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指南》引领下美术活动中的观察与思考
2017-02-26郁静
文 郁静
基于《指南》引领下美术活动中的观察与思考
文 郁静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提出:“幼儿独特的笔触、动作和语言往往蕴含着丰富的想象和情感,成人应对幼儿的艺术表现给予充分的理解和尊重,不能用自己的审美标准去评判幼儿,更不能为追求结果的‘完美’而对幼儿进行千篇一律的训练,以免扼杀其想象与创造的萌发。”在一次主题为“我的妈妈”的幼儿美术研讨活动中,幼儿制造的惊喜,让我们震撼且学会反思何为真正的尊重幼儿并理解幼儿的创造,教师该用怎样的态度及行为去回应、支持幼儿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
美术活动 反思 回应
一、从无措到释放,注重引导幼儿的感受与体验
情景:中班主题活动《妈妈的色彩》,每个人都带了一张妈妈的照片来完成画妈妈的任务。老师在室外草地摆放了很多调制好的各色颜料,面对一张一米见方的画板,老师提出的颜料要怎么“玩”的问题让他们不知所措,没有一个人愿意去试一试。当老师将沾满颜料的刷子直接扔向了画板,孩子们“啊”一声惊呆了,老师问:“你们敢不敢像我这样?”他们很爽快地回答:“不敢!”“咦,这样太脏了!”老师又问:“那你们觉得好玩吗?”孩子们笑着说好玩呢。老师又问:“谁敢来试试的?”孩子们你看我,我看你,没有人主动要求来尝试,在老师的一再鼓励下,女孩琰站起来说她试试,问她你觉得妈妈会喜欢什么颜色,她很果断地就拿起了红色颜料的刷子,学习老师的方法扔到了画板上,表情非常的兴奋。在老师的一再鼓动下,每个孩子都开始自己动手体验,幼儿的笔触也越来越大,绘画的范围从自己面前的地方一直延伸到了对面。
思考:当没有范画的时候,常会有幼儿表现出不知该如何下笔,并向成人求助。而这种现象在4—5岁的幼儿也就是中班幼儿中较为常见,教师对此可能会迷茫,为何幼儿在自由绘画过程中无从下手,“想怎么画就怎么画”变得困难,甚至发生不敢下笔这种情况。这个时候教师就要考虑是否要介入,怎么介入,语言介入还是行为介入更为恰当?老师的行为介入用亲身示范来破解孩子的无措,始终不提“画”,却一再强调“玩”,鼓励孩子动手尝试。在这个过程中,老师一直保持给幼儿正面的肯定,增加孩子的信心,孩子的表现也会越来越放松。在游戏中,幼儿能够充分地释放自己的情绪,解放天性,将最本真的一面展现出来。当孩子最爱的游戏与美术活动相碰撞,自然能够有效地激发幼儿的参与积极性及对美术活动的兴趣。
二、从观察到表现,关注给予幼儿的自由与发展
情景:小朋友们拿着妈妈的照片开始找妈妈的特点勾画妈妈的轮廓,小静一直在旁边拿着照片进行观望,当轮到她的时候,询问她妈妈哪里最好看,她说头发,老师让她从头发开始,在此之前我们对于画面的整体构思是让孩子在多彩的底色上用黑色线条直接勾勒出妈妈的样子,很快小女孩就完成了线条的勾勒,老师问她好了吗?她说没有,还有妈妈头发的颜色没有完成,她又选择了橙色和黄色来完成了妈妈的“染发”。
思考:绘画的过程对于孩子就是一个游戏的过程,这个过程中会有孩子充分的个性化的表现,反映孩子的真实想法,在整个绘画的过程中,表现出自己的个性。小静对妈妈的头发的颜色特别敏感,老师询问后才知道她陪自己的妈妈最近才去染过头发,她觉得非常的漂亮,可见幼儿的绘画灵感还是来自于生活的经验。孩子独特的笔触、动作和语言往往蕴含着丰富的想象和情感,幼儿个性化的自我表现,也需要老师的尊重、理解和支持。我们所需要做的就是要保护好幼儿这种创作和自我表现的欲望,让他们善于发现美,观察美和表现美。
三、从解读情感到突显个性,尊重理解幼儿的个别差异性
情景:妈妈在孩子的心目中,永远是最美丽,最可亲的人,在大班孩子创作的美术作品《我眼中的妈妈》中,有的妈妈衣服上画了一朵大大的红花,有的画把妈妈的嘴巴画得又大又宽,有的把妈妈的身材画得细长细长的,还有的妈妈卷卷的头发比身体都大都长……照片不同,每个孩子的表现也有所不同:有的孩子的画面饱满,色彩丰富,线条流畅;有的孩子的画面较小,颜色单一。一部分孩子的作品色调明朗如:黄色、粉红色、红色、黄绿色、橘色;有的孩子的作品色调则比较灰暗如:黑色、白色、暗绿、灰色、蓝色、紫色,但局部会有一些明亮的颜色来点缀;还有个别孩子的画面基本都是灰暗的颜色。
思考:绘画是幼儿情感生活的一个潜在的载体,毫无疑问,它是我们了解幼儿的一个重要方面。在这些画面中,我们可以看到每个孩子不同的气质和性格表现。使用的色彩也蕴含了幼儿丰富的情感,能够分析了解幼儿当时的心理状态、个性和情绪表达。通过作品的信息,可以分析孩子当时的情绪情感状况和发展需要,聆听到幼儿独特的心灵表达,了解幼儿心理,回应幼儿心声,进而更好地关注幼儿发展。
幼儿的绘画作品是具体而生动的,每一幅都蕴含着一个独特的小生命。正如《指南》中所说的:“每个幼儿心里都有一颗美的种子。”而我们要做的就是要让这颗种子不断萌发、生长!
(江苏省镇江市京口区优山美地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