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形势下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三建三抓”

2017-02-28李先国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7年8期
关键词:教职工校园文化育人

李先国



新形势下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三建三抓”

李先国

(南华大学 党政办,湖南 衡阳 421001)

新形势下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要拓宽工作途径,着力建立“三个机制”,确保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机制运行常态化,切实抓好“三支队伍”建设,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协同育人。

大学生;思想政治

加强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关系到党和国家事业后继有人,关系到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高等学校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遵循教书育人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因此,加强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思想教育全过程至关重要。我们必须立足高远,不断适应社会发展变化的要求,着力建立“三个机制”,确保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机制运行常态化,抓好“三支队伍”,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协同育人。

一 坚持实践育人,建立深入开展社会实践机制

社会实践是一个广阔的大舞台,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社会实践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对于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具有重要作用。新形势下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牢固树立实践育人的思想,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建立深入开展社会实践机制,通过有效组织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大学生深入社会、了解国情社情民情,有助于锻炼大学生意志与毅力,增长才干,提高大学生品德和社会责任感。

(一)注重在社会实践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我们要把社会实践纳入学校人才培养方案中,做到在课堂上给大学生传授理论知识的同时,还要注重带领大学生走入社会实践,积极组织开展以文化、科技、卫生服务为核心的三下乡社会活动,积极参加社会调查和勤工助学等社会实践活动,搭建与大学生专业学习相结合、与大学生志愿者服务相结合、与大学生勤工助学相结合、与大学生择业就业相结合、与大学生创新创业相结合的社会实践活动渠道,通过在社会实践中,注重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凸显社会实践活动的育人特色,强化实践活动育人的效果。

(二)注重拓展深化社会实践基地建设

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主体是大学生。高校要在建立一批相对稳定的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同时,要不断深化校企、校地合作,通过加强与企业对接,与地方政府、与社区共建结对,不断拓展社会实践基地,让大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有所感悟,通过社会生活中发生的好人好事,充分发挥榜样人物的示范作用,让大学生自然自觉接受教育,从而增强社会实践活动的渗透力。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我们还要注重探索满足大学生个性发展需求,构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社会实践模式,让更多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社会实践。

(三)注重不断扩展社会实践育人空间

坚持以社会实践活动为载体,不断拓宽大学生理论学习渠道,引导大学生积极主动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充分发挥社会实践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作用,从而不断提升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和思想政治素质及政治觉悟,这是社会实践育人的根本所在。我们要在积极组织大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同时,注重加强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实施的引导,让他们在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中时,学会运用正确的价值观,全面地、辩证地认识社会;要注重引导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接受教育、经受锻炼、增长才干。要注重实施行之有效的新的实践育人新模式,充分利用实践活动的各种渠道和空间,切实增强实践活动的针对性和时效性,真正发挥社会活动实践育人的成效。

二 坚持文化育人,不断健全校园文化建设机制

作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第二课堂,校园文化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坚持立德树人,坚持文化育人,文化化人,不断优化学校育人环境,把德育与智育、体育、美育有机结合,做到寓教育于校园文化活动之中,建立健全的校园文化建设机制,是新形势下高校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途径之一。

(一)不断完善意识形态教育的工作机制

作为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高校肩负着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的重要任务。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我们要通过不断完善意识形态教育的工作机制,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主动权、话语权,占领意识形态领域主阵地;要树立起全员全方位育人理念,在整合学校资源的基础上,做到常抓不懈、常做常新。要在传授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更加注重培养大学生的家国情怀和社会担当,坚持以正确的理论武装学生。

(二)加强校风、教风、学风建设

校风作为学校一种比较稳定的、潜移默化的教育力量,良好的校风一旦形成,就会对学生起到激励、感化和约束作用。校风集中表现在教师的教风、学生的学风。在教风建设上,要突出“严谨”、“创新”与“为人师表”,坚持以人格魅力感染学生;在学风建设上,要突出“勤奋”与“进取”,要让学生明确学习的目的,形成严明的学习纪律,养成勤奋进取的学习态度,取得显著的学习效果。

(三)准确把握校园文化活动的目标

让学生成长成才成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最高目标。把握校园文化活动的目标,首先要把握好校园文化活动的方向。只有准确把握校园文化活动的思想性和教育性,做到集思想性、教育性、知识性和趣味性一起结合,使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中受教育、长知识、增才干,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这些活动中,在文化活动中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其次要加强校园文化活动的管理。要通过不断健全校园文化活动的规章制度,形成规范有序的学生社团的活动,特别是要对学生自发组织的各种文化活动,做好引领,加强管理,使整个校园文化活动做到有序可控。其三要积极开展学术科创活动。要通过学术讲座、论坛和读书会、学术沙龙等,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导向功能和感染力,把学生引导到专业学习和能力培育上去。其四要积极推动校园网络文化建设,有效发挥网络的育人功能。

三 坚持管理服务育人,建立服务学生成长成才成功机制

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培养大学生成为社会主义事业合格接班人的目标所在。高校要做到从严治教,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要强化管理,为大学生学习创造良好条件,切实为大学生成长成才服务打好坚实基础。坚持管理服务育人,建立健全服务学生健康成长成才机制。

(一)坚持贴近大学生的思想实际

大学生接触新事物多、信息面广、思维敏捷,具有鲜明的个性特点和情感特征。因此,我们要主动及时了解掌握他大学生的最新动态,认真倾听他们的心声,根据大学生思想状况、思想需求,对他们积极进行正面引导。我们在对大学生进行说教时,要做到平等、坦诚,以情动人,以理服人,使思想政治工作接地气、入脑入心。

(二)坚持贴近大学生的生活实际

最有效果、最有说服力、最有影响力的思想政治工作就是帮助学生解决在学习生活成长中的实际困难。我们要构建“奖、助、贷、减、免、补”的多层次资助体系,帮助经济困难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我们要积极开展心里咨询工作,加强心里健康教育,帮助大学生解决心理问题,特别是加强对大学生的人文关怀,促进大学生身心和谐健康发展。我们要重点抓好新生入学适应、毕业生就业择业、大学生思想情感困惑和家庭变故等特殊时期的教育工作,要经常深入学生中去,建立健全定期学生谈话交流、特殊学生重点跟踪等工作机制,做到全面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和学习生活情况。

(三)坚持贴近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实际

首先,我们要进一步强化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设计指导,把“创业择业指导”和“成长成才指导”结合起来,不断完善大学生就业创业服务体系、就业帮扶体系;其次,要坚持把生命价值教育覆盖到大学生学习全过程,懂得珍惜人生和生命,珍惜大学职业生涯和美好学习时光,帮助学生树立职业理想,不断完善自己人生规划;其三,要不断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加强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引导毕业生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择业观念,切实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

四 抓好专业化的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

专业化的思想政治教育队伍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得到有效实施的组织保障。高校的党政管理干部、共青团干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大学生辅导员、班主任和心理咨询教师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必须下大力气切实提高这支专业队伍的整体素质。抓好专业化的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应着力抓好三个方面建设:

首先,要抓好党团干部队伍的建设。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是学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重要保证,要坚持和完善党委(党总支)领导,形成党政齐抓共管,专兼职队伍相配合的领导机制,要在政治上过得硬,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党团干部队伍。

其次,要抓好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一是要规范辅导员、班主任选拔程序,建立严格的准入机制;二是要加强对辅导员、班主任的学习培训,不断提高辅导员、班主任队伍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三是要建立并不断完善辅导员队伍的考核机制、激励机制,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充满活力的辅导员队伍。

其三,要抓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一是要不断加强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培训,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素质;二是要不断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教学科研水平。要进一步推动“两课”教育改革,全面提高“两课”的教学效果,保证“两课”学的质量。三是要扎实推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师德建设,将政治理论课教师打造成为职业素养高、理论水平高、教学艺术高的“三高”教师。

五 抓好教职工队伍自身的思想政治建设

高校教职工的言行举止对大学生有着深远的影响 ,对大学生塑造人格有着重要的作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全方位地开展、全过程地推进,高校所有教职员工都要担负起教书育人的责任。抓好高校教职工自身的思想政治工作,应重点抓好:

“文学是人学”的理论建构与观念博弈 …………………………………………………………… 张 慎(3.75)

一是要大力加强师德师风建设。高校要以“热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中心,以“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为准则,以“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教师标准,以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水平为重点,加强教职工的思想品德和业务能力的培养。要通过弘扬爱生敬业精神,树立先进典型,建立评比考核制度,形成浓郁的师德师风建设氛围,使教职工自觉履行义务,言传身教,为人师表。

二是健全和完善教职工政治思想工作制度,抓好教职工的政治理论学习。坚持每周政治理论学习,采取形式多样学习方式,使教职工积极主动参加政治理论学习,引导教职工关心政治、关心国家和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高校可以充分利用新媒体如校园网、官方微信、校报、学报和其他学习刊物作为教职工思想政治学习的载体,建立一个网络综合媒介大平台,为教职工在这个网络平台上相互学习与交流、发表学习成果,让教职工感受和体验自己学习的成功,从而使他们更有学习兴致。

三是抓好教职工的管理。全体教师要保持无禁区式的学术研究作风,严格遵守教育教学纪律,强化对教学资料的管理,控制课程讲授内容,不得在课程上传授对大学生思想形成和对事物判断有错误引导的言论和观点。

六 抓好党团组织和学生组织建设

高校党团组织和学生组织体系完整、覆盖面广,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有优势。“支部建在连上”是建党、建军的一项基本原则和制度。高校要坚持把支部建在每个学生班级上,做到“大一大二班级有党员、大三大四班级有党支部”目标。要充分发挥团委、学生会、社团组织在教育、团结、联系大学生方面的优势,抓好团学组织建设。要在人力、财力、物力上给予更大的支持,更好地发挥这支队伍的作用。要发挥学生会的桥梁纽带作用,引导和支持他们开展各种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科技文化娱乐活动,让大学生们在实践中锻炼能力、丰富知识、增长才干,使他们更好地发挥“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提升”的作用。

[1]王汉青.厚德博学和而不同:当代大学办学理念及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2]佟瑛.新形势下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三个着力点”[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355).

[3]王爽.切实加强和改进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6,(8).

[4]蒙柳.实践育人理念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6,(539).

[5]赵一平.高校教职工思想政治教育探讨[J].高等建筑教育,2010,(3).

(责任编校:何俊华)

D422.62

A

1673-2219(2017)08-0058-03

2017-03-21

南华大学社科基金项目“高校隐性文化建设与大学生人文素质构建探析”(项目编号2013XYB26)。

李先国(1975-),男,湖南衡南人,讲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

猜你喜欢

教职工校园文化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党建工作与校园文化创新探究
集大教职工抗疫优秀作品选登
从教职工福利谈高校工会工作的创新
校园文化建设浅谈
以老区精神打造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与探索
用先进文化引领教职工思政教育创新
浅谈教职工思想政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