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提问策略
2017-02-25江苏省昆山市兵希中学陈燕飞
江苏省昆山市兵希中学 陈燕飞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提问策略
江苏省昆山市兵希中学 陈燕飞
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深入,以和谐师生关系建构及学生学习主动性的提升为主导的课堂互动备受关注,而课堂教学的有效提问则是互动教学实施的关键。以初中数学教学为例,有效的课堂提问激发学生数学探究的兴趣,问题驱动学生主动思考。本文就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提问进行研究,进一步明确有效提问的具体策略。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提问;对策研究
数学作为初中教学的基础科目之一,在学生数学素养培养及解题能力指导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初中数学课堂的有效互动是高效教学的前提,而有效互动在课堂教学中最常见的体现就是有效提问。有效的课堂提问有助于学生主观能动性的调动,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而课堂提问也是一门教学的艺术,需要教师精心准备,在初中数学课堂提问中,教师只有精心创设情境,导入问题,才能帮助学生了解记忆知识,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才能取得实效。
一、初中数学课堂提问的既存问题
1.课堂提问难易把握不准
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以问题为驱动的任务学习只有契合学生的数学学习实际,才是有效的、有价值的。但是传统的初中数学课堂提问中,教师往往忽略了学生的实际能力,忽视学生层次差异,对问题难易度把握不准。人的认知分为三个阶段,分别为已知区、最近发展区和未知区。在提问时,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已知区和最近发展区,从学生角度设计问题,契合生活实际、学生认知实际,问题应与兴趣的激发结合起来,调动学生问题探究的积极性。而难易度把握不准,提问脱离学生实际,将起不到课程引导与任务驱动的作用。
2.课堂提问时机把握不准
初中数学课堂提问对时机也有具体要求。什么时候提问才是恰到好处的,这需要教师基于学生的课堂表现,根据教学进度合理把握。但是当前的初中数学课堂提问中,教师的提问对时机考虑不多,随机性提问,提问的价值也大打折扣。提问的目的是让学生实现知识记忆的升华,在错误的时机提问其实打乱了学生自身的学习节奏和学习计划,降低了学生课堂学习的效率,教师的提问也达不到预想,因此提问教学效果不明显。
3.课堂提问主体过于单一
当前的初中数学课堂提问,基本上都是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教师是主动的一方,学生问题提问主动性差,不利于其发散思维与创新思维的培养,久而久之,学生也丧失了独立思考及学习质疑的能力,对教师的提问产生依赖,难以自主发现问题,自主解决问题。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在课堂上遇到问题时不愿意主动发现问题,不会主动解决问题。课堂提问的主体应慢慢地向学生转移,让学生主动寻找问题,主动探讨问题,主动解决问题,提问主体的变化使学生数学学习的积极性更高,数学学习兴趣得以激发,课堂提问更为高效。
二、初中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策略
1.根据学生情况合理设计问题
学生学习层次的差异,学生学习实际与教学要求的差距,要求我们在提问时必须基于实际,基于学生兴趣,合理设计问题,控制问题的难易度。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有很多发散性的问题困扰学生,教师应该有所侧重地编辑课程,针对不同的学生设置不同难度的问题。优秀的学生引导其深入思考,一般的学生引导其探究基础性问题,因材施教,全面关注。问题既不超纲,也真正起到启发诱导作用。提问时,教师应避免先点名再提问的现象,先面向学生提出问题,让每位学生尽最大努力去思考、去探究。提问应选取学生熟悉的事物,契合学生的兴趣点,让学生主动回答探讨问题。当学生回答积极性不高时,教师应督促他们集中精力,努力思考,做好难题的逐层攻破。只有在提问前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基于学生的兴趣点合理地调整教学任务,设置有价值的问题,学生才能在问题驱动下开始新知识的学习。例如在学习“旋转”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创设问题情境: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去公园玩,发现了什么?让学生回答。同时教师多媒体展示旋转椅、缆车、摩天轮、跷跷板等图片,让学生看一看它们是怎么运动的,引导学生基于其运动轨迹进行分类,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究什么是平移和旋转,从而抽象出理论认识。原本枯燥的问题在教师情境的创设下,实现了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提问契合生活,学生学习热情高涨,提问恰到好处。
2.选取最为合适的提问时机
选择最合适的提问时机是教师教学成果和学生学习效果升华的关键,因此,教师在提问时必须合理把控时机。课前预习阶段提问可以引导学生进行问题的探究;讲课过程中的提问可以活跃课堂氛围,实现课堂的有效互动;课下提问可以让学生延伸思考,获得深刻的学习体验。一般来说,提问应该选取在学生学习的模糊阶段。学生数学学习过程中很容易出现模糊性的问题,有的是因为自身原因理解不到位,有的是新旧知识无法有效融合,有的是教师讲解太快或者略显模糊,教师必须基于学生的课堂学习表现,根据课程讲解进度,合理把握提问时机,实现学生模糊点的把握,更好地推动课程开展,引导学生逐步深入思考,使课堂学习效率和积极性更高,学生也实现课堂认识模糊到清晰的过渡。例如在讲解“平行四边形判定”这部分知识时,教师发现学生对平行四边形范围的广阔性认识存在模糊,教师基于此设计了几个有效问题,帮助学生击破模糊点:问题一,选择任意工具搭建平行四边形。问题二,证明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问题三,说说平行四边形证明的原理。一系列的课堂提问,使学生对平行四边形的认识由浅入深,模糊的概念更为清晰,课堂效果更加优化。
3.合理改变课堂提问主体
素质教育理念深入人心,课堂提问的主体理应实现向学生的转移,让学生享有提问的主动权,能自主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教师的提问主体地位应该适当弱化,从提问到引导提问、鼓励提问。新课改背景下,通过提问主体的变化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让学生分组探讨,分组提问,以小组为单位进行问题归纳总结,分析整理,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同时,也强化了初中生的团队协作意识,使初中课堂数学教学更为高效。例如在讲解“平行四边形性质”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先用多媒体展示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图片,让学生自主观察思考:它们是什么图形?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大胆提问:平行四边形与四边形的关系是什么?其特殊的性质是什么?两组边是分别平行吗?生活中还有哪些平行四边形?其应用价值是什么?学生产生疑问,提出问题,带着这些问题去思考探究。学生成为课堂提问的主体,教学的推进水到渠成。
总之,初中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受多种因素影响,而提问的有效性又直接决定教学质量,因此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必须做好课堂提问的教学关注,设置难易度适中的问题,选择合适的提问时机,适当转移提问主体,让数学课堂提问更有效,更有价值。