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全民健身理念的太极拳大众化发展的实证分析
2017-03-04王坤
王 坤
基于全民健身理念的太极拳大众化发展的实证分析
王 坤
长期以来,我国全民健身计划与群众体育发展受到各级领导与各地群众的重视。随着《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提出,尤其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时期体育工作的意见》与《体育法》的颁布,群众体育工作提升国民素质的作用被摆在突出位置,全民健身运动发展步入了快车道[1]。太极拳是中国武术的一朵奇葩,在诸多群众体育活动中,太极拳是一项广受好评、喜闻乐见的体育运动形式,太极拳已经被列入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年)。太极拳动作圆融、绵延流荡、前后贯穿。作为一种具有养生健身功能的运动,太极拳适合不同年龄人群锻炼,便于习练者意念与动作的协调配合,能够舒筋活络、调节心理、延缓衰老。然而,尽管太极拳本身具有诸多好处,全民健身理念下,我国民众对于太极拳理念的认知,习练人群的比例及习练者文化素质等仍然有较大的差别,太极拳运动推广在性别、年龄上存在不平衡,锻炼目的与手段也成为太极拳运动全民发展的制约因素。基于上述内容,本文试图提出改进措施与建设意见,探索我国太极拳运动大众化的方法,实现太极拳在全民健身运动领域的突破。本文从太极拳推广的实践层面探讨太极拳运动大众化的路径,实际上是对我国太极拳运动发展路径的完善。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研究对象主要是江苏省开设太极拳运动的社区居民。文章从太极拳运动对居民身体素质、技术能力、竞争意识、团队意识等方面的影响出发,兼顾考察全民健身理念下江苏省社区太极拳运动开展的可行性,了解太极拳运动现状及存在问题,探索发展的路径与策略。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参考中国知网、维普网(1994—2013年)、“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数据库”等学术期刊与数字文献资料,按照太极拳、全民健身、大众化等关键词进行搜索。同时,本文参阅相关书籍,从理论上了解研究现状,为论文撰写做好准备工作。
1.2.2 数理统计法 采用系统科学的相关知识,对研究内容进行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演绎。运用相关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以便清晰准确地测度研究数据。
1.2.3 问卷调查法 查阅相关论文,设计出调查问卷,继而采取随机抽样办法,对太极拳指导老师与习练居民进行问卷调查。为确保调查结果的合理性与科学性,课题组进行了专家访谈,使问卷效度评价达到调研目标。在问卷设计上本研究侧重于态度、效果、认识水平、满意度等方面,两次调查系数为:R环境=0.832,P<0.01;R价值=0.834,p<0.01。对于问卷的专家测评,本研究采用了特尔斐法,保证了内容客观,结果真实有效。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全民健身理念下居民身体素质测试情况
根据测试要求,本研究设置了实验组与对照组的两种基本组别。然后对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居民在实验前分别就身高、年龄、体重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调查,具体测试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实验前居民基本情况测试情况分析
从表1中可以看到,独立的样本T在对照组与实验组的比较中,尤其是类似于身高、年龄、体重等层面的数据采用了Levene检验,结果显示了对方的差齐性检验显著水平都大于0.05,不具备显著性,可以认为实验前的基本差异性是较低的,或者说并没有显著的差异[2]。而且方差的齐性检验中T检验的结果双尾显著性结果也都大于0.05,表明实验前测试并没有显著差异。
2.2 全民健身理念下居民太极拳了解程度与锻炼动机
从图1可以看出,最小的期望大于1,少于0.2的期望频次大于5,且有效数100>40。由此,通过分析皮尔逊卡方值大于0.05的结果,认为二者对于太极拳运动基本认知上并没有较为显著的差异。换言之,能够较多了解全民健身理念的群众对于太极拳的认知与习练,要比相关知识欠缺的普通居民更为充分。
图1 居民对于太极拳运动的了解程度
从图2可知,最小的期望2.94>1,少于0.2的期望频次大于5,且有效数118>40.由此,我们通过分析皮尔逊卡方值p=0.321>0.05的结果,本研究认为二者对于太极拳运动的动机的基本类型并没有较为显著的差异,即全民健身理念指导下的群众对于太极拳习练的动机与普通居民之间并没有显著差异。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认为,全民健身理念指导下居民对于太极拳等武术运动项目的认知能力有较为显著的提升。另外,尽管全民健身理念对于群众体育运动有较强的推动作用,在相关运动参与动机层面,它并不能取代居民自身的认知与客观因素的考量。
图2 居民参与太极拳运动的动机调查
2.3 全民健身理念下实验样本身体素质指标变化及影响
2.3.1 对于居民合作与团队精神的影响 全民健身体育运动本身就是一种自身与他人之间不断合作、争胜而实现超越的行为。一方面,合作与竞争可看作太极拳运动的一体两面,二者促成了个体发展、整体进步。数据显示,在竞争合作领域,实验组居民经过太极拳运动锻炼,从积极角度认可其作用与效果的居民人数呈现出上扬特征,居民合作意识培养与锻炼效果显著。居民之间不再排斥竞争,能够有效管控情绪、重新审视竞争态度,不断实现严格自律,将竞争正向效力发挥到最大限度。另一方面,作为集个体与群体于一身的项目,太极拳对个体的提升影响显著,对整体合作能力与团队意识培养同样有显著影响。研究表明,实验组团队精神提升与持续改进效果显著,借助太极拳运动的锻炼,居民情感交流不断加强,合作精神日益频繁,成果陆续展现。在某些规定动作学习中,居民通过相互交流、共同提高,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技术动作日臻完善;在某些创编动作中,居民通过小组协作不仅能够主动学习、积极创新,而且想象能力不断提高。
2.3.2 对居民身体素质与技术能力的影响 对实验组与对照组在太极拳运动训练产生的身体素质及技术能力的影响进行了对比与分析(见表2)[3]。一方面,数据显示,进行太极拳运动的实验组与对照组居民在身体素质与技术能力方面都有一定程度的提升。其中,实验组中的立定跳远等成绩要高于对照组,成绩差异较为显著,显然太极拳运动对居民身体素质提升的影响是明显的。原因在于,太极拳运动利于居民合作能力、竞争意识、团队精神的培养,促成了居民深入学习和理解相关理论知识。同时,较为完善的理论素养又增强了居民进行身体锻炼、强化技术能力的主动性、积极性与针对性。在实验组的太极拳运动教学中,将教师对于居民的指导与居民自身主动学习理论有机结合,方法得当、内容科学,自然会取得较强的现实效度与信度。另外,太极拳运动本身对于身体各种肌肉、骨骼等锻炼也是全方位、多角度、高层次的,这对于居民整体素质的提升作用是积极正向的。
表2 太极拳运动对实验组与对照组居民身体素质的影响
在技术测试层面,考察动作主要包括完成情况、协调性、力度、熟练度、整体印象等方面。从测试成绩来看,实验组居民的完成情况较好,在完成的动作中协调性、熟练度较好。
另一方面,从太极拳运动对居民技术能力的影响实验测试来看,居民涉及技术动作的完成情况较好。实验发现,实验组对动作风格的理解上都有较为明确的认知,他们还进行了队形变化、造型形象等的交流互动,极大提升了太极拳运动的发展前景。实验组居民基本表现力得分要高于对照组的居民。除此之外,时空调节、节奏把握能力也构成太极拳运动最终整体呈现的重要因素。节奏感把握、美感理解与时空协调力又让居民对太极拳的理解有了极大的限制性。当然,也正是这种限制性的要求提升了居民时空与价值的判断力。
2.4 全民健身理念下江苏省开设太极拳运动的约束因素
2.4.1 太极拳运动场地与器械调查 调查显示,江苏省从事太极拳运动的场地设施及场所主要是广场、体育馆。实际上,太极拳运动对于场地没有较高要求,即便如此,对于某些广场等大众休闲场所,运动训练和表演的可能性较高。相比之下,体育馆、体育场要求有偿性等问题很难受到参与者青睐。具体数据如图3所示。
图3 江苏省居民对于太极拳运动场地设施与器械的评价
在运动器械等方面的评价中,在运动开展相对充分的社区中,居民普遍反映场地较好,硬件材料较为充裕。而在某些社区中,对场地与器械的满意度相对较低。实际上,场地与环境、器械对于太极拳运动大众化传播的影响还是较大的,相对简陋的室外活动场所,没有足够的条件保证车辆与衣服的安全,音乐设备与遮雨设施的建设也是太极拳运动传播的重要制约因素之一。
2.4.2 居民太极拳的指导与竞赛现状 调查显示,江苏省居民太极拳的指导对于太极拳大众化传播的作用十分重要。然而当前不仅是江苏省乃至全国的大部分地区对太极拳的培训和指导的人员数量仍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群众太极拳习练的需求[4]。在江苏省获得一定水平、拥有相应证书,并能够给予社区居民比较充分指导的人员数量相对较少。调查显示,一旦在某些地区和社区出现了类似的专业人士,就会对当地的太极拳发展带来显著影响。另外,由于我国尚未建立相应的太极拳指导员的基本进修与分类培训的制度,相关人员的流动性较大,能够在固定岗位从事相应职业的人员较少,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太极拳大众化的过程。而对于此种专业指导人员的匮乏,社区居民往往采用的是自学或者求教于退休的教师、在职的体育教师等方式进行习练。尽管此种方式对太极拳的大众化传播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但是,囿于专业技能与科学指导的限制,太极拳习练往往存在着较多的随意性。
3 全民健身理念下太极拳运动发展的策略与路径
3.1 加大太极拳运动宣传力度,鼓励推动社区居民积极参与
一是结合全面健身基本要求,针对太极拳运动参与者在性别、年龄等层面的不平衡局面,要不断加大相关全民健身宣传力度,让更多居民能够了解太极拳运动在强身健体、延缓衰老等层面的有效性,不同年龄段群众参与到太极拳运动锻炼中来,不断改善居民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及神经系统功能。尤其针对男性较少现象,可以通过比赛录像与视频回放的形式,强化其参与的热情与积极性。二是不断在社区中营造太极拳运动带动人际交往的良好氛围。可以通过太极拳运动交流,增进社区居民之间交流,建立相对完善的人际交往局面,让居民通过太极拳锻炼实现身体素质提升和人际关系和谐。
3.2 完善太极拳运动体系构建,强化太极拳运动指导
一是要借鉴社会学与文化研究成果,提出太极拳运动教学意见、建议与原则,供广大教学工作者参考。二是要做好太极拳运动教学研究工程,通过比较研究实现教学水平提升。在具体教学过程中,要进行大规模、系统全面的比较研究,善批评指正。三是要做好相关工具书的编撰工作。太极拳运动教学不易,要做好此项工作必须有系统的工具书运用其中。尝试引进招投标的方式吸引社会力量完善工具书,获得重大攻关项目与基金资助项目资助。尤其是,通过组织以社区为主体的教学人员重新研究太极拳所具有的社会影响力与学术影响力,促进教学与实践相互结合,推动规范的专有名词与学科术语的应用,提供高质量的教学成果。四是把握教学话语逻辑性并将其较好地运用。一方面,要强化部门调节与政策引导。主管部门可以通过政府方面的措施和政策实施,加强对教学话语逻辑化的培养;主管部门要充分利用政策的优势,将政策解读好、利用好,推动教学得到政策保护与鼓励;另一方面,要提高重视程度。太极拳教学逻辑结构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主要途径。我们通过这种方式来加强话语逻辑性,让社区居民在进行知识学习中,获取更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就要不断地将太极拳基本原理同变化了的社会实践相互发现、相互印证、相互结合,自觉地将基本的原理、方法、概念体系运用到实践中去。
3.3 丰富太极拳运动活动内容,促进场馆与竞赛制度建设
第一,太极拳运动的基本路线之一就是要发展太极拳运动的活动内容丰富性与形式多样性。要充分调动不同人群的积极性,尤其是强化相关专业人群指导普通群众太极拳运动的力度、广度与宽度。要让太极拳运动学习者能够学到不同的太极拳运动,进而提升太极拳运动认知。继而通过成立相关的专业管理机构,加强相关人员的指导与业务培训,强化与社区体育专业教师的交流与合作,促进太极拳运动指导人员知识与能力的普遍提升,让太极拳运动知识真正深入到每个社区居民心中,落实到习练水平提升上。第二,根据上级对于全民健身和太极拳运动发展的指导意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不断加强当地体育场馆与基本器械的建设与充实力度。对于某些适合室内场地的太极拳运动要积极协调场地与场馆,为社区居民从事太极拳运动练习提供必要的协助与帮助,提高社区居民参与太极拳运动的热情。第三,有条件的地区或者城市社区可以尝试开展并组织形式多样的太极拳运动竞赛与会演,通过比赛和表演锻炼队伍、交流沟通,不断提升太极拳运动整体水平。
4 结语
我国社区居民太极拳运动推广在性别、年龄方面存在不平衡,锻炼目的与手段也是开展太极拳运动的制约因素,太极拳指导老师队伍建设亟待提升。基于上述问题,要加大太极拳运动宣传力度,鼓励推动社区居民积极参与;强化太极拳运动指导;丰富太极拳运动活动内容,促进场馆建设,构建较为全面、准确、完整的评价指标体系,推动太极拳运动的开展。
[1] 朱奋飞.论太极拳的行功特点及健身价值[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2007(1):103-104.
[2] 刘光涛.全球化与体育政治功能转变初探[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4):448-449.
[3] 邢树强.太极拳产业化发展的对策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2):184-185.
[4] 刘晓军,孙碧荣.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的政府行为与可持续发展战略[G]∥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2004:343.
[5] 郭静如,洪友廉.太极拳运动对改善老年人运动功能作用初探[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1996(4):14-17.
责任编辑 闵海英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 体育部, 江苏 无锡 214121)
太极拳是一项具有广泛群众基础的全民体育运动形式。全民健身理念下,太极拳推广在性别、年龄上存在不平衡,锻炼目的与手段也成为太极拳运动全民发展的制约因素,相关指导队伍建设上也亟待提升。本文分析太极拳运动对于居民的影响,指明太极拳运动对于居民身体素质与技术能力、竞争意识、团队意识的影响,分析开展太极拳运动可行性、实施路径。文章以江苏省太极拳运动开展为个案,提出加大太极拳运动宣传力度,完善太极拳运动体系构建,充实场馆与竞赛制度等具体举措。
全民健身理念; 太极拳; 大众化发展; 实证分析
Empirical Analysis of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Tai Chi Chuan Based on National Fitness Development
WANGKun
(Department of Physics Education, Wuxi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Wuxi 214121, China)
Tai Chi Chuan is a form of national sports with a broad base. Under the concept of the national fitness, there have differences in recognitions of Tai Chi Chuan.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Taiji boxing, there will face many restraining factors, such as gender, age and education level. The related guiding constructions also need to be promoted. This paper focuses on analysis the influence fact of Tai Chi Chuan for residents. Then, indicating the changes on residents' physical quality, technical ability, competitive consciousness and team spirit. Finally, the general idea of Tai Chi Chuan can support implementation. The article takes Jiangsu province as a case of Tai Chi sports to put forward to strengthen propaganda and perfect prefect system and facilities.
national fitness; Tai Chi Chuan; popularization; empirical analysis
10.13750/j.cnki.issn.1671-7880.2017.01.019
2016-10-28
2015年国家体育总局武术研究院课题“全民健身武术主题公园与体育文化融合建设研究”(WSH2015C010)
王坤(1977— ),男,江苏徐州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高校体育教育与民族传统体育。
G 852.11
A
1671-7880(2017)01-007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