而在活动本身,是典型的“为活动而活动”。于是,前期动员表面化,中期引导缺失,最终只关注能反映工作成绩的活动图片与文字材料,只关心活动对外影响大小,为此不惜花工夫在图片、文字的 “美颜”和粉饰上。这种对教育过程引导的忽略,只会阻碍大学生对核心价值观的认同。

(三)单一教条化教育呼唤理论联系实际的教育原则

我们现行的价值观教育,内容还比较单一,往往直指抽象而生硬的大道理,既不能广泛吸纳古今有益的思想文化成果,又不能正面社会热点和大学生生活中的困惑。这显然不利于核心价值观教育入眼入脑入心。

1. 注重教育内容从现实取材,因势利导促内化

我们必须多多引入大学生日常生活中亲身经历的具有价值评判意义的案例,引发他们积极思考,自主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促进核心价值观的内化进程。我们必须引导大学生关注社会热点,在开放宽容的教育环境里,指导学生对多元价值甄别过滤,用解惑内化核心,用核心引领多元,促进核心价值观的内化深度。这样,通过现实材料的分析探讨,因势利导促内化,就能有效克服从理论到理论的教条化教育的弊端,增强学生对核心价值观的认同。

2.注重合理吸收古今有益思想成果,丰富教育内容

我国保留了非常多的传统思想文化的历史精华。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丰富营养,否则就不会有生命力和影响力”。因此,核心价值观教育更应注重吸收这些有益思想成果,兼容并包,丰富我们的教育内容,让其回归现实生活,令其释放出更强大的生命力。

3.注重教育话语表达更新,发挥新媒体作用

在面对青年受教育群体时,话语表达形式无疑是值得我们重视的,老一套的表达方式已经不能吸引大学生的关注。核心价值观教育要注重运用学生喜爱的表达方式,不讲空话套话,少讲“普通话”“标准话”,多讲“家常话”“掏心话”,甚至来点网络用语,以拉近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距离。要充分发挥新媒体的作用,通过大学生常用的微博、微信公众号、QQ等,更新话语表达进行核心价值观教育,这样更接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更富有亲和力。

二、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生活化培育的路径与机制

(一)通过生活化的课堂教育,构建大学生的理论认同机制

毫无疑问,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体系中,“两课”是主渠道、主阵地,承担着与之相关的整个理论的传授任务,最终所追求的是学生的理论认同。但多年来的教学实践证明,效果并不尽如人意,原因何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告诉我们,要真正接受一种理论,必须经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样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退一步说,即使你教材内容再新,也总是滞后于现实生活,再加上照本宣科求“保险”的教学态度、填鸭式的单向灌输以及充塞着空话套话的教学表达,无一不与大学生的生活实践脱节,怎么可能收到理想的教育效果?出路何在?一句话,改革“两课”教学,实现课堂教育的生活化。

1. 将现实生活实践引入课堂,创设大学生理论认同的实践基础

课堂教育生活化,首先当然是教育内容的完善,着力引入现实生活实例和社会热点事件,引入大学生生活中的判断性迷茫和选择性困惑,由此编写出一个个鲜活的教学案例,有机穿插运用到现有教材不同章节的教学中去。

2. 系统改进教育方式,确立大学生理论认同的主体地位

课堂教育生活化,同样包括教育方式的生活化,诸如上文提及的平等对话机制、柔性教育原则及表达话语的亲和力等。而实现这一切的前提,恰恰在于真正确立大学生理论认同的主體地位。要承认大学生在课堂内的教育主体地位并不那么容易,因为教育者的“主导作用”易让人们产生理解上的错位。事实上,将课堂内外截然割裂开来,就等于腰斩了大学生的主体性,使其课内外不能贯通一体、顺畅连接,最终导致其课堂外的主体地位也落空了,这才是阻碍其理论认同的深层次原因。确认大学生课堂内的教育主体地位,就能变“要我学”“要我认同”为“我要学”“我要认同”。从真正确立大学生理论认同的主体地位出发,无论是采用上述原则性教育方式,还是选择具体的教学方式,诸如案例解剖式、主题讨论式、问题探究式等,就都是水到渠成的了。

(二)通过生活化的典型解剖,构建大学生的情感认同机制

构建核心价值观生活化培育机制,离不开情感体验的感性功能。典型解剖是我们党重要的工作方法之一,也是构建大学生情感认同机制的重要路径,因为典型具有易感知、易接近、易引发情感体验的特性。所谓“生活化”,是指我们选取的典型应最接近大学生的生活实际、最易为大学生所感知、最能在价值取向上引发大学生的选择兴趣和内在要求。

1.充分发挥正面典型的示范作用,促进肯定性情感认同

虽说“榜样的力量”并非“是无穷的”,但其所具有的易引发情感体验的直观性、可感性和启发性,却是谁也否认不了的。我们这里要做的,一是如上所述,榜样的选取一定要以“生活化”为标准,紧贴大学生的生活与感知实际;二是榜样的产生,一定要搭建好平台,让学生广泛参与进来,比如全程参加“大学生年度人物评选”、“我最喜爱的老师”、“优秀辅导员评比”等,引导学生在亲身经历中发现身边的榜样,在亲身体验中增强情感认同;三是榜样的内涵,一定要有价值取向上的示范性。解剖正面典型,旨在充分发挥榜样的积极示范作用,从正面促进大学生对正确价值取向的肯定性情感认同。

1. 重视挖掘反面典型的警示作用,激活否定性情感体验

发挥榜样正面示范作用的同时,也不应忽视反面典型的警示作用,让大学生有对错误价值取向的否定性情感体验。换句话说,我们要让学生既知道应该怎么做、向谁看齐、朝哪儿努力,又知道不该做什么、以谁为戒、抛弃什么,由此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取舍。反面典型的选用宜精不宜烂,精就精在最典型最有说服力最能展现价值取向的错误,否则易衍生负面影响;反面典型的解剖宜与正面典型的解读结合起来进行,否则易造成消极体验的片面性;具体解剖宜分层次分对象区别对待,比如对学生身边的价值观混乱者,就应该按对事不对人的原则进行,否则易影响情感体验的顺畅运行。

(三)通过生活化的实践体验,构建大学生的价值观内化机制

在对核心价值观的理性认知和感性体验之后,还需要在日常生活中注重实践,只有在实践中去亲身体验,反复体验,才能真正实现理性认识上的飞跃,才能充分消化吸收并内化为自己牢固的精神理念,进而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再外化为自觉的价值行为。而就 “培育”与“践行”的辩证关系看,践行既是培育的目的,也是培育的手段,而且是更深入、更高效的手段。离开践行,培育近乎纸上谈兵,还浮在半空中,难以落地;没有生活实践,就没有切身体验,就难以入脑入心,那内化就是空话。至于实践体验的“生活化”,就是要紧贴大学生的实际生活去搭建实践体验平台,而不是脱离学生生活实际去搭建徒具形式缺乏实效炫人耳目的空中楼阁式的平台。

1. 加强体验平台供给,为内化机制的构建打下坚厚的实践基础

加强供给,并不意味着数量上的一味增加,而是从构建核心价值观生活化培育机制的需要出发,提高平台供给的质量。一是要整合现有的实践体验平台,通过精心梳理,保留有效供给平台,剔除无效供给平台,改造蕴含有效性却未得到充分开发的平台;二是要在整合的基础上分门别类,进行系统的设计和组织的统筹,开展有序的实施和有机的连接,以形成应有的合力,收到“1+1>2”的效果;三是要注意发现那些具有示范性和可持续性的实践体验平台,将其培育升级为品牌平台,重点开发、着力完善、大力推广,并建立品牌平台滚动建设制度,长期发掘、持续培育、不断推进;四是要根据时代、社会和校园生活的发展,不断探索新的实践体验平台,适时提供新的有效供给,满足学生自主发展、自我教育、下潜内化的实践需求;最后还要注意贯彻全员参与原则,多提供便于全员参与的平台,巧安排可以分组参与的平台,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参与实践体验的充分机会,都有顺利完成内化的必要条件。

2. 加强实践过程引导,为内化机制的运行加油、校准、充电

加强过程引导,不仅是为了克服功利化,防止走过场,更是为了实践体验的深入有效,为了内化机制的运行顺畅。这里的“加油”,指的是加“润滑油”,是组织者、教育者为实践体验者排忧解难、排除干扰,从客观条件到主观情绪,以确保实践体验一步步无障碍推进;这里的“校准”,指的是根据实践体验的目标随时掌控好运行的方向,发现偏离及时纠偏校准,以确保实践体验一步步深化而达到预定的内化目标;这里的“充电”,指的是教育者应全程运用好激励原则,适时给予肯定性反馈,为实践体验者源源不斷地提供精神能量,以不断激活他们深入体验完成内化的内生动力。必须特别指出的是,实践活动的结束并不意味着体验过程的结束,体验过程的结束是以完成内化为标志的,因而加强过程引导理应涵盖实践活动结束后的后续环节,否则易导致功亏一篑。

在生活化实践体验的基础上构建而成的内化机制,实现了由内化于心到实际践行的无缝对接。正是到这里,也只有到这里,我们才最终完整构建起了核心价值观的生活化培育机制。如果说理论认同和情感认同是这一机制的两翼,那么价值观内化就是这两翼得以生根的躯干。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过:“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6]如果说我们其他方面的教育需要生活化,那我们的核心价值观教育就更加需要、更加离不开生活化了,这不仅仅是因为价值观本身所具有的与生俱来的实践本性,而且更因为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在生活中的践行。因此,我相信,构建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生活化培育机制,这一思路在大方向上没有问题,只是在具体路径的科学性、有效性上,还需要我们大家一起努力,共同探索。

参考文献:

[1]鲁静.价值观教育的日常化建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思考[J].教师教育研究,2014(5):8.

[2]哈贝马斯.交往与社会进化[M].张博树,译.重庆出版社,1988:3.

[3]马克思·韦伯.儒教与道教[M].王荣芬,译.商务印书馆,2002:19-20.

[4]王德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范式建构[J].高教探索,2010(5):112.

[5]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个建议[M].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208.

[6]陶行知.陶行知全集(第二卷)[M].河南教育出版社,1985:289.

猜你喜欢

培育机制核心价值观生活化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如何让数学教学生活化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初探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机制研究
关于如何运用吉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培树核心价值观问题研究
煤企关注大学生员工心理成长的现实意义
英模文化助力区域经济发展
战略性新兴产业生态位培育模式、机制与策略
国产喜剧电影的核心价值背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